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合約克服了遠期合約缺乏流動性的缺點
① 請問遠期合同套期保值有什麼缺點
期貨指的是在將來某一天買進並且收到或者賣出並且交付某種標的物的合約。
期權, 又稱選擇權 , 是指其持有人有權利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或未來某一特定日期 , 以一定價格向對方購買或出售一定數量的特定標的物 , 但沒有義務。
區別:1、標的物不同
期貨交易的標的物是商品或期貨合約;而期權交易的標的物則是一種商品或期貨合約選擇權的買賣權利。
2、投資者權利與義務的對稱性不同
期貨合同是雙向合約,交易雙方都要承擔期貨合約到期交割的義務,如果不願實際交割,則必須在有效期內對沖;期權是單向合約,期權的買方在支付保險金後即取得履行或不履行買賣期權合約的權利,而不必承擔義務。
3、履約保證不同
期貨合約的買賣雙方都要交納一定數額的履約保證金;而在期權交易中,買方不需交納履約保證金,只要求賣方交納履約保證金,以表明他具有相應的履行期權合約的財力。
4、現金流轉不同
期權交易中,買方要向賣方支付保險費,這是期權的價格,大約為交易商品或期貨合約價格的5%~10%;期權合約可以流通,其保險費則要根據交易商品或期貨合約市場價格的變化而變化。在期貨交易中,買賣雙方都要交納期貨合約面值5%~10%的初始保證金,在交易期間還要根據價格變動對虧損方收取追加保證金;盈利方則可提取多餘保證金。
5、盈虧的特點不同
期權買方的收益隨市場價格的變化而波動,是不固定的,其虧損則只限於購買期權的保險費;賣方的收益只是出售期權的保險費,其虧損則是不固定的。期貨的交易雙方則都面臨著無限的盈利和無止境的虧損。
6、套期保值的作用與效果不同
期貨的套期保值不是對期貨而是對期貨合約的標的的實物(現貨)進行保值,由於期貨和現貨價格的運動方向會最終趨同,故套期保值能收到保護現貨價格和邊際利潤的效果。期權也能套期保值,對買方來說,即使放棄履約,也只損失保險費,對其購買資金保了值;對賣方來說,要麼按原價出售商品,要麼得到保險費也同樣保了值。
遠期合約與期貨合約頗有相似之處,容易混淆。因為這兩種合約都是契約交易,均為交易雙方約定為未來某一日期以約定價格買或賣一定數量商品的契約。它們的區別則在於:
1、交易場所不同。期貨合約在交易所內交易,具有公開性,而遠期合約在場外進行交易。
2、合約的規范性不同。期貨合約是標准化合約,除了價格,合約的品種、規格、質量、交貨地點、結算方式等內容者有統一規定。遠期合約的所有事項都要由交易雙方一一協商確定,談判復雜,但適應性強。
3、交易風險不同。期貨合約的結算通過專門的結算公司,這是獨立於買賣雙方的第三方,投資者無須對對方負責,不存在信用風險,而只有價格變動的風險。遠期合約須到期才交割實物、貨款早就談妥不再變動,故無價格風險,它的風險來自屆時對方是否真的前來履約,實物交割後是否有能力付款等,即存在信用風險。
4、保證金制度不同。期貨合約交易雙方按規定比例繳納保證金,而遠期合約因不是標准化,存在信用風險,保證金或稱定金是否要付,付多少,也都由交易雙方確定,無統一性。
5、履約責任不同。期貨合約具備對沖機制、履約迴旋餘地較大,實物交割比例極低,交易價格受最小價格變動單位限定和日交易振幅限定。遠期合約如要中途取消,必須雙方同意,任何單方面意願是無法取消合約的,其實物交割比例極高。
期貨合約的遠近期
期貨合約由於交割期限的不同,就有了近期合約和遠期合約之分,它們也就會表現出不同的交易特點。
一種商品期貨的某一合約剛剛上市時,由於交割期限較遠,市場的不確定因素較多,交易者的信心和興趣不大,因而交易就不活躍,這時的合約就是「遠期合約」。隨著時間的推移,影響期貨價格的各種因素逐漸顯露,參與交易的市場人士越來越多,成交量和空盤量也隨之放大,「遠期合約」會逐漸活躍起來,變成「龍頭合約」。而隨著交割期限的來臨,影響期貨合約價格的各種因素會逐漸明朗和固定下來,市場人士會逐漸接受現實,掙錢或賠錢的一方慢慢地退出市場,投向新的戰場,這時的期貨合約就成為「近期合約」。
從交易特點上看,近期合約由於臨近交割,代表著現貨價格的水平,往往價格波動幅度較小,而且方向較為固定,即使出現較大的波動,最後還是會朝原來的方向發展。近期合約價格走勢「固定」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經過激烈的爭奪之後,多空雙方勝負已分,很難再有反復。
遠期合約的特點是不可知因素較多,因而波動幅度較大,難以掌握。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其價格代表了市場的預期。
② 簡述遠期工具相對於期貨工具的優缺點
基本上是這些地方的不同:
1.遠期合約不標准化,期貨交易使用的合約標准化
2.遠期交易很多不需要繳納保證金,期貨交易需要繳納保證金
3.風險不同遠期風險大,期貨風險小
4.遠期交易多實物交割,期貨基本不是實物交割
5 遠期合約無第三方,期貨有
6.期貨是場內交易,遠期是場外交易
其實,期貨交易是遠期交易的進化體,也更加規范,更能防止違約風險,但約束了個人之間的交易,因此缺少靈活性
③ 與遠期合約相比,期貨合約的優勢在於( )。
ABCD
遠期合約與期貨合約的區別
遠期合約與期貨合約頗有相似之處,容易混淆.因為這兩種合約都是契約交易,均為交易雙方約定為未來某一日期以約定價格買或賣一定數量商品的契約.它們的區別則在於:
1,交易場所不同.期貨合約在交易所內交易,具有公開性,而遠期合約在場外進行交易.
