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交易概率分析
❶ 期貨交易怎麼得到概率優勢
確認5分鍾走勢比1分鍾走勢概率高!
當天高開,上漲比下跌概率高!
方向明顯時,中繼比反轉概率高!
做突破比做支撐概率高!
❷ 期貨交易分析用那種技術指標比較好
不管什麼書,都是一個模板,技術指標也是如此,都是先有價後有技術指標,因此回頭看,似乎都有效,而實盤交易時卻不那麼有效。
如果這個指標和系統組合失效了就換其他的,那這樣只會越做越虧,越做越沒有信心,指標是有缺陷的,建議放棄研究這些滯後的技術指標,去研究k線本身,一定能找出預測性的東西來,只要是介紹k使用技巧的書,還可以看看。期貨做的是大概率事件,要有成體系的分析方法,指標只能給你起到輔助作用,並不是完全依靠指標進行買賣,要有資金管理,進出場策略還要有紀律和執行力,還有常年積累的經驗和盤感,還有心態的控制,這是書本里沒有的。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把K線和均線研究透了就行了,其他的指標都是從他們而來的。我也曾經滿世界的找過指標,現在只剩下均線和K線了。建議看看羅威的《波動生命力》,其中的「兩條均線一個指標」的觀念值得借鑒。
❸ 通常用哪些指標進行期貨分析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看圖上的信號很簡單,但是,要在實際行情的走勢中去操作,就不是簡單的事了,因為可以交易的信號不是隨時都有,要等待符合條件的交易信號,需要一定的耐心,過早的進場或者滯後的進場,都會影響到交易的合理性,缺乏合理性的交易,通常都是失敗的。 (逢其時、當其位)就是說要把交易做到關鍵的時間和重要的位置上,這非常關鍵 .
支撐和壓力線的相互轉換 紅線 ;通常情況下它是明顯的壓力線,但 這種壓力並不是一成不變,同一條線,一旦被市場價格向上形成突破,原本逢高做空的壓力線,頃刻之間就變成了它的反面,逢低做多的支撐線了。下面就是這樣一個支撐和壓力互換的圖例。
❹ 如何分析期貨交易方向價位與交易數量
從成交明細分析主力異動
1、逐筆成交一般顯示的數據格式為在幾分幾秒以多少價格分幾筆成交了多少手。在這里我們要注意的是成交手數有時候是帶小數點的,這是因為股票買進的股數最少是100股,委託的股數也應是100的整數倍,賣出卻沒有限制,因此成交的手數會有小數點。另外一點就是如果在成交價格和手數前面沒有顯示,則一半是默認的1筆。
2、分時成交一般顯示的數據格式為在幾分幾秒以多少價格成交了多少手。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成交手數永遠是整數,不會出現小數點數字。其中現手累計數就是總手數。總手數也叫做成交量。有些軟體在現量後面標注藍色S和紅色B,前者代表賣,後者代表買。目前市面上出現了LEVEL-2行情數據,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大智慧,在那裡是叫分時成交,實際上就是我們在普通分析軟體上F1看到的「分筆成交明細」,但是他和LEVEL-2行情數據提供的逐筆成交明細是不一樣的。
3、一個孤獨的數字是缺乏意義的,但是一些連續的數字則是充滿想像的。一般來說,成交筆數越少,金額越大,表示成交比較強勢,反之是弱勢。尤其是成交筆數比較大而集中的時候,表示有大資金活躍跡象,該股出現價格異動的概率就大,應該引起投資者的注意。而如果半天也沒人買或者都是一些小單子在交易,則至少短期不大可能成為好股。
4、交易數據三維元素----數量、價格和筆數。不陌生的是前面兩個,筆數就是交易批次。在數量一定的前提下,筆數少說明交易力度強,反之就弱。筆數的變動與數量方向一致,交易為常態,反之就是非常態。
5、分時圖的基礎知識。分時圖是指大盤和個股的動態實時(即時)分時走勢圖,其在實戰研判中的地位極其重要,是即時把握多空力量轉化即市場變化直接根本,在這里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概念性的基礎常識。
大盤指數即時分時走勢圖:
1)白色曲線:表示大盤加權指數,即證交所每日公布媒體常說的大盤實際指數。
2)黃色曲線:大盤不含加權的指標,即不考慮股票盤子的大小,而將所有股票對指數影響看作相同而計算出來的大盤指數。
參考白黃二曲線的相互位置可知:A)當大盤指數上漲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流通盤較小的股票漲幅較大;反之,黃線在白線之下,說明盤小的股票漲幅落後大盤股。B)當大盤指數下跌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流通盤較小的股票跌幅小於盤大的股票;反之,盤小的股票跌幅大於盤大的股票。
