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投資會計成本如何計量
① 中級會計實務,長期股權投資 初始成本計量問題
用1000萬現金購時,賬面凈資產為1000萬。公允1200萬
同一控制,
借;長期股權投資 600
資本公積 400
貸;銀行存款 1000
非同一控制
借;長期股權投資 1000
貸;銀行存款 1000
② 關於企業進行期貨投資的會計處理
1,不能確定投資收益。很簡單,因為還未平倉(賣出)啊!
確認為「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等到平倉時,再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連同賣出當月(期)的損益一起作為「投資收益」。
怎麼能是待處理財產損益呢!當然不對!是要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期貨投資屬於交易性金融資產。
2,銀行依法按:《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匯總(合並)納稅企業實行統一計算、分級管理、就地預交、集中清算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1〕13號)規定,實行匯總繳納企業所得稅。
各分行、直屬支行按年度應繳納企業所得稅額的一定比例就地預繳。匯總核算。
③ 什麼是會計上的成本模式計量
簡單說就是,買這個東西是多少錢就計多少錢。有歷史成本和重置成本。歷史成本是指以前買的時候花了多少,重置成本是現在買個一樣的東西要多少錢。。
④ 會計中成本如何確認
你的問題是一本書,太寬泛。
成本包括物資、人力、銀錢(人、財、物),還可以從流動資資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金融衍生產品等分類,從流通角度有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商品成本、銷售成本等,同時還可以從成本計量、成本結轉、成本核銷等角度考察。
上述都是會計范疇。你問的是成本計量還是成本結轉?
⑤ 關於成本會計的計算公式
成本會計是概念,沒有公式的。
成本核算步驟:
1、必須掌握一定的成本核算知識,了解成本核算的基本步驟。
2、必須了解要核算對象的生產過程,掌握它的工藝流程。
3、建立一定的與其相對應的產品核算模式,科學的、按步驟核算產品成本。
4、科學的核算產品原材料定額、工資定額、工時定額,合理的分配費用。
5、隨時掌握原材料市場行情,有降低材料成本的控制辦法。
6、建立目標成本考核機制。嚴格的控制生產成本。
(5)期貨投資會計成本如何計量擴展閱讀
成本會計基本職能要求是按國家規定結合企業經營管理的需要,及時、正確地進行成本核算,提供真實的信息,以求達到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成本會計的核心工作是成本核算,總體上跟一般的會計的工作程序相同,具體核算上還是有所不同的。
具體表現為選擇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進行成本、費用的歸集和分配,計算產品成本;設置賬戶、登記明細賬;編製成本報告等。
此外,及時、真實的成本資料能對各成本、費用的監督與控制起關鍵作用,成本會計除上述基本核算工作外,還應積極主動地分析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參與管理、參與監控,為生產經營決策保駕護航。
⑥ 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成本如何計量
其實你所問的問題源於你對概念的理解不深,或者可能混淆了。
是這樣的。長期股權投資有四種:形成合並(所佔股份達50%以上),合營(50%),聯營(20%-50%),三無(這里是指無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響,沒報價,也無公允的,簡稱三無)。
