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期權對沖期貨的交易風險
❶ 怎麼用期權對沖股市風險,用ETF
ETF期權是指交易雙方就未來買賣ETF達成的合約,其中一方有權在未來某個時間以約定的價格買入或者賣出約定數量的標的ETF。從目前國內期權上市進程來看,ETF期權明顯被排在前面,這對中國金融市場意義重大,未來價值投資的趨勢可能成為中國的主流。
當然,對於ETF期權而言,目前當務之急就是在當前股市風格切換背景下的對沖持有小盤股或者成長股的「黑天鵝」風險。由於當前排上日程包的ETF期權只有上證50ETF、上證180ETF,標的仍然是大盤藍籌股居多,機構投資者可能還會面臨和滬深300股指期貨類似的問題。
不過,由於ETF期權採用實物交割,因此通過ETF期權構建現貨空頭相對於股指300期貨更具有優勢。另外,從對沖成本來看,ETF期權的資金成本相對較低,另外通過對ETF期權頭寸調整相對方便。最重要的是,滬深300期貨可以和上證50ETF或者上證180ETF期權共同構建相當於現貨的空頭,因此未來上證50ETF和上證180ETF期權在規模大盤股和小盤股背離的「黑天鵝」風險方面有很積極的作用。
實際上,海外市場的對沖基金風格非常多樣,能夠採用的衍生品類別也非常豐富,它們往往通過幾條衍生品產品線實現風險對沖,基礎的對沖工具包括股指期貨及期權、股票期貨及期權。因此,除開期權各項優勢,單純從策略多樣化的角度,未來ETF期權在化解股指期現套利、對沖阿爾法策略缺陷方面的作用都是很有必要。
❷ 利用期貨、期權進行市場風險管理有哪些不同
1、保證金與權利金
期貨交易中,買賣雙方均要交納交易保證金,但買賣雙方都不必向對方支付費用。期權交易中,買方支付權利金,但不交納保證金。賣方收到權利金,但要交納保證金。
2、買賣雙方的權利義務
期貨交易中,買賣雙方具有合約規定的對等的權利和義務。期權交易中,買方有以合約規定的價格是否買入或賣出期貨合約的權利,而賣方則有被動履約的義務。一旦買方提出執行,賣方則必須以履約的方式了結其期權部位。
3、買賣雙方的盈虧結構
期貨交易中,隨著期貨價格的變化,買賣雙方都面臨著無限的盈與虧。期權交易中,買方潛在盈利是不確定的,但虧損卻是有限的,最大風險是確定的;相反,賣方的收益是有限的,潛在的虧損卻是不確定的。
4、合約數量
期貨交易中,期貨合約只有交割月份的差異,數量固定而有限。期權交易中,期權合約不但有月份的差異,還有執行價格、看漲期權與看跌期權的差異。不但如此,隨著期貨價格的波動,還要掛出新的執行價格的期權合約,因此期權合約的數量較多。
期權與期貨各具優點與缺點。期權的好處在於風險限制特性,但卻需要投資者付出權利金成本,只有在標的物價格的變動彌補權利金後才能獲利。但是,期權的出現,無論是在投資機會或是風險管理方面,都給具有不同需求的投資者提供了更加靈活的選擇。
5、部位了結的方式
期貨交易中,投資者可以平倉或進行實物交割的方式了結期貨交易。期權交易中,投資者了結其部位的方式包括三種:平倉、執行或到期。
❸ 試從不同角度對期貨交易與期權交易的風險與收益特徵進行比較
我不是科班出身,我用我的實戰經驗表示吧。默認期權指期貨期權。先講期貨1。期貨佔用資金量大,這個佔用了一定的資金風險。2。期貨成交一般沒有期貨期權成交大,那麼就具有一定的流動性風險。期權A。期權買方1。買方承擔的風險雖然相對有限,權利金變化的市場波動風險比期貨大。有「賠光」的可能2。具有比買方更加嚴格的時間到期風險B。期權賣方1。賣方具有有限的收益和巨大的風險,當價格往有利的方向變動時,收益有限,但是向不利方向變動時,風險無限。2。同買方的2
❹ 利用期貨,期權進行市場風險管理有哪些不同
一、買賣雙方權利義務不同 期貨交易的風險收益是對稱性的。期貨合約的雙方都賦予了相應的權利和義務。如果想免除到期時履行期貨合約的義務,必須在合約交割期到來之前進行對沖,而且雙方的權利義務只能在交割期到來時才能行使。 而期權交易的風險收益是非對稱性的。期權合約賦予買方享有在合約有效期內買進或賣出的權利。也就是說,當買方認為市場價格對自己有利時,就行使其權利,要求賣方履行合約。當買方認為市場價格對自己不利時,可以放棄權利,而不需徵求期權賣方的意見,其損失不過是購買期權預先支付的一小筆權利金。由此可見,期權合約對買方是非強迫性的,他有執行的權利,也有放棄的權利;而對期權賣方具有強迫性。在美式期權中,期權的買方可在期權合約有效期內任何一個交易日要求履行期權合約,而在歐式期權交易中,買方只有在期權合約履行日期到來時,才能要求履行期權合約。