3)紅綠柱線:在紅白兩條曲線附近有紅綠柱狀線,是反映大盤即時所有股票的買盤與賣盤在數量上的比率。紅柱線的增長減短表示上漲買盤力量的增減;綠柱線的增長縮短表示下跌賣盤力度的強弱。
4)黃色柱線:在紅白曲線圖下方,用來表示每一分鍾的成交量,單位是手(每手等於100股)。
5)委買委賣手數:代表即時所有股票買入委託下三檔和賣出上三檔手數相加的總和。
6)委比數值:是委買委賣手數之差與之和的比值。當委比數值為正值大的時候,表示買方力量較強股指上漲的機率大;當委比數值為負值的時候,表示賣方的力量較強股指下跌的機率大。
個股即時分時走勢圖:1)白色曲線:表示該種股票即時實時成交的價格。
2)黃色曲線:表示該種股票即時成交的平均價格,即當天成交總金額除以成交總股數。
3)黃色柱線:在紅白曲線圖下方,用來表示每一分鍾的成交量。
4)成交明細:在盤面的右下方為成交明細顯示,顯示動態每筆成交的價格和手數。
5)外盤內盤:外盤又稱主動性買盤,即成交價在賣出掛單價的累積成交量;內盤主動性賣盤,即成交價在買入掛單價的累積成交量。外盤反映買方的意願,內盤反映賣方的意願。
6)量比:是指當天成交總手數與近期成交手數平均的比值,具體公式為:現在總手/((5日平均總手/240)*開盤多少分鍾)。量比數值的大小表示近期此時成交量的增減,大於1表示此時刻成交總手數已經放大,小於1表示表示此時刻成交總手數萎縮。
實戰中的K線分析,必須與即時分時圖分析相結合,才能真實可靠的讀懂市場的語言,洞悉盤面股價變化的奧妙。K線形態分析中的形態頸線圖形,以及波浪角度動量等分析的方法原則,也同樣適合即時動態分時走勢圖分析,具體實戰研判技巧筆者將另文探討。
6、所謂「零股」,即不足100股(最小交易單位)的股票。
交易規則規定:在每個交易日的正常交易時間內,投資者可以委託賣出零股,但不能委託買入零股。
那麼「零股」是如何產生的呢?第一種可能是股票經過送股、配股、轉配股後,產生了「零股」。例如某投資者原擁有南京化纖[l]600889[/l]1500股,分配方案為每10股送紅股3股,則他可分到紅股450股,該投資者此時就擁有1950股了;另一種可能性是因為允許委託賣出零股,那麼賣出盤完全有可能存在零股。例如陸家嘴[l]600663[/l]在16.31元/股價位的賣出盤有3680股,而買入盤有5200股,該股票買入者是按「價格優先、時間優先」原則,在16.31元/股的價格上依次成交,輪到某位資者委託買入該股票時,可能已有3600股成交了,而該價位下的賣出盤只剩下80股,此時該投資者即使委託買入該股票600股,但實際只能成交80股。隨後該股票價格上揚,超過原來6.31元/股的價格,至收盤也未曾回落到16.31元/股的價格,結果使得該投資者仍有520股不能成交。
而所謂委託賣出零股,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加以解釋:如投資者持有某隻股票170股,70股是零股,這時,該投資者可以一次性賣出170股;或者先賣100股,然後賣70股,或者先賣140股,再賣30股均可。若投資者持有某隻股票500股,並無零股,這時,他仍舊可以將其拆成零股賣出,可以先賣350股,然後賣150股。總之,投資者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可以委託賣出零股。
7、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
開市價又稱開盤價,是指某種證券在證券交易所每個交易日開市後的第一筆買賣成交價格。
世界上大多數證券交易所都採用成交量最大原則來確定開盤價。如果開市後一段時間內(通常為半小時)某種證券沒有買賣或沒有成交,則取前一日的收盤價作為當日證券的開盤價;
如果某證券連續數日未成交,則由證券交易所的場內中介經紀人根據客戶對該證券買賣委託的價格走勢提出指導價,促使成交後作為該證券的開盤價。在無形化交易市場中,如果某種證券連續數日未成交,以前一日的收盤價作為它的開盤價。
收市價又稱收盤價,通常指某種證券在證券交易所每個交易日里的最後一筆買賣成交價格。
如果某種證券當日沒有成交,則採用最近一次成交價為作收盤價。初次上市的證券,以其上市前公開銷售的平均價格作為收盤價。如果證券交易所每日開前、後兩市,則會出現前市收盤價和後市收盤價。一般來說,證券交易所後市收盤價為當日收盤價。在我國深圳證券交易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收市價的確定有所不同,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收市價是以每個交易日最後一分鍾內的所有成交加權平均計算得出的,而上海證券交易所則以最後一筆成交價格作為收盤價。