1,對於合並,其交易當中直接相關費用進入損益。怎麼理解呢?因為你想,既然是合並,年末是要編合並報表的,如果直接相關費用計入成本中,為什麼呢?因為合並的時候可能產生商譽(當然這是對於非同一控制下而言)。商譽=合並方付出東西的公允價與取得對方凈資產份額公允價的差額。如果把直接相關費用算到合並成本中,就是合並方付出東西的公允價里,商譽就會虛增,資產就會虛增咯。而商譽是不辨認的,費用很明顯是可辯認的。所以合並的直接相關費用要計到當期損益中去。而。
2,合並以外的方式不需要編制和被投資單位的合並報表,所以計到合並成本中,是因為把它看作一項資產的買賣進行處理,相交費用進成本。
你題目中第一題,份額達到20%,明顯是聯營投資。
第二題,份額達到60%,明天是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
⑦ 期貨交易會計處理上計入那個科目
1、向證券期貨經紀公司申請開立買賣賬戶,按存入的資金,借方記「其他貨幣資金」科目,貸方記「銀行存款」科目。
2、企業取得衍生工具時,按公允價值,借方記入「衍生工具」科目,按照發生的交易費用,借方記「投資收益」科目,按實際支付的金額,貸方記「其他貨幣資金」科目。
3、資產負債表日,衍生工具的公允價值高於賬面余額的差額,借方記「衍生工具」科目,貸方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相反公允價值低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就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4、衍生工具終止確認時,應對比按照「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等科目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7)期貨投資會計成本如何計量擴展閱讀:
按其歸屬的會計要素分類:
1、資產類科目:按資產的流動性分為反映流動資產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動資產的科目。
2、負債類科目:按負債的償還期限分為反映流動負債的科目和反映長期負債的科目。
3、共同類科目:共同類科目的特點是需要從其期末余額所在方向界定其性質。
4、所有者權益類科目:按權益的形成和性質可分為反映資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5、成本類科目:包括「生產成本」、「勞務成本」、「製造費用」等科目。
6、損益類科目:分為收入性科目和費用支出性科目。收入性科目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等科目。費用支出性科目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支出」、「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所得稅費用」等科目。
按照會計科目的經濟內容進行分類,遵循了會計要素的基本特徵,它將各項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化分門別類的進行歸集,清晰反映了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⑧ 企業的存貨成本 的正確計量對會計報表的影響
存貨是企業的一項重要資產,在流動資產甚至總資產中佔有很大的比重;存貨影響到當期的損益;減少存貨可以有效減少資金佔用和降低經營風險,改善公司的財務狀況和提高抵抗風險的能力。 ①存貨計價方法對短期償債能力、流動性比率分析指標的影響。由於計價方法不同,導致存貨賬戶余額的差異將直接影響到財務報表比率分析中的短期償債能力及流動性比率的分析指標。這些指標主要包括流動比率、存貨周轉率、營業周期、銷售額與營運資本比等。以上指標都包含受存貨直接影響的項目:流動資產、產品銷售成本、平均存貨以及營運資本。所以在先進先出法下,存貨周轉率偏低,流動比率、存貨周轉天數以及營業周期偏高。而在後進先出法下則相反。例如:存貨周轉率=銷貨成本/存貨平均余額,可以明顯的看出,先進先出法下,分子偏低,而分母偏高,周轉率偏低。②存貨計價方法對企業獲利能力比率分析指標的影響。