2,合約的規范性不同.期貨合約是標准化合約,除了價格,合約的品種,規格,質量,交貨地點,結算方式等內容者有統一規定.遠期合約的所有事項都要由交易雙方一一協商確定,談判復雜,但適應性強.
3,交易風險不同.期貨合約的結算通過專門的結算公司,這是獨立於買賣雙方的第三方,投資者無須對對方負責,不存在信用風險,而只有價格變動的風險.遠期合約須到期才交割實物,貨款早就談妥不再變動,故無價格風險,它的風險來自屆時對方是否真的前來履約,實物交割後是否有能力付款等,即存在信用風險.
4,保證金制度不同.期貨合約交易雙方按規定比例繳納保證金,而遠期合約因不是標准化,存在信用風險,保證金或稱定金是否要付,付多少,也都由交易雙方確定,無統一性.
5,履約責任不同.期貨合約具備對沖機制,履約迴旋餘地較大,實物交割比例極低,交易價格受最小價格變動單位限定和日交易振幅限定.遠期合約如要中途取消,必須雙方同意,任何單方面意願是無法取消合約的,其實物交割比例極高.
④ 遠期對沖和期貨對沖的區別,還有分別有什麼優點與缺點
遠期 的目的 基本上是 存在實物交易基礎上的,僅僅只是預先採購或者銷售,而不是 期貨的 對沖 為主。
典型的 請 參照 LME交易所,這個就是典型的遠期合約交易所
而 CBOT 是 期貨交易所
LME 的 合約 是遠期合約, 滾動交割
比如: 11月6日的 你買入 CU 1手 25噸, 交割日期為 3月後 的 6日,即2月6日,若 11月8日,你賣掉該頭寸。 你的盈虧 中間 要 扣掉 這兩日 的 升貼水。
⑤ 遠期合約的期貨比較
期貨合約是遠期合約的發展產物,是遠期合約的標准化。但這兩者之間仍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合約產生的方式不同。
(2)合約內容的標准化不同。
(3)合約的交易地點不同。
(4)價格的確定方式不同。
(5)交易風險不同。
(6)合約的流動性不同。
(7)結算方式不同。
⑥ 金融遠期合約的交易成本為什麼較高、缺乏流動性
1.金融遠期合約採用的是一對一的交易方式,交易事項可以協商確定,較為靈活,另一方面屬於非集中交易,帶來了搜索困難,交易成本較高,存在對手違約風險等缺點。
2.金融遠期合約在合約到期之前並無現金流,存在不規范化、非標准化,一般在場外交易,不易流動。
⑦ 期貨交易和遠期交易差在那
1.期貨交易與遠期交易的聯系。遠期交易是指買賣雙方簽訂遠期合同,規定在未來某一時間進行實物商品交收的一種交易方式。遠期交易的基本功能是組織商品流通,進行的是未來生產出的、尚未出現在市場上的商品的流通,而現貨交易組織的是現有商品的流通。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遠期交易在本質上屬於現貨交易,是現貨交易在時間上的延伸。
期貨交易與遠期交易有許多相似之處,其中最突出的一點是兩者均為買賣雙方約定於未來某一特定時間以約定價格買入或賣出一定數量的商品。遠期交易是期貨交易的雛形,期貨交易是在遠期交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2.期貨交易與遠期交易的區別。
(1)交易對象不同。期貨交易的對象是交易所統一制定的標准化期貨合約。可以說,期貨不是「貨」,而是一種合同,是一種可以反復交易的標准化合約,在期貨交易中並不涉及具體的實物商品。遠期交易的對象是交易雙方私下協商達成的非標准化合同,所涉及的商品沒有任何限制。遠期合同交易代表兩個交易主體的意願,交易雙方通過一對一的談判,就交易條件達成一致意見而簽訂遠期合同。
(2)功能作用不同。期貨交易的功能是規避風險和價格發現。期貨交易是眾多的買主和賣主根據期貨市場的規則,通過公開、公平、公正、集中競價的方式進行的期貨合約的買賣,易於形成一種真實而權威的期貨價格,指導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同時又為套期保值者提供了規避、轉移價格波動風險的機會。遠期交易盡管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調節供求關系、減少價格波動的作用,但由於遠期合同缺乏流動性,所以其價格的權威性和分散風險的作用大打折扣。