最高價,指某種證券在每個交易日從開市到收市的交易過程中所產生的最高價格。如果當日該種證券成交價格沒有發生變化,最高位就是即時價;若當日該種證券停牌,則最高價就是前收市價。如果證券市場實施了漲停板制度或漲幅限制制度,則最高價不得超過前市收盤價×(1+最大允許漲幅比率)。
最低價,指某種證券在每個交易日從開市到收市的交易過程中所產生的最低價格。如果當日該種證券停牌,則最低價就是前收市價。如果證券市場實施了跌停板制度或跌幅限制制度,則最低價不得超過前市收盤價×(1-最大允許跌幅比率)。
在證券報刊上,我們常常可以見到以月或年為時間段的開市價、最高價、最低價和收市價,這些價格都是以交易日的四種價格為基礎統計出來的。如月開市價是指當月第一個交易日的開市價,月收市價是指當月最後個交易日的收市價,月最高價與月最低價以此類推。此時,在某種證券價的統計中,經常會用到歷史最高價和歷史最低價,前者是指該種證券上市來的最高成交價格,後者是指該種證券上市以來的最低成交價格。
8、從分筆成交判斷主力動向。
主力操盤手法如何一般都能在成交量上表現出來:底部放量是行情即將上升的標志,頂部放量預示著行情即將回調;上升過程中放量表示還有上升空間,下跌放量表示還沒調整到位;上升縮量表示動力不足,隨時有回調的可能,下跌縮量表示下跌動力不足。這些從日成交量上都可以很容易的觀察出來,而每日分筆成交量的變化卻更能發現莊家的意圖,也是較難判斷的,下面僅以天津港(600717)近日的變化來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
天津港自去年11月5日擺脫盤整一種小陽穩步上揚,到11月12日盤中成交量出現了異動,從分價表上看,買價和賣價的三個價位顯示出來的股數並不大,但分筆成交的數量卻很大,盤中一筆十幾萬的大單將股價砸至11.70元,隨即又迅速拉起,當時的價位是12.10元左右,每個價位的待成交量股數均只有幾千股,顯然11.70元成交的十幾萬股是預先埋好的,而且這種情況在當日盤中數次出現,成交量均很大,這種做法使當日的K線圖一下擊穿了均線系統,尾市又被拉回,形成了一個光腳長陽,當日成交量創下近期天量,但當日收盤僅比前日上漲了0.12元,從這種變化可以判斷,當日主力不是在震倉。若是震倉底下不會有預先埋好的接單,這種做法,使天津港在當日的漲跌幅榜中不易被人注意,而主力又達到了自己的意圖,不讓散戶在低位搶到過多的籌碼,這種情況在環保股份起動之初也出現過?
10、成交筆數分析是依據成交次數,筆數的多少,了解人氣的聚集與虛散,進而研判股價因人氣的強弱變化所產生可能的走勢。應用如下:
A、在股價高檔時候,成交筆數較大,且股價下跌,為賣出時機。
B、在股價低檔時候,成交筆數放大,且股價上升,仍有一段上升波段。
C、在股價低檔時候,成交筆數縮下,表示即將反轉,為介入時機。
E、成交筆數分析不適用於短線操作。
11、每筆手數就是每筆交易的平均成交量/手數,它是用來測算大戶是否進場買賣股票的有效方法,從每筆手數的變動情形可以分析股價行情的短期變化。
A、每筆手數=成交手數/筆數。
B、每筆手數增大表示有大額的買賣,每筆手數減少表示參加買賣的多是小額散戶。
C、在下跌行情中,每筆手數逐漸增大,顯示有大戶買進,股價可能於近日止跌。
D、在上漲行情中,每筆手數逐漸增大,顯示有大戶出貨股價可能於近日止漲下跌。
E、在上漲或下跌行情中,每筆手數沒有顯著的變化,表示行情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F、在一段大行情的終了,進入盤踞時,每筆手數很小且沒有大變化,則表示大戶正在觀望。
❺ 期貨交易的風險分析
1、經紀委託風險。客戶在選擇和期貨經紀公司確立委託的過程中所產生的風險。2、流動性風險。由於市場的流動性較差,期貨投資很難迅速、及時的成交所產生的風險。這樣的風險通常會在投資者建倉和平倉過程中表現最為明顯。3、強制平倉風險。期貨投資的執行是由期貨交易所和期貨經紀公司分級進行的每日結算制度。在結算過程中,由於公司依照交易所提供的結算結果每天都得面對投資者的盈虧情況做出結算,因此當期貨價格波動很大、保證金未能在規定期限補足的時候,交易者就有可能面臨強制平倉的風險。4、交割風險。期貨合約都是有期限的,當合約到期之時,全部尚未平倉合約都要進行實物交割。所以說,不準備進行交割的投資者要在合約到期之前把手中尚未平倉合約及時的平倉,以免承擔交割責任。5、市場風險。投資者在期貨投資當中,最大的風險來自市場價格的波動。這樣的價格波動給客戶帶來交易的盈利或者是損失的風險。由於杠桿原理的作用,此風險是放大了的,投資者要注意隨時防範。
❻ 怎樣分析期貨、股票成交量明細
文章很長希望對你有幫助。其實看成交明細這樣的實時盤口語言,需要長時間的看盤和分析練成相應的能力,不可能靠一篇兩篇文章來解決問題。你可以對照下面的每天堅持看盤分析,時間久了就大致能判斷出了。
從成交明細分析主力異動
