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行業競爭對手分析
A. 外匯,期貨市場有機構間的搏殺嗎
朋友,你這個問題,真的很值得思考。
有無,很難說的,因為這個機構怎麼去定義呢?沒有一個定義,說有可以,說無也可以的啊。
外匯與期貨都是投資渠道,都可以買賣,包括先賣後買與先買後賣,沒有一定的資金自然不可以,但是沒有判斷,那又如何操作,憑何進行操作?所以如果有「機構」,那資金量與判斷力,它需要同時具備,否則那就是「賭博」或者「瞎搞」。
而你又說到股票,這就亂了。一、不管上證A股,還是深市A股,中小股民都是只能先買後賣,而不能先賣後買;二、「機構」是一定存在的不需要判斷,而且機構既有充足資金,又有判斷力——因為它們是有想當的主導能力的、而且內部交易、權錢交易不絕(這是中小股民的最大悲哀)。
也就說,它們:外匯、期貨、股票三者是不一樣的,盡管外匯與期貨更為相似,但是它(外匯)的標的物是什麼?誰在管理你有想過沒有?不能說「風馬牛不相及」,但是差別是在根本上的,如果有一個中國老先生、一個非洲女孩,一個美國女人,你說這三個人誰更美?(這樣應該不能對號入座了吧)
好像,這樣似乎與我第一句話有所違背或者無關,但是你言下之意我看出來了,機構博弈時代,我個人認為好像無從談起,國內股市的現狀是什麼?有經濟學家的分析十分干練,國家掙錢,機構掙錢,甚至外國人也在掙錢,唯獨老百姓不掙錢,所以中國股市好像不存在「股災」。這種說法或者看法、分析自然也不是完全合適,因為並不是zf層面就全無考慮。個人認為體制上的桎梏太多太厚,多方面反映出中國股市「抗葯性」太強,西葯不治本,中葯短期無療效,甚至都有反作用。
唯利是圖太明顯,不管是竭澤而漁,還是飲鴆止渴,「逮著好吃不放筷」的特徵很明顯。
既然機構是圖利,我們又不能讓它無利可圖,那麼在不讓它為所欲為這方面總可以有所行動吧。
就看看你的來電記錄,有些大學生剛畢業完全不懂投資就給人打電話,拉人去投資;就看看有些老人不顧自己疾病纏身也投身股市;就看看某些分析師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做的那些「分析」、「指導」;就看看有些ZF人員讓大小非上市;就看看熱錢來了卷到了錢就可以跑……所以,不要說「機構博弈時代」!因為那隻是某種程度上的、某種層面上的表現。
B. 期貨與期權的區別
期貨與期權的區別如下:
1.標的物方面:期貨交易的標的物是標準的期貨合約;而期權交易的標的物則是一種買賣的權利。期權的買方在買入權利後,便取得了選擇權。在約定的期限內既可以行權買入或賣出標的資產,也可以放棄行使權利;當買方選擇行權時,賣方必須履約。
2.投資者權利與義務方面:期貨合同是雙向合約,交易雙方都要承擔期貨合約到期交割的義務。如果不願實際交割,則必須在有效期內對沖。而期權是單向合約,期權的買方在支付權利金後即取得履行或不履行買賣期權合約的權利,不必承擔義務。
3.履約保證方面:在期貨交易中,期貨合約的買賣雙方都要交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在期權交易中,買方最大的風險限於已經支付的權利金,故不需要支付履約保證金。而賣方面臨較大風險,因而必須繳納保證金作為履約擔保。
4.盈虧的特點方面:期貨的交易是線性的盈虧狀態,交易雙方則都面臨著無限的盈利和無止境的虧損。期權交易是非線性盈虧狀態,買方的收益隨市場價格的波動而波動,其最大虧損只限於購買期權的權利金;賣方的虧損隨著市場價格的波動而波動,最大收益(即買方的最大損失)是權利金。
5.作用與效果方面:期貨的套期保值不是對期貨而是對期貨合約的標的金融工具的實物(現貨)進行保值,由於期貨和現貨價格的運動方向會最終趨同,故套期保值能收到保護現貨價格和邊際利潤的效果。期權也能套期保值,對買方來說,即使放棄履約,也只損失保險費,對其購買資金保了值;對賣方來說,要麼按原價出售商品,要麼得到保險費也同樣保了值。
(2)期貨行業競爭對手分析擴展閱讀:
期貨(Futures):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期權:是指一種合約,該合約賦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該日之前的任何時間以固定價格購進或售出一種資產的權利。它是在期貨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金融工具。
參考資料:網路-期貨網路-期權
C. 市場分析包括哪些內容
市場分析的內容包括:
1、市場供給分析及市場供給預測:包括現在資產行業市場供給量估計量和預測未來資產行業市場的供給能力。
2、市場需求分析及資產行業市場需求預測:包括現在資產行業市場需求量估計和預測資產行業未來市場容量及產品競爭能力。通常採用調查分析法、統計分析法和相關分析預測法。
3、市場需求層次和各類地區市場需求量分析:即根據各市場特點、人口分布、經濟收入、消費習慣、行政區劃、暢銷牌號、生產性消費等,確定不同地區、不同消費者及用戶的需要量以及運輸和銷售費用。
4、市場競爭格局:包括市場主要競爭主體分析,各競爭主體在市場上的地位,以及行業採取的主要競爭手段等。
