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理論分析大豆期貨
① 關於期貨的買跌
首先你要明白的是什麼是期貨交易。所謂期貨交易,是指交易雙方在期貨交易所集中買賣期貨合約的交易行為。在期貨市場上大多數的期貨交易的目的不是到期獲得實物,而是通過套期保值迴避價格風險或投資獲利。 實際的期貨交易中,交易的雙方在訂立期貨合同時,雙方手中都無須有現貨和全額現款,他們只要按成交金額的一定比例向交易所交納保證金即可。換句話說,這就等於買方手裡可以沒有現款,賣方手裡也不必有現貨。
股票與期貨最大的不同就是股票只能採取現貨方式交易,禁止買空賣空行為。因為股價能漲也可能跌,而期貨可以買空賣空,這樣在期貨交易中就存在多頭和空頭。先買後賣盼望將來某一時期價格上漲的叫做多頭;先賣後買盼望將來某一時期價格下跌的叫做空頭。做空頭要賺錢就是需要買跌了,即先高價賣出再低價買入賺取差價。
② 什麼是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
基本面分析的價值
投資者每天都在接觸基本面方面的信息和各種研究報告,每天也有不少專家給你分析市場的供求關系以及宏觀經濟環境,但投資者的交易結果並沒有因此而有大的改觀,為什麼呢?因為投資者並不知道應該如何來利用基本面的分析。其實,就普通投資者來講,基本面分析有哪些特徵和作用都不甚明了,他們大多數要麼盲從、要麼拒絕基本面的分析,這樣做的話,基本面對於他們來講自然就幾乎毫無意義了.
我們該如何定位基本面在交易中的作用呢?
基本面的分析一般都含有大量的數據和圖表,並且好的報告里的數據不僅全面,而且相當准確,大部分都是研究人員自己去搜集整理的,有的甚至是自己去行業或田間地頭考察而來的。研究員通過大量數據和圖表的分析,會得出一個結論:市場未來上漲還是下跌的可能性較大,即他們通過大量數據和圖表的分析來預測市場的未來。這樣寫出來的報告肯定是具有價值的,而且也會得到行業專家或學者的認可,自然也會得到大部分投資者的認可。其實,我們認可的不僅僅是這份報告,更多的是認可這種分析研究的方法與精神,因為人類能夠發展到今天的水平都是靠這種分析思考的方法而來的。所以,很多投資者自然的就會用這種分析思考的方法來進行交易,但他很快就會發現這樣做在交易中似乎困難重重,市場的走勢經常與他得到的基本面分析背道而馳,並且也與很多專家的分析背道而馳!這真的令人困惑!為什麼呢?因為他不清楚,研究報告可以得到專家學者的認可,但能否得到市場的認可則難以確定,而市場才是唯一的權威和裁判!
很多的人都通過基本面的分析來預測市場的未來,他們總是認為通過研究基本面的情況可以得出市場未來的方向,他們誤以為基本面分析的作用就是預測市場的未來,他們誤以為掌握了大量的基本面資料就可以掌握未來。我認為這是一個根本性的錯誤。這樣的研究人員一生都將生活在痛苦之中,因為他們在做永遠也不可能實現的事--預測未來。也許在某次行情中他們做的很出色,這樣的例子也很多,但永遠不會有人或機構可以穩定連續的通過基本面的分析一直對市場做出正確的判斷,否則,國際市場上那些大型的投資基金就不會做雙向交易。你應該知道,大型投資基金的研究力量比我們國內任何一家公司的都要強大,若他們能夠通過基本面的分析知道市場未來方向的話,做單邊交易的利潤那不是遠遠高於做雙向交易的利潤?基金經理可不是傻子呀。我這樣講並不是說基本面的分析就沒有作用了,而是說基本面分析的功能不是預測市場,它的作用更多的是:告訴我們市場價格波動的原因,使我們更清楚的認識和了解市場,不至於因為對基本面情況的一無所知而對市場價格的漲跌感到迷茫和恐懼。基本面分析不具有預測市場未來方向的功能,它的這個功能是我們獲利的慾望強加給它的。基本面分析只是客觀的告訴你市場上發生了什麼以及市場價格是如何反應的,在某些情況下,我們甚至根本無法從基本面上找到價格漲跌的原因,因為:
