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金融市場現有期貨期權
1. 金融期貨與金融期權的區別是什麼
有以下區別:
1、定義不同。金融期貨,英文名稱Financial Futures,是指交易雙方在金融市場上,以約定的時間和價格,買賣某種金融工具的具有約束力的標准化合約。以金融工具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
金融期權,英文financial option,是一份合約,是以期權為基礎的金融衍生產品,指以金融商品或金融期貨合約為標的物的期權交易的合約。
2、標的物不同。在實踐中,只有金融期貨期權,而沒有金融期權期貨,即只有以金融期貨合約為標的物的金融期權交易,而沒有以金融期權合約為標的物的金融期貨交易。
3、作用不同。人們利用金融期權進行套期保值,若價格發生不利變動,套期保值者可通過執行期權來避免損失;若價格發生有利變動,套期保值者又可通過放棄期權來保護利益。
(1)我國金融市場現有期貨期權擴展閱讀:
二者相似的功能。金融期權與金融期貨有著相似的功能。從一定的意義上說,金融期權是金融期貨功能的延續和發展,具有與金融期貨相同的套期保值和發現價格的功能,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控制風險的工具。
2. 期貨期權的期權現狀
國際市場期貨期權交易區域已經從歐美等發達國家擴展到韓國、印度和巴西等亞洲、南美洲區域,尤其是二元期權交易,因為簡單易懂,門檻較低同時風險預先可控等特點而迅速蓬勃發展,一些傳統金融機構目前均提供櫃台市場(0TC)的二元期權合約,而在線的二元期權則更受到投資者歡迎。期權在國際衍生品市場上表現出的勃勃生機和活力,期權交易儼然已經成為國際交易所衍生產品的主力軍,這也給後起的我國期權市場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難得的機遇。目前全球最大的二元期權交易平台Meetrader已經提供包括期貨期權、外匯期權、指數期權、股票期權等多種期權合約
國內推出期權交易的條件已基本成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成熟的期權理論為國內市場推出期權交易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其次,國際上成功的期權市場運作經驗也為國內推出期權交易提供了有力的經驗支持。最後,國內期貨市場的快速發展和逐步擴大的期市規模為推出期權交易提供了堅強的物質基礎。
此外,國內期貨市場逐步完善的制度建設也為期權交易提供了制度保障,而國內幾大交易所十幾年來對於期權的潛心研究、技術及制度准備為國內推出期權交易提供了有力的後勤保障和實踐基礎。期貨公司研究隊伍的蓬勃壯大和水平的不斷提升為期權市場提供了充足的後備人才,並為投資者教育提供了充裕的師資隊伍。
從監管角度看,在世界范圍,建立集中統一的全國性機構統管證券和期貨、期權市場已成為發展趨勢。我國仿效美國採用了集中立法型監管體制,設有全國性的監管機構,負責總體監管金融市場,而這類機構通常得到政府的充分授權,具有足夠的權威來維護金融市場的正常運行,監管措施具有強制性。
依法確立中國證監會作為股指期權市場的主管部門,將有利於對期權的監管,保障監管的高效性。加之交易所、期貨業協會自律組織的協助,我國對期權等高級衍生品的監管體系已經趨於完善。因此,國內推出期權交易是具備完善有力的監管機制的,並且符合國際期權市場發展路徑。
另外,商品期權對資本市場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完善衍生品市場的品種體系,活躍期貨、期權和現貨之間的交易;二是提高衍生性市場的操作水平,為期貨、現貨市場的平穩運行和投資者理性參與保駕護航。當然,推動期權市場快速發展應當具備相應的IT技術、對從業人員及客戶的全面培訓及完善相應的風險管理機制等。
據了解,國內三大商品交易所從很早起就開始研究期權。大商所對於期權的研究同樣始於2002年,不過主要集中在大豆期貨期權上。2002年大商所完成了《大豆期貨期權可行性研究報告》,2004年初步制訂了大豆期貨期權合約及相關管理辦法。2004年8月份,大商所成立了期權研究小組,並正式啟動了包含期權交易模式的六期新系統設計工作,2007年該系統上線。
鄭商所自1995年開始研究期權,並在1995年6月份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加入國際期權協會的交易所,之後連續多年參加了國際期權市場協會的年會,並多次派人到國外發達期權市場去進行學習。1997年8月份鄭商所設計了期權的交易方案,包括交易細則、操作系統、報價顯示屏等,並在98年進一步完善了期權交易細則。