1、逐筆成交一般顯示的數據格式為在幾分幾秒以多少價格分幾筆成交了多少手。在這里我們要注意的是成交手數有時候是帶小數點的,這是因為股票買進的股數最少是100股,委託的股數也應是100的整數倍,賣出卻沒有限制,因此成交的手數會有小數點。另外一點就是如果在成交價格和手數前面沒有顯示,則一半是默認的1筆。
2、分時成交一般顯示的數據格式為在幾分幾秒以多少價格成交了多少手。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成交手數永遠是整數,不會出現小數點數字。其中現手累計數就是總手數。總手數也叫做成交量。有些軟體在現量後面標注藍色S和紅色B,前者代表賣,後者代表買。目前市面上出現了LEVEL-2行情數據,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大智慧,在那裡是叫分時成交,實際上就是我們在普通分析軟體上F1看到的「分筆成交明細」,但是他和LEVEL-2行情數據提供的逐筆成交明細是不一樣的。
3、一個孤獨的數字是缺乏意義的,但是一些連續的數字則是充滿想像的。一般來說,成交筆數越少,金額越大,表示成交比較強勢,反之是弱勢。尤其是成交筆數比較大而集中的時候,表示有大資金活躍跡象,該股出現價格異動的概率就大,應該引起投資者的注意。而如果半天也沒人買或者都是一些小單子在交易,則至少短期不大可能成為好股。
4、交易數據三維元素----數量、價格和筆數。不陌生的是前面兩個,筆數就是交易批次。在數量一定的前提下,筆數少說明交易力度強,反之就弱。筆數的變動與數量方向一致,交易為常態,反之就是非常態。
5、分時圖的基礎知識。分時圖是指大盤和個股的動態實時(即時)分時走勢圖,其在實戰研判中的地位極其重要,是即時把握多空力量轉化即市場變化直接根本,在這里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概念性的基礎常識。
大盤指數即時分時走勢圖:
1) 白色曲線:表示大盤加權指數,即證交所每日公布媒體常說的大盤實際指數。
2) 黃色曲線:大盤不含加權的指標,即不考慮股票盤子的大小,而將所有股票對指數影響看作相同而計算出來的大盤指數。
參考白黃二曲線的相互位置可知:A)當大盤指數上漲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流通盤較小的股票漲幅較大;反之,黃線在白線之下,說明盤小的股票漲幅落後大盤股。B)當大盤指數下跌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流通盤較小的股票跌幅小於盤大的股票;反之,盤小的股票跌幅大於盤大的股票。
3) 紅綠柱線:在紅白兩條曲線附近有紅綠柱狀線,是反映大盤即時所有股票的買盤與賣盤在數量上的比率。紅柱線的增長減短表示上漲買盤力量的增減;綠柱線的增長縮短表示下跌賣盤力度的強弱。
4) 黃色柱線:在紅白曲線圖下方,用來表示每一分鍾的成交量,單位是手(每手等於100股)。
5) 委買委賣手數:代表即時所有股票買入委託下三檔和賣出上三檔手數相加的總和。
6) 委比數值:是委買委賣手數之差與之和的比值。當委比數值為正值大的時候,表示買方力量較強股指上漲的機率大;當委比數值為負值的時候,表示賣方的力量較強股指下跌的機率大。
個股即時分時走勢圖:1) 白色曲線:表示該種股票即時實時成交的價格。
2) 黃色曲線:表示該種股票即時成交的平均價格,即當天成交總金額除以成交總股數。
3) 黃色柱線:在紅白曲線圖下方,用來表示每一分鍾的成交量。
4) 成交明細:在盤面的右下方為成交明細顯示,顯示動態每筆成交的價格和手數。
5) 外盤內盤:外盤又稱主動性買盤,即成交價在賣出掛單價的累積成交量;內盤主動性賣盤,即成交價在買入掛單價的累積成交量。外盤反映買方的意願,內盤反映賣方的意願。
6) 量比:是指當天成交總手數與近期成交手數平均的比值,具體公式為:現在總手/((5日平均總手/240)*開盤多少分鍾)。量比數值的大小表示近期此時成交量的增減,大於1表示此時刻成交總手數已經放大,小於1表示表示此時刻成交總手數萎縮。
實戰中的K線分析,必須與即時分時圖分析相結合,才能真實可靠的讀懂市場的語言,洞悉盤面股價變化的奧妙。K線形態分析中的形態頸線圖形,以及波浪角度動量等分析的方法原則,也同樣適合即時動態分時走勢圖分析,具體實戰研判技巧筆者將另文探討。
6、所謂「零股」,即不足100股(最小交易單位)的股票。
交易規則規定:在每個交易日的正常交易時間內,投資者可以委託賣出零股,但不能委託買入零股。
那麼「零股」是如何產生的呢?第一種可能是股票經過送股、配股、轉配股後,產生了「零股」。例如某投資者原擁有南京化纖[l]600889[/l]1500股,分配方案為每10股送紅股3股,則他可分到紅股450股,該投資者此時就擁有1950股了;另一種可能性是因為允許委託賣出零股,那麼賣出盤完全有可能存在零股。例如陸家嘴[l]600663[/l]在16.31元/股價位的賣出盤有3680股,而買入盤有5200股,該股票買入者是按「價格優先、時間優先」原則,在16.31元/股的價格上依次成交,輪到某位資者委託買入該股票時,可能已有3600股成交了,而該價位下的賣出盤只剩下80股,此時該投資者即使委託買入該股票600股,但實際只能成交80股。隨後該股票價格上揚,超過原來6.31元/股的價格,至收盤也未曾回落到16.31元/股的價格,結果使得該投資者仍有520股不能成交。
