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雙重頂分析
① 什麼是M頭(雙重頂)
什麼是M頭形態? M頭形態屬於一種頭部盤整形態,也可以算作是頭部區域的箱形整理態勢。股價在頭部反轉的過程中,除了「單日反轉」這種情況外,通常都會經過一個盤頭的過程,盤頭的形態有幾種,如園弧頂、M頭、頭肩頂等。M頭的形成是由於市場經過一段長時間的多頭趨勢後,股價漲幅頗大,一些投資者獲利頗豐,產生一種居高思危的警覺,因此,當股價在某一階段遇突發利空時,大量的獲利回吐盤會造成股價暫時的加速下跌。股價在經過短期的下跌後,獲得支撐又回頭向上攀升,股價越過前次的高點,並在隨後立即下跌,形成M頭形態。 M頭形態特徵: (1)由二個大致等高的頭部所形成,又名雙重頂。 (2)M頭出現的時機較多,一般為整理階段或是多頭行情的末段。 (3)M頭的左頭成交量一般都會比右頭的成交量大。 (4)M頭之中亦有可能出現圓弧頂。 當股價跌破頸線的3%時,M頭形態即可確立,可採取賣出策略;股價破頸線後的小反彈也適宜採取賣出策略。
② 雙重頂的形態分析
雙重頂在形成過程中,往往需要注意一下一些知識:
(1)雙重頂的兩個頂部最高點不一定在同一高度,一般相差3%是可以接受的范圍。通常來說,第二個頭部可能比第一個頭部稍微高一些,意味在回落反彈過程中有看好的資金試圖進一步拓展上漲高度,但因成交量不配合,主力沒法使股價上漲距離第一個頂峰百分之三以上的距離就掉頭向下。如果第二個頂峰超過3%,會有更多的做多資金進場,雙重頂形態就會演變成上升途中的調整。
(2)形成第一個頭部時,其回落的低點約是第一個高點的10%-20%左右。
(3)雙重頂形態有時候不一定都是反轉信號,如果長時間沒有向下跌破頸線支撐,將有可能演變為整理形態。這需要由兩個波峰形成的時間差決定,時間間隔越大,有效性越高。通常兩個高點形成時間間隔超過一個月比較常見,但如果日線雙重頂的時間間隔超過半年,其判斷價值就很小。
(4)雙重頂形成兩個高峰過程都有明顯的高成交量配合,這兩個高峰的成交量同樣也會尖銳和突出,在成交量柱狀圖中形成兩個高峰。但第二個高峰的成交量較第一個顯著收縮,反映市場的購買力量在減弱。如果同比反而放大,雙頂形態則有失敗的可能。
(5)通常兩個頂峰形成,股價有效跌破頸線後,雙重頂形態才能宣告形成。之後股價會有短暫的反抽動作,但將遇阻頸線,同時反抽不需要成交量的配合亦可。
(6)雙重頂形態最少跌幅的度量方法,是由頸線與雙頂最高點之間的垂直距離。後市股價跌幅至少是這個理論跌幅。
(7)一般來說,雙重頂的跌幅都較理論最少度量跌幅要大。
③ 什麼是雙重頂雙重頂判斷技巧M頭K線特殊形態分析
雙重頂,又稱「雙頂」或「M」頭,是股票技術分析中較為常見的反轉k線形態之一,由兩個較為相近的高點構成,其形狀類似於英文字母「M」,因而得名。
形態要點:
1.一般出現在高位,前期上漲的幅度越大,後市下跌深度越深。
2.M頭的兩個高點大致在一個水平線上,同時兩頂相差不超過3%。
3.M頭左側的成交量比有側的大。
4.雙頂形態的計算方法:突破頸線位後的下跌幅度≥高點到頸線位的幅度。
判斷雙重頂最重要的條件是趨勢。當市場或者個股處於上升的大趨勢中,一些所謂的雙重頂往往會演繹成雙重底的形態。當然,有的個股在頂部之後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調,之後再度上漲到前期高位後再度下跌,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頭部。需要了解的是,形成雙重頂的內在因素是由於介入的主力資金被套後,無法順利出局,因此被迫再度拉高,以便擇機出局。這其實是一種無奈的舉動。