上期所對於期權的研究起步相對較晚,2002年5月上期所正式成立了銅期權開發課題組,此後圍繞銅期權的品種開發、交易機制建立、風險管理體系等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並召開了多次研討會。2004年上期所引入了國際先進的SPAN系統,並加入了FOA(期貨與期權協會)。上期所對於期權的研究目前已經獲得了長足的進展。
此外,各期貨公司其實也早就開始了對期權的研究。例如:南華期貨在很多年前就引入了國際知名的資訊系統Bloomberg和Reuters,這兩個系統中有全球期權市場的最新信息,同時還可以設計大量而豐富的期權策略。
3. 請問中國金融市場上有股票期權買賣嗎
有的,詳細信息請查看
權證期貨頻道:http://bbs.shbstock.cn/forum-16-1.html
4. 金融期貨與金融期權的區別請舉例說明。。。謝謝
一、標的物不同
1、金融期貨:只有金融期貨期權,而沒有金融期權期貨,即只有以金融期貨合約為標的物的金融期權交易,而沒有以金融期權合約為標的物的金融期貨交易。一般而言,金融期權的標的物多於金融期貨的標的物。
2、金融期權:一般地說,凡可作期貨交易的金融商品都可作期權交易。然而,可作期權交易的金融商品卻未必可作期貨交易。
二、對稱性不同
1、金融期貨:金融期貨交易的雙方權利與義務對稱,即對任何一方而言,都既有要求對方履約的權利,又有自己對對方履約的義務。
2、金融期權:金融期權交易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存在著明顯的不對稱性,期權的買方只有權利而沒有義務,而期權的賣方只有義務而沒有權利。
三、履約保證不同
1、金融期貨交易雙方均需開立保證金賬戶,並按規定繳納履約保證金。
2、金融期權交易中,只有期權出售者,尤其是無擔保期權的出售者才需開立保證金賬戶,並按規定繳納保證金,以保證其履約的義務。
四、現金流轉不同
1、金融期貨交易雙方在成交時不發生現金收付關系,但在成交後,由於實行逐日結算制度,交易雙方將因價格的變動而發生現金流轉,即盈利一方的保證金賬戶余額將增加,而虧損一方的保證金賬戶余額將減少。當虧損方保證金賬戶余額低於規定的維持保證金時,他必須按規定及時繳納追加保證金。
2、金融期權交易中,在成交時,期權購買者為取得期權合約所賦予的權利,必須向期權出售者支付一定的期權費;但在成交後,除了到期履約外,交易雙方格不發生任何現金流轉。
五、盈虧特點不同
1、金融期貨交易雙方都無權違約也無權要求提前交割或推遲交割,而只能在到期前的任一時間通過反向交易實現對沖或到期進行實物交割。
而在對沖或到期交割前,價格的變動必然使其中一方盈利而另一方虧損,其盈利或虧損的程度決定於價格變動的幅度。因此,從理論上說,金融期貨交易中雙方潛在的盈利和虧損都是無限的。
2、金融期權交易中,由於期權購買者與出售者在權利和義務上的不對稱性,他們在交易中的盈利和虧損也具有不對稱性。從理論上說,期權購買者在交易中的潛在虧損是有限的,僅限於所支付的期權費,而可能取得的盈利卻是無限的。
5. 中國金融市場上期權交易的現狀
路過,隨便說說。
股票期權不就是權證嗎?應該不會獨立於權證再發行另外一種產品吧。
商品期權我不太了,應該也不多吧,股市和期貨市場上都沒見過。
只能說中國的資本市場比較落後,而其中的投機勢力又太強,賭性比較大,所以監管方不太敢把認沽權證和股指期貨這樣投機性比較強的產品推向市場,至少近期不會,今天滬指失守2800,股票市場的動盪期要延續相當一段時間了。
6. 簡述金融遠期,金融期貨和金融期權的區別
金融遠期合約是最基礎的金融衍生產品。它是交易雙方在場外市場上通過協商,按約定價格在約定的未來日期(交割日)買賣某種標的金融資產的合約。
金融期貨(Financial
Futures)是指交易雙方在金融市場上,以約定的時間和價格,買賣某種金融工具的具有約束力的標准化合約。以金融工具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金融期貨一般分為三類,貨幣期貨、利率期貨和指數期貨。金融期貨作為期貨中的一種,具有期貨的一般特點,但與商品期貨相比較,其合約標的物不是實物商品,而是傳統的金融商品,如證券、貨幣、利率等。金融期貨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市場,目前,金融期貨在許多方面已經走在商品期貨的前面,占整個期貨市場交易量的80%,成為西方金融創新成功的例證。
金融期權(financial
option),是一份合約,是以期權為基礎的金融衍生產品,指以金融商品或金融期貨合約為標的物的期權交易的合約。具體地說,其購買者在向出售者支付一定費用後,就獲得了能在規定期限內以某一特定價格向出售者買進或賣出一定數量的某種金融商品或金融期貨合約的權利。