而所謂委託賣出零股,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加以解釋:如投資者持有某隻股票170股,70股是零股,這時,該投資者可以一次性賣出170股;或者先賣100股,然後賣70股,或者先賣140股,再賣30股均可。若投資者持有某隻股票500股,並無零股,這時,他仍舊可以將其拆成零股賣出,可以先賣350股,然後賣150股。總之,投資者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可以委託賣出零股。
7、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
開市價又稱開盤價,是指某種證券在證券交易所每個交易日開市後的第一筆買賣成交價格。
世界上大多數證券交易所都採用成交量最大原則來確定開盤價。如果開市後一段時間內(通常為半小時)某種證券沒有買賣或沒有成交,則取前一日的收盤價作為當日證券的開盤價;
如果某證券連續數日未成交,則由證券交易所的場內中介經紀人根據客戶對該證券買賣委託的價格走勢提出指導價,促使成交後作為該證券的開盤價。在無形化交易市場中,如果某種證券連續數日未成交,以前一日的收盤價作為它的開盤價。
收市價又稱收盤價,通常指某種證券在證券交易所每個交易日里的最後一筆買賣成交價格。
如果某種證券當日沒有成交,則採用最近一次成交價為作收盤價。初次上市的證券,以其上市前公開銷售的平均價格作為收盤價。如果證券交易所每日開前、後兩市,則會出現前市收盤價和後市收盤價。一般來說,證券交易所後市收盤價為當日收盤價。在我國深圳證券交易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收市價的確定有所不同,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收市價是以每個交易日最後一分鍾內的所有成交加權平均計算得出的,而上海證券交易所則以最後一筆成交價格作為收盤價。
最高價,指某種證券在每個交易日從開市到收市的交易過程中所產生的最高價格。如果當日該種證券成交價格沒有發生變化,最高位就是即時價;若當日該種證券停牌,則最高價就是前收市價。如果證券市場實施了漲停板制度或漲幅限制制度,則最高價不得超過前市收盤價×(1+最大允許漲幅比率)。
最低價,指某種證券在每個交易日從開市到收市的交易過程中所產生的最低價格。如果當日該種證券停牌,則最低價就是前收市價。如果證券市場實施了跌停板制度或跌幅限制制度,則最低價不得超過前市收盤價×(1-最大允許跌幅比率)。
在證券報刊上,我們常常可以見到以月或年為時間段的開市價、最高價、最低價和收市價,這些價格都是以交易日的四種價格為基礎統計出來的。如月開市價是指當月第一個交易日的開市價,月收市價是指當月最後個交易日的收市價,月最高價與月最低價以此類推。此時,在某種證券價的統計中,經常會用到歷史最高價和歷史最低價,前者是指該種證券上市來的最高成交價格,後者是指該種證券上市以來的最低成交價格。
8、從分筆成交判斷主力動向。
主力操盤手法如何一般都能在成交量上表現出來:底部放量是行情即將上升的標志,頂部放量預示著行情即將回調;上升過程中放量表示還有上升空間,下跌放量表示還沒調整到位;上升縮量表示動力不足,隨時有回調的可能,下跌縮量表示下跌動力不足。這些從日成交量上都可以很容易的觀察出來,而每日分筆成交量的變化卻更能發現莊家的意圖,也是較難判斷的,下面僅以天津港(600717)近日的變化來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
天津港自去年11月5日擺脫盤整一種小陽穩步上揚,到11月12日盤中成交量出現了異動,從分價表上看,買價和賣價的三個價位顯示出來的股數並不大,但分筆成交的數量卻很大,盤中一筆十幾萬的大單將股價砸至11.70元,隨即又迅速拉起,當時的價位是12.10元左右,每個價位的待成交量股數均只有幾千股,顯然11.70元成交的十幾萬股是預先埋好的,而且這種情況在當日盤中數次出現,成交量均很大,這種做法使當日的K線圖一下擊穿了均線系統,尾市又被拉回,形成了一個光腳長陽,當日成交量創下近期天量,但當日收盤僅比前日上漲了0.12元,從這種變化可以判斷,當日主力不是在震倉。若是震倉底下不會有預先埋好的接單,這種做法,使天津港在當日的漲跌幅榜中不易被人注意,而主力又達到了自己的意圖,不讓散戶在低位搶到過多的籌碼,這種情況在環保股份起動之初也出現過?