(3)履約方式不同。期貨交易有實物交割與對沖平倉兩種履約方式,其中絕大多數期貨合約都是通過對沖平倉的方式了結的。遠期交易履約方式主要採用實物交收方式,雖然也可採用背書轉讓方式,但最終的履約方式是實物交收。
(4)信用風險不同。在期貨交易中,以保證金制度為基礎,實行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每日進行結算,信用風險較小。遠期交易從交易達成到最終完成實物交割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此間市場會發生各種變化,各種不利於履約的行為都有可能出現,如:買方資金不足,不能如期付款;賣方生產不足,不能保證供應;市場價格趨漲,賣方不願按原定價格交貨;市場價格趨跌,買方不願按原定價格付款等。這些都會使遠期交易不能最終完成,加之遠期合同不易轉讓,所以,遠期交易具有較高的信用風險。
(5)保證金制度不同。期貨交易有特定的保證金制度,按照成交合約價值的一定比例向買賣雙方收取保證金,通常是合約價值的5%~10%。而遠期交易是否收取或收取多少保證金由交易雙方商定。
⑧ 期貨合約與遠期和約的區別和聯系知道的說一下好嗎
期貨交易作為一種特殊的交易方式,它的形成經歷了從現貨交易到遠期交易,最後到期貨交易的復雜演變過程,它是人們在貿易過程中不斷追求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與風險的結果。在現代發達的市場經濟體系中,期貨市場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與現貨市場、遠期市場共同構成既各有分工而又密切聯系的多層次的有機體。期貨交易與遠期交易交易對象不同。期貨交易的對象是標准化合約,遠期交易的對象主要是實物商品。功能作用不同。期貨交易的主要功能之一是發現行情,遠期交易中的合同缺乏流動性,所以不具備發現行情的功能。履約方式不同。期貨交易有實物交割和對沖平倉兩種履約方式,遠期交易最終的履約方式是實物交收。信用風險不同。期貨交易實行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信用風險很小,遠期交易從交易達成到最終實物交割有很長一段時間,此間市場會發生各種變化,任何不利於履約的行為都可能出現,信用風險很大。保證金制度不同。期貨交易有特定的保證金制度,遠期交易是否收取也許收多少保證金由交易雙方私下商定。 查看更多答案>>
⑨ 期貨合約和遠期合約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共同點:都可以雙向操作,既可以看漲買入,又可以看跌賣出,有效的交易機會增多,資金的利用最大化的同時實現財富最大化。
區別:
1、概念不同:遠期合約是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的某一確定時間,以確定的價格買賣一定數量的某種金融資產的合約。期貨合約是買方同意在一段指定時間之後按特定價格接收某種資產,賣方同意在一段指定時間之後按特定價格交付某種資產的協議。
2、交易時間不同:期貨合約的交易時間是固定的。每個交易所對交易時間都有嚴格規定。遠期合約不是。
3、交易場所不同:遠期合約沒有固定的場所,交易雙方各自尋找合適的對象,期貨合約則在交易所內交易,不允許場外交易。
(9)期貨合約克服了遠期合約缺乏流動性的缺點擴展閱讀:
臨近期貨合約切換注意事項:
1、散戶是不能進入交割月的。
2、主力資金一般會提前一個月開始移倉,所以散戶手中的單子有長線的可以在交割月前一個月開始完結布局下一合約,比如1905合約,那麼四月開始就可以考慮下一合約。
3、另外需要注意不要抱有僥幸心理拖到最後,臨近合約交割的時候一般單邊往哪個方向,後面變化不會很大,資金都移倉下一個合約,不會再關注此合約太多,所以要趁早。
4、結算時建立新合約和平倉舊合約記住最好同時進行,因為合約換月的一個特點就是保持同等數量的合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遠期合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期貨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