1、 沒有人可以全面、及時的掌握基本面情況。基本麵包括很多內容,除了商品的供求關系之外,還有本國及全球的經濟情況、政策、政治、軍事、安全等因素,同時還包括天氣、自然災害等內容。可以說,不僅沒有個人、甚至也沒有機構能夠全面的了解基本面情況,我們只能說誰了解的多誰了解的少而已,至於及時了解則更無從談起.市場上永遠存在對價格有影響而你又不知道的基本面情況,所以你所掌握的基本面資料永遠不會是全面的。而不全面的、不及時的資料對交易來講就是錯誤的資料,因為你所掌握的資料可能不一定能給你帶來利潤,但你所不了解的情況卻常常會給你帶來傷害。市場經常出現你無法理解的行情,那就意味著市場已經出現了新的你不知道的變化。市場上永遠都有你不知道的情況時刻在發生。
2、 基本面本身也是動態的、變化的,而不是靜止的。基本面未來的變化和市場價格一樣無法預測。未來的市場價格由未來的基本面情況決定,而不是由目前的基本面情況決定,我們無法用目前所掌握的靜態的基本面情況來分析預測未來動態變化的市場。很多人經常講:基本面非常利多,為什麼價格卻下跌?價格已經跌破成本價了怎麼還在跌?基本面一片利好可價格為什麼不漲?他就是犯了用靜態的基本面來對應動態的市場價格的毛病,他總認為基本面…….則價格就應該…….,認為基本面和價格之間必然存在這個因果關系。本質上來講,確實存在這個因果關系,但問題的關鍵是你必須在全面及時的掌握基本面資料之後這個因果關系才真的存在。
3、 基本面的變化永遠趕不上市場價格的變化。其實並不是基本面的變化趕不上價格的變化,而是投資者了解基本面變化的速度永遠趕不上市場價格變化的速度。市場趨勢的改變肯定是因為市場本身的供求關系或整個經濟周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所導致,資金的運做不可能改變市場趨勢。然而,在任何一次市場發生趨勢性轉變的時候,我們所能知道的基本面都還處於原來的趨勢方向,市場已經改變運行方向了,但投資者還是把它看成調整而已,因為基本面還沒有改變!一般要等價格往回走1/3甚至1/2的時候,我們才會開始擔憂基本面是否發生改變了?市場是否轉勢了?具體來講,現貨企業感覺到很不舒服了,而期貨投資者的高位頭寸已經深度套牢了,這個時候各種基本面發生根本性改變的報道才會出現。比如今年的大豆和棉花市場就是這樣的典型例子。
以上談到的都是基本面分析的不足之處,或者說投資者對基本面的使用不當所造成的不利之處。其實,基本面分析有它自己的優勢所在,那就是:基本面的情況不會輕易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市場一旦形成某種趨勢,則這個趨勢就不會輕易結束,它將運行相當長的時間,也就是說基本面的性質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它不會跟市場價格一樣天天變化。因為任何漲勢的形成必然是由原來漫漫的熊勢所導致。長期的熊勢導致供給的減少、產能的萎縮和對這個行業資金投入的減少,這個過程是慢慢形成的。這種狀態一直會延續到某一個時期市場突然感到商品開始供不應求了,這時價格第一個開始反應,那就是上漲,而價格的上漲帶來利潤的增加,企業又開始增加投入,而從開始投入到產品上市絕不是幾天時間就能做到的。所以,只要基本面發生根本的改變導致新的趨勢開始,則我們就可以認為趨勢還將延續,此時若再配合一些簡單的技術工具,你就可以很好的利用基本面的研究成果來形成真正的交易利潤,這才是基本面分析最有價值的地方所在。
③ 股指期貨從技術面 經濟怎麼去分析
股指期貨分析技術面基本原則解析
(1)通過技術分析可以解決以下幾方面問題:
①測算出買賣雙方相對強弱程度
②預測價格如何變動
③決定何時何地買賣
④有效控制風險
(2)技術分析理論基礎:
①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影響價格的任何因素:基本面、政治因素、心理因素等等因素都要最終通過買賣反映在價格中,也就是價格變化反映供求關系,供求關系決定價格變化。
②價格以趨勢方式演變對於已經形成的趨勢來講,通常是沿現存趨勢繼續演變。
③歷史會重演技術分析和市場行為學與人類心理學有一定關系,價格形態通過特定的圖表表示了人們對某市場看好或看淡的心理。例如:自然界的四季、中國古代講的輪回...