10、成交筆數分析是依據成交次數,筆數的多少,了解人氣的聚集與虛散,進而研判股價因人氣的強弱變化所產生可能的走勢。應用如下:
A、在股價高檔時候,成交筆數較大,且股價下跌,為賣出時機。
B、在股價低檔時候,成交筆數放大,且股價上升,仍有一段上升波段。
C、在股價低檔時候,成交筆數縮下,表示即將反轉,為介入時機。
E、成交筆數分析不適用於短線操作。
11、每筆手數就是每筆交易的平均成交量/手數,它是用來測算大戶是否進場買賣股票的有效方法,從每筆手數的變動情形可以分析股價行情的短期變化。
A、每筆手數=成交手數/筆數。
B、每筆手數增大表示有大額的買賣,每筆手數減少表示參加買賣的多是小額散戶。
C、在下跌行情中,每筆手數逐漸增大,顯示有大戶買進,股價可能於近日止跌。
D、在上漲行情中,每筆手數逐漸增大,顯示有大戶出貨股價可能於近日止漲下跌。
E、在上漲或下跌行情中,每筆手數沒有顯著的變化,表示行情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F、在一段大行情的終了,進入盤踞時,每筆手數很小且沒有大變化,則表示大戶正在觀望。
❼ 期貨交易真是概率游戲還是賭博游戲
期貨交易的人群主要分兩大類,一類是做套保的,這類一般是相關企業和機構,一類就是投機的個人,在這類里的人都是能者多得,強者的天下,他們都有很好的技術分析能力和自控能力,這些都是經過了大風大浪淘沙留下來的,從技術分析角度說是概率游戲吧,從自控能力的角度來說是賭博游戲
❽ 期貨交易多少筆 具有概率統計意義
2--3年
❾ 期貨交易技術指標分析應明白什麼核心理念呢
在期貨投資過程中,投資者運用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方法分析行情,指導操作,作出投資決策。基本分析是收集各種影響該期貨品種的供給與需求因素,根據因果關系的推理,從而形成對價格的預期。它被認為是一種科學的、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就大豆期貨而言,具有前瞻性與預測性並受市場廣泛關注從而對大豆價格產生重大影響的反映基本面狀況的報告之一,是美國農業部(USDA)每月公布的世界農產品供需預測報告(WASDE)。除了這一重要因素之外,還有其它許多基本面因素影響大豆價格,如政府政策、經濟狀況、天氣狀況等。
技術分析,根據約翰·墨菲的定義是:「以預測市場價格變化的未來趨勢為目的,以圖表為主要手段對市場行為進行的研究。」技術分析的三種基本假定或前提條件是:1、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2、價格以趨勢方式演變;3、歷史會重演。其中第1點是技術分析的基礎,其含義是在商品期貨市場上,能夠影響某種商品期貨價格的任何因素,包括基本的、政治的、心理的以及其它因素都反映在價格之中,即所謂的「有效市場」。第2、第3點是保證技術分析的可操作性。技術分析的核心是把握趨勢。當一種技術指標為市場所認同並遵循時,該指標與市場之間產生正反饋效應。技術指標影響交易行為,交易行為驗證技術指標。
技術指標主要分為趨勢分析指標與擺動指數等,我們逐一對此進行定量檢驗。由於大豆不同月份的合約之間具有很強的聯動性,一般情況下,近月合約上漲,後續月份合約也相應上漲;近月合約下跌,後續月份合約也相應下跌,總提價格走勢基本相同。因此,為便於分析,我們在此只選擇成交量與持倉量較大的九月合約作為分析對象。從市場年度來看,9月是北半球大豆市場年度的第一個月份,我國與美國為當年9月到次年8月。從作物年度看,對於我國與美國來說,每年9月,當年的大豆已進入成熟期,產量基本確定,9月合約的價格對於該市場年度的大豆價格較為關鍵。因此我們在此選擇9月合約作為分析對象。分析的區間選定為2003年1月2日至2004年12月31日。其中2003年1月至2003年9月15日為大連大豆0309合約的日交易價格,2003年9月16日至2004年9月14日為大連大豆0409合約的日交易價格,2004年9月15日至2004年12月31日為大連大豆0509合約的日交易價格。即當年九月合約到期後立即選擇下年九月合約。
一、趨勢分析指標的有效性
