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期貨錫的分析
A. 列舉幾種期貨技術分析方法
一般說來,可以將期貨的技術分析方法分為如下五類:指標類、切線類、形態類、K線類、波浪類。
1、指標類
以市場行為作參考,建立數學模型,得到一個體現期貨市場所處的狀態的指標值,為我們的操作行為提供指導方向。如,相對強弱指標(RSI)、隨機指標(KD)、趨向指標(DMI)、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MACD)。
2、切線類
切線的作用主要是起支撐和壓力的作用。一般說來,期貨價格在從下向上抬升的過程中,一觸及壓力線,甚至遠未觸及到壓力線,就會調頭向下。同樣,價格從上向下跌的過程中,在支撐線附近就會轉頭向上。另外,如果觸及切線後沒有轉向,而是繼續向上或向下,這就叫突破。突破之後,這條切線仍然有實際作用,只是名稱和作用變了。原來的支撐線變成壓力線,原來的壓力線變成支撐線。
3、形態類
形態類是根據價格圖表中過去一段時間走過的軌跡形態來預測期貨價格未來趨勢的方法。技術分析第一條假設告訴我們,市場行為包括一切信息。價格走過的形態是市場行為的重要部分,是期貨市場對各種信息感受之後的具體表現,用價格圖的軌跡或者說形態來推測期貨價格的將來是有道理的。從價格軌跡的形態中,我們可以推測出期貨市場處在一個什麼樣的大環境之中,由此對我們今後的投資給予一定的指導。主要的形態有M頭、W底、頭肩頂、頭肩底等十幾種。
4、K線類
K線類的研究手法是側重若干天的K線組合情況,推測期貨市場多空雙方力量的對比,進而判斷期貨市場多空雙方誰占優勢。K線圖是進行各種技術分析的最重要的圖表。人們經過不斷地總結經驗,發現了一些對期貨買賣有指導意義的組合。
5、波浪類
波浪理論把價格的上下變動和不同時期的持續上漲、下跌看成是波浪的上下起伏。波浪的起伏遵循自然界的規律,期貨的價格運動也就遵循波浪起伏的規律。簡單地說,上升是5浪,下跌是3浪。數清楚了各個浪就能准確地預見到:跌勢已接近尾聲,牛市即將來臨,或是牛市已到了強弩之末,熊市即將來到。波浪理論較之於別的技術分析流派,最大的區別就是能提前很長的時間預計到行情的底和頂,而別的流派往往要等到新的趨勢已經確立之後才能看到。但是,波浪理論又是公認的較難掌握的技術分析方法。
對期貨交易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應用市場搜索下載同花順期貨通,這是一個免費的期貨手機行情交易軟體,海量咨詢,還有期貨學院,有大量的投教課程,讓你快速學習期貨知識。
B. 有色金屬期貨錫行情
均線多頭排列,經過大幅上漲這個位置有很大分歧,觀望,不宜開新倉。
C. 倫錫期貨和內盤的關系
2者的價格一般具有聯動性,但是在匯率出現波動時,也不排除會出現價差拉大的情況。
D. 期貨錫一天波動很大啊,那怎麼操作一波動就爆倉
首先,爆倉原因是超風險,那麼為了避免頻繁超風險有兩種辦法,一是手數不變增加自有資金,二是減少持倉手數,空出部分資金作為風險預留。
E. 有沒有關於期貨基本面分析的書
基本面都是各個品種具體的,分行業的啊,勤奮的關注新聞吧,我認為。
F. 怎麼樣看待期貨分析的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預測漲跌。第二層次,基本技術分析。第三層次,投資理念。第四層次,游戲規則。這四個層次一個比一個高,其實更是一個比一個清晰:就游戲規則來說,在各大交易所的網站上都可以查到;第三個層次的投資理念大家都知道,不外乎順勢、止損、資金管理等;至於更低一層的技術分析就有很多內容可寫了,涵蓋各種K線的形態、牛熊市的周期、指標、波浪理論、分形學、江恩理論等。
G. 分析期貨的走勢是從哪些方面入手的
現貨市場(庫存,產能)
政治(石油工人罷工、內戰、美國大選)
經濟波動周期(經濟處於經濟周期四個層面的哪裡——危機、蕭條、復甦、高漲)
政策(石油輸出國組織避免價格降低而減產)
自然因素(天氣惡劣造成棉花 大豆 玉米 大面積減產)
商品進出口
全球各大經濟(主要經濟國家出現危機,造成全球恐慌)
發電量、貨物運輸量
一些重要的經濟指標(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標)等!
技術指標肯定是要看的。技術指標需要學習,要投資,先學習嘛~~~~~~~~~~~~~~~~~
H. 如何研究一種金屬期貨品種(錫)
哇,你的要求還蠻高的。對期貨有基本的了解嗎?期貨和股票有不同之處,期貨研究的是一個品種,受影響於與這個品種有關的行業(有時候不僅一個行業)的供求關系,又具體分為上中下游。如果要國內外套利甚至還要考慮國際因素,哪個國家的錫的供給最多,哪個國家的需求最大。經常的情況是,供給需求和影響期貨品種走勢是不同的國家,工業品價格通常以英國為馬首是瞻,美國也不容忽視,隨著第三世界的發展,日本,新加坡,韓國和中國也會有不同的走勢。要寫出深度研究報告非一時之功。得從期貨基礎-什麼是套利-期貨基本研究-具體品種研究-國際因素逐步學習,要看看你學到哪個步驟了哦。如果能將期貨投資分析證給考了下來,基本上就已經達到寫深度研究的目的啦
I. 關於期貨數據分析
期貨合約反映了對未來的預期,到期日不同,對合約價格影響很大。農業期貨在同一時間會有多個合約,考慮到主力合約,到期日等各種因素,分析單個合約顯然不科學。
目前常用的做法一個是根據現貨價格指數來判斷。
如果一定要根據期貨價格判斷的話,可以將交易中的幾個合約按照持倉量加權平均的辦法計算出一個總的期貨指數,
比如,假設現在白糖一共有2個合約,白糖1價格是55元,持倉量是10000,白糖2價格是50元,持倉量是5000,那白糖指數價格就是(55*10000+50*5000)/(10000+5000)=53.33
大智慧等軟體都支持數據導出到Excel,設個公式簡單計算一下就行了。
這樣,不管是否有合約到期,都不會對指數產生影響,能夠比較客觀得反映期貨的實際價格。
如果找不到歷史數據,嘿嘿,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