5、估計資產行業產品生命周期及可銷售時間:即預測市場需要的時間,使生產及分配等活動與市場需要量作最適當的配合。通過市場分析可確定產品的未來需求量、品種及持續時間;產品銷路及競爭能力;產品規格品種變化及更新;產品需求量的地區分布等。
(3)期貨行業競爭對手分析擴展閱讀:
一、市場分析採用的方法:
1、系統分析法:市場是一個多要素、多層次組合的系統,既有營銷要素的結合,又有營銷過程的聯系,還有營銷環境的影響。運用系統分析的方法進行市場分析,可以使研究者從企業整體上考慮營業經營發展戰略,用聯系的、全面的和發展的觀點來研究市場的各種現象,並預見發展趨勢,從而做出正確的營銷決策。
2、比較分析法:比較分析法是把兩個或兩類事物的市場資料相比較,從而確定它們之間相同點和不同點的邏輯方法。對一個事物是不能孤立地去認識的,只有把它與其他事物聯系起來加以考察,通過比較分析,才能在眾多的屬性中找出本質的屬性。
3、結構分析法:在市場分析中,通過市場調查資料,分析某現象的結構及其各組成部分的功能,進而認識這一現象本質的方法,稱為結構分析法。
4、演繹分析法:演繹分析法就是把市場整體分解為各個部分、方面、因素,形成分類資料,並通過對這些分類資料的研究分別把握特徵和本質然後將這些通過分類研究得到的認識聯結起來,形成對市場整體認識的邏輯方法。
5、案例分析法:所謂案例分析,就是以典型企業的營銷成果作為例證,從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市場分析的理論是從企業的營銷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般規律,它來源於實踐,又高於實踐,用它指導企業的營銷活動,能夠取得更大的經濟效果。
6、定性與定量分析結合法:任何市場營銷活動,都是質與量的統一。進行市場分析,必須進行定性分析,以確定問題的性質;也必須進行定量分析,以確定市場活動中各方面的數量關系,只有使兩者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做到不僅問題的性質看的准,又能使市場經濟活動數量化,從而更加具體和精確。
7、宏觀與微觀分析結合法:市場情況是國民經濟的綜合反映,要了解市場活動的全貌及其發展方向,不但要從企業的角度去考察,還需從宏觀上了解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狀況。這就要求必須把宏觀分析和微觀分析結合起來以保證市場分析的客觀性、爭取正確性。
8、物與人的分析結合法:市場分析的研究對象是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中心的企業市場營銷活動及其規律。作為企業營銷的對象是人。因此,要想把這些物送到所需要的人手中,就需要既分析物的運動規律,又分析人的不同需求。以便實現二者的有機結合,保證產品銷售的暢通。
9、直接資料法:直接資料法是指直接運用已有的本企業銷售統計資料與同行業銷售統計資料進行比較或者直接運用行業地區市場的銷售統計資料同整個社會地區市場銷售統計資料進行比較。通過分析市場佔有率的變化,尋找目標市場。
二、市場分析的層次:
1、宏觀經濟分析。指的是分析一般經濟環境及影響未來供需平衡的因素,如產業范圍、經濟增長率、產業政策及發展方向、行業設施利用率、貨幣匯率及利率、稅收政策與稅率、政府體制結構與政治環境、關稅政策與進出口限制、人工成本、通貨膨脹、消費價格指數、訂購狀況等因素。
2、中觀經濟分析。它集中於研究特定的工業部門,並且在這個層次,很多信息都可以從國家的中央統計部門和工業機構中獲得。它們有關於營利性、技術發展的勞動成本、間接成本、資本利用、訂購狀況、能源消耗等具體信息。
這個層次主要包括以下信息,供求分析、行業效率、行業增長狀態、行業生產與庫存量、市場供應結構、供應商的數量與分布等。
3、微觀經濟分析。它集中於評估個別產業供應和產品的優勢與劣勢,如供應商財務審計、組織架構、質量體系與水平、產品開發能力、工藝水平、生產能力與產量、交貨周期及准時率、服務質量、成本結構與價格水平,以及作為供應商認證程序一部分的質量審計等。它的目標是對於供應商的特定能力和其長期市場地位進行透徹地理解。
D. 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各有什麼利弊
如何分析股票基本面?
在把自己的血汗錢拿出來投資股票之前,一定要分析研究這只股票是否值得投資。以下的步驟,將教你如何進行股票的基本面分析。
所需步驟:
1. 了解該公司。多花時間,弄清楚這間公司的經營狀況。以下是一些獲得資料的途徑:
* 公司網站
* 財經網站和股票經紀提供的公司年度報告
* 圖書館
* 新聞報道——有關技術革新和其它方面的發展情況
2. 美好的前景。你是否認同這間公司日後會有上佳的表現?
3. 發展潛力、無形資產、實物資產和生產能力。這時,你必須象一個老闆一樣看待這些問題。該公司在這些方面表現如何?
* 發展潛力——新的產品、拓展計劃、利潤增長點?
* 無形資產——知識版權、專利、知名品牌?
* 實物資產——有價值的房地產、存貨和設備?
* 生產能力——能否應用先進技術提高生產效率?
4. 比較。與競爭對手相比,該公司的經營策略、市場份額如何?
