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式期貨期權定價模型
① 期貨定價模型
布萊克-斯科爾斯模型2009年08月09日 星期日 20:23布萊克-斯科爾斯模型(Black-Scholes Model,亦有譯為布萊克-休斯),簡稱BS模型,是一種為期權或權證等金融衍生工具定價的數學模型,由美國經濟學家邁倫·斯科爾斯與費雪·布萊克所最先提出,並由羅伯特·墨頓完善。該模型就是以邁倫·斯科爾斯和費雪·布萊克命名的。1997年邁倫·斯科爾斯和羅伯特·墨頓憑借該模型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然而統計學上的肥尾現象影響此公式的有效性。
[編輯] B-S模型5個重要假設
1、金融資產收益率服從對數正態分布;
2、在期權有效期內,無風險利率和金融資產收益變數是恆定的;
3、市場無摩擦,即不存在稅收和交易成本;
4、金融資產在期權有效期內無紅利及其它所得(該假設後被放棄);
5、該期權是歐式期權,即在期權到期前不可實施。
[編輯〕 模型
C = S * N(D1) − e − r * T * L * N(D2)
其中:
C—期權初始合理價格
L—期權交割價格
S—所交易金融資產現價
T—期權有效期
r—連續復利計無風險利率H
σ2—年度化方差
N()—正態分布變數的累積概率分布函數,
② 簡述幾個期權定價模型
上證50etf期權 T+0雙向交易模式。
具體到底如何交易?
很多人的疑問是,看了很多介紹還是沒有直觀的感覺,不知道該具體該如何操作。說下案例【認購期權】:
比如目前50ETF價格是2.5元/份。你認為上證50指數在未來1個月內會上漲,於是選擇購買一個月後到期的50ETF認購期權。假設買入合約單位為10000份、行權價格為2.5元、次月到期的50ETF認購期權一張。而當前期權的權利金為0.1元,需要花0.1×10000=1000元的權利金。
在合約到期後,有權利以2.5元的價格買入10000份50ETF。也有權利不買。
假如一個月後,50ETF漲至2.8元/份,那麼你肯定是會行使該權利的,以2.5元的價格買入,並在後一交易日賣出,可以獲利約(2.8-2.5)×10000=3000元,減去權利金1000元,可獲得利潤2000元。如果上證50漲的更多,當然就獲利更多。
相反,如果1個月後50ETF下跌,只有2.3元/份,那麼你可以放棄購買的權利,則虧損權利金1000元。也就是不論上證50跌到什麼程度,最多隻損失1000元。
③ b-S模型用來定價歐式期權,而期權有效期對歐式期權沒有影響,為什麼b-s模型參數還要包括期權有效期呢
當然有影響了,其實不用想的太復雜,舉個極端的例子就可以說明。
想像兩個歐式看漲期權,標的物一樣,執行價格一樣。
期權1:執行價格100,標的物現在的價格90,有效期1年。
期權2:執行價格100,標的物(和1的一樣)現在的價格90,有效期25秒。(這種情況會發生,例如該期權今天到期,離今天交易結束還剩25秒,你仍然能買賣這個期權)
期權1大概能值幾塊錢,但你認為期權2的價格會和1一樣嗎?正常人都不會花任何錢買一個只剩25秒就到期,還10塊錢out-of-money的期權。
④ 歐式期權定價原理
歐式期權金融資產的合理價格為其期望價值
選擇權到期時的合理價值是其每一個可能的價值乘以該價值發生機率之後的加總
根據買權的定義,買進選擇權到期時的期望價值為:
E〔Ct〕=E〔max(St-K,0)〕 (B-1)
其中 :
E〔CT〕是買進選擇權到期時的期望價值
ST 是標的資產在選擇權到期時的之價格
K 是選擇權的履約價格
選擇權到期時有兩種狀況:
Ct={St-K,如果St>K ;0,如果St≤K}
如果以 P 來界定機率則(B-1)式可表示為
E〔Ct〕=P×(E〔St/St>K〕-K)+(1-P)×0=P×(E〔St/St>K〕-K) (B-2)
其中:
P 是 ST > K 的機率
E〔ST/ST>K〕 是在ST > K 的條件下,ST的期望值
(B-2)即為買進選擇權到期時的期望價值
若欲求取該契約最初的合理價格,則需將(B-2)折成現值
C=P×e-rt×(E〔St/St>K〕-K) (B-3)
其中:
C 是選擇權最初的合理價格
r 是連續復利的無風險利率
t 是選擇權的契約(權利)時間
此時選擇權訂價被簡化成的兩個簡單問題:
(a) 決定 P 選擇權到期時(ST > K)的機率
(b) 決定 E〔ST/ST > K〕 選擇權到期時還有內含價值時,標的資產的期望值
⑤ 什麼是歐式期權
你好
期權名詞解釋
時間:2005/08/31 11:06am 來源:sonic
什麼是期權合約?
