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期權流動性
A. 期貨與期權的區別
期貨與期權的區別如下:
1.標的物方面:期貨交易的標的物是標準的期貨合約;而期權交易的標的物則是一種買賣的權利。期權的買方在買入權利後,便取得了選擇權。在約定的期限內既可以行權買入或賣出標的資產,也可以放棄行使權利;當買方選擇行權時,賣方必須履約。
2.投資者權利與義務方面:期貨合同是雙向合約,交易雙方都要承擔期貨合約到期交割的義務。如果不願實際交割,則必須在有效期內對沖。而期權是單向合約,期權的買方在支付權利金後即取得履行或不履行買賣期權合約的權利,不必承擔義務。
3.履約保證方面:在期貨交易中,期貨合約的買賣雙方都要交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在期權交易中,買方最大的風險限於已經支付的權利金,故不需要支付履約保證金。而賣方面臨較大風險,因而必須繳納保證金作為履約擔保。
4.盈虧的特點方面:期貨的交易是線性的盈虧狀態,交易雙方則都面臨著無限的盈利和無止境的虧損。期權交易是非線性盈虧狀態,買方的收益隨市場價格的波動而波動,其最大虧損只限於購買期權的權利金;賣方的虧損隨著市場價格的波動而波動,最大收益(即買方的最大損失)是權利金。
5.作用與效果方面:期貨的套期保值不是對期貨而是對期貨合約的標的金融工具的實物(現貨)進行保值,由於期貨和現貨價格的運動方向會最終趨同,故套期保值能收到保護現貨價格和邊際利潤的效果。期權也能套期保值,對買方來說,即使放棄履約,也只損失保險費,對其購買資金保了值;對賣方來說,要麼按原價出售商品,要麼得到保險費也同樣保了值。
(1)期貨期權流動性擴展閱讀:
期貨(Futures):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期權:是指一種合約,該合約賦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該日之前的任何時間以固定價格購進或售出一種資產的權利。它是在期貨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金融工具。
參考資料:網路-期貨網路-期權
B. 期貨期權的優點
(1)資金使用效益高。由於交易商品是期貨,因此在建立頭寸時,是以差額支付保證金,在清算時是以差額結帳,從這個意義上講,期貨期權可以較少的資金完成交易,因而也就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益。
(2)交易方便。由於期貨期權的交易商品已經標准化、統一化,具有較高的流動性,因此便於進行交易。
(3)信用風險小。由於期貨期權交易通常是在交易所進行的,交易的對方是交易所清算機構,因而信用風險小。
與現貨期權相比,期貨期權也有明顯的缺點,其最大缺點是由於是在交易所進行交易,上市的商品種類有限,因而協議價格、期限等方面的交易條件不能自由決定。就優勢而言,如果交易者在期貨市場上做保值交易或投資交易時,配合使用期貨期權交易,在降低期貨市場的風險性的同時提高現貨市場套期保值的成功率,而且還能增加盈利機會。
C. 期權與期貨的區別
期權(option;option contract)又稱為選擇權,是在期貨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衍生性金融工具。從其本質上講,期權實質上是在金融領域中將權利和義務分開進行定價,使得權利的受讓人在規定時間內對於是否進行交易,行使其權利,而義務方必須履行。在期權的交易時,購買期權的一方稱作買方,而出售期權的一方則叫做賣方;買方即是權利的受讓人,而賣方則是必須履行買方行使權利的義務人。
期貨(Futures)與現貨相對。期貨是現在進行買賣,但是在將來進行交收或交割的標的物,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還可以是金融指標。交收期貨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後,一個月之後,三個月之後,甚至一年之後。買賣期貨的合同或者協議叫做期貨合約。買賣期貨的場所叫做期貨市場。投資者可以對期貨進行投資或投機。對期貨的不恰當投機行為,例如無貨沽空,可以導致金融市場的動盪。
D. 有沒有簡單一點的方法理解期貨期權啊
什麼是期貨?
