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到期的期貨合約暴漲
1. 快到期期貨合約成交量很低 怎麼進行分析 謝謝
第一,接近交割日,一般的投機戶都已經平倉了。
第二,越接近交割日,所需要繳納的保證金就會增加,持倉成本也增加,所以交易的人越少
期貨的成交量不能像股票一樣來看,一般都會有一個成交高峰期,需要結合持倉量變化來看, 倉差變大,成交量變大,價格上漲,說明大家持有多倉興趣變濃,價格可能進一步上漲。反之倉差變小,成交量變大,價格下跌,說明開空倉的人多了,價格可能進一步下跌。依次類推
2. 期貨到期合約如何處理
你的賬戶是自然人還是法人賬戶的,法人的話可以進行交割,自然人賬戶,需要平倉,移倉到下一個主力合約。不能交割,如果不平倉會被交易所強平。
3. 我們知道期貨是通過平倉進行套利的,但是如果一份即將到期的期貨合約,怎麼進行交易啊,會有人買嗎
對於即將到期的期貨合約,如果是個人的話,請不要進行交易.因為交易不頻繁,我們想平倉的時候有可能平不掉。進行期限套利可以,但投機最好不要做近月合約
4. 期貨為什麼快到期合約都會放量而且橫盤少見突破知道的說下哦
所謂期貨,一般指期貨合約,就是指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的、規定在將來某一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標的物的標准化合約。這個標的物,又叫基礎資產,對期貨合約所對應的現貨,可以是某種商品,如銅也許原油,也可以是某個金融工具,如外匯、債券,還可以是某個金融指標,如三個月同業拆借利率也許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的買方,如果將合約持有到期,那麼他有義務買進期貨合約對應的標的物;而期貨合約的賣方,如果將合約持有到期,那麼他有義務拋出期貨合約對應的標的物(有些期貨合約在到期時不是進行實物交割而是結算價差,例如股指期貨到期就是按照現貨指數的某個平均來對在手的期貨合約進行最後結算)。當然期貨合約的交易者還可以選擇在合約到期前進行反向買賣來沖銷這種義務。 廣義的期貨概念還包括了交易所交易的期權合約。大多數期貨交易所同時上市期貨與期權品種。 查看更多答案>>
5. 快到期的期貨還有人買嗎
有,但很少......... 一般都是有現貨背景的人買賣
6. 期貨合約快到期的時候會追加保證金 快到什麼時間會追加保證金 追加多少 什麼地方會有提示 謝謝!
不同的期貨合約,規則是不一樣的。看期貨合約的公告。
一般是交割的前一個月開始追加,
不同的期貨合約,追加的比例也不一樣,
期貨的交易系統有提示,還會電話、郵件通知你。
7. 怎麼理解期貨合約可以在合約到期前採用平倉的方式沖銷原來的交易不明白含意
這是期貨的基礎。
首先,來明確一下,你這兒提到的「原來的交易」當然是指開倉,開倉分兩種,買進期貨合約開倉和賣出期貨合約開倉。
「買進期貨合約開倉」更好理解一點,比如說你覺得玉米期貨接下來一段時間會漲,所以你現在買進了1手玉米期貨合約,准備等兩、三個月,這個合約漲價了之後把它賣掉,這個賣掉就是「賣出平倉」,就相當於你先在期貨市場上建了一個倉庫,裡面買了1手玉米,然後漲價了,又把這1手玉米給賣了,把倉庫抹平了,就是「平倉」。這就是一次最簡單的完整的虛擬交易,而你在這個過程中賺到了,1手玉米合約漲價部分的錢。
但如果你沒有在合約到期前平倉,合約到期,你的虛擬倉庫里的1手玉米合約就會轉化為真實的一倉庫10噸玉米現貨,我們投機交易者當然不需要10噸玉米,我們需要的是用敏銳的洞察力,賺取期貨合約到期前的「差價」。
「賣出期貨合約開倉」,正好相反,如果你看玉米跌,就先賣1手玉米期貨合約開倉,等跌了,再把1手玉米合約買回來平倉,又賺到了差價。
但如果合約到期還沒平倉,因為你賣出了1手玉米合約,交易所就會問你要10噸玉米,你當然沒有,你就悲劇了。
期貨市場不是那麼好進的,建議lz還是先好好學習一下期貨的基礎。
講的非常通俗,希望你能夠明白。
8. 期貨合約到期會如何處理
合約到期時就要進行交割。一般投機者都不會把單拿到交割期,快到交割期時該合約裡面基本上都是現貨上做套保的盤。
期貨到期對於個人必須要平倉,不平也會讓交易所給強平了,要是法人戶可以交割,不交割也會強平。
9. 為什麼期貨合約在到期時的價格和現貨價格不等
期貨合約在到期時的價格和現貨價格不等原因如下:
現貨的盤面價不以市面價作為標准,許多投資者習慣性將股票的思維帶入到現貨市場中,會認定未來某月份的市面價就是該合約最終的盤面報價,現貨屬於超短線,因此它的一些操作模式與股票不一致,再者最終市場的交割價是由盤面多空雙方決定,而非市面價主導價格。
期貨(Futures)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