5. 財務狀況。在報紙的金融版或者財經網站可以找到有關的信息。比較該公司和競爭對手的財務比率:
* 資產的賬面價值
* 市盈率
* 凈資產收益率
* 銷售增長率
6. 觀察股價走勢圖。公司的股價起伏不定還是穩步上揚?這是判斷短線風險的工具。
7. 專家的分析。國際性經紀公司的專業分析家會密切關注市場的主要股票,並為客戶提供買入、賣出或持有的建議。不過,你也有機會在網站或報紙上得到這些資料。
8. 內幕消息。即使你得到確切的內幕消息:某隻股票要升了,也必須做好分析研究的功課。否則,你可能會慘遭長期套牢之苦。
技巧提示:
長期穩定派息的股票,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較小。
注意事項:
每個投資者都經歷過股票套牢的滋味。這時應該保持冷靜,分析公司的基本面,確定該股票是否還值得長期持有。
技術分析,就很簡單了,不多說了,歡迎進群學習。
E. 瘋狂期貨:波特五力模型對大宗和小宗商品有什麼影響
大宗商品是指可進入流通領域,但非零售環節,具有商品屬性用於工農業生產與消費使用的大批量買賣的物質商品。小宗商品是相對大宗商品而言的。是可以進入流通領域,以零售和小額交易為主的商品。
再來解釋下「波特五力模型」。五力分別是: 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購買者的討價還價能力、潛在競爭者進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業內競爭者現在的競爭能力。
供應商的議價能力:供方主要通過其提高投入要素價格與降低單位價值質量的能力,來影響行業中現有企業的盈利能力與產品競爭力。供方力量的強弱主要取決於他們所提供給買主的是什麼投入要素,當供方所提供的投入要素其價值構成了買主產品總成本的較大比例、對買主產品生產過程非常重要、或者嚴重影響買主產品的質量時,供方對於買主的潛在討價還價力量就大大增強。
TIPS:所以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對大宗商品的影響會強於小宗商品
購買者的議價能力:購買者主要通過其壓價與要求提供較高的產品或服務質量的能力,來影響行業中現有企業的盈利能力。
TIPS:所以購買者的議價能力對小宗商品的影響會強於大宗商品
新進入者的威脅:新進入者在給行業帶來新生產能力、新資源的同時,將希望在已被現有企業瓜分完畢的市場中贏得一席之地,這就有可能會與現有企業發生原材料與市場份額的競爭,最終導致行業中現有企業盈利水平降低,嚴重的話還有可能危及這些企業的生存。競爭性進入威脅的嚴重程度取決於兩方面的因素,這就是進入新領域的障礙大小與預期現有企業對於進入者的反應情況。
TIPS:所以新進入者的威脅對小宗商品的影響會強於大宗商品
替代品的威脅:兩個處於同行業或不同行業中的企業,可能會由於所生產的產品是互為替代品,從而在它們之間產生相互競爭行為,這種源自於替代品的競爭會以各種形式影響行業中現有企業的競爭戰略。
TIPS:所以替代品的威脅對小宗商品的影響會強於大宗商品
同業競爭者的競爭程度:大部分行業中的企業,相互之間的利益都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作為企業整體戰略一部分的各企業競爭戰略,其目標都在於使得自己的企業獲得相對於競爭對手的優勢,所以,在實施中就必然會產生沖突與對抗現象,這些沖突與對抗就構成了現有企業之間的競爭。現有企業之間的競爭常常表現在價格、廣告、產品介紹、售後服務等方面,其競爭強度與許多因素有關。
TIPS:所以同業競爭者的競爭程度對小宗商品和大宗商品其實都有深遠影響
F. 試分析五種競爭力量對行業內競爭結構及其強度的影響
波特五力分析屬於外部環境分析中的微觀環境分析,主要用來分析本行業的企業競爭格局以及本行業與其他行業之間的關系。根據波特(M.E.Porter)的觀點,一個行業中的競爭,不止是在原有競爭對手中進行,而是存在著五種基本的競爭力量:潛在的行業新進入者、替代品的競爭、買方討價還價的能力、供應商討價還價的能力以及現有競爭者之間的競爭。這五種基本競爭力量的狀況及綜合強度,決定著行業的競爭激烈程度,從而決定著行業中最終的獲利潛力以及資本向本行業的流向程度,這一切最終決定著企業保持高收益的能力。下面一一簡要說明:
1, 潛在的行業新進入者:潛在的行業新進入者是行業競爭的一種重要力量,這些新進入者大都擁有新的生產能力和某些必需的資源,期待能建立有利的市場地位。新進入者加入該行業,會帶來生產能力的擴大,帶來對市場佔有率的要求,這必然引起與現有企業的激烈競爭,使產品價格下跌;另一方面,新加入者要獲得資源進行生產,從而可能使得行業生產成本升高,這兩方面都會導致行業的獲利能力下降。
2, 替代品的威脅:某一行業有時常會與另一行業的企業處於競爭的狀況,其原因是這些企業的產品具有相互替代的性質。替代產品的價格如果比較低,它投入市場就會使本行業產品的價格上限只能處在較低的水平,這就限制了本行業的收益。本行業與生產替代產品的其它行業進行的競爭,常常需要本行業所有企業採取共同措施和集體行動。
3, 買方討價還價的能力:買方亦即顧客,買方的競爭力量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但主要由以下三個因素決定:買方所需產品的數量、買方轉而購買其他替代產品所需的成本、買方所各自追求的目標。買方可能要求降低購買價格,要求高質量的產品和更多的優質服務,其結果是使得行業的競爭者們相互競爭殘殺,導致行業利潤下降。
