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交割日投資者需要注意什麼
Ⅰ 做期貨散戶朋友一定要清楚,個人不能實物交割的,一定不能拖到交割日移倉太危險,最好提前一天或者一周
商品期貨是實物交割,而個人投資者是沒有交割許可權的,個人投資者只能只有到交割月前一個月的最後一個交易日。
期貨公司都會提前通知客戶換月,交易所也會在交割月前一個月中旬大幅提高該合約保證金比率。
Ⅱ 什麼是股指交割日股指期貨交割日有什麼要注意的
期貨合約都是有存續期的,合約到期就要進行交割,股指交割是以現金交割的,以交割結算價結算盈虧。
Ⅲ 期貨交割日最後一個交易日沒平倉會怎麼辦
一、股指期貨處理結果:
股指期貨可以一直交易到合約最後交易日當天,若最後交易日未平倉,則該持倉將直接由交易所在收盤後按照當天的交割結算價(為最後交易日標的指數最後2小時的算術平均價)撮合進行現金交割。
需要注意的是:最後交易日收盤前未平倉進入到交割,交割手續費為開倉手續費的數倍。
二、商品期貨處理結果:
商品期貨個人客戶無法進入進入交割月,平台系統會幫你進行強制平倉。
三、外匯期貨處理結果:
在個人保證金充足情況可以一直持續交易到最後交易日,平台系統不會進行干預。
(3)期貨交割日投資者需要注意什麼擴展閱讀
五大交割日簡介
一、第一交割日:
1、買方申報意向。買方在第一交割日內,向交易所提交所需商品的意向書。內容包括品種、牌號、數量及指定交割倉庫名等。
2、賣方交標准倉單。賣方在第一交割日內將已付清倉儲費用的有效標准倉單交交易所。
二、第二交割日:
交易所分配標准倉單。交易所在第二交割日根據已有資源,按照「時間優先、數量取整、就近配對、統籌安排」的原則,向買方分配標准倉單。
不能用於下一期貨合約交割的標准倉單,交易所按所佔當月交割總量的比例向買方分攤。
三、第三交割日:
1、買方交款、取單。買方必須在第三交割日14:00前到交易所交付貨款並取得標准倉單。
2、賣方收款。交易所在第三交割日16:00前將貨款付給賣方。
四、最後交割日:
因最後交易日遇法定假日順延的或交割期內遇法定假日的,均相應順延交割期,保證有五個交割日。該五個交割日分別稱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交割日,第五交割日為最後交割日。
五、不規則交割日:
不規則交割日是指遠期外匯交易交割日或到期日,通常為1周、2周或1、2、3、6、12幾個月。其他起息日稱為不規則交割日。
Ⅳ 期貨交割日為什麼會對股市產生影響
期貨交割日對股市沒有影響,因為期貨交割日是指必須進行商品交割的日期,不是進行股票的交易日期,和股票的需求沒有關系,對股票沒有影響。
期貨交割日是指必須進行商品交割的日期。商品期貨交易中,個人投資者無權將持倉保持到最後交割日,若不自行平倉,其持倉將被交易所強行平掉;只有向交易所申請套期保值資格並批準的現貨企業,才可將持倉一直保持到最後交割日,並進入交割程序。
Ⅳ 期貨合約的交割日到底是什麼意思!!!!
期貨合約的交割日,是指必須進行商品交割的日期。如不想進行交割,必須在交割日或最後交易日之前將期貨合約平倉,交易雙方同意交換款項的日期。
賣開1501合約即是對2015年1月份合約進行操作,它的最後交易日應該是2015年1月14日,所以作為「向交易所申請套期保值資格並批準的現貨企業」,最遲持倉應該到2014年1月14日交易時間內,不能進入交割流程。
但是期貨合約一旦進了交割月份,價格行情有多變幻莫測,而且單子很少很難成交。所以,最遲也要在2014年12月31日前把這個單子平掉。
因為期貨合約是有期限的,最後交易日就是過了最後交易日的當天,不允許交易了,不過在實際的交易過程中,除非是參與套期保值的機構客戶會持有頭寸到最後交易日,一般的投機者都不會這樣操作。
(5)期貨交割日投資者需要注意什麼擴展閱讀:
五大交割日
一、第一交割日
1、買方申報意向。買方在第一交割日內,向交易所提交所需商品的意向書。內容包括品種、牌號、數量及指定交割倉庫名等。
2、賣方交標准倉單。賣方在第一交割日內將已付清倉儲費用的有效標准倉單交交易所。
二、第二交割日
交易所分配標准倉單。交易所在第二交割日根據已有資源,按照「時間優先、數量取整、就近配對、統籌安排」的原則,向買方分配標准倉單。 不能用於下一期貨合約交割的標准倉單,交易所按所佔當月交割總量的比例向買方分攤。
三、第三交割日
1、買方交款、取單。買方必須在第三交割日14:00前到交易所交付貨款並取得標准倉單。
2、賣方收款。交易所在第三交割日16:00前將貨款付給賣方。
四、第四、五交割日
賣方交增值稅專用發票。
五、最後交割日
因最後交易日遇法定假日順延的或交割期內遇法定假日的,均相應順延交割期,保證有五個交割日。該五個交割日分別稱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交割日,第五交割日為最後交割日。
參考資料來源:閩南網—什麼是期貨交割日? 五大標准與非標准交割日定義說明介紹
