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澱粉期貨國內外產量分析
⑴ 中國玉米澱粉深加工,及玉米澱粉產量50強
您好,益海嘉里是中國糧油的領頭者,你可以在網上搜索。益海嘉里玉米澱粉
⑵ 玉米期貨和玉米澱粉期貨的走勢區別
你可以看看玉米和澱粉的價格走勢圖,基本上沒有區別,唯一的區別就是澱粉的波動比玉米的波動要大。
圖片摘自天狼星期貨軟體
⑶ 我想開個玉米澱粉廠不知道澱粉的銷售量大概年度是多少
兄弟,玉米澱粉廠不好開啊。現在國內大型的玉米澱粉廠也不少,有大成、中糧、萬順達、還有諸城興貿等等。這些廠家年產量都在好幾十萬噸以上大成的比較大年產量上百萬噸,其它附屬產品也很多,其它廠家年產量都在50萬噸以上。這些企業都在東北,還有個在山東。因為東北玉米資源豐富。要開個玉米澱粉廠不好開啊,必須有大量的資金周轉,得先在農民手上收玉米,還不能欠農民錢。在生產,在押賬期。資金周轉需要很多的。而且,我前面說的都是屬於國有大型企業,政府都投了很多錢的。你要是想乾的話,選擇地址的話還在東北比較好,我認為在遼寧沿海應該還可以,因為這幾年國外玉米蜂擁都往國內運啊。而且到岸價格也不高。和國內差不多,主要看期貨行情。在說現在國內這些大企業玉米澱粉都不掙錢,都是靠附屬品來掙錢,像大成有賴氨酸啊,什麼的,還有就是乙醇(乙醇汽油),在就其它的什麼玉米蛋白粉,蛋白飼料,玉米油什麼的。這些利潤能多一些。要不光玉米澱粉根本就掙不了多少錢的。你要干啊,最好直接干這些附屬產品。像現在變性澱粉廠家就特別多,(不推薦啊)幾乎每個省都好幾家,反正就這些吧。要說的還很多,不明白的再問吧。
對了,遼寧瓦房店啊在就是普蘭店好像有個澱粉廠,好像沒干起來,這幾年一直沒動靜,你可以去看看,整過來,在和當地政府談談,地理位置不錯。
還有,現在國家不發放玉米澱粉的營業執照了。可能有點產能過剩了吧。
你要想找合作夥伴在聯系我吧。我這有人。或者有什麼想問的(在上面說不太方便)。
⑷ 玉米澱粉與玉米現貨期貨價差背離是怎麼回事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1、澱粉總量有限。近兩年國內澱粉總產量約在2350萬噸左右,數量只有玉米產量的12%左右。
2、澱粉商品量有限。澱粉作為玉米的初級產品,下游產業鏈條非常長,當前只有一半的澱粉為商品澱粉,可供出售,這就意味著可供流通的商品量只有1000萬噸出頭。近幾年玉米澱粉糖等澱粉的下游產品生產線不斷有上馬,如果像美國等市場方向發展的話,澱粉的再加工比例擴大,商品量還將進一步壓縮。
3、商品澱粉的可交割量有限。新湖期貨11月份的實地調研中了解到,多數大企業都有較為完整的銷售體系和穩固的銷售渠道。做的好的企業通過長訂單和短訂單已經完成現貨環節的「套保」。而產銷率高的企業通常要維護現有客戶體系和銷售渠道。額外拿出大量的貨源去交割,則與現貨銷售體系會發生明顯沖突。 期貨價格由於市場行情會出現與現貨體格嚴重背離的情況。
希望沖天牛的回答對您有幫助,望採納!