期權合約是一種賦予權利而不是義務的標准化契約,即在某一段
特定時間內,以期權合約成交時雙方同意的期權費,買賣特定價格,特定數量與
質量的相關產品。
什麼是期權的有效期?
即期權合約所規定的在某一特定的履約日前,期權購買者可以行使或放棄他所購買的權利的有效期限。
美式與歐式期權的差別?
美式與歐式期權的差別,是根據期權執行權利的時間來區分的(與期權交易所在地理位置無關)。美式期權是期權合約的買方在期權合約有效期內的任何一個交易日均可執行權利的期權;歐式期權則是指期權合約的買方只有等到合約到期日方可執行權利的期權。
什麼是期權到期日?
到期日即是指期權合約所規定的,期權購買者可以實際執行該期權的最後日期。
期權合約的到期日固定不變,一月份的1.20小麥看漲期權不會突然變成三月份的1.20小麥看漲期權,七月份的1.60小麥看跌期權不會變成五月份的1.60小麥看跌期權。當然,時間每經過一天,期權就愈接近到期日。可是,就如同協定價格一樣,到期日本身是由交易所設定,不會變動。到期日通常比標的期貨合約的最早交割日要早或同時。例如:紐約股票交易所NYSE指數期貨期權和標准普爾S&P指數期貨期權都與標的期貨合約同一天到期;而國際貨幣市場IMM貨幣期貨期權的到期日比期貨合約到期日要早兩個交易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的長期國債期貨期權的到期時間則是比期貨到期月之前的那個月末早至少5個交易日的第一個星期五。
事實上,許多期權的部位必須持有到到期日,這或許是因為期權與期貨之間的套利,部位在期貨到期時才能夠沖銷,也可能是期權的交易商以期貨合約進行避險。基於這兩個理由,如果期權合約能夠與期貨合約相互替代,兩者必須同時到期。
什麼是套利?
套利就是專業的交易員同時買入和賣出相同或者等同的可交易品種以獲得無風險利潤的一種行為
什麼是被執行?
被執行即是指期權賣方收到期權買方發出的執行期權的指令必須按照期權的執行價格賣出(對買權賣方而言)或者買入(對賣權賣方而言)一定數量的標的資產的行為。
Assignment
The receipt of an exercise notice by an option writer (seller) that obligates him to sell (in the case of a call) or purchase (in the case of a put) the underlying security at the specified strike price.