4, 供應商討價還價的能力:對某一行業來說,供應商競爭力量的強弱,主要取決於供應商行業的市場狀況以及他們所提供物品的重要性。供應商的威脅手段一是提高供應價格:二是降低相應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從而使下遊行業利潤下降。
5, 現有競爭者之間的競爭:這種競爭力量是企業所面隊的最強大的一種力量,這些競爭者根據自己的一整套規劃,運用各種手段(價格、質量、造型、服務、擔保、廣告、銷售網路、創新等)力圖在市場上占據有利地位和爭奪更多的消費者,對行業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其它利益相關者」是管理學家弗雷曼建議加到波特的競爭模型中去的。這些利益相關者是政府、工會、地方社區、借貸人、貿易組織、股東、特殊利益集團。其中,政府的作用力最大。
————————————————
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全面分析耐克和阿迪達斯
一、分析框架及市場基本狀況
邁克爾?波特在其經典著作《競爭戰略》中,提出了行業結構分析模型,即所謂的「5力模型」,他認為:行業現有的競爭狀況、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客戶的議價能力、替代產品或服務的威脅、新進入者的威脅這5大競爭驅動力,決定了企業的盈利能力。對比這5種力量的作用,來分析一下美國運動鞋企業的競爭狀態。
首先,這個領域存在較高的進入壁壘。美國運動鞋產業由「不用工廠生產」的品牌型公司組成,大公司在廣告、產品開發以及銷售網路、出口方面都更有成本優勢。更重要的是,品牌個性與消費者忠誠度都給潛在的進入者設置了無形的屏障。
其次,供應商的議價能力較弱。因為大多數運動鞋產業的投入都是同質的,特別是在耐克發起了外購浪潮後,超過90%的生產都集中在低工資、勞動力遠遠供過於求的國家。
第三,運動鞋的終端消費者在意價格,同時對時尚潮流更加敏感,但是對於公司的利潤率並沒有極為負面的影響。因為如果存在利潤的減少,那麼這將通過降低在發展中國家的生產來彌補。此外,大多數品牌在產品差異化方面很成功,這阻止了購買者將品牌同不斷轉換的品牌形象聯系起來。
第四,因為其他鞋類都不適宜運動,所以現在還沒有運動鞋類的完全替代產品。
第五,美國運動鞋市場被看作具有挑戰性並已飽和,充滿激烈的競爭且增長緩慢,因此對於新進入者只有很小的空間。耐克、阿迪達斯和銳步,這些主要品牌搶佔了超過一半的市場份額並保持相對穩定。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一方面,這是一個令人垂涎的市場,不過壁壘高築,有較低的供應商議價能力,適度的購買者議價能力並且沒有知名品牌的替代產品,很難擠出利潤。另一方面,當除了高度市場集中但沒有任何壟斷力量時,區域里的對抗十分激烈。因此,在這個競爭環境中,獨立公司的超常利潤的持續性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他們的策略。
二、耐克和阿迪達斯的市場地位
(一)耐克的領導地位
耐克起源於1962年,由菲爾?耐特首創,當時命名為「藍絲帶體育」,20世紀70年代正式更名為Nike。它初步超過阿迪達斯在美國運動鞋業內坐頭把交椅,1980年占據約50%的美國市場份額。從那時起,耐克開始實行積極進取的市場活動,簽約頂級運動員,並創造了「只管去做(Just Do It )」這一口號。
耐克將它的運動鞋定位為具有創新設計與技術、高價位的高品質產品。耐克憑借豐富的產品類型以及傑出的設計,2000年占據了超過39%的美國運動鞋市場,幾乎是阿迪達斯市場份額的兩倍。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耐克就從一家產品導向的公司逐漸轉變為一家市場導向的公司。它在全球范圍內運營,在公司內部設計高技術和高品質的產品,在低成本的國家生產,再成功地通過營銷建立起作為青少年亞文化標志的品牌。耐克的獨特資源包括專利產品和商標、品牌聲譽,公司文化和公司獨特的人力資產。
為了弄清耐克如何在其資源和實力的基礎上發展成競爭優勢,我們在以下將從生產、銷售、市場營銷幾個方面分析他們的價值鏈。
1、在生產環節上,從20世紀70年代以後,耐克便把製造環節外包給很多亞洲國家。外包使耐克獲得了廉價的勞動力,並從供應商那裡得到大量折扣。而且,外包使顧客能更快從市場獲得新產品,減少資本投入的風險。
2、在銷售上,這種「期貨」下單計劃允許零售商提前5到6個月預先定下運輸保證書,保證90%的定貨會以確定的價格在確定的時間運到。這個策略成功地將存貨減少到最少,並縮短了存貨的周轉。現在,耐克有三種銷售渠道:零售商、耐克城以及電子商務。耐克城建立於20世紀90年代,展示耐克最新或最具創意的產品系列,在主幹道上做廣告,耐克城與其說是一個銷售渠道,不如說是一個營銷手段。電子商務始於90年代的Nike.com,耐克也允許其他網路公司銷售其產品。電子商務策略使耐克重新點燃了與消費者之間的直接關系。
