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合約的價格波動分析
1. 期貨合約的價格變動問題
期貨交易一般分為對沖平倉和到期交割吧,你賣出5月到期的銅3000/噸的一份合約,5月,銅漲到了3200/噸,如果此時你再賣出,那交易價格應該就是3200了。這時你的倉位是增加了。若是想對沖了結,那你應該是買入合約,但這樣的交易結果是虧損的。
2. 如何分析期貨歷史價格
(1)一個合約的最高價格與最低價格如果相差太大。那麼該價格一般沒有太大意義。
(2)空間太大;在資金杠桿作用下價格運行;超過投資者可以承受的范圍是,爆倉是必然的。
(3)boll線似乎對價格運行的區間可以做更好的分析,應該比單純的觀察某合約的最高價或最低價要好。
3. 期貨:利率波動對合約價格變動的多少
LZ,那個短期國庫券應該是91天,也就是3個月,價格變動即為合約面額乘以最小波動幅度(這個答案是期限為一年的價格變動)然後算3個月的話,就再乘以期貨合約的期限佔一年時間的份數就可以了,即1000000* 0.01%*3/12=25元,LZ,明白了嗎?如果不明白的話,還可以問我。
4. 期貨波動性分析
2句話
基本分析就是分析這個品種的產量、市場需求、政策什麼亂七八糟的,然後給出一個觀點,就是在一段時間之內是多?空?觀望? ----然後照此操作。但是仍然繼續觀察留意市場上的基本資料,直到達到自己的預期或是市場面出現改變,而採取其他的操作,仍然是--多?空?觀望
而期貨分析就是一個八仙過海的活了,用形態學了、指標了、什麼玄的神秘的周易了,最終就是利用工具分析當前的價格上面自己是--多?空?觀望,
當然現在2者都已經混淆了,難得有純粹的單方面分析,都搞的像狗的虎!!
5. 一般來說,商品的價格波動越頻繁越劇烈,該商品期貨合約的每日停板額就應該設置得小一些,反之則大一些。
這句話不正確,如果你有關注商品期貨市場的漲跌停板制度就會知道出現極端行情的情況下(所謂極端行情是指該品種的期貨合約連續幾天達到漲跌停板限制,至於是要連續幾天的天數是要看相關交易所的規定),期貨的每日的漲跌停幅度會被交易所調整放大的。故此這句話是錯誤的,應該正常說法是商品價格波動越頻繁越劇烈,該商品期貨合約的每日停板額就應該設置得大一些,反之則小一些。
6. 期貨基本面分析,如何用價差來預測價格走勢
你省省吧,不要妄圖預測價格走勢了!價格跟蹤,輕倉入市,盈利後加碼才是王道。
7. 如何判斷期貨的走勢
政策,今年我國政府關停了很多鉛礦,造成鉛價飆升
環境,今年印度惡劣天氣,甘蔗減產,糖價飆升80%
美國大豆會受巴西天氣影響波動
經濟,經濟決定需求,產業決定需求,如去年的硅價上漲
8. 請問為什麼同一個期貨合約的價格會隨時間而變動
我們都知道,一個期貨品種是分為很多期貨合約的。之所以分為很多合約,是因為期貨本身的設立目的,是為了現貨企業的套期保值。而且期貨可以交割,涉及到具體現貨,於是設立了多個合約方便現貨企業去套保和交割。
比如,期貨螺紋鋼。
它就存在12個期貨合約。可以很明顯的看到,螺紋鋼1810,就是2018年10月份交割的螺紋,跟螺紋鋼1901的價格,是完全不一樣的。那麼,一個期貨品種的不同期貨合約,為什麼價格不一樣呢?
因為這其中涉及到了一個關鍵因素:時間。
當前螺紋鋼1810的價格是4139。而當前螺紋鋼1901的價格是3943。這說明了什麼?這說明,螺紋鋼的投資者們所有的想法經過了博弈後得到了一個結論:2019年1月份的現貨螺紋鋼,要比2018年10月份的螺紋鋼便宜。
這裡麵包含了具體邏輯關系我個人是不知道的,但是,在2018年10月份-2019年1月份的這個時間段內,市場博弈後認為,這其中有很多因素會導致價格走低。可能是限產政策,可能是淡季旺季,也可能是宏觀經濟。
因為期貨品種的價格,都是人們對未來價格的預期。這個預期可以是很多因素。而螺紋鋼每一個期貨合約之間都存在著時間的差異。這個時間段內,可能會發生很多事情,導致人們的預期不同。人們的預期不同,人們對待每一個期貨品種的交易行為都就會不同,於是,便導致了期貨品種的每一個合約的價格,就不相同。
這就是其中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