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期權期貨成交量
Ⅰ 股票期權交易的全球現狀
美國*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1973.4.26*美國證券交易所(AMEX)1974*太平洋證券交易所(PC)1976*費城證券交易所(PHEX)1975*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1982澳大利亞*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1976奧地利*維也納證券交易所--期權市場比利時比利時期貨期權交易所1985巴西*里約熱內盧證券交易所*聖保羅證券交易所1979加拿大*多倫多證券交易所1982*蒙特利爾證券交易所。
1982*溫哥華證券交易所1984智利*聖地亞哥證交易所丹麥*哥本哈根證券交易所芬蘭*赫爾辛基證券與衍生品交易所法國巴黎期權交易所(MON EP)1987德國德國交易所1990中國香港*香港證券交易所1995義大利義大利衍生品市場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1989*大阪證券交易所1987荷蘭阿姆斯特丹交易所期權市場1978紐西蘭紐西蘭期貨期權交易所挪威*奧斯陸證券交易所新加坡*新加坡證券交易所1984南非*約翰內斯堡證交所—權益類期權市場西班牙西班牙期權交易所瑞典蘇黎世期貨期權市場1988瑞士瑞士交易所英國倫敦國際金融期貨及其權交易所(LIFFE)1978OMLX,倫敦證券與衍生品交易所1989註:標*者為證券交易所。
Ⅱ 期貨交易量為什麼遲一發布
你看到的是外國人寫的老掉牙的東西了。
過去期貨交易沒有計算機技術可以利用,都是人工喊價交易和人工計算交易數據,所以交易量、持倉量等都要到收市後很長時間才能統計出來,這還需要專門的結算所來完成此項工作,一般都是第二天發布前一日的交易數據。
而我國從一開始就採用計算機輔助交易手段,一切交易數據都能即時發布,也從來沒有設立過專門的結算機構。
國內的期貨教材大多是一些從來沒做過期貨的書獃子編寫的,而且很多都是照抄國外的東西。
Ⅲ 為什麼美國黃金ETF期權交易量遠大於黃金期貨期權
所謂黃金期貨,是指以國際黃金市場未來某時點的黃金價格為交易標的的期貨合約,人買賣黃金期貨的盈虧,是由進場到出場兩個時間的金價價差來衡量,契約到期後則是實物交割。
黃金期權是買賣雙方在未來約定的價位具有購買一定數量標的的權利,而非義務,如果價格走勢對期權買賣者有利,則會行使其權利而獲利,如果價格走勢對其不利,則放棄購買的權利,損失只有當時購買期權時的費用。買賣期權的費用由市場供求雙方力量決定。由於黃金期權買賣涉及內容比較多,期權買賣戰術也比較多且復雜,不易掌握,目前世界上黃金期權市場並不多。黃金期權的優點也不少,如具有較強的杠桿性,以少量資金進行大額的;如是標准合約的買賣,者則不必為儲存和黃金成色擔心;具有降低風險的功能等。
期權和期貨是兩種不同的衍生工具。
期貨指在一個確定的將來時間按確定的價格購買或出售某項資產的協議。
期權有兩種類型: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看漲期權的持有者具有在某一具體的時間以某一確定價格購買標的資產的權利。看跌期權的持有者具有在某一確定時間以某一確定價格出售標的資產的權利。
期貨和期權的不同主要是:期貨合約的簽訂雙方都負有到時必須執行合約的義務。而期權合約的多方只負有權利,而沒有義務。
舉個例子來說,以黃金期貨和黃金期權來距離:如果是黃金期貨,則到時候黃金期貨的多方在特定時間,必須以合約約定的價格買進黃金,不管當時黃金市場上現價是比合約約定價格高還是低。同樣的,對黃金期貨合約的空房來說也是如此,合約到期,必須以合約約定的價格賣出黃金。
而黃金期權就不同了。以看漲期權為例,如果在此時兩人簽訂一個黃金期權的合約,而合約到期時,市場上黃金的價格比期權合約上規定的黃金交割價格要高,那麼黃金看漲期權合約的多方,就能以比市場價格低的價格買到黃金,進而把黃金在市場上出售獲取差價。但是如果到時候市場上黃金價格低於期權合約上邊的交割價格,那麼此時對黃金看漲期權合約的多方來說,用比較高的價格買進黃金是不利的,因此可以選擇不執行這個期權合約。看跌期權反之。
Ⅳ 期貨交易空盤量(open interest)與交易量(volume of trade)的區別
區別:
空盤量是所有期貨或期權合約未平倉頭寸的累計,它是期貨市場活躍程度和流動性的標志,當價格達到或接近特定價位時,就會對投資者的買賣能力構成影響。空盤量與價格收益之間存在負相關。
交易量是指某特定時段內證券或合約成交數量的通稱。 交易量是一個重要的指標。交易量與價格收益之間存在正相關,在市場沒有大題目所做時,交易量基本是一個隨機函數,與價格無關。
相同:空盤量和交易量是衡量期貨市場交易活躍程度的兩個重要指標。
Ⅳ 期貨成交量,持倉量,價格的關系
持倉量增加,價格下跌,並不是說賣空者大量出售合約,成交必須是對應的有一個賣家和一個買家,持倉量增加表示買家和賣家都增加了。拋售過度後只有賣家沒有買家了,就無法成交了,這時賣家會把委託的價格抬高一點,還是沒有買家,然後另外一個人再抬高......,直到對應的價格有買家才能成交,所以拋售過度價格反而會上升。