3、市場營銷作為耐克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不僅是做廣告,更是吸引並留住顧客。耐克營銷團隊採用的市場策略始終反映公眾意見。在20世紀80~90年代的大部分時期,專業運動員被像英雄一樣崇拜,因此耐克投入大量資金,請成功、富有魅力的知名運動員為產品代言。例如,當邁克?喬丹1984年加入耐克團隊,「像邁克一樣」就成為切合了人們對邁克?喬丹仰慕之情的口號。而當喬丹1999年退役時,耐克無法找到一個運動員可以代替他的位置,因此,耐克轉向一個名為「Nike Play」的新活動,這個活動由展示個人成就、鼓勵所有人參與的系列短片組成。我們可以看到,市場策略要隨著消費者的喜好而變。對市場變化做出快速反應,正是保持耐克在鞋類市場的核心競爭力的法寶。
(二)阿迪達斯扮演的挑戰者角色
「為每位運動員提供最好的鞋。」在這個簡單而又雄心勃勃的理念的鼓勵下,20多歲的阿迪?德斯勒開始做鞋,終於在1948年建立起一家名為「阿迪達斯」的公司。公司生產大量各式各樣的高品質的運動鞋,最終在20世紀60年代,成為全世界所有著名賽事的首要運動鞋供應商。60年代後期,阿迪達斯在運動鞋業內穩坐頭把交椅。但是,進入70年代,阿迪達斯沒有意識到平民運動已經成為一種潮流,還是專注於專業運動鞋。由於對銷售預期的失敗和對市場競爭狀況的低估,阿迪達斯的地位受到了挑戰,最後在70年代後期被耐克取代。
1997年與salmon聯合之後,1998年到2000年阿迪達斯重建了其市場份額緊隨耐克之後,穩居第二的市場位置。不過,在2002年公司的市場位置又跌至第三,比起耐克40.6%的市場份額,它僅有11.8%,2003年依然保持此位置。
從阿迪達斯的歷史來看,它是第1家發起生產外包的鞋類公司。他們的生產公司分布於中國大陸、越南、台灣以及拉丁美洲。現在他們的供應鏈利用3種不同的供應商類型,包括承包商、下級承包商和本地原料公司。他們的外包策略對團體的成功至關重要,並被整個領域仿效。這種策略可以轉移風險,降低勞動力成本並可將主要精力集中到阿迪達斯的核心策略??市場營銷和研發上。
市場營銷是阿迪達斯的兩個核心策略之一。1997年,阿迪達斯宣告收購了所羅門公司,組建成為世界領先的體育用品集團公司之一,公司具有突出品牌的股份。這兩家公司在產品和地域協調上互為補充。所羅門在北美和日本表現特別強勁,這對阿迪達斯提高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很有幫助。他們重新聚焦、重新定位阿迪達斯品牌以全面發掘它的市場潛力,將所有產品整合到3個明確的客戶組:永恆體育、獨創和器械。這種劃分在運動、體育和運動生活方式的顧客中,創造了更強大的市場滲透。阿迪達斯始終堅持邀請名人作產品代言人,並贊助體育聯賽。科比。布賴恩特、安娜。庫爾尼科娃以及貝克漢姆都是阿迪達斯旗下的超凡的天才。在巴塞羅那奧運會、歐洲足球冠軍杯賽、法國足球世界盃、美國女子足球世界盃等等,阿迪達斯總是最大的贊助商之一。
除了市場營銷,研發是阿迪達斯的另一個核心策略。他們建立了一個新的技術創新團隊,每年至少投放一個大的創新。2003年,阿迪達斯建立了「大眾定製」系統,可以根據顧客腳的不同情況、個人喜好和要求設計特別的鞋,領先者的優勢使阿迪達斯在這一領域處於第一位。
三、各自的市場策略
(一)阿迪達斯,如何挑戰領導者?
阿迪達斯在研發方面有著非凡的能力,它需要的是更加以顧客為導向的營銷策略。即使阿迪達斯和耐克可以相互模仿,它們也應該在有效的執行和協調方面盡量區別於對方。當耐克的營銷和研發隊伍更多關注北美消費者的需求時,阿迪達斯主動開始塑造自己的市場區隔(segmentations)。因為從兩者的整體業績來看,阿迪達斯的總資產回報率(ROA)和耐克是非常接近的,這就意味著從長期來講,阿迪達斯完全有潛力與耐克一較短長。
1、產品實施本土化
作為一個德國的體育運動品牌,阿迪達斯應該把它在美國市場上投放的鞋類產品「美國化」。歐洲人喜歡的產品不一定符合美國人的胃口。阿迪達斯應該招納和培養那些真正了解並且能夠預測這個充滿活力的市場的人才。這是一種無法模仿的資源。然後你就可以根據這些預測的結果來重新塑造你的市場區隔,這樣一方面滿足了美國消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保證了你在這個細分市場上有獨到的優勢。美國人更強調個人化,所以在廣告方面,阿迪達斯應該把它的形象塑造得更加個性化,而且要減少明星的使用。
2、鞏固質量優勢,完善產品系列
一個企業選擇怎樣的戰略決策依賴於它過往所走的路徑。從這方面考慮,因為阿迪達斯長期以來就以其嚴格的質量控制體系而著稱,這個體系保證了阿迪達斯產品的高質量,所以這一傳統應該保持並且進一步弘揚。還有,在重奪全球霸主地位的戰略企圖的驅使下,阿迪達斯應該設計能夠贏得所謂「動態效率」(dynamic efficiency)的新戰略。盡管阿迪達斯已經建立了他的補充產品市場,但他們還可以通過強化「網路效應」來超越耐克。比如說,他們可以設計全系列的運動服、帽子、圍巾和手提包來與他們的運動鞋配套。
3、發揮專利優勢
耐克和阿迪達斯也可以說是一場「專利競賽」的兩個對手。阿迪達斯應該能夠估計到耐克的研發投入。另外,在關注歐洲本土市場的同時,因為美國對阿迪達斯來說是一個海外市場,所以公司應該通過把更多的個性化元素引入其未來的產品設計以促進產品的本土化。
4、借鑒耐克的訂貨與分銷戰略
耐克的未來訂貨項目幫助公司迅速地成長。阿迪達斯應該與它的零售商一起實施類似的訂貨系統來模仿這一戰略,這樣能夠將他們的庫存保持在一個最優的水平。不過,阿迪達斯也必須認識到這一機制的成功運作是以許多條件為基礎的,比如准確的銷售預測,市場的強勁需求等等。另外,和耐克相比,阿迪達斯在電子商務領域做得不夠成功。要想打贏這場關鍵戰役,至關重要的就是阿迪達斯必須向耐克學習授權專業的電子商務企業來運作其在線銷售。
(二)耐克,如何維護統治地位?