評價企業獲利能力的指標主要有毛利率、凈利率、普通股每股收益等。這些指標都涉及到利潤,所以,先進先出法會高估企業的獲利能力,後進先出法則不會。③存貨計價方法對企業長期償債能力比率指標的影響。在長期償債能力分析中賺取利息倍數反映企業用所獲得的利潤支付利息費用的能力。先進先出法下,由於稅前利潤被高估,賺取利息倍數也會被高估,所以誇大了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④存貨計價方法對上市公司市場價值分析指標的影響。對於上市公司,市盈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它表明投資某一上市公司股票的獲利率,反映上市公司的成長性。在先進先出法下,存貨成本高估,則產品銷售成本低估,凈利潤偏高,市盈率就會偏低。而在後進先出法下,市盈率比較適中。由此可見,先進先出法對財務報表比率分析中的幾乎所有比率指標都有影響,尤其是高估了企業的獲利能力指標,虛誇企業當期獲利能力,而在後進先出法下僅對短期償債能力比率指標有一定影響
⑨ 成本計量與會計計量的關系
成本計量模式是嫁接在 會計 賬戶系統上的。80年前,會計師和工程師們將成本記錄與會計賬戶系統結合起來,創立了成本會計 方法 ,形成了一套規范化、程序化的成本計量模式。它的出現大大提高和改善了 企業 經營管理的信息質量,推動了管理 理論 和方法的進步,也形成了有獨立理論和方法的會計分支學科——成本會計。80年後的今天,信息 時代 這股潮流使得企業經營環境發生了種種目不暇接的變化,經營環境的變化推動管理 科學 的 發展 ,管理科學的發展又對成本計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成本計量模式已呈現出諸多方面不足,突破成本記錄與賬戶單一結合體系勢在必行。本文將在 分析 傳統成本計量模式局限性的基礎上,提出新的成本計量模式框架。
一、傳統成本計量模式的局限性
市場全球化和需求主導化已經成為當代 經濟 發展的主要特徵,需求的多樣性和經營環境的多變性,使得企業不得不加強對業務流程的過程管理,以保證企業能及時調整,順應多變的市場要求。傳統的管理成本計量模式依附於財務會計的賬務體系,難以及時、准確和真實地提供用於管理決策的相關成本信息。(1)成本重心前移,使成本信息出現時滯。資料表明,製造行業產品的75%的成本因素在產品研發階段已確定,只注重生產過程成本核算和控制的成本計量模式易發生失真現象。(2)傳統的成本計量模式「好量疏質」、「忽視核心競爭」等缺陷,與 現代 管理思想相抵觸。(3)傳統的成本計量建立的基準點是「短期的」(1個月到1年),反映企業短期的成本信息,將固定成本短期期間化處理,淹沒了大量戰略信息,企業績效難以真正體現。(4)間接費用簡單化對待,沒有揭示出業務活動背後真正的成本動因。
傳統的成本會計系統由於依賴於賬戶系統,存在著結構性的先天缺陷,無法很好地滿足多目標的要求。H·托馬斯·約翰遜和S.卡普蘭(H.T.Johnson & Robert S.Kaplan,1987)指出, 目前 的成本會計系統試圖滿足三個目標:(1)將部分期間成本分配到產品,以便能及時編制財務報表;(2)為成本中心管理者提供過程式控制制信息;(3)為產品和經營管理者提供一個產品成本估計數據。典型的是僅用一種成本系統來實現這三種完全不同的目標。由於財務會計的思想已佔主導地位,只有第一個目標完成得較好。然而,僅滿足外部財務報告需要的成本系統,不能加強成本中心的過程式控制制,還將導致產品成本的歪曲和錯誤。
總而言之,過程式控制制、產品成本 計算 和財務報告的三種職能,會有不同的報告期間、不同的變化和固定成本分類、不同的軌跡和分配程度、不同的相關成本結構、不同的對象等。這三種系統來自一般的匯總基礎,為不同的職能服務,不是設法設計一個綜合的系統,而是希望設計不同的系統,以便更好地履行每一個職能。可見,傳統的單一的成本計量模式已無法滿足多目標的成本信息要求。
以1920年成本記錄與會計賬戶一體化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傳統成本計量模式已面臨著「相關性消失」這一嚴峻的挑戰,80年前,英國和美國的會計師們曾為成本記錄是否與會計賬戶體系結合發生過激烈的爭論,今天這個爭論的 問題 又被提出。成本計量模式突破成本與賬戶單一結合體系勢在必行,這並不是對現行的成本會計計量系統的簡單否定,也不是80年前反對成本與會計賬戶結合的英國和美國會計師們的成功復辟,而是一種新的升華。