期貨的英文為Futures,是由「未來」一詞演化而來,其含義是:交易雙方不必在買賣發生的初期就交收實貨,而是共同約定在未來的某一時候交收實貨,因此中國人就稱其為「期貨」。最初的期貨交易是從現貨遠期交易發展而來,最初的現貨遠期交易是雙方口頭承諾在某一時間交收一定數量的商品,後來隨著交易范圍的擴大,口頭承諾逐漸被買賣契約代替。這種契約行為日益復雜化,需要有中間人擔保,以便監督買賣雙方按期交貨和付款,於是便出現了1570年倫敦開設的世界第一家商品遠期合同交易所———皇家交易所。為了適應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1985年芝加哥穀物交易所推出了一種被稱為「期貨合約」的標准化協議,取代原先沿用的遠期合同。使用這種標准化合約,允許合約轉手買賣,並逐步完善了保證金制度,於是一種專門買賣標准化合約的期貨市場形成了,期貨成為投資者的一種投資理財工具。期貨的特點是以小博大、買空賣空、雙向賺錢,風險很大,因此我國對期貨交易的開放十分慎重。期貨的炒作方式與股市十分相似,但又有十分明顯的區別。一、以小搏大 股票是全額交易,即有多少錢只能買多少股票,而期貨是保證金制,即只需繳納成交額的5%至10%,就可進行100%的交易。比如投資者有一萬元,買10元一股的股票能買1000股,而投資期貨就可以成交10萬元的商品期貨合約,這就是以小搏大。二、雙向交易 股票是單向交易,只能先買股票,才能賣出;而期貨即可以先買進也可以先賣出,這就是雙向交易。三、時間制約 股票交易無時間限制,如果被套可以長期平倉,而期貨必須到期交割,否則交易所將強行平倉或以實物交割。四、盈虧實際 股票投資回報有兩部分,其一是市場差價,其二是分紅派息,而期貨投資的盈虧在市場交易中就是實際盈虧。五、風險巨大 期貨由於實行保證金制、追加保證金制和到期強行平倉的限制,從而使其更具有高報酬、高風險的特點,在某種意義上講,期貨可以使你一夜暴富,也可能使你頃刻間一貧如洗,投資者要慎重投資。貨幣基金———金融投資新產品近期,南方現金增利基金在綿陽開始發行,什麼是貨幣基金呢?不少市民仍是一頭霧水。貨幣市場投資基金是被稱為「可以替代儲蓄」的理財產品,到目前為止,市場上共發行了10隻貨幣市場基金,其稅後年收益率穩定在2.34%至3.5%之間,遠高於一年銀行定期存款1.98%的收益,同時,在收益性、流動性、風險度、起購點等方面比人民幣理財更具優勢,因而受到了眾多投資者的青睞,被譽為「准儲蓄」。貨幣市場基金是開放式基金的一種,是僅投資於貨幣市場工具的基金,包括:現金、一年以內(含一年)的銀行定期存款 、大額存單、剩餘期限在三百九十七天(含三百九十七天)的債券、期限在一年內(含一年)的債券回購、期限在一年以內(含一年)的中央銀行票據、中國證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認可的其他具有良好流動性的貨幣市場工具。因此它幾乎等同於國家信用,基本上穩賺不賠,而且沒有利息稅。另外,貨幣市場基金還有五大優點:一、起購點低,1000元就可進行申購。二、無交易費用。認購、贖回交易費用全免。三、高流動性。隨時可以申購、贖回,一般可在贖回的第二天拿到錢。四、天天分紅,復利收益。投資收益每日分配,每個月15號現金收益自動轉為基金份額,實際是復利收益。五、信息透明。每日公告收益狀況,直觀及時。同時其收益隨央行利息上調而升高。所以,具備了「本金無憂 、活期便利、定期收益」特點的貨幣基金非常適合追求低風險、高流動性、穩定收益的單位和個人。投資者可持本人有效證件(身份證、 軍官證、護照)到具有代銷資格的銀行或證券公司進行申購、 贖回業務。
期權的概念