(3)有效的技術分析方法:
①移動平均線
②黃金分割
③形態分析
④波浪理論
基本面分析分層次
:第一,對整個經濟形勢的分析,包括GDP、GNP、PPI、CPI、PMI等宏觀指標;第二,對期貨產品所在的行業進行分析,比如大豆,是進取型行業還是防禦型行業,是周期性的,還是對周期不敏感,這個行業處於生命周期的那個階段。。等等等等,最主要的是了解行業歷史和特點
技術面分析就是根據期貨交易的具體價格、數量的絕對數與變化數進行比較分析,有圖的看圖,有數據的看數據,找出規律,挖掘信息,一指導以後的操作
④ 通常用哪些指標進行期貨分析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看圖上的信號很簡單,但是,要在實際行情的走勢中去操作,就不是簡單的事了,因為可以交易的信號不是隨時都有,要等待符合條件的交易信號,需要一定的耐心,過早的進場或者滯後的進場,都會影響到交易的合理性,缺乏合理性的交易,通常都是失敗的。 (逢其時、當其位)就是說要把交易做到關鍵的時間和重要的位置上,這非常關鍵 .
支撐和壓力線的相互轉換 紅線 ;通常情況下它是明顯的壓力線,但 這種壓力並不是一成不變,同一條線,一旦被市場價格向上形成突破,原本逢高做空的壓力線,頃刻之間就變成了它的反面,逢低做多的支撐線了。下面就是這樣一個支撐和壓力互換的圖例。
⑤ 期貨怎麼買
客戶參與期貨交易的一般過程如下:
(1) 期貨交易者在經紀公司輸開戶手續,包括簽署一份授權經紀公司代為買賣合同及繳付手續費的授權書,經紀公司獲此授權後,就可根據該合同的條款,按照客戶的指標辦理期貨的買賣。
(2) 經紀人接到客戶的訂單後,立即用電話、電傳或其它方法迅速通知經紀公司駐在交易所的代表。
(3) 經紀公司交易代表將收到的訂單打上時間圖章,即送至交易大廳內的出市代表。
(4) 場內出市代表將客戶的指令輸入計算機進行交易。
(5) 每一筆交易完成後,場內出市代表須將交易記錄通知場外經紀人,並通知客戶。
(6) 當客戶要求將期貨合約平倉時,要立即通知經紀人,由經紀人用電話通知駐在交易所的交易代表,通過場內出市代表將該筆期貨合約進行對沖,同時通過交易電腦進行清算,並由經紀人將對沖後的純利或虧損報表寄給客戶。
(7) 如客戶在短期內不平倉,一般在每天或每周按當天交易所結算價格結算一次。如帳面出現虧損,客戶需要暫時補交虧損差額;如有帳面盈餘,即由經紀公司補交盈利差額給客戶。直到客戶平倉時,再結算實際盈虧額。
(5)波浪理論分析大豆期貨擴展閱讀
當期貨保證金賬面余額低於維持保證金時,交易者必須在規定時間內補充保證金,使保證金賬戶的余額)結算價x持倉量x保證金比率,否則在下一交易日,交易所或代理機構有權實施強行平倉。這部分需要新補充的保證金就稱追加保證金。
假設客戶以2700元/噸的價格買入50噸大豆後的第三天,大豆結算價下跌至追加保證金。2600元/噸。由於價格下跌,客戶的浮動虧損為5000元(即<2700-2600)x50);
客戶保證金賬戶余額為1750元(即6750-5000),由於這一餘額小於維持保證金(=2 700x50X5%x0.75=5 062.5元),客戶需將保證金補足至6750元(2 700x50x5%),需補充的保證金5 000元(6 750 - 1 750〕就是追加保證金。
⑥ 金融市場的技術分析方法
常見的技術分析方法可以分為
形態分析類,--------包括雙底雙頂頭肩頂頭肩低,三角回形反轉,棱形答反轉,調整形態旗形,三角形,矩形調整,楔形調整,