1、保持在本土市場的競爭力
阿迪達斯在美國市場上經營是非常有挑戰性的,但愛國的美國消費者很可能會傾向於本國產品而不是進口貨。耐克在本土管理實踐、組織架構、公司治理以及本土資本市場的掌控方面都有優勢。如果它們在白熱化的本土競爭當中都能生存,它們在國際市場上就會更有競爭力。為了維護它在美國運動鞋市場的統治地位,耐克應該持續地專注於它的核心競爭力:營銷與研發。在已有的高度的消費者忠誠、品牌意識和龐大的市場份額基礎上,他們還必須在不斷開發新產品的同時保持他們的品質標准,實施有效的營銷方案以回應市場的變化。
2、隔離機制
即使阿迪達斯可以模仿耐克的戰略,他們也不能簡單地復制耐克的那些有企業專用性的競爭手段,比如說專利、品牌和人力資本。耐克可以通過提供豐厚的薪酬來留住它的骨幹員工,提升他們對公司的忠誠度,以此來保護公司的人力資本。至於產品模仿,耐克可以採取法律手段,比如說產權、特許權和專利方面的有關規定。但是他們也必須意識到:「保護知識產權並不是要把產品、流程和技術都模式化,在開放的競爭中最好把它們都看作是大海之中散布的島嶼(意即只露出一角而已)。」如果你的秘密根本就沒有機會暴露在你的競爭對手有可能接觸的環境中,那豈不是更安全?另外,依靠已有的品牌聲譽和市場規模,耐克在獲取資源和消費者方面顯然比競爭對手有太多的優勢。還有就是,耐克的獨特能力很多時候都包涵著一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隱性知識(tacit knowledge),很難為外人所理解。這些東西是它獨特的企業歷史積淀下來的,而且根植於復雜的社會變遷過程之中。
3、路線與時俱進
和阿迪達斯相比,耐克歷史要短很多,它擁有的是以客戶為導向的營銷和產品。而且阿迪達斯現在面臨銷售滑坡,耐克正好利用這個領先優勢加大對NikeID鞋的投入。因為消費者期望值很高,再加上它雄厚的財力和能力,這個市場前途無量。相反,阿迪達斯正處在企業第二個生命周期,它正在為提升市場份額而打拚,後面還有虎視眈眈的銳步(Reebok)。因為路徑依賴的緣故,阿迪達斯繼承了它以往的產品路線,適應比較廣泛的市場人群。這一戰略是否真的能夠為它贏得更廣泛的客戶基礎呢?沒有這個戰略他們會不會做得更好呢?很難說。路徑依賴會約束一個企業的戰略選擇,限制它的機會。事實上,一個企業要迅速改變它的路線很難,但是如果它想在競爭中生存,在迅速變化的環境面前它的路線也必須與時俱進。總之,作為市場領導者的耐克必須避免平庸、保持創新,這樣才能永遠屹立在競爭的巔峰。
總之:
時下中國的旅遊鞋市場同樣也是充滿競爭激烈,國內的,國外的,大的,小的品牌琳琅滿目,這顯然對處於發展、上升過程中的國產品牌形成了巨大壓力。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國產品牌除了要積極提煉自身品牌的核心價值外,也需要制定明確的市場品牌戰略。只有這樣,採取的營銷攻勢才具有針對性,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遺憾的是,目前大多數國內旅遊鞋生產廠家把精力主要集中在廣告投放上,雖然這種名人代言的廣告能在短期內迅速提高銷售業績,但無益於品牌的長期發展,也無益於保持短期內佔領的市場份額。國產旅遊鞋品牌要想真正確立自身的長遠發展,有必要借鑒一下案例中耐克和阿迪達斯,規劃清晰的戰略目標。
G. 做期貨的朋友請回答,什麼叫實盤,什麼叫虛盤
國際貿易常用術語之一,即有約束力的發盤。表明發盤人有肯定訂立合同的意圖。在法律上,實盤屬於一項要約,一經發出,在有效期內,發盤人不得隨意變更內容或撤銷。如果受盤人在有效期內無條件地接受,就可以達成交易,成為對買賣雙方都有約束力的合同。實盤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才能成立:內容必須是完整和明確的;內容必須是肯定的,無保留條件的;實盤必須規定有效期限。其內容包括貨物品名、品質規格、包裝、數量、價格等。
虛盤是發盤人所作的不肯定交易的表示.凡不符合實盤所具備的上述三個條件的發盤,都是虛盤.虛盤無須詳細的內容和具體條件,也不註明有效期.它僅表示交易的意向,不具有法律效力.出現下列一類的詞句者,皆為虛盤:
-Without engagement.
不負任何責任.
-subject to prior sale
有權先售
-All quotations are subject to our final confirmation unless otherwise stated.
所作報價,除特別註明外,須經我方確認後方能生效.
-Our offer is subject to approval of export licence.
出口許可證准許簽證,我方報價才有效.
編輯本段
虛盤與實盤的區別
第一,虛盤意思表示一般很含糊,沒有一個肯定的表示,如「中間價格」、「數量可能不會太多」等;
第二,虛盤的合同要件包括商品的品質、數量、交貨期、價格條款及支付方式等一般不齊全;
第三,有些報盤雖然意思明確,要件齊全,但帶有一定的保留條件,也屬於虛盤,如「以我方最後確認為准」、「以我貨未先售出為准」及「僅供參考」等
編輯本段
如何識別實盤與虛盤
一般從買家查詢的內容,你就能判斷出來哪些是實盤,哪些是虛盤。應該重點處理那些針對性很強的、可以稱得上是實盤的。對於無價值的虛盤,要敢於果斷舍棄。
如果以為每個詢盤都是要向你買貨未免過於天真。有的詢盤過於空泛,也許只是客戶做市場調查的一種手段。如果你不放棄空泛的信息,可能你每天只能做一些處理無聊的事了。
我們要善於透過表象看到深層去,了解詢盤者真正的用意。他是否是真正的買家或者中間商甚至是你的競爭對手?他購買的動機是什麼?他的購買能力如何?