期權是一種能在未來特定時間以特定價格買進或賣出一定數量的特定資產的權利。
期權交易是一種權利的交易。在期貨期權交易中,期權買方在支付了一筆費用(權利金)之後,獲得了期權合約賦予的、在合約規定時間,按事先確定的價格(執行價格)向期權賣方買進或賣出一定數量期貨合約的權利。期權賣方在收取期權買方所支付的權利金之後,在合約規定時間,只要期權買方要求行使其權利,期權賣方必須無條件地履行期權合約規定的義務。在期貨交易中,買賣雙方擁有有對等的權利和義務。與此不同,期權交易中的買賣雙方權利和義務不對等。買方支付權利金後,有執行和不執行的權利而非義務;賣方收到權利金,無論市場情況如何不利,一旦買方提出執行,則負有履行期權合約規定之義務而無權利。
期權也是一種合同。合同中的條款是已經規范化了的。以小麥期貨期權為例,對期權買方來說,一手小麥期貨的買權通常代表著未來買進一手小麥期貨合約的權利。一手小麥期貨的賣權通常代表著未來賣出一手小麥期貨合約的權利;買權的賣方負有依據期權合約的條款在將來某一時間以執行價格向期權買方賣出一定數量小麥期貨合約的義務。而賣權的賣方負有依據期權合約的條款在將來某一時間以執行價格向期權買方買進一定數量小麥期貨合約的義務。
期權的價格叫作權利金。權利金是指期權買方為獲得期權合約所賦予的權利而向期權賣方支付的費用。對期權買方來說,不論未來小麥期貨的價格變動到什麼位置,其可能面臨的最大損失只不過是權利金而已。期權的這一特色使交易者獲得了控制投資風險的能力。而期權賣方則從買方那裡收取期權權利金,作為承擔市場風險的回報。
E. 期貨市場和期權市場有什麼區別 說得盡量簡單些 謝謝
期貨是指現在進行買賣,但是在將來進行交收或交割的標的物。期權是指在未來一定時期可以買賣的權力,是買方向賣方支付一定數量的金額(指權利金)後擁有的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指美式期權)或未來某一特定日期(指歐式期權)以事先規定好的價格(指履約價格)向賣方購買或出售一定數量的特定標的物的權力,但不負有必須買進或賣出的義務。
F. 期貨期權包括什麼
1、外匯期貨期權
是指以貨幣期貨合約為期權合約的基礎資產,也就是期權買方有在期權的到期日期或是以前執行或放棄執行以執行價格購如或售出標的貨幣期貨的權利。
股票指數期貨期權必須用現金交割,清算的現金額度等於指數的現值與敲定價格之差和該期權的乘數之積。
G. 遠期、期貨、期權的區別與聯系~~一定要講出他們的區別還有聯系。。缺一不可
聯系:1.他們都是對未來交易的一種工具。2.他們都是對未來的一種預期。3.遠期是基礎,期貨是在遠期上建立起來的,期權是在期貨上發展起來的。期貨,期權反過來促進了遠期的發展。
區別:遠期不是標准化的合約,其特點合約特點比較靈活,可以依據交易雙方而簽訂,靈活性受到了限制。期貨是一種高度標准化的合約,其每份合約的內容的都一樣,流動性強,合約內容的靈活性差,可以雙向交易,交易方法靈活,採用保證金交易,其結算是當日無負債結算,即每天結算一次。期權,也是高度標準的合約,但這個在國際上也有了靈活性。其期權交易的是種買賣的權利,有買入看漲期權和賣出看漲期權,買入看跌期權和賣出看跌期權。安全性比期貨高,其買入期權的特點是損失有限,盈利無限。另外,期貨和期權可以各自有套利,他們也可以衍生成新的金融工具。
H. 現貨期權和期貨期權的區別
現貨期權和期貨期權的主要區別是合約的標的資產,即現貨期權到期交割的是現貨商品,而期貨期權則是在到期時將期權合約轉為期貨合約。
下文將討論造成現貨期權和期貨期權區別的主要原因。
一、在基礎產品上的差異