畫線類,--------包括趨勢線 水平阻力支撐 通道線,
指標類,其中又包括趨勢指標(主要是均線,MACD 等)震盪類指標(KDJ ,RSI 等),統計類指標
波浪理論類技術分析,
日本蠟燭圖分析,
道氏理論,
江恩理論
黃金分割線理論。
另外還有一些民間牛人自創的一些技術分析理論包括纏論,趨勢交易法等。
自有感覺以道氏理論,蠟燭圖技術,形態分析,畫線分析,黃金分割 波浪理論最為基礎。這幾種理論相互補充相互印證,其他的理論只是只是這幾種理論的衍生和優化。
⑦ 做期貨需要具備哪方面的知識
初學者做期貨需要掌握期貨品種方面的價格規律知識,期貨的交易時間、交易方式、操作方式,期貨合約保證金,交易時間,交易方式,交割時間等等。
如果是完全新手可以先看《期貨市場技術分析》這本書,基礎知識基本都在這了,雖然以後你會棄掉這本書里八九成的東西,但開始入門看看還是需要的。
還可以看看《通向財務自由之路》,稍微進階點,系統化交易的入門書。
《走出幻覺,走向成熟》是國內不錯的系統化交易內容的書,雖然裡面很多個人想法的私活,但寫作手法因為是第一人稱的自說自話,所以很容易能讓人有共鳴。
《海龜交易法則》比較成熟完整,也是最經典的趨勢跟蹤系統,基本上到這里該知道的都知道了。
⑧ 江恩理論的評價
一直以來,都覺得江恩理論晦澀難懂、高深莫測。但是,當我最近詳細閱讀過江恩的《華爾街四十五年》一書之後,發覺事實並非如此,需要更新江恩及江恩理論在我們腦海中的舊印象。更全面了解江恩理論,有助於投資者更好地獲取投資收益。
時下流行的江恩時間周期理論、江恩角度線、輪中輪等,有許多專家撰文介紹,例如何造中先生的《江恩理論與大陸股市》系列文章。但是,其實這些只是江恩理論的一部分——價格分析部分。我個人認為,江恩理論中更重要的部分,操作策略部分很少被提及。這種狀況,使得江恩理論在投資大眾心目中的印象是不完整甚至可能是錯誤的。完整的江恩理論肯定會令投資者更好地把握市場機會。雖然我不敢說自己對江恩理論的了解有多深,但是我希望將自己的感受寫成文字,供投資者參考。
江恩全名是William·Delbert·Gann,1878年6月15日生於美國德州小鎮Lufkin。少年時代的江恩在火車上賣報紙和送電報,還販賣明信片、食品、小飾物等。江恩被世人所津津樂道的輝煌事亦是1909年他在25個交易里賺了10倍!這一年再婚的江恩接受當時著名的《股票行情與投資文摘》雜志訪問,在雜志編輯的監督下,江恩在25個交易日里進行286次交易,其中264次獲利,其餘22次虧損,勝算高達92.3%,而資本則增值了10倍,平均交易間隔是20分鍾。在華爾街投機生涯中,江恩大約賺取了5000萬美元的利潤。在今天,相當於5億美元以上的數量。雖然和其他的一些投資大師相比,他的財富數量並不算什麼,但是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他靠自己的新發現去賺取他應得的財富。
江恩理論的支持者大多以江恩利用自己獨創的理論在286次交易中達到92.3%的勝率為榮,但是,我卻認為這不是江恩成功的原因。江恩曾經出版過一些股票書籍,但是卻沒有一本比《華爾街四十五年》更能真正透露江恩成功的秘密。在這本書,我所看到最多的字眼並非什麼江恩角度線、什麼時間周期或是輪中輪等,而是「止蝕單」三個字。單單在第二章,「止蝕單」便已經出現了8次之多。每一次出現,江恩都指出其重要性。
江恩說,大多數人在股市中輸錢主要有三個原因:
①交易過度或買賣過於頻繁;
②沒有上止蝕單(StoplossOrder);