其實,所謂雙重頂更多地出現在下降通道當中。由於市場上往往有超跌搶反彈的資金在前期的低點附近做多,又在前期的高點附近做空,從而導致了雙頂的形成。此時技術形態表現出來的特徵往往是第二個頭部低於第一個頭部,這是通常出現的情況。這種下降通道中形成的雙頂意味著短期的抵抗結束,市場再度向下走低,一般而言也意味著其形成的箱體中箱底的位置具有較強支撐,是未來值得關注的位置。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所謂的雙頂很難判斷是否是個股的頭部,因為在第一個頭部向下的時候,是無法判斷是否會存在第二個頭部的,它是在下跌了相當空間後才能確定的。所以,從長線投資者眼光來看,只有追逐相對高點賣出才有積極意義。
對於市場上的部分投機參與者來說,可以利用技術上雙頭的形態來觀察股價的重要支撐或者阻力位置,以便在今後的波段操作中能夠較好地把握空間。從市場的規律來看,在下降通道中形成雙頭後的下跌空間,將是在擊破低點之後箱體的高度,由此可以預測可能的技術支撐價位,提前進行抄底操作。但此類操作必須制定合理的盈利目標,以短期參與為主。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新手前期可參閱有關方面的書籍系統的去了解一下,同時結合個模擬盤練練,這樣理論加以實踐可快速有效的掌握技巧,目前的牛股寶模擬炒股還不錯,裡面的所有指標都有說明如何運用,使用起來有一定的幫助,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④ 為什麼雙重頂形態和雙重底形態是最常見的反轉信號
這些是趨勢反轉信號,在此我們著重於雙重底形態。相同的結論也適用於雙重頂形態。經典雙重底形態有著精確的構成規則。使用這些規則的形態成為一種高概率的交易。其他的雙重底形態規則不那麼嚴格,概率更小。你決定使用哪些規則將決定雙重底形態作為指標的可靠性。 下降趨勢中一個單點底形態是趨勢開始反轉並改變方向的點。這個價格的絕對低點是一個有用的參考點,許多交易者試圖在盡可能接近這點的地方買進,以便在趨勢發展的過程中賺取較好的盈利。許多強勁的趨勢從一個單點底部形態開始發展。這些單點被叫做樞軸低點,因為它們是下降趨勢扭轉為上升趨勢所在的點。雙重底形態形成於上升回撤行為。它發生於價格從底部上漲然後又回落之時。這將是一個潛在的雙重底形態的開始。當價格上漲時較早的買入被已經持有股票並急於擺脫的投資者壓制下來。有些較早買入者看到了這種情況,非常擔心自己犯了錯誤。他們開始賣出,價格被漸漸壓制下來,完全被緊張的賣出者所拖累。最後的結局有幾種可能的結果。 最壞的結果是,價格將繼續下跌至以前的低點以下。如果是這樣,這一回升將只是長期下降趨勢中一次受到刺激的短暫反彈。 最有用的結果發生於當價格下跌到與過去低點相同水平並且開始回升時。交易者在尋求第二次上升以建立一個雙重底形態。這是一個重復的形態。積極型交易者預期會有第二次反彈而進行交易。更保守的交易者等待到反彈得到證實——直到底部企穩——,然後才買入進入新的趨勢。 當價格從以前同一低點價位反彈時,它表明更多其他的人已經斷定這是一個良好的買入機會。當許多交易者關注尋求著這一類型的圖表形態時,雙重底形態能夠成為一個自我完成的形態。當它出現時,他們繼續積聚,加大了買壓,並推動價格至更高。 這有關系嗎?可能不。交易者利用這種形態提早進入一個穩固的新上升趨勢。誰製造了這種形態這個問題沒有從中賺錢那麼重要。 經典雙重底形態的規則是相當固定的,旨在消除在下降趨勢中出現的不重要的看起來類似的形態。 ·在每個底部的價格水平必須准確地一致——或者在上下相差不到一分錢的水平。 ·兩個底部相隔至少幾個交易日的價格活動,從第一個低點上升到頂部,然後再回撤到第二個低點。在更長的形態中,低點之間間隔數個交易周,這種形態是更可靠的指標。 ·成交量必須是穩定而持續的。