二、交易內容不同 在交易的內容上,期貨交易是在未來遠期支付一定數量和等級的實物商品的標准化合約,而期權交易的是權利,即在未來某一段時間內按敲定的價格,買賣某種標的物的權利。
三、交割價格不同 期貨到期交割的價格是競價形成,這個價格的形成來自市場上所有參與者對該合約標的物到期日價格的預期,交易各方注意的焦點就在這個預期價格上;而期權到期交割的價格在期權合約推出上市時就按規定敲定,不易更改的,是合約的一個常量,標准化合約的惟一變數是期權權利金,交易雙方注意的焦點就在這個權利金上。
四、保證金的規定不同 在期貨交易中,買賣雙方都要交納一定的履約保證金;而在期權交易中,買方不需要交納保證金,因為他的最大風險是權利金,所以只需交納權利金,但賣方必須存入一筆保證金,必要時須追加保證金。
五、價格風險不同 在期貨交易中,交易雙方所承擔的價格風險是無限的。而在期權交易中,期權買方的虧損是有限的,虧損不會超過權利金,而盈利則可能是無限的——在購買看漲期權的情況下;也可能是有限的——在購買看跌期權的情況下。而期權賣方的虧損可能是無限的——在出售看漲期權的情況下;也可能是有限的——在出售看跌期權的情況下;而盈利則是有限的——僅以期權買方所支付的權利金為限。
六、獲利機會不同 在期貨交易中,做套期保值就意味著保值者放棄了當市場價格出現對自己有利時獲利的機會,做投機交易則意味著既可獲厚利,又可能損失慘重。但在期權交易中,由於期權的買方可以行使其買進或賣出期貨合約的權利,也可放棄這一權利,所以,對買方來說,做期權交易的盈利機會就比較大,如果在套期保值交易和投機交易中配合使用期權交易,無疑會增加盈利的機會。
七、交割方式不同 期貨交易的商品或資產,除非在未到期前賣掉期貨合約,否則到期必須交割;而期權交易在到期日可以不交割,致使期權合約過期作廢。
八、標的物交割價格決定不同 在期貨合約中,標的物的交割價格(即期貨價格)由於市場的供需雙方力量強弱不定而隨時在變化。在期權合約中,標的物的敲定價格則由交易所決定,交易者選擇。
九、合約種類數不同 期貨價格由市場決定,在任一時間僅能有一種期貨價格,故在創造合約種類時,僅有交割月份的變化;期權的敲定價格雖由交易所決定,但在任一時間,可能有多種不同敲定價格的合約存在,再搭配不同的交割月份,便可產生數倍於期貨合約種類數的期權合約
❺ 期權對期貨市場的影響有哪些
期權不僅可以完善期貨的交易制度,促進期市更完善,還可以豐富期貨投資產品。一個逐步完善的期貨市場,必須退出期權交易機制。從世界期貨市場來看,期權是普遍存在的。
期貨的投機者增加了市場的流動性,但是自身必須承擔一定的風險。期貨市場是代表不同利益之間的角逐,代表了多空雙方之間的戰爭。
期貨市場的主體交易就是對沖和獲利。有時一方會被逼得巨量交割。所以盡管市場的不斷完善,期貨市場始終處於投資與風險的的矛盾中。當市場火爆時,它的風險也在增加,往往會導致擠泡沫行動。
而期權的產生可能會分流資金,但是都是暫時的,最終會回到其原本價值上去。期貨投資有風險,而期權可以相對防範風險。期貨通常情況下可。以作為現貨的對沖,而期權投資可以避免期貨的部位風險,減少過大持倉所帶來的風險。有了期權,期貨投資者就能有效利用規避一定的交易風險。在價格波動時,減少價格的急劇波動帶來的風險,縮小了風險。
總之期權的產生,對期貨市場來說是積極的。豐富了期貨投資。合理利用,一定程度縮小期貨投資的風險。
❻ 如何利用期貨,遠期,期權等來對沖市場風險,說一種即可!謝謝
你感覺你手裡的東西以後要掉價,那就在期貨市場上買這種東西的空單,結果過了一陣真的掉價了,好了,你手裡的東西便宜了,但是在期貨市場里你的空單就掙錢了,相互抵消以後你就對沖了市場風險了
❼ 如何利用期貨期權來對沖風險
因為做空看漲期權實際是看跌股指期貨,因為股指漲了的話期權賣方實際可能面臨虧損,所以買入股指期貨可以對沖風險!
❽ 相對於使用期權或期貨,使用差價合約對沖相關資產的風險有何優點
差價合約提供線性回報∶若相關資產上升或下跌,交易者的賬戶結余將會出現相同的上升或下跌。此外,有別於期權,交易者無須支付初始期權金。使用差價合約進行對沖的另一個優點是交易限制較少及無須取得多家交易所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