Ⅵ 有很多投資者都知道"交割日魔咒",但究竟是個什麼東西
所謂"交割日魔咒",說是魔咒,並不恰當。我們一般稱「到期日效應」,指的是在股指期貨最後交易日(即交割日)當天,因股指期貨到期的原因引發的期貨和現貨成交量和波動率發生扭曲的現象。其產生原因是由於股指期貨採用現金交割方式,且交割結算價的設定可能與現貨市場標的指數的某一時點的價位有關。
但是,事實上,並非所有具有股指期貨產品的市場都會發生「到期日效應」,是否發生「到期日效應」,根本機制在於股指期貨的交割結算價是怎麼確定的,股指期貨最後交易日是否與現貨市場交易活躍日正好相重疊,以及股指期貨到期日與其他衍生品是否同時到期等因素決定。即使交割日存在現貨市場交易量放大等情況,也無法就此證實是多空雙方爭奪股指期貨交割結算價引發的。
「到期日效應」在海外市場並非普遍存在,通過實證分析,台灣、香港等當前的股指期貨市場並不存在「到期日效應」。不過,在股指期貨市場發展初期,這種現象因為沒有市場成熟經驗可借鑒而時有發生,甚至成熟市場還會出現「三重巫效應」,也就是在股指期貨,股指期權到期時發生的不同於往常的一些交易現象,相關研究發現:在所有指數衍生品合約同時到期日的最後1小時,會出現異常大的交易量和較小的股價波動。在到期日收盤前的最後半小時,S&P500股票的交易活動顯著降低,在到期日開盤階段顯著增長。台灣股指期貨的交割結算價曾經經過多次修改,實現了消除「到期日效應」的目標,因此說,股指期貨是否發生「到期日效應」的關鍵在於其交割結算價的制度安排。
Ⅶ 期貨交易最後交割日 個人投資者可以購買嗎
期貨的最後交割日,個人的投資者是不能代購買的,因為它正處於交割日期,在期貨的交割日期是不能購買任何的屁話品種。
期貨買賣雙方簽領交割通知的下一個交易日為交割日。
交割與交割日
交割
期貨合約賣方與期貨合約買方之間進行的現貨商品轉移。各交易所對現貨商品交割都規定有具體步驟。某些期貨合約,如股票指數合約的交割採取現金結算方式。
交割日
根據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規定,交割日為交割過程內的第三天。合約買方結算公司必須在交割日將交割通知書,連同一張足額保付支票送抵合約賣方結算公司的辦公室。
五大交割日
第一交割日
1、買方申報意向。買方在第一交割日內,向交易所提交所需商品的意向書。內容包括品種、牌號、數量及指定交割倉庫名等。
2、賣方交標准倉單。賣方在第一交割日內將已付清倉儲費用的有效標准倉單交交易所。
第二交割日
交易所分配標准倉單。交易所在第二交割日根據已有資源,按照「時間優先、數量取整、就近配對、統籌安排」的原則,向買方分配標准倉單。
不能用於下一期貨合約交割的標准倉單,交易所按所佔當月交割總量的比例向買方分攤。
第三交割日
1、買方交款、取單。買方必須在第三交割日14:00前到交易所交付貨款並取得標准倉單。
2、賣方收款。交易所在第三交割日16:00前將貨款付給賣方。
第四、五交割日
賣方交增值稅專用發票
最後交割日
因最後交易日遇法定假日順延的或交割期內遇法定假日的,均相應順延交割期,保證有五個交割日。該五個交割日分別稱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交割日,第五交割日為最後交割日。
標准與非標准
標准交割日
標准交割日指某交割月份的最後交易日。
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為3、6、9和12月份的第二個星期的星期三;芝加哥國際貨幣市場為上述月份的第三個星期的星期三。
不規則交割日
不規則交割日是指遠期外匯交易交割日或到期日,通常為1周、2周或1、2、3、6、12幾個月。其他起息日稱為不規則交割日。
Ⅷ 如果期貨到交割日了怎麼辦
愛—死—磕教育網分析表面上來看,由於期貨具有杠桿放大作用,期貨風險更大,操作不慎,很可能會導致暴倉,分文不剩。
對於股票來說,價格波動風險是正常的,極端一點的說法是,如果你不管它怎麼跌,持有不拋,還是有很大可能性賺回來的;期貨則不然,一旦期貨合約價格波動超過你所交存的保證金額度,則就會被強制平倉。
但是從另一方面說,如果你不利用期貨合約的杠桿作用,也就是交納全額保證金,那麼期貨的交易風險比股票還要小,因為一般的期貨品種每天的波動限制都在4%左右,不過要注意期貨合約有個到期日的概念,在到期之前,要注意及時對沖平倉,否則就要履行交割手續了(股指期貨除外)。是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的、規定在將來某一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和質量標的物的標准化合約。
Ⅸ 期貨最後一個交割日,個人投資者不能實物交割,
保證金比例和手續費是交易所規定的,只不過,不同的期貨公司在交易所上面加的不一樣
我們公司是加的最少的:保證金+0,手續費只加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