Ⅵ 現目前,證券市場中,世界日成交量最大的期貨,或者現貨品種是什麼
首先說一下現貨:應該是倫敦金產品
期貨:COMEX 黃金,白銀 NYMEX 原油期貨 IPE 原油;LME銅期貨 這幾種算是成交量最大的產品,因為每日成交量都不同,具體的還要具體分析。
Ⅶ 期權一個合約是不是有10萬的一個交易量這塊的啊
不同的期權合約,合約單位也不同,目前國內正規的場內期權有上交所的50ETF期權和白糖豆粕玉米等商品期權。 50ETF期權每張期權合約的合約單位為1萬股50ETF基金,白糖豆粕玉米等商品期權合約單位為每張10噸,1萬公斤。
期權開戶比股票門麻煩一些,需要有一定的資產要求和交易經驗要求,還要進行一定的考試。 具體開戶流程,50ETF期權開戶找證券公司,也就是券商。 商品期權開戶找期貨公司。
Ⅷ 商品期貨的成交量
繼2009年和2010年中國商品期貨成交量奪得全球首位後,2011年期貨市場成交總量同比下降逾三成,未能連續三連冠。不過,截至11月份,國內商品期貨成交總量已高達12.08億手(不含股指期貨成交量),與2009年(10.785億手)、2010年(15.66億手)和2011年(10.54億手)相比較,已取得不錯成績。
業內人士表示,2011年7、8月份豆粕期貨的巨量成交為其增添不少籌碼,而上市的兩個新品種也表現相當,尤其是玻璃期貨的上市,更是躋身於商品期貨成交的前三名,預期國內商品期貨總成交占據全球首位。
中期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以單邊計算,1-11月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為1,299,038,119手,累計成交額為1,519,770.1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53%和19.69%。其中,上海期貨交易所累計成交量為325,626,877手,同比增長15.49%,佔全國市場的25.07%,鄭州商品交易所累計成交量為304,286,692手,同比下降21.46%,佔全國市場的23.42%,大連商品交易所累計成交量為578,915,674手,同比增長117.03%,佔全國市場的44.56%。
2011年7月16日當周,豆粕期貨一周成交2333萬手,持倉量198萬手,創造期貨市場新的歷史紀錄,但隨著基本面趨於穩定,豆粕期貨又漸歸常態、仍然保持穩健運行狀態。在1207合約至1301合約共五個合約中,1208合約在期貨價格由漲轉跌中成交量放大到1186.8萬手,創單個合約成交紀錄,當日減倉15.45萬手至188.26萬手,隨後行情有所降溫。
此外,玻璃期貨上市兩日總成交量創出138.7萬余手的天量,成為僅次於豆粕期貨的195.8萬余手、螺紋鋼期貨的158.9萬余手,上市第二日即成為國內期市第3大交易品種,這在新品種上市後較為罕見。業內人士表示,總成交量(138.7萬余手)與總持倉量(17.2萬余手)之比達到8.06倍,說明市場資金流動性較強,玻璃期貨未來有望成為國內期市中成交量較大的主力品種之一。
數據顯示,中國期貨市場2009年共成交21.6億手(按雙邊計算),成交金額約130.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8.2%和81.5%。該年商品期貨成交總量已躍居全球第一,佔全球的43%。傳統商品期貨品種白糖、螺紋鋼、天然橡膠 、鋅、豆粕在所有期貨品種中居前五位,分別占市場份額的19%、14%、11%、9%和8%,這五個品種成交量占整個市場的61%。
其實早在2008年,中國農產品期貨已躍居全球農產品期貨成交量第一大國,但由於原油期貨、鋼材期貨的缺失,仍只能在商品期貨成交總量排名上屈居美國。且由於國際期貨市場上金融期貨成交量所佔比重近九成,中國期貨市場總成交量的全球排名長期居落後地位,但隨著股指期貨春節後上市國內的指日可待,該年期貨成交量排名有所提升。
2010年,中國期貨市場成交量增長逾45%,達到15.21億手,佔全球商品期貨與期權成交總量的50.95%,連續兩年躍居全球第一。
不過,2011年中國期貨市場成交量卻同比下降逾三成。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10.54億手,累計成交額為1375134.25億元,同比分別下降32.72%和11.03%。
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全球經濟形勢較為動盪,而國內經濟結構面臨轉型且增速放緩,期貨市場量價齊跌,進入調整期不可避免。
另一方面,2010年四季度,國內三大商品交易所採取的取消手續費優惠制度、限制開倉手數制度、提高保證金比例等措施抑制過度投機,對成交規模也有所抑制。
此外,2010年全球寬松的貨幣環境和部分商品供需缺口的炒作等因素提振期市量價齊升,造成基數較高,2011年的同比下跌也是合理的事情。
Ⅸ 在哪裡有股票的換手率,期權期貨的累計交易額
如果是在底部區域說明籌碼洗的干凈主力已經拿足夠,准備要拉升,如果是相對高位出現這么高換手就可能是主力逃跑,頭部也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