③對市場知之甚少。
很顯然,要在股市中贏錢應當避免上述三種錯誤。什麼是交易過度?我的理解是,每一次買賣不要總是全倉進出。其實這並不算特別重要,最重要的是當你在市場中投機而不是投資時,不過度交易在頻繁買賣時才顯得重要。買賣過於頻繁是導致失敗的致命傷。你想一想,你在為自己爭取盈利的同時,還要養證券公司,負擔多重。
不下止蝕單也是投資人常犯的錯誤或是根本不知道有這回事。常常聽到或看到投資者訴苦,說自己手中的股票市價已大大低於自己的買入價。如果他是准備長線投資一家公司的股票,他絕對不會因為股價大幅下跌而抱怨。若是投機者,他絕對應該設置一個價位,只要跌破這個價位,無論如何你都應該第一時間股票拋出。江恩在書中的建議是止蝕單設在買入價之下3~5%。考慮到中國股市波動幅度比較大,投資者可以適放寬止蝕單的范圍,例如5~10%。不設止蝕單的後果就是眼睜睜看著股價被攔腰砍斷,例如在去年初網路股。聰明人會下止蝕單,設定止蝕位,一旦形勢發行逆轉,就隨時走人。否則,至今下跌50%的網路股比比皆是,教人如何不傷心。
江恩要求投資者應當學會判斷市場的趨勢。因為聰明人不會盲目跟風,而是有自己的看法。當綜藝股份從20元上升至60元時你再發表文章去論證它為什麼值60元而且還要魚躍龍門達到百元,這證明了什麼呢?現在綜藝股份股價跌去四成以上,是市場沒發現它的價值嗎?
在《華爾街四十五年》一書中,江恩沒有再重復敘述他《股票行情的真諦》、《華爾街股票選擇器》和《新股票趨勢探測器》中的規則,我覺得這完會是明智的。即使讀者完全掌握了他分析走勢的方法,但是卻沒有遵守交易規則,同樣不可能取得成功。因此,江恩在本書的第二章揭示了他成功之道。他說,24條常勝法則基於個人的經驗。由於版權問題,此處不能詳細列出,但是可以簡單評述如下:
①永遠不要過度交易,每次交易的時間只可以使用少量的資金。此種做法實質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其穩健程度,可想而知。當今投資者動不動就大膽殺入,滿倉操作,有失穩健。
②止蝕單極其重要,無論是盈是虧。設置止蝕單後不要隨便撤消。
③投機之道乃順勢而為,不要逆市操作,如果你無法確定趨勢,就不要入市買賣。分紅、股價的高底、攤平成本等都不是入市的好理由。
④加碼、補倉、斬倉、空翻多或多翻空都必須小心謹慎。如果理由不充分,就保持現狀。
⑤當你你賺了很多錢之後要及時休息,避免增加交易。
⑥不要因小失大。投資股市如果為3~5%的收益,很容易導致較大的虧損。投資應當把握股市的主要趨勢。江恩認為,跑差價的人賺不到錢。
讀者可以看出,江恩在投機市場縱橫數十年,其總結出來的交易規則其實是很簡單的,並沒有什麼深奧的地方。我認為,這些交易規則才是江恩的成功之道,「江恩理論」只是使其錦上添花。其實,投資(投機)致勝之道,在於穩健。沒有一個成功的投資者由於冒進而贏得巨額利潤。絕大部分成功的投資都都不去做高難度動作。成功者看重的是高利潤而非交易技巧。
江恩在《華爾街四十五年》一書末段關於未來幾年(1950~1953年)的預測顯然是錯誤的,美國經濟在1949年陷入困境,因此江恩看淡1950~1953年的經濟表現。但事實是,1950~1953年美國GDP又恢復高速增長,相反倒是江恩認為見底的1953年才開始快速回落,1954年陷入衰退。雖然如此,並不影響這本書的閱讀價值,因為從該書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更全面、更真實的江恩。 江恩理論雖然與波浪理論誕生於同一時代,但遠不如後者受歡迎,因此流傳面也不廣。與波浪理論相比,江恩理論更注重市場運動的時間要素,強調時間周期的重要性,因為該理論認為時間是大自然的執法者,江恩理論中有許多地方與中國古代經典著作《易經》及中國古代天文歷法的某些內容契合,這更為江恩理論增添了一層神秘色彩。