趨勢分析指標主要有:1、移動平均線(MA);2、停損指標(SAR);3、布林通道(BOLL);4、瀑布線(PUBU);等等。由於第1、第2種趨勢分析指標較為常用,並且容易量化,這里將主要對這兩個趨勢分析指標的有效性進行定量檢驗。
1、單一移動平均線
一般情況下,投資者較為關注的短期移動平均線是5日、10日、20日均線,而中期移動平均線中50日均線、60日均線關注者較多,長期移動平均線在期貨交易中受重視的程度不如前兩種高,但對於把握大豆價格的基本方向也具有重要意義。只有一種技術指標受市場的關注程度越高,對於市場的影響也相應越大。我們在此選擇10日均線、60日均線及120日均線的有效性作具體分析。由於國內普遍關注的均線系統是簡單移動平均線,所以,我們選定簡單移動平均作分析。此外,為了便於分析,我們只對收盤價格作為分析對象,並且每次交易的倉量設為1手。
交易原則:當日價格由下向上突破均線,則買入合約,並持有,直至價格由上向下突破均線時平倉,並反手做空,空單直至價格由下向上突破均線時平倉,並反手做多,持有。如此反復。 按照上述原則,得到如下結果:
從上表可以看出,在我們考察期間內,60日均線的盈利情況最佳。可以認為,按照中期移動平均線進行操作,雖然出現錯誤指標的概率較大,但因其把握大豆期貨價格大趨勢(單邊市)較佳,在出現大方向的時候,能夠得到很好的盈利,同時在控制連續虧損總額上,也有較好表現。短期均線由於易受價格波動影響,即使在單邊市中,也很容易出現假突破的概率較大,從而可能遭受較大損失。短期平均在控制虧損上表現最差,並且由於操作上頻繁進出,實際交易中手續費支出最大。另一方面,長期均線雖然出現假突破的概率最小,但由於對價格的反應最弱,因而會失去一些較好的盈利機會,特別是中期價格趨勢。
美林公司研究部門在20世紀70年代曾對移動平均線在期貨交易中的盈利情況作過較深入研究,結果表明對於大豆期貨而言,最佳的單一移動平均線為55天(請參閱:約翰·墨菲,期貨市場技術分析,第231-233頁),也為中期移動平均線。
2、雙重移動平均線
我們也可以採用兩條移動平均線來產生趨勢信號,較長期者用來識別趨勢,較短期者用來選擇時機。利用兩條平均線及價格三者的相互作用,產生趨勢信號。
一般雙重移動平均線有兩種應用方法:
第一種稱為「雙線交叉法」。當短期平均線向上穿越較長期平均線時,構成買入信號;當短期平均線向下穿越較長期平均線時,構成賣出信號。
第二種使用雙移動平均線的方法是,把它們中間看作某種中性區。那麼,僅當收盤價格同時向上越過了兩條平均線之後,才構成買入信號。然後,如果價格再跌回中性區,則上述信號被取消。同樣,僅當收盤價格同時向下穿越了兩條平均線之後,才構成賣出信號。然後,如果價格在漲回兩條平均線之間的中性區,就平倉了結上述空頭頭寸。只要價格維持於中性區內,就袖手靜觀。依此方法設計的系統,也有一些其他系統所不及的長處。
一般較為常用而且直觀便於操作的方法是第一種方法,即「雙線交叉法」。本文利用這種方法進行分析。
一般地,在雙線交叉法中,一條平均線為短期移動平均線,另一條為中期或者長期移動平均線。設短期移動平均線的周期為M,中期或長期移動平均線的周期為N,則兩者之間有如下關系:N-M越大,則兩者相交概率越小,從而短期均線指導選擇入市機會的作用越弱;N-M越小,則兩者相交的概率越大,出現錯誤操作信號的概率越大。 為了平衡上述兩者的利弊,我們選擇一條短期平均移動線與一條中期平均移動線組成的雙移動平均線系統。
交易原則:當短期平均移動線上穿中期平均移動線,則買入大豆期貨合約,並持有,直至前者下穿後者時平倉,並反向做空,持有空單,直至前者再次上穿後者,平倉,並反向做多,持有。如此反復。 在此我們測試10日均線與50日均線所組成的雙移動平均線系統。另外,我們驗證美林公司的研究結果即20日與45日的所謂最佳雙線交叉組合以及在實際交易中較為常用的10日與20日雙移動平均線系統。
在我們考察的期間內,10日均線與50日均線組成的雙均線系統的累計盈利情況最佳。但即使這樣,雙移動平均線交叉法的整體盈利情況不如單一均線的盈利情況。20日均線與45日均線所組成的系統甚至累計虧損。並且,雙移動平均線交叉法在控制虧損額方面表現較差。在大部分的概念中,雙移動平均線系統比單一平均移動線更為有效,通過上文的檢驗,事實並非如此。這個結論在實際的操作中值得注意。
3、停損指標