金融期權是賦予其購買者在規定期限內按雙方約定的價格(協議價格Striking
Price)或執行價格(Exercise
Price)購買或出售一定數量某種金融資產(潛含金融資產
Underlying
Financial
Assets,或標的資產)的權利的合約。
7. 我國現有的期權種類
你好
基金銷售資格考試即《基金銷售基礎大綱》詳解
綜述:全大綱共129個知識點,其中要求掌握的49個、熟悉的53個、了解的17個
章節 主要內容 內容分類 考點編號 詳細內容 要求程度
第一章 證券市場基礎知識 證券市場 1 證券與有價證券的概念、分類和特徵 掌握
2 證券市場的概念、特徵和基本功能 掌握
3 證券市場的分類 掌握
4 證券市場參與者的構成及基本特徵 熟悉
5 證券市場的發展歷程 了解
6 我國證券市場歷史發展歷程及對外開放的進程 了解
股票 7 股票概念、性質、特徵和類型 掌握
8 股票價值與價格 熟悉
9 影響股票價格的主要因素 了解
10 普通股票股東的權利和義務 了解
債券 11 債券的概念、票面要素、性質及特徵 掌握
12 債券的分類 熟悉
13 債券與股票的異同點 熟悉
14 我國債券的類別 熟悉
衍生工具 15 遠期合約、期貨、期權的基本概念、分類和特徵 掌握
16 我國現有金融衍生工具 了解
其他 17 證券發行、交易市場的運行方式 熟悉
18 我國證券市場主要指數 了解
19 證券投資的收益與風險 掌握
第二章 證券投資基金概述 概念 20 基金的基本概念、特點與分類 掌握
21 基金與其他理財品種的區別 熟悉
運作 22 基金的運作機制和參與主體 熟悉
發展 23 基金的起源與發展 熟悉
24 我國基金業的發展概況 熟悉
作用 25 基金業在金融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 了解
第三章 基金的類型和分析方法 股票基金 26 股票基金在投資組合中的作用 掌握
27 股票基金與股票的區別 掌握
28 股票基金的分類 熟悉
29 股票基金的投資風險 掌握
30 股票基金的分析方法 熟悉
債券基金 31 債券基金在投資組合中的作用 掌握
32 債券基金與債券的區別 掌握
33 債券基金的分類 熟悉
34 債券基金的投資風險 掌握
35 債券基金的分析方法 了解
貨幣基金 36 貨幣基金在投資組合中的作用 掌握
37 貨幣基金的投資對象和投資風險 熟悉
38 貨幣基金的分析方法 了解
混合基金 39 混合基金在投資組合中的作用 掌握
40 混合基金的類型 熟悉
41 混合基金的風險 熟悉
保本基金 42 保本基金特點和類型 熟悉
43 保本基金的投資風險 掌握
其他 44 ETF的特點和分析方法 掌握
45 QDII基金的特點和投資風險 掌握
第四章 基金市場的參與主體 投資人 46 基金投資人的地位和作用 熟悉
管理人 47 基金管理人的資格條件 熟悉
48 在基金運作中的作用 熟悉
49 主要業務和業務管理 熟悉
50 公司治理准則和內部控制要求 熟悉
託管人 51 託管人的資格條件 熟悉
52 基金運作中的作用 熟悉
53 基金託管人的主要職責 熟悉
代銷機構 54 代銷機構的資格條件及其職責 掌握
中介 55 基金投資咨詢、基金評級等基金服務機構的作用 熟悉
第五章 基金的運作 運作 56 基金的運作方式 熟悉
營銷 57 基金營銷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熟悉
募捐 58 基金的募集、交易與登記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熟悉
投資人 59 投資運作管理目標、實現過程及投資運作的風險控制 掌握
估值 60 基金資產估值的概念及基本原則 熟悉
費用 61 與基金有關的費用種類以及各種費用的計提標准及計提方式 熟悉
核算 62 基金會計核算的特點 了解
利潤 63 基金的利潤來源及分配 熟悉
稅收 64 針對基金作為營業主體的稅收規定 熟悉
65 機構法人、個人投資者投資基金的稅收規定 掌握
第六章 基金的市場營銷 營銷 66 基金市場營銷的含義與特徵 掌握
67 基金市場營銷的意義和主要內容 掌握
投資者 68 基金營銷的投資者分析、市場環境分析、組合設計和過程管理 掌握
69 投資者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各類投資者的風險收益特徵以及相對應的產品選擇 掌握
銷售與服務 70 基金的基本營銷技巧 熟悉
71 基金的銷售渠道與促銷手段 熟悉
72 基金銷售中客戶服務的意義、內容和服務方式 熟悉
73 基金持續營銷的作用和特點 熟悉
74 基金銷售活動的規范要求和風險控制 掌握