江恩先生並沒有把他的預測分析過程寫進書中,但江恩周期、江恩幾何角度線、江恩圓形圖、江恩六角形、江恩方格等理論和方法還是為我們研判和預測市場提供了極好的工具。現在,我們僅用江恩理論中最簡單的江恩方格,對1999年以來大豆和銅市場的一些反轉價位做一個馬後炮式的分析。
(DCE 5月連續圖)
上圖是以大連商品交易所5月合約連續圖在1999年創下的最低點1820為起點(最低點為1821,取整為1820)構造的江恩方格圖(數據來自「世華金融家」,下同)。根據江恩理論,江恩方格起點的垂直水平線和對角線上的數據(即起點的東、南、西、北和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個方位)可能是市場的反轉價位。現在我們就打開DCE大豆5月合約的周線圖,開始按圖索驥。
從5月大豆的周K線圖上可以看出,1999年以來的最高價是2380,正好是上圖的最右上角,時間是2000年12月18日那一周。1999年見底回升以來的第一波高點出現在1999年8月9日那一周,最高2202,收盤2120。2120也位於上圖的右上角,在2380之下。2202介於2200至2210之間,起點1820的水平線上的最左端就是2210,與2202的最高價很接近。第二波上漲的高峰出現在2000年2月14日那一周。從周K線圖上可以明顯看出2310的阻力位,最高價2320和收盤價2301都很接近2310,而2310正好位於上圖的最右下角。2000年8月底出現了井噴上漲行情,5月合約的最高價是2347,與2340很接近,而2340位於上圖起點1820水平線的最右端。在井噴行情出現的前一周,5月大豆的最低價為2030,收於2046,都很接近2040,而2040正位於上圖1820的正下方。
下圖是以1999年MCU3場外交易中出現的最低價1360為起點畫出的江恩方格圖。對比MCU3的周K線圖,我們可以看出,MCU3自1360見底以來的最高價2036不超過2040,而2040位於下圖起點1360的水平線最左端。下圖最右上角的數據是1920,2000年1月18日這一周的最高價1937和收盤價1914都與之接近,而且從周K線圖上可以看出1920是一個重要阻力位。2000年12月4日這一周的最高價1917和收盤價1913都未能站上1920,MCU3自此一路下跌。與1920同一方向的1660,按江恩理論分析應是重要支撐位,2000年4月10日MCU3跌至低谷,最低價1658,收盤1661,與1660極為接近,自此MCU3又出現了新一輪的上漲行情,直到2036見頂。
(MCU3 世華LCPT)
下圖是以1999年CBOT大豆連續圖的最低點402.5美分(取整為402)為起點構造的江恩方格圖。最右上角的582與1998年582.5的最高價極為接近;1999年12月13日這一周的最低價446.2很接近於下圖402下方的446;2000年8月7日這一周的最低價436.7接近下圖402左側的438;2000年9月4日這一周的最高價515.5接近下圖右上角的514;2000年12月18日這一周的最高價正好是514。
(CBOT 世華SBCC)