停損指標又稱拋物線轉向指數,是利用拋物線方式,隨時調整停轉點位置以觀察買賣點的技術分析工具。在期貨交易中,如何提高盈利水平很重要,同時如何控制風險,及時止損也相當重要。而停損指標顧名思議,在止損方面表現突出,同時也具有跟蹤趨勢的特性。
交易原則:價格由上向下跌破SAR線時賣出大豆期貨合約,持有空單,直至價格由下向上突破SAR線時買入平倉,並反向做多,持有多單,直至價格由上向下跌破SAR線時平倉,並反向做空。如此反復。
著名的GET技術分析軟體在運用停損指標進行分析時,具有將其優化與精確調整的功能。從而能夠方便地解決該指標的參數設置問題。在我們考察的區間內,經過優化與精確調整後的參數為(46,37,250)。按照上述原則,得到如下結果:
停損指標具有很好的盈利能力,並且具有優秀的控制虧損的能力。同時因其具有直觀,容易操作的優點,在實際交易中應有很好的表現。
二、擺動指數的有效性分析
除了上述趨勢分析指標外,在期貨交易中還大量使用擺動指數進行分析,指導操作。擺動指數的數量眾多,但最為常用的有:KD指標、MACD指標、RSI指標及ROC指標等。由於KD指標及RSI指標在實際的使用中主要觀察價格是否處於超買或超賣狀態,而在熊市或牛市場行情中其超買或超賣的區間范圍會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很難通過統計的方法來對其有效性進行檢驗,而只能憑借投資者個人的經驗來確定與把握。在這里我們主要考察MACD指標與ROC指標的有效性。
1、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MACD)
是利用兩條指數加權移動平均線,即快速移動平均線DIF與慢速移動平均線DEA。構造的指標,既可以把它用作擺動指數,也可以用作趨勢信號,還可合二為一。MACD需要設定參數,一般較為常用的是MACD(13,26,9),GET技術分析軟體默認的參數也是(13,26,9),在此我們對此作出檢驗。
交易原則:當DIF向上穿越DEA時,買入大豆期貨合約,持有,直至DIF向下穿越DEA時平倉,並反向做空,持有空單,直至DIF再次向上穿越DEA,平倉並反向做多。如此反復。
按照上述原則,得到MACD(13,26,9)的交易結果如下:
在我們考察的期間內,MACD指標對於大連大豆9月合約的盈利能力及控制風險的能力均為一般。
2、變化速度指數(ROC)
變化速度指數是利用當前的收市價和一定天數以前的收市價的商(比價)來表示市場的變化速度。它以向上或向下穿越零線(經標准化處理)作為買入或賣出期貨合約的信號。 變化速度指數同樣涉及到如何選擇參數的問題。為了選擇合適的參數,我們有必要先考察該品種的價格循環周期。
GET軟體具有分析循環周期的功能,在我們考察的期間內,大連大豆9月合約的循環周期,我們可以將此變化速度指數的參數設為23,即ROC(23)。
交易原則:當ROC指數向上穿越零線時,買入大豆期貨價格,持有,直至ROC指數向下穿越零線時平倉,並反向做空,持有空單,直至ROC指數再次向上穿越零線時平倉,並反向做多,持有多單。如此反復。
按上述交易原則,ROC(23)的交易結果如下:
按照ROC(23)指數進行交易,能夠實現累計盈利,但盈利的能力不及同為擺動指數的MACD指標高。
通過對趨勢分析指標和擺動指數的有效性分析,可以發現,單一移動平均線的盈利能力較強,並且中期的移動平均線較其它移動平均線更佳。而雙重移動平均線的雙交叉法的盈利能力不如單一移動平均線的盈利能力強。趨勢分析指標中的停損指標的盈利能力最強,並且其控制風險的能力較佳,可以在實際的交易中重點關注。而擺動指數中的MACD指標及ROC指標,能夠實現整體盈利,但其盈利的能力不如單一移動平均線與停損指標強,而優於雙重移動平均線交叉法。
需要指出的是,技術指標是對以往交易規律的總結,由於市場運行是一個涉及政治、經濟、社會、心理等諸多方面的綜合過程,不斷發展變化的環境需要投資者在運用技術指標時有一個辨證的思維,既尊重技術指標的作用又不完全拘泥於技術指標,只有這樣才能保持較高的投資成功率,得到理想的投資回報。
❿ 從事期貨交易虧損概率多大
99%以上,不信去游俠股市模擬以下吧,能堅持3個月不虧損你就是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