有了詢盤,該如何辨別詢盤的真假?
在這里,我先不說如何得到客戶更多的詢盤,我跳到後面,先說下來了詢盤該如何回復,以及如何辨別詢盤的真假。
問題:詢盤來了,我也回復了,但是為什麼老是沒有迴音啊?
我的分析:一個很關鍵的原因就是,你沒有發現和找到最關鍵的客戶。
如果我收到多個客戶詢盤,會先將他們分類
第一輪的分類:按照詢價的方式區分。
(1)傳真和電話的,這些詢盤的真實性要比郵件的高。做國際貿易是需要成本的,直接傳真和打電話的話,估計采購的急迫性和可能性會更大。(不會發電郵的除外)
(2)電郵,很傳統的方式。
第二輪分類:看實際的詢盤內容。
(1)詳細的列出要采購的產品的規格,數量,要求等,這樣的優先順序別高。
(2)問公司所有產品的價格,這類情況一是套磁,二是隨便發著玩。
對於(1)要重點對待,報價,交貨周期等。
對於(2)是報好還是不報好?對於這樣的客戶我的回答是: DEAR ,THANKS FOR YOUR KIND QUOTATION TO MINGTONG BAMBOO CHARCOAL PRODUCTS CO.,LTD(公司名稱)。SINCE WE HAVE HUNDREDS OF PRODUCT IN DIFFERENT SERIER, PLEASE TELL ME WHICH SERIES/PRODUCT YOU INTERESTED IN,WE WILL QUOTE ACCORDING TO YOUR SELECTION。IF YOU DO NOT HAVE OUR CATALOGUES,PLEASE KINDLY REFER TO OUR WEBSITE。要說的委婉點,把問題推給客戶,如果回復你了具體的產品,你就隨便報一下,估計這樣的客戶訂單的可能性很低。我是做竹炭纖維的,有空來坐坐。
編輯本段
虛盤的特點
其特點是:
第一,虛盤的發盤人不受虛盤的約束,發盤人不承擔完全按照發盤內容簽約的義務;
第二,可以根據市場的變化,挑選有利的成交時機和最好的貿易夥伴,以取得較為有利的賣價;
第三,可以不必有完備的內容和有效時期的規定,
第四,成為較為靈活自由,附有保留條件,並可以用術語「以最後的確認有效」或「我方有權先售」等。以免收盤人只要接受就必須成交的義務。
編輯本段
虛盤的缺點
虛盤的缺點;是收盤人往往把虛盤看成是一般業務聯系而不予重視,因而,不利於達成協議。
編輯本段
虛盤的作用
虛盤的主要作用是:
試探對方的交易誠意; 吸引對方向我方遞盤或訂貨; 可以為我方保留對交易的最後決定權。
H. 選一隻股票進行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
下面兩份報告都是今天出爐的最新報告..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招商證券 5月21日 最信報告 金鉬股份(601958.SH):資源估值相對占優、鉬價補漲可能較大
近期我們調研了金鉬股份,參觀了金堆城鉬礦。認為近期鉬金屬補漲的可能較大,同時考慮到公司以資源估值的相對優勢,建議投資者把握趨勢性投資機會。
鉬金屬補漲的可能較大:有期貨的有色金屬品種自09年初以來價格反彈明顯,銅價漲幅一度超過50%。但無期貨的有色小金屬如鉬價則較年初反而下跌了8.2%。我們認為小金屬漲幅一般滯後於有期貨的大金屬,未來隨著經濟基本面的環比回暖,鉬價格將出現一定幅度的上漲。事實上鉬的需求結構和基本面與鎳類似,均是超過70%產量用於合金鋼生產,但鉬價走勢遠落後於鎳。
鋼鐵產量增長拉動鉬金屬需求:在投資推動GDP的背景下,我們看好中國鋼產量,同時預期高端合金鋼佔比逐年加大。中國鉬金屬消費增速07年、08年均在50%左右,我們預期此增長趨勢未來仍將延續。
生產企業停產限產為鉬價提供支撐:國內鉬鐵價格由高點的超過30萬/噸下跌到目前的11.2萬元/噸,近70%,此背景下高成本的原生鉬生產企業紛紛停產限產,次生鉬生產企業也開采鉬品味較低的礦石,我們預期停產、減產產量將達到全球總產量的20%。
公司鉬資源優勢明顯:公司目前具備高質量的鉬資源儲量123噸,資源儲量遠景樂觀,名下金堆城鉬礦和汝陽鉬礦均是世界頂尖的原生鉬礦,能生產便於深加工的鉬資源,公司是目前國內少數資源能100%自給的資源企業。
公司業績鉬價敏感性較高:09年鉬金屬每上漲1萬元/噸,公司業績增加0.03元,2010年隨著鉬金屬產量的增加,業績敏感度增加到0.04元。
公司具備相對資源估值優勢:測算了國內主要資源企業的市值與資源儲量價值比,西部礦業、金鉬股份和江西銅業比重分別為14%、17.6%和17.6%,最具備相對估值優勢,同時考慮到金鉬股份和江西銅業的資源質量優、開采成本低、資源遠景儲備樂觀,我們認為此兩家公司具備相對的資源估值優勢。