二、企業管理層次與不同層次成本的特徵
任何一個企業的管理都可以被劃分為三個層面:戰略管理活動、管理控制活動和作業任務活動。
第一層次為戰略管理層面。戰略管理決定了企業未來發展的方向,是企業的生存之本,是為企業少數管理當局(CEO、CFO、COO等)所關注和從事的主要工作。戰略管理涉及的主要 內容 有:(1)外部環境帶來機會或威脅;(2)企業核心競爭力判斷;(3)企業組織機構如何適應環境;(4)長期戰略的制定和執行等。戰略管理的特徵是非系統化的。
第二層次為管理控制層面。管理控制是落實戰略的過程,它是企業日常經營運作的中堅,是戰略目標能否實現的保證。管理控制工作一般由公司中層管理的公司中間管理者所承擔。管理控制涉及的主要內容有:(1)制定年度計劃並落實;(2)實行公司全面預算;(3)按不同職能進行職能管理;(4)協調組織中多部門的行為;(5)傳遞信息和溝通;(6)進行業績評價等。管理控制已具備系統化的特徵。
第三層次為任務控制層面。任務控制是公司作業層保證特別任務有效完成的過程,它是管理控制活動的具體化,可以看成管理控制的基礎工作。任務控制涉及公司作業活動的方方面面,它的特徵是最具有系統化和結構化。
公司不同層面人員關心的問題側重點不同,最高管理當局關心企業與經營環境的關系和企業競爭力問題;中層管理者所關心的是計劃執行情況和管理效益問題;而作業層執行人員只關心任務是否完成和工作效率問題。反映到企業成本問題上,三個層面對成本行為的理解和要求也有所不同。
第一層面:公司層成本。公司層成本表現為企業價值鏈上整體成本結構。與競爭對手相對成本地位對比,通過調整企業價值鏈上的成本結構,以達到獲取持久成本優勢的目的。邁克爾·波特指出, 影響 公司價值鏈整體成本結構的因素有規模經濟、 學習 、生產能力利用模式、聯系、相互關系、整合、時機選擇、自主政策、地理位置和機構因素等十種驅動因素。他認為,沒有哪一種成本驅動因素,如規模或學習曲線等會成為企業成本地位的惟一決定因素,往往相互作用以決定一種特定的成本行為。降低價值鏈整體成本的途徑有二:一是控製成本驅動因素;二是重構價值鏈。公司層成本是一種基於整體面的戰略成本,不同於會計制度計算的財務成本性質,更注重長期性和整體性,這種成本函數往往是非線性的。它主要通過管理層和作業層的成本信息匯總所得到,有時夾雜著當局的主觀判斷和定性分析。
第二層面:管理控制層成本。管理控制層成本顯示了一種典型的戰術成本特徵,它一般與目標成本進行對比,產生差異進行控制。由於現代管理控制強調過程管理,因此,對管理控制層成本需要與目標成本口徑一致,進行跟蹤動態紀錄。將增加間接成本庫和按照動因分攤是現代成本計量的基本特徵。降低管理控制層成本的途徑有二:一是按責任部門預算控製成本費用發生;二是按產品生產預算降低料工費成本。管理控制層成本是一種基於公司預算的戰術成本,財務成本信息無法完全滿足其要求,它需要採用多維成本計量,這種成本函數一般要假定為線性的。它主要通過作業層實際成本匯總和事前編制各種預算成本匯總所得到。
第三層面:作業層成本。作業層成本是執行層面具體活動所引起資源耗用的一種貨幣表現。它表示為進行某項活動所花費的代價,由於作業層關心具體作業的成本耗用,因此成本顯現出具體性和短期性的特徵。從理論上講,作業層次的成本信息計量模式設計最為簡單,可以按每一項作業活動要求對應紀錄每一條成本信息。但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作業層成本不僅要滿足作業層管理需要,還要能夠匯總生成管理控制層和公司戰略層所需成本信息。因此,設計作業層成本計量模式時,在符合成本——效益原則下,盡可能增加直接成本追溯方式、增加間接成本庫數量、增加成本動因作為分配基礎。降低作業層成本途徑有二:一是優化業務流程,減少不增值環節;二是通過技術創新,降低直接成本耗用。作業層成本是一種基於作業的成本,實時性是它的生命,計算機 應用 可以大大改善作業層成本信息質量。作業層成本函數應該表現為一種較嚴格意義的線性關系。
未來成本計量模式應該能很好地反映三個層次成本計量的特徵,能將三層次成本信息有機地統一在成本計量模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