雙重底形態在一個較平的市場中不是很強烈的指標。 ·這些是雙重底形態。它們不出現在上升趨勢的中間。 這些形成規則是嚴格的,目的是剔除看起來相仿的形態。經典的雙重底形態是不經常出現的形態。這一形態可以以幾種方式進行交易。 第一種是在第二個底部之後以反彈為基礎的短期交易。在此價格移向兩個底部低點之間的高點價位。價格在繼續轉入一個新的趨勢或行為形態中之前會度過一段盤整的時期,例如一個杯柄形態。這種停頓為交易者提供了一個獲得短期盈利的機會。 第二種交易方法以趨勢反轉信號為基礎。目的是盡早進入這些雙重底形態所預示的趨勢中去,並繼續跟隨著新的上升趨勢,直到它喪失了力量。這是投資者與倉位交易者所使用的長期策略。 經典的雙重底形態是有力的,因為它們是可靠的形態,也因為它們表明了一個新的長期上升趨勢的開始。 三重底形態的構成方式與雙重底形態相同,只是多了一次失敗的回升,價格回撤到同一水平,然後跟隨著新的上升趨勢。雖然許多交易者感覺三重底形態更加可靠,它有時會意味著一個通道交易機會的開始。謹慎型交易者在採取行動之前會等待趨勢從三重底形態的趨勢突破得到完全的證實。 復習筆記——經典雙重底形態 規則是相當固定的,旨在消除在下降趨勢中出現的不重要的看起來類似的形態。
1)每個底部的價格水平必須精確地相同——或相差在一分錢以內。
2)兩個底部之間必須相隔至少幾個交易日價格活動,從第一個低點上升的一個峰點,而不是幾個交易日的阻力位交易形態,然後再回撤到第二個低點。
3)成交量必須穩定、持續。雙重底形態在一個成交量低的市場中並不是一個強烈的指標信號。
4)這些都是底部形態,它們不是發生在上升趨勢的中間。 規則是精確的,所以要注意那些相仿的形態。
⑤ 期貨出現雙人頂什麼意思
你好,雙重頂也稱M頂,出現雙重頂通常是下跌的信號,可以做空。
⑥ 雙重頂的判斷及技術含義
在眾多表示頭部的技術形態中,反復的雙重頂是被提及最多的一種。投資者經常將雙重頂看成是頭部確定信號,並且認定今後將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但在實際運行中,這種技術形態的運行是相當復雜的,很難簡單地進行認定。因為有時在初期看成雙重頂的形態在經歷一段時間後有可能成了「w」底形態,因此,需要投資者綜合各種因素進行考慮,從而可能比較准確地判斷是否會出現真正的頂部。
判斷雙重頂最重要的條件是趨勢。當市場或者個股處於上升的大趨勢中,一些所謂的雙重頂往往會演繹成雙重底的形態。當然,有的個股在頂部之後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調,之後再度上漲到前期高位後再度下跌,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頭部。需要了解的是,形成雙重頂的內在因素是由於介入的主力資金被套後,無法順利出局,因此被迫再度拉高,以便擇機出局。這其實是一種無奈的舉動。
其實,所謂雙重頂更多地出現在下降通道當中。由於市場上往往有超跌搶反彈的資金在前期的低點附近做多,又在前期的高點附近做空,從而導致了雙頂的形成。此時技術形態表現出來的特徵往往是第二個頭部低於第一個頭部,這是通常出現的情況。這種下降通道中形成的雙頂意味著短期的抵抗結束,市場再度向下走低,一般而言也意味著其形成的箱體中箱底的位置具有較強支撐,是未來值得關注的位置。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所謂的雙頂很難判斷是否是個股的頭部,因為在第一個頭部向下的時候,是無法判斷是否會存在第二個頭部的,它是在下跌了相當空間後才能確定的。所以,從長線投資者眼光來看,只有追逐相對高點賣出才有積極意義。比如2007年10月的A股最高點之後形成了兩個頭部的形態,但初期無法確認,只有等待大盤跌到5000點以下才能確認,此後的反彈就是逢高出局的機會了,但長線投資者由於是以戰略眼光來參與,所以此時出局獲利還是比較豐厚的。