⑸ 2011玉米澱粉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行業環境分析
1、全球大米澱粉市場情況
玉米澱粉的主要供應國家為美國、中國、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印度等,同時也是玉米的生產大國。2003年全球玉米澱粉的產量為3940萬噸,占總產量的80.24%,2005年全球玉米澱粉產量為5400萬噸.2006年預計增長幅度會加大.其中變性澱粉及澱粉糖的大量投產及擴產是主要原因。全球玉米深加工的不斷深、廣延伸加速了玉米澱粉產業的快速發展。國外玉米澱粉深加工產品主要是澱粉糖、發酵酒精、紙製品和工業用品。
2、國內玉米澱粉市場情況
1990年以後我國澱粉加工業迅速崛起,至1996年澱粉產量己高於日本,年產量達到264 萬噸,到1999年我國澱粉年產量達到420萬噸,僅次於美國(美國年產量約1800萬噸、歐盟為400萬噸左右),成為世界第二大生產國。近幾年,我國澱粉市場發展迅速,2006年我國年產玉米澱粉量大約 1050萬噸,增幅仍在16%以上。
2005-2009年 中國澱粉及澱粉製品的製造行業利潤總額及增長趨勢圖(來自國家統計局)
從區域分布情況看,我國生產澱粉的省份主要為吉林、山東,河北、河南。以上四省份玉米澱粉的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70%以上,澱粉生產的地域較為集中。玉米是生產澱粉最適宜、最主要的原料。
圖 2007-2009 年中國澱粉價格走勢圖。(圖片來源:北京中期)
國內玉米澱粉總產量以山東最高,約佔全國玉米澱粉總產量的33%;其次是河北,約佔24%;第三是吉林,約佔20%。國內著名的加工企業有山東諸城興貿玉米開發有限公司、吉林黃龍食品工業有限公司、長春大成玉米開發有限公司、山東巨能金玉米開發有限公司、秦皇島驪驊澱粉股份有限公司等
圖 玉米澱粉企業收益圖
2009年10 月份我國玉米澱粉平均價格為2524 元/噸,環比下降2.4%,同比上升18%。進入 10 月份澱粉價格下降幅度高於玉米價格下降,澱粉加工企業虧損。
3我國玉米澱粉加工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玉米澱粉加工業主要存在以下六方面的差距:
1、澱粉及深加工產品人均佔有量遠低於發達國家。目前我國人均澱粉佔有量為2.7千克,僅是美國人均佔有量的2.7%,歐洲和日本人均佔有量的20%。
2、自動化水平較低,產品質量較差。除個別大型玉米澱粉加工企業以外,多數中小型加工企業均缺乏自動控制和在線檢測,大部分生產環節靠人工經驗。
3、綜合利用率低,深加工高科技產品少。日前我國玉米澱粉加工廠實際的玉米綜合利用率在92%左右,而發達國家在99%以上。國內王米澱粉加工的副產品仍用傳統方法處理,如生產濃縮玉米漿、螺旋榨取玉米油等;而國外主要是將玉米浸泡水直接轉化成肥料或葯品,以及提取玉米黃色索、製造膳食纖維等,提高了利用價值。
4、加工生產規模偏小。發達國家玉米澱粉的生產規模一般不低於年產10萬噸,而我國的澱粉加工企業數量眾多,中小企業的加工能力較差,難以實現規模效益和提升產品檔次。
5、玉米澱粉及深加工產品品種單一。我國的玉米澱粉只有通用的工業澱粉、食用澱粉、醫用澱粉等,特種澱粉很少。世界上以澱粉為原料的變性澱粉有200多個品種,而我國只有幾十個。
6、加工設備依靠進口。目前國內效益較好的玉米澱粉加工企業基本上都是採用進口設備,加工設備的國產化水平普遍較低。
4玉米澱粉加工市場前景
由於玉米澱粉可以加工生產的產品種類很多,所以市場容量很大,發展前景極為廣闊。但是澱粉初加工產品年際間需求量變化較大,價格起伏不定,只有切實提高玉米澱粉深加工能力,才能確保實現增產增收,提高經濟效益。20世紀90年代初,國內澱粉市場發展迅速,需求旺盛,每噸澱粉價格最高曾達到3000元左右。在超額利潤的驅使下,玉米澱粉加工能力迅速提高,至1999年全國己加工澱粉421.59 萬噸(指當年加工量),但由於深加工能力不足,造成價格持續下跌。2000年即降至每噸澱粉1100元左右。今後隨著玉米深加工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對玉米澱粉的需求量將呈快速上升趨勢。據行業規劃,到2005年我國玉米澱粉需求量達1000萬噸左右,目前國內澱粉產量僅為500多萬噸,澱粉加工產業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未來玉米澱粉市場隨著全球集團化、規模化、精細化等不斷深入,玉米澱粉的下游產品的生產及擴產將進一步加強,全球玉米澱粉深加工的應用更趨向廣泛.玉米的附加值將更為突出,未來25年中將是全球玉米深加工中澱粉發展相對偏快的幾年。玉米深加工的崛起拉升整個玉米產業鏈走向更大的輝煌
5玉米澱粉加工發展方向
玉米澱粉加工業的根本出路在於大力發展深加工、綜合加工,控制生產成本,提高產出效益。在充分進行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利用先進的生物酶技術、色層分離技術、膜技術以及噴射、超微、自動化控制等技術,促使澱粉加工產業盡快進入高科技、高產出、高效益的快速發展階段,努力實現產業升級。要抓好澱粉加工副產品的開發利用,達到以副保主、以副促主的戰略目標。要根據國內外市場需求不斷調整產品結構,積極開發適銷對路的新品種,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把資源優勢盡快轉化為經濟優勢。同時要注意環境保護,減少污染,努力使各項生產指標和環保指標達到國家標准和國際標准。
⑹ 誰能分析一下,我國玉米澱粉的發展情況