⑥ 歐式期權在什麼情況下時間價值小於零請結合BS期權定價公式說mini下 謝謝
時間價值=權利金-內在價值 =權利金-Arb(標的價格-行權價)
當前內在價值大於權利金時會小於零。
==============Tao保Search【個股期權進階培訓】============
權利金由內在價值(也稱內涵價值)和時間價值組成。期權內在價值是由期權合約的行權價格與期權標的市場價格的關系決定的,表示期權買方可以按照比現有市場價格更優的條件買入或者賣出標的證券的收益部分。內在價值只能為正數或者為零。只有實值期權才具有內在價值,平值期權和虛值期權都不具有內在價值。實值認購期權的內在價值等於當前標的股票價格減去期權行權價,實值認沽期權的行權價等於期權行權價減去標的股票價格。
時間價值是指隨著時間的延長,相關合約標的價格的變動有可能使期權增值時期權的買方願意為買進這一期權所付出的金額,它是期權權利金中超出內在價值的部分。期權的有效期越長,對於期權的買方來說,其獲利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對於期權的賣方來說,其須承擔的風險也就越多,賣出期權所要求的權利金就越多,而買方也願意支付更多權利金以擁有更多盈利機會。所以,一般來講,期權剩餘的有效時間越長,其時間價值就越大。
⑦ 美式期權和歐式期權的計算公式
期權履約方式包括歐式、美式兩種。歐式期權的買方在到期日前不可行使權利,只能在到期日行權。美式期權的買方可以在到期日或之前任一交易日提出執行。很容易發現,美式期權的買方「權利」相對較大。美式期權的賣方風險相應也較大。因此,同樣條件下,美式期權的價格也相對較高。
模擬交易中的棉花期權為歐式履約型態,強麥期權為美式履約型態。參與者可以自由體會兩種履約方式的交易特點。
合約到期日對美式期權,合約到期日是期權可以履約的最後的一天;對歐式期權,合約到期日是期權可以履約的唯一的一天。對股票期權,這是合約到期月的第三個星期五之後的那個星期六;不過,經紀公司有可能要求期權的買方在一個更早的限期前遞進想要履約的通知書。如果星期五是節日,最後交易日就是這個星期五之前的星期四。
美式期權和歐式期權的比較:
根據財務金融理論,在考慮某些特殊因素(如現金股利)之後,美式選擇權可能優於歐式選擇權。
例如,甲公司突然宣布發放較預期金額高的現金股利時,持有該公司股票美式選擇權的人可以立即要求履約,將選擇權轉換為股票,領取該筆現金股利;而持有該公司歐式選擇權的人就只能乾瞪眼,無法提前履約換股、領取現金股利了。不過,除了這個特殊的因素外,綜合其它條件,我們發覺美式選擇權和歐式選擇權並無優劣之分。
在直覺上,我們會認為既然投資選擇權取得的是權利,那麼這個權利愈有彈性,就應該愈有價值。美式選擇權較歐式更具彈性,似乎就符合這樣的一個直覺想法,許多人認為美式選擇權應該比歐式的更值錢。但事實上,在我們把選擇權的價值如何計算說明後,您就會知道,除了現金股利等因素外,美式選擇權和歐式選擇權的價值應該相等。
若要再細分的話,事實上在美式及歐式選擇權之間,還有第三類的選擇權,那就是大西洋式選擇權(AtlanticOptions),或百慕達式選擇權(BermudianOptions)。從字面上,您可以很輕易地看出來,這種選擇權的履約條款介於美式和歐式之間(大西洋和百慕達地理位置都在美歐大陸之間)。例如,某個選擇權契約,到期日在一年後,但在每一季的最後一個星期可以提前履約(可在到期日期履約,但可履約日期仍有其它限制),這就是最典型的百慕達式選擇權。
⑧ 寫出 Black-Scholes期權定價公式,並利用此公式計算下列股票的歐式期權價值(不考慮股票分紅):
C=S·N(d1)-X·exp^(-r·T)·N(d2)
⑨ 期貨後續培訓的期權定價模型的答案是什麼
有兩種,一種是美式的,一種是歐式的定價方式.按目前國內即將上市的期貨品種,採用是美式期權.
有二叉樹模型和B--S模型
⑩ 什麼叫歐式期權定價,什麼叫美式期權定價,什麼叫二叉樹期權估值,這三者的聯系與區別是什麼
期權定價模型(OPM)----由布萊克與斯科爾斯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該模型認為,只有股價的當前值與未來的預測有關;變數過去的歷史與演變方式與未來的預測不相關 。模型表明,期權價格的決定非常復雜,合約期限、股票現價、無風險資產的利率水平以及交割價格等都會影響期權價格。
中文名
期權定價模型
簡稱
OPM
創始人
布萊克與舒爾斯
創立時間
20世紀7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