理論上,任何事物都可以成為衍生品的標的物,但在實際中,衍生品的標的物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而這些條件的吻合度越高,就對合約交易越有利。
首先,標的物要有在一段時間內保持相對穩定的性質。比如商品期貨就要求商品具有較長的保質期,同樣道理商品期權也要求
標的物具有很好的穩定性。雖然很多商品現貨也基本能夠滿足質地穩定的要求,但是相比無所謂保質期的商品期貨合約來說要遜色
的多,因此商品期權應該首選期貨合約作為標的物。而外匯,利率,指數和股票等產品也基本上不存在保質期的問題,因此這些產品也可以現貨作為期權的標的物。
其次,標的物的品質要易於劃分,質量要可以評價,同時市場流動性要好,價格波動要頻繁。在上述幾個方面,以期貨合約為
標的物的商品期權顯然比以現貨合約為標的物的現貨期權佔有更大的優勢,因而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眾多商品期權選擇期貨合約為標的物而並非商品現貨本身。
I. 試從不同角度對期貨交易與期權交易的風險與收益特徵進行比較
我不是科班出身,我用我的實戰經驗表示吧。默認期權指期貨期權。先講期貨1。期貨佔用資金量大,這個佔用了一定的資金風險。2。期貨成交一般沒有期貨期權成交大,那麼就具有一定的流動性風險。期權A。期權買方1。買方承擔的風險雖然相對有限,權利金變化的市場波動風險比期貨大。有「賠光」的可能2。具有比買方更加嚴格的時間到期風險B。期權賣方1。賣方具有有限的收益和巨大的風險,當價格往有利的方向變動時,收益有限,但是向不利方向變動時,風險無限。2。同買方的2
J. 期權和遠期的區別是什麼,期貨和期權的區別又是什麼呢
期權與期貨的區別如下:
1、概念不同
期貨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期權,是指一種合約,源於十八世紀後期的美國和歐洲市場,該合約賦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該日之前的任何時間以固定價格購進或售出一種資產的權利。
遠期——合約雙方承諾在將來某一天以特定價格買進或賣出一定數量的標的物(標的物可以是大豆、銅等實物商品,也可以是股票指數、債券指數、外匯等金融產品)。
2、投資者權利與義務的對稱性不同
期貨合同是雙向合約,交易雙方都要承擔期貨合約到期交割的義務,如果不願實際交割,則必須在有效期內對沖;期權是單向合約,期權的買方在支付保險金後即取得履行或不履行買賣期權合約的權利,而不必承擔義務。
3、現金流轉不同
期權交易中,買方要向賣方支付保險費,這是期權的價格,大約為交易商品或期貨合約價格的5%~10%;期權合約可以流通,其保險費則要根據交易商品或期貨合約市場價格的變化而變化。
在期貨交易中,買賣雙方都要交納期貨合約面值5%~10%的初始保證金,在交易期間還要根據價格變動對虧損方收取追加保證金;盈利方則可提取多餘保證金。
期權與遠期的區別如下:
1、交易對象不同。期貨交易的對象是標准化合約,遠期交易的對象主要是實物商品。
2、功能作用不同。期貨交易的主要功能之一是發現價格,遠期交易中的合同缺乏流動性,所以不具備發現價格的功能。
3、履約方式不同。期貨交易有實物交割和對沖平倉兩種履約方式,遠期交易最終的履約方式是實物交收。
4、信用風險不同。期貨交易實行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信用風險很小,遠期交易從交易達成到最終實物交割有很長一段時間,此間市場會發生各種變化,任何不利於履約的行為都能出現,信用風險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