誰在發行期貨期權
Ⅰ 期貨是誰發明的
期貨最初產生於遠期合約,而遠期合約產生於美國的芝加哥。芝加哥地處美國中部,瀕臨五大湖,是交通樞紐,是美國當時的糧食集散地。人們發現,糧食豐收時,價格會因大量上市而急跌,到了缺糧的季節,卻又大漲。這使糧食的供應商,糧食的需求者都很不方便。為了保證糧食的供應,人們在糧食還沒有上市時就簽訂合同,預定好價格和數量,這就是遠期合約。但是由於這種合約很隨意,價格和數量在不同合約之間相差很大,所以很難在市場上流通。後來人們把合約的數量、交割方式等都固定下來,就形成了標准化的遠期合約,這就是期貨了。
Ⅱ 期貨與期權的區別
期貨與期權的區別如下:
1.標的物方面:期貨交易的標的物是標準的期貨合約;而期權交易的標的物則是一種買賣的權利。期權的買方在買入權利後,便取得了選擇權。在約定的期限內既可以行權買入或賣出標的資產,也可以放棄行使權利;當買方選擇行權時,賣方必須履約。
2.投資者權利與義務方面:期貨合同是雙向合約,交易雙方都要承擔期貨合約到期交割的義務。如果不願實際交割,則必須在有效期內對沖。而期權是單向合約,期權的買方在支付權利金後即取得履行或不履行買賣期權合約的權利,不必承擔義務。
3.履約保證方面:在期貨交易中,期貨合約的買賣雙方都要交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在期權交易中,買方最大的風險限於已經支付的權利金,故不需要支付履約保證金。而賣方面臨較大風險,因而必須繳納保證金作為履約擔保。
4.盈虧的特點方面:期貨的交易是線性的盈虧狀態,交易雙方則都面臨著無限的盈利和無止境的虧損。期權交易是非線性盈虧狀態,買方的收益隨市場價格的波動而波動,其最大虧損只限於購買期權的權利金;賣方的虧損隨著市場價格的波動而波動,最大收益(即買方的最大損失)是權利金。
5.作用與效果方面:期貨的套期保值不是對期貨而是對期貨合約的標的金融工具的實物(現貨)進行保值,由於期貨和現貨價格的運動方向會最終趨同,故套期保值能收到保護現貨價格和邊際利潤的效果。期權也能套期保值,對買方來說,即使放棄履約,也只損失保險費,對其購買資金保了值;對賣方來說,要麼按原價出售商品,要麼得到保險費也同樣保了值。
(2)誰在發行期貨期權擴展閱讀:
期貨(Futures):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期權:是指一種合約,該合約賦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該日之前的任何時間以固定價格購進或售出一種資產的權利。它是在期貨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金融工具。
參考資料:網路-期貨網路-期權
Ⅲ 股票期權誰發行
股票期權是標准化合約,由全球各大期貨期權交易所按規定製作的,股東是沒有資格發行的,你說的A,B,C是指全球各地交易所
希望對你有用。。。。
Ⅳ 期權是在期貨公司還是證券公司做
我國目前期權還未上市,但是遲早的事情,屬於期貨公司的業務范圍。
Ⅳ 期貨是由誰發行的
期貨是遠期交割的貨物,由生產企業生產並在期貨市場交易!
Ⅵ 誰能通俗解釋一下期貨和期權的差別
期貨就是做遠合約價格的預測,可以做多和做空,杠桿交易,T+0,和股票相比,多了一個做空的機制還有就是用保證金交易,風險和收益都比股票大
期權就是交易雙方在未來某一個時間以約定的價格(執行價)來交易某種資產的合約。期權真是一種以小博大的游戲。有四種交易方式,買入看漲期權,賣出看漲期權,買入看跌期權和賣出看跌期權。通俗來說期權就是類似一種生意合同上的定金交易方式。比如,你要買一層樓,現價是10000元/平方米,你預期房價還要上漲,就決定買樓,買樓前要交定金1萬元,交了1萬元定金
就表示你有權利以10000元/平方米的價格買入,不管以後房價漲了15000/平方米,你還是可以以10000元/平方米的價格來買入,如果房價下跌到8000元/平方米,你可以選擇違約,不要定金,最大的損失就1萬元。這就是看漲期權,盈利無限,虧損有限。同理看跌期也是一樣
Ⅶ 期貨的發行人是誰
期貨是遠期交割的貨物,由生產企業生產並在期貨市場交易!
更多追問追答
Ⅷ 誰能用通俗的話解釋一下「期貨期權」這個概念
我來說說。
期貨期權有看漲和看跌兩種,如你在cu0804買入期貨看漲期權10手,當前價格是64000
如果一個月後銅價漲到65000,你可以行使你的權利,擁有64000的10手銅期貨合約!如果行情不如你所願跌至62000一線,你可以放棄行使看漲的期權!
當然你要給手續費!在行情偏向你的時候,獲利豐厚,當行情背離你的方向時,你損失的是手續費用,你可以去詳細的了解下期權的概念,因為國內還沒推出,我也沒怎麼研究,只是把我所了解的,介紹給你。不到之處,各位諒解。
Ⅸ 期權賣方是誰
您好,據我所知 期貨的歷史:期貨的英文為Futures,是由「未來」一詞演化而來,其含義是:交易雙方不必在買賣發生的初期就交收實貨,而是買賣期貨合約,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