第七章 基金的募集、交易與登記 封閉式基金 75 發售和合同生效的條件 熟悉
76 上市交易條件、交易賬戶的開立、交易規則 掌握
77 交易費用 熟悉
開放式基金 78 發售、基金合同生效的條件 熟悉
79 認購渠道、步驟和收費模式 熟悉
80 基金認購份額的計算 掌握
81 申購、贖回的概念 掌握
82 申購、贖回的時間 掌握
83 申購、贖回的原則 掌握
84 收費模式與申購份額 掌握
85 贖回金額款項的支付 掌握
86 申購、贖回的登記 掌握
87 份額的轉換、非交易過戶、轉託管與凍結 掌握
88 定期定額業務 掌握
89 巨額贖回的認定與處理方式 掌握
ETF 90 份額的認購方式、份額折算的方法 了解
91 交易規則、申購和贖回的原則 熟悉
92 申購、贖回的對價方式與內容 了解
QDII 93 募集、交易、申購與贖回的規定 掌握
第八章 基金的信息披露 基金信息披露 94 基金信息披露的含義、作用以及對於基金評價和銷售的重要性 熟悉
95 基金信息披露的分類和基本原則 了解
96 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的主要披露事項及其運用 熟悉
97 基金季度報告、半年度報告、年度報告的主要內容及其應用 熟悉
98 基金信息披露的重大性概念及其標准 了解
99 需要進行臨時信息披露的重大事件 了解
100 基金澄清公告的披露 了解
101 貨幣市場基金收益公告披露的內容及其應用 掌握
市場參與主體 102 市場參與主體的信息披露義務和披露規則 熟悉
第九章 基金法律制度與監督管理 證券市場和基金市場 103 證券市場和基金市場的法規體系、監管框構 熟悉
104 證券市場和基金市場監管的意義、原則、目標和行政監管的主要手段 熟悉
105 證券市場的自律性管理組織 熟悉
106 證券交易所的主要職 熟悉
107 證券業協會的主要職能及對證券從業人員的資格管理 熟悉
相關法律 108 《證券法》和《公司法》的調整對象與范圍和主要內容 掌握
109 《刑法》對證券犯罪的主要規定 熟悉
基金市場監管的法律法規 110 我國基金市場監管的法律法規體系 掌握
111 《證券投資基金法》的調整對象、范圍以及主要內容 掌握
112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對於基金的募集、基金份額的申購贖回的有關規定 掌握
113 其他法律 了解
重要法律 114 《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對基金代銷機構、基金宣傳推介材料和銷售費用、基金銷售業務的行為規范的有關規定 掌握
115 基金銷售業務的監督管理和法律責任 熟悉
有關規定 116 《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內部控制指導意見》對基金銷售機構內部控制的有關規定 掌握
117 《證券投資基金銷售適用性指導意見》對基金銷售機構實施銷售適用性原則的有關規定 掌握
118 《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信息管理平台管理規定》對基金銷售機構信息平台的有關規定 掌握
119 《中國證券業協會證券投資基金銷售人員執業守則》對基金銷售人員的銷售行為的有關規定 掌握
8. 世界金融市場上衍生工具有哪些我國目前有哪些
按照交易場所的不同,金融衍生工具市場分為交易所市場和場外市場(櫃台交易市場)。
按照交易類型的不同,金融衍生工具市場可分為金融期貨市場(Financial Futures)、金融期權(Financial Options)市場和其他衍生金融工具市場。
1.金融期貨市場,包括:外匯期貨(Foreign Exchange Futures)、利率期貨(Interest Rate Futures)和股票價格指數期貨(Stock Price Index Futures)。
2.金融期權市場,包括:(1)現貨期權,如外匯期權(Foreign Exchange Options)利率期權(InterestRateOptions)、股票價格指數期權(Stock Price Index Options);(2)期貨期權,如利率期貨期權、外匯期貨期權、股票價格指數期貨期權。
3.其他金融衍生工具市場,包括遠期利率協議(Forward Rate Agreements)和互換交易(Swap Transactions)
9. 中國現在有期權交易市場嗎
沒有。
這個定義無法實現,期權是未來某時刻達到交易條件時進行交易的股東權益變化。
期間有無窮的不確定性,現在怎麼去交易一個沒有的權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