由於大豆和銅市場自1999年見底以來,一直處於箱型運動中,因此上面的江恩方格圖仍對我們研判市場的重要支撐和阻擋有指導意義。比如,DCE9月大豆的2190和2040應是以後重要的支撐位,MCU3的1660和1580-1600點位也是如此,CBOT的456和442、430等價位同樣如此。江恩方格能有效地幫助我們找到市場內在的一些關鍵支撐和阻擋點位,而且有些點位與傳統技術分析理論中關於支撐和阻擋的論述不盡相符,如MCU3D的1920點位,居然兩次成為阻擋位。另外,潮汐理論認為,當市場處於盤整市時,價格呈箱型運動,但形態比較復雜,可能是箱子摞箱子也可能是箱子套箱子,而江恩方格則能比較有效地揭示市場的這種狀態,為我們判斷箱頂和箱底位置提供有益的幫助。 將你的資本分為十份,每次入市買賣,損失不會超過資本的十分之一;
設下止損位,減少買賣出錯時可能造成的損失;
不可過量買賣;
不讓所持倉位由盈轉虧;
不逆市而為,市場趨勢不明顯時,寧可在場外觀望;
入市時要堅決,猶豫不決時不要入市。只在活躍的市場買賣,買賣清淡時不宜操作。
避免限價出入市,要在市場中買賣。
可用止損位保障所得利潤。
在市場中連戰皆勝後,可將部分利潤提出,以備急時之需。
買股票切忌只望收息。
買賣遭損失時,切忌加碼,謀求拉低成本,可能積小錯而成大錯。
不要因為不耐煩而入市,也不要因為不耐煩而清倉。
賠多賺少的買賣不要做。
入市時設下的止損位,不宜胡亂取消。
做多錯多,入市要等待機會,不宜炒賣過密。
揸沽自如,不應只做單邊。
不要因為價位過低而吸納,也不要因為價位過高而看空。
避免在不適當的時候金字塔式加碼。
永不對沖。
如無適當理由,避免胡亂更改所持倉位的買賣策略。 如果你相信股票和期貨市場的傳奇人物江恩,相信他的江恩理論,那麼,可以期待明年香港市場出現一波不大不小的牛市。
關於江恩的故事很多,最經典的一個是在1909年10月。當時,在眾多人員的監督下,江恩現場交易。一個月286次買賣中,竟然有264次獲利,僅有22次虧損,成功率高達92.3%。更令人驚嘆的是,江恩的資金在這一個月內居然增長了10倍。遠遠優於同時代的其他交易大師。
而在另一次關於小麥期權的預測中,江恩大膽斷言,當年9月30日下午,該期權將漲到1.2美元。當天中午12點,小麥期權還在1.08美元下方,收市前2小時,該期權還在1.10美元波動。而在最後的兩個小時內,該期權向上突破,最後,果然以1.2美元收市。
在進入投資市場前,江恩用了10多年的時間進行研究,不過,他的研究有點神秘主義色彩,主要探討古代數學和星象學對市場的影響。在江恩的眼中,股市是循環的,過去出現的一切在未來仍有可能出現。在小循環周期中,4年、5年、7年、7.5年、8年和9年都是重要時段,而在超過10年的大循環中,20年、30年、45年、49年、60年、82年、90年和100年也是重要時段。
入市時間長的投資者也許知道,1964年,恆生指數創立。當時,港交所還並不叫港交所,而是有4家交易所,沒有股票機,幾乎所有的計算都靠紙和筆。1964年1月,恆指出現全年高點,之後一路下跌。1984年,也就是在大循環周期的20年,恆指3月開始下跌,7月觸底反彈。2009年,大循環的45年,恆指3月見11000多點底部,而到了11月,則高見23000點。
2013年,恰好是大循環的第49年。在這種重要的轉折時段,如果今年恆指大跌,則明年上漲的可能性極大,而如果今年上漲,則明年下跌的可能性很大。
投資者們都很清楚,現在的香港市場,一點「牛樣」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