1、玉米澱粉全球市場情況 玉米澱粉的主要供應國家為美國、中國、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印度等,同時也是玉米的生產大國。2008年全球玉米澱粉的產量為8780萬噸,占總產量的80.24%, 2009年全年預計增長幅度會加大,其中變性澱粉及澱粉糖的大量投產及擴產是主要原因。全球玉米深加工的不斷深、廣延伸加速了玉米澱粉產業的快速發展。玉米是主要的加工原料。利用澱粉再次延伸產業鏈深加工而生產的產品主要包括:澱粉糖、賴氨酸、山梨醇、化工醇、燃料乙醇、檸檬酸等。全球利用玉米進行深加工而生產的產品超過2000種,而我國玉米深加工產品僅僅400多種。由於玉米深加工的增值效益明顯,近幾年,全球玉米深加工擴建、再建的形勢非常的積極。玉米澱粉的廣泛應用提升澱粉產能的不斷擴大,本文主要從國內澱粉的供需及影響澱粉的因素來詮釋未來我國玉米澱粉的發展方向。 2、國內玉米澱粉市場情況 2005年我國玉米澱粉產量為900萬噸,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消費澱粉只有7.2公斤,僅僅是美國人均消費澱粉的8%,歐盟的32%。未來一定時期內,隨著我們消費水平的提升及飲食習慣的改變,玉米澱粉的消費潛力仍有一定的空間。近幾年,我國澱粉市場發展迅速,預計2006年我國年產玉米澱粉量大約1050萬噸,增幅仍在16%以上,,國內玉米澱粉業快速發展也主要歸功於澱粉應用的多樣性。利用澱粉可以生產澱粉糖甜味劑、檸檬酸、味精、肌苷酸、葡萄糖、Vc、VE及其他葯物使用的青黴素和抗菌素等。 從區域分布情況看,我國生產澱粉的省份主要為吉林、山東,河北、河南。以上四省份玉米澱粉的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70%以上,澱粉生產的地域較為集中。其中澱粉糖是近年來發展最快的澱粉深加工產業,主要體現在我國澱粉糖產量由2000年67萬噸,已經發展到2005年的450萬噸以上,增長6.7倍。據農業部預計.2006年澱粉糖產量將超過520萬噸,同比漲幅高達15.5%。 相關專家分析玉米深加工的崛起會拉升整個玉米產業鏈走向更大的輝煌 參考: www.hnruien.com
⑺ 現在玉米澱粉一直漲價為什麼期貨1701玉米澱粉一直下跌會繼續跌價嗎
你好,玉米澱粉現貨沒有一直漲價啊。出口退稅政策對玉米澱粉有一定的利好,暫時會緩解澱粉價格的下跌。
⑻ 玉米期貨怎麼分析
1.基本因素分析法
是從商品的實際供給和需求對商品價格的影響這一角度來進行分析的方法。這種分析方法注重研究國家的有關政治、經濟、金融政策、法律、法規的實施及商品的生產量、消費量、進出口量、庫存量等因素對商品供求狀況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程度。
商品價格的波動主要是受市場供應和需求等基本因素的影響,即任何減少供應或增加消費的經濟因素,將導致價格上漲的變化;反之,任何增加供應或減少商品消費的因素,將導致庫存增加、價格下跌。然而,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一些非供求因素也對期貨價格的變化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這就使期貨市場變得更加復雜,更加難以預料。影響價格變化的基本因素要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八個方面:
(1)供求關系。期貨交易是市場經濟的產物,是在商品現貨交易的基礎發展起來的,商品的期貨價格是對商品供求關系的預期反映,因此,商品期貨價格變化受商品的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當商品供大於求時,其相應的期貨價格下跌;反之,期貨價格就上升。所以應關注所交易相關商品的結轉庫存量、產量、產情報告、氣候、經濟狀況、其它如替代品的供求狀況、全球性競爭因素等。
(2)經濟周期。在期貨市場上,價格變動還受經濟周期的影響,在經濟周期的各個階段,都會出現隨之波動的價格上漲和下降現象。
(3)季節性因素。許多期貨商品,尤其是農產品有明顯的季節性,價格亦隨季節變化而波動。
(4)金融市場變動因素。在世界經濟發展過程,各國的通貨膨脹、貨幣匯率以及利率的上下波動,已成為經濟生活中的普遍現象,這對期貨市場與商品期貨帶來了日益明顯的影響。
(5)**政策。各國**制定的某些政策和措施會對期貨市場價格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6)政治因素。期貨市場對政治氣候的變化非常敏感,各種政治性事件的發生常常對價格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7)社會因素。社會因素指公眾的觀念、社會心理趨勢、傳播媒介的信息影響。
(8)心理因素。所謂心理因素,就是交易者對市場的信心程度,俗稱「人氣」。如對某商品看好時,即使無明顯利好因素,該商品價格也會上漲;而當看淡時,無明顯利淡消息,價格也會下跌。又如一些市場大戶與莊家們還經常利用人們的心理因素,散布某些消息,並人為地進行投機性的大量買進或拋售,謀取投機利潤。
⑼ 為什麼玉米澱粉期貨的基差總是正的,期貨價比現貨價低很多,好多農產品也都是這樣,為什麼呢
期貨是預期價值,要等到交割日交割,而且中間還有 庫存費,手續費,要加很多的不單單是你看到的價格,所以會便宜很多,當然也有些大的交易商沖 期貨市場買合約不交易,等到交割的時候 交割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