給予「審慎推薦A」的投資評級:預期公司09-11年EPS分別為0.25元、0.45元和0.70元,按目前股價對應公司09-11年PE分別為54倍、30倍和19倍,綜合考慮目前的市場環境和估值水平,我們給予公司審慎推薦-A的投資評級,建議投資者把握公司趨勢性投資機會。
長城證券 5.21 山推股份(000680.SZ):平穩增長的低估值推土機龍頭
我國最大的推土機及履帶總成配件廠商。公司在國內推土機市場佔有絕對優勢,市場佔有率超過50%。此外配件業務約占公司收入的35%左右,配套齊全、性能優異的零部件也是山推推土機的競爭優勢所在。
小松山推的投資收益也是公司重要利潤來源。小松山推是國內挖掘機行業龍頭,目前其投資收益約占公司利潤總額的20%。
拓展新業。公司目前正在積極介入小型挖掘機、叉車、混凝土機械等領域。由於小松山推的挖掘機製造經驗和零部件配套領域的優勢,我們看好公司小型挖掘機的發展前景。另外,我們認為叉車業務也能夠給公司貢獻一定收益。
一季度是09年業績低點。由於中小噸位推土機銷售比重增加和原材料價格較高,公司一季度毛利率僅為13.93%。隨著成本下降,公司的毛利率及小松山推的投資收益都將有所的增加,公司的業績將不斷轉好。二季度是工程機械傳統銷售旺季,銷售收入將較一季度明顯提高,中報業績值得期待。
盈利預測和投資評級。我們預計公司09-10年EPS為0.73元,0.92元,對應動態市盈率為15倍,12倍,由於較低的估值和不斷轉好的業績,我們給予公司推薦的評級。
看點及風險。雖然短期內出口難見起色,但未來出口仍是公司的主要看點。公司的主要風險也正是在出口業務相關的匯兌損益。
I. 期貨目標客戶群體是什麼`潛在客戶有那些
目前正在從事相對高風險的事業的人接受期貨的可能會更大,比如做生意的,不要找剛剛開始做生意的人,他們承受風險的能力有限。生意場上的老手是重點開發對象。但是他們長期商場上的摸爬滾打,對人對事都有較深刻的認識,想要成功地開發他們,首先你得人要得到他們的認可。
說直接點,去找些想發財,想炒期貨,而對期貨技術和風險一無所知的人去配資最合適不過了。因為無知者無畏.,會炒期貨的人都知道,期貨本身杠桿就大,按比例配資只會加大風險。按照1:10配資的話,資金回撤度不能超過6%,否則自己的本金全沒了.。我圈子裡,即使炒期貨一年能翻2倍的人也不敢保證資金撤度不超過6%,說明何其難做。
首先人要得到他們的認可。這一點對於剛從事期貨行業的比較難。得到了他們的認可,剩下的就水到渠成了,簡單的告訴他們期貨的性質和功能,再告訴他們你能夠做些什麼。剩下的讓他們考慮,能做就做,做不成就做朋友也很好
J. 國內較好的品牌咖啡店有哪些
1、SPR咖啡SPR咖啡集團:2008年奧運帆船賽場的青島,是中國美麗的城市,也是浪漫的度假勝地。黃海的碧濤及金色沙灘、嶗山的奇特山峰及聊齋志異,表述了青島的自然美景與文化內涵。
2、豪麗斯咖啡源自韓國首爾江南的咖啡連鎖企業 ——HOLLYS咖啡,深受韓國時尚人士和都市精英歡迎。為了讓中國消費者可以在國內體驗到原汁原味的HOLLYS咖啡文化,2012年末,廣州東凌集團 與HOLLYS牽手。
4、雕刻時光咖啡雕刻時光咖啡創辦於1997年11月28日。那一年剛從大學畢業的庄仔和小貓剛從遙遠的新疆回來,有感於新疆的時而恬靜時而宏偉壯麗的自然景緻,因而蒙發了開咖啡館,過種咖啡館式生活的念頭。
5、Starbucks/星巴克。VIA系列作為全球最大的咖啡連鎖店,星巴克的全球版圖十分遼闊,1999年進入中國後大規模擴張,目前遍布中國142座城市。
星巴克一直以來只使用優質上乘的阿拉比卡咖啡豆。VIA在義大利語中有路徑之意,星巴克速溶咖啡系列正是以此命名,意思是這系列咖啡可以在公司或在旅行途中隨時喝到。VIA系列分為純咖啡和三合一咖啡,外觀樸素平凡,數組獨立包裝咖啡由紙皮袋包裹,十分簡易輕便。
擴贊資料
最早的咖啡館叫做「Kaveh Kanes」,是在麥加建成的。盡管最初是出於一種宗教目的,但很快這些地方就成了下棋、閑聊、唱歌、跳舞和欣賞音樂的中心。從麥加開始,咖啡館又遍及亞丁、梅迪納(Medina)和開羅(Cairo)。
咖啡館是人們休閑、商務交流的場所。普遍認為,人類首次在非洲發現咖啡。亞洲人浮士德內羅尼的《不知道睡覺的修道院》里記載了這個故事:衣索比亞的牧羊少年發現自己的羊群吃了灌木上的紅色果實之後,興奮不已地不肯回家。
他以為羊群中毒了,但是幾個小時之後,羊群恢復正常。少年自己嘗了一口這個果實,頓時倦意全消。他把這個發現告訴周圍的人,夜晚需要長時間靜修的基督教修士們開始把它當成日常食用的提神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