對於市場上的部分投機參與者來說,可以利用技術上雙頭的形態來觀察股價的重要支撐或者阻力位置,以便在今後的波段操作中能夠較好地把握空間。從市場的規律來看,在下降通道中形成雙頭後的下跌空間,將是在擊破低點之後箱體的高度,由此可以預測可能的技術支撐價位,提前進行抄底操作。但此類操作必須制定合理的盈利目標,以短期參與為主。
⑦ 雙重頂底反轉,在k線圖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雙重頂形態和雙重底形態是最常見的反轉信號?股價形態沒有絕對的事,只是較大概率會是雙重頂或者雙重底。第一個底抄底的人沒有讓股價進入上市通道,他們一旦不打,股價就再次回落了。回到了之前的底部,這時候吸引了第二波人進來抄底了。引起了第二次拉升,這就形成了雙底。但是有時候一支股票資金實力太弱可能要走3底,4底(概率較低),所以一般來說築底的次數在一定程度上和資金的實力有一定關系,資金很強的股票。第一波底就已經吃了大量籌碼, 不需要再打回去慢慢洗和吸籌。他們做盤的意願更堅決。一般盡量選擇,一次性建倉成功的,一旦縮量洗盤結束再次放量突破的時候這類股票跑贏的概率更大。股市沒有絕對的,一定要爭對不同的個股進行分析。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⑧ 求雙重頂、雙重底、頭肩頂、頭肩底的K線圖截圖,最好有點大致的分析。萬分感激!!
先給你一張吧,雙底的。
⑨ 股市中kdl曲線的頭肩頂底,雙重頂底,三重頂底形態具體是什麼樣子
MACD的特殊分析方法
一、形態法則
1、M頭W底等形態
MACD指標的研判還可以從MACD圖形的形態來幫助研判行情。
當MACD的紅柱或綠柱構成的圖形雙重頂底(即M頭和W底)、三重頂底等形態時,也可以按照形態理論的研判方法來加以分析研判。例如:
2、頂背離和底背離
MACD指標的背離就是指MACD指標的圖形的走勢正好和K線圖的走勢方向正好相反。MACD指標的背離有頂背離和底背離兩種。
(1)頂背離
當股價K線圖上的股票走勢一峰比一峰高,股價一直在向上漲,而MACD指標圖形上的由紅柱構成的圖形的走勢是一峰比一峰低,即當股價的高點比前一次的高點高、而MACD指標的高點比指標的前一次高點低,這叫頂背離現象。頂背離現象一般是股價在高位即將反轉轉勢的信號,表明股價短期內即將下跌,是賣出股票的信號。
(2)底背離
底背離一般出現在股價的低位區。當股價K線圖上的股票走勢,股價還在下跌,而MACD指標圖形上的由綠柱構成的圖形的走勢是一底比一底高,即當股價的低點比前一次低點底,而指標的低點卻比前一次的低點高,這叫底背離現象。底背離現象一般是預示股價在低位可能反轉向上的信號,表明股價短期內可能反彈向上,是短期買入股票的信號。
在實踐中,MACD指標的背離一般出現在強勢行情中比較可靠,股價在高價位時,通常只要出現一次背離的形態即可確認位股價即將反轉,而股價在低位時,一般要反復出現幾次背離後才能確認。因此,MACD指標的頂背離研判的准確性要高於底背離,這點投資者要加以留意。
k線黃線
白線是d線
紫線是j
⑩ 雙重頂的案例分析
第二頂峰形成並跌破頸線,後市略有反抽之後迎來一波大跌走勢,最高跌幅一度接近80%,遠超理論上雙重頂的度量跌幅60%。
構成雙重頂形態之後,股價兩度反抽頸線阻力,但均告失敗,隨後向下擴大跌幅,最大跌幅達到40%,遠大於雙重頂理論跌幅27%。
上漲震盪之後形成雙頂走勢,但股價並沒有有效跌破頸線支撐,最後演變成為三重頂格局,但目前股價只是圍繞頸線窄幅波動,未形成明確下跌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