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反期貨的案例分析
㈠ 想要一個變相期貨的案例及其分析
就像「埋」了顆地雷等著別人來踩的道理一樣,所以叫「預埋單」;
㈡ 《期貨法律法規》案例分析題
a
原因:
b.不管是否盈利,都要追認.至於客戶是否要追究責任那是另外一回事
c.要最短時間內追認
d.下了單,還能撤銷?
㈢ 案例分析開成公司與亮昌公司
國儲銅案例
案例介紹
自2003年下半年以來,國際銅價快速攀升,持續上漲的時間和上漲幅度均超過以往,世界各大機構紛紛預測在此輪上漲之後,國際銅價將步入下跌時期。如英國商品研究所2004年11月預測,2005年全球銅供應將出現10萬多噸的過剩;2004年11月中旬舉行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年會上,國際大投資銀行也大多預測2005年銅價會下調,市場將繼續過剩。但實際情況卻是國際銅價的逆市上漲,在2005年11月更是達到期銅市場百年來的最高紀錄,每噸高達41466.5美元。「國儲銅」事件正是發生在有關機構預測國際銅價會下跌,但實際卻持續上漲的時期。2005年11月9日國家物質儲備局(簡稱國儲局)發布的國家儲備銅競價銷售公布稱:為緩解當前國內銅供應緊張的狀況,滿足國內消費需求,國儲調節中心受國儲局委託,於2005年11月16日拍賣2萬噸國家儲備銅。在此後短短的一個月內,國儲局舉行了四場現貨銅拍賣會,拍賣起價一次比一次高,給市場帶來的沖擊一次比一次大,其中,第三場拍賣起價上海、寧波地區為每噸371400元,但首批100噸的成交價格就達381200元/噸,拍賣價遠高過市場的預期,消息一經傳出,滬銅期貨和LME銅期貨價格便快速上揚。第四場現貨銅拍賣會上,佔2萬噸拍賣總量80%的1.6萬噸銅流拍的拍賣底價與市價不相上下,參與者怨聲載道。盡管國儲局聲稱拋售銅的目的在於滿足國內銅的需求,平抑銅價,但市場更願意相信國儲局此舉是在緩解其在期貨市場的損失所帶來的壓力。因為自2005年11月13日開始,外電紛紛披露,中國國儲局一名交易員劉其兵在銅期貨市場上通過LME場內會員SEMPRA,在每噸31000多美元的價位附近拋空銅,建立空頭頭寸約15萬至20萬噸,這批頭寸交割日在2005年12月21日。但自2005年9月中旬以來,國際基金不斷以推高銅價的方式逼空國儲局,銅價每噸上漲約600多美元。不斷走高的國際銅價無疑會給國儲局造成巨額虧損,所以國儲局不得不通過不斷拋售國內現貨來緩解壓力,挽回損失。2005年年末,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坦言,由於缺乏對市場風險的有效控制,國儲局在此次事件中損失慘重。
案例分析
「國儲銅」事件的發生並不是偶然的,它與國儲局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密切相關。
1、內部控制存在嚴重缺陷。期貨交易的特殊性使得企業財務報告難以公允反映期貨投資業務對財務狀況的影響,因而針對期貨交易的內部控制相對困難。國儲局在期貨交易內部控制方面存在嚴重缺陷:一是國儲局本身沒有資格從事境外期貨套期保值業務,是借道中糧期貨經紀公司進入期貨市場。由於其行為是非法的,所以在國儲局內部並沒有制定與期貨交易相關的如付款、對外投資等內部控制制度,制度的缺失使國儲局在期貨市場的行為缺乏合理基礎,因而更多地是進行投機而不是投資。二是在世界期貨業中,從事期貨交易的下單人和資金調撥人都是分開的,期貨經紀公司一般會定期與客戶進行核對,以確定期貨交易的下單人和資金調撥人是否為同一人。而國儲局從事期貨交易的人員劉其兵既是期貨交易的下單人,又是資金調撥人,明確違反了期貨交易的一般內部控制原則。
2、風險管理水平低下。國儲局所進行的期貨交易具有多樣化的內在風險,包括戰略風險、財務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以及結算風險等,而執行期貨交易的操作人員是惟一了解現狀或對自己的行動可能帶來潛在後果進行認真思考的人,其他處於控制地位的管理人員可能不理解或缺乏信息去理解與投資對象相聯系的風險性質,因此期貨交易的風險大於一般交易的風險。而國儲局對期貨交易既沒有制定風險管理的總體目標,也沒有建立一整套風險管理基本流程。此外,對國際銅市價格走勢的判斷失誤也說明了國儲局缺少懂得期貨風險管理的專業人才。
3、監管缺位。作為國儲局國儲調節中心的交易員,劉其兵一邊為中心做交易,一邊為自己建立了多達20萬噸的頭寸,嚴重被套且長時間無人察覺。原因是劉其兵曾為國儲調節中心賺取過一定利潤,也被譽為「近兩年全球最出色的交易員」。因此,國儲調節中心大膽放權,期貨投資的暴利加上監管的缺位直接誘發了劉其兵投機而非套期保值的交易行為,導致了國儲局的巨額虧損。
㈣ 期貨投機的案例分析
在期貨市場上純粹以牟取利潤為目的而買賣標准化期貨合約的行為,被稱為期貨投機。 期貨投機可以「買空」,也可以「賣空」。
1、買空投機 【例】某投機者判斷某月份的棉花價格趨漲,於是買入10張合約(每張 5噸),價格為每噸 14200 元,後來棉花期貨價格上漲到每噸14250元,於是按該價格賣出 10 張合約。獲利 :(14250元/噸-14200元/噸)×5噸/張×10張 = 2500元 2. 賣空投機 【例】某投機者認為 2012年11月份的小麥會從1300元/噸下跌,於是賣出 5 張合約(每張 10噸)。後小麥期價下跌至每1250元 /噸,於是買入 5 張合約,獲利 :(1300元/噸-1250元/噸)×10噸/張×5張 =2500元
㈤ 期貨案例分析報告
可參考。。取一段時間的指數走勢,加上對消息面和技術面的分析即可,並可拿後市走勢對其驗證,有出入時再找原因,這樣分析比較全面。
僅從技術形態來講,恆指從31958點下來兩個多月的調整,向下契形整理形態比較突出,然而第二低點(2007.12.18點位:26093)卻比第一低點(2007.11.22點位25861)高,第三低點(2008.1.7點位26698)又比第二低點高,這樣就演變成向上的 三角形。如此,向下向上的 突破尤其難以判斷,而且本周為敏感周期,方向的決定在本周出結果,向下破半年線26184將會引發大幅破位殺跌,將調整到23500點上下又支撐。向上站穩60日線,將形成三重底,三月內將 再創新高。
但必須指出,由於美國經濟不穩定可能帶動恆指大幅震盪。出現的變數更難以判斷,短線來看,美國減息預期,油價高位回落,美元反彈都是有利於市場的一面,恆指近日會有一定幅度上漲。中期來看,美國經濟放緩已成定局,難以走出較好行情,仍舊看淡恆指。
http://www.hnafc.com/
㈥ 期貨投資典型案例分析:期貨交易為什麼會賠錢
首先,需要確認所做交易的是否為正規交易所名下的期貨合約。科普一個事情,我國目前證監會監督管理下的正規期貨交易所有且只有四家,分別為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以上四家交易所的期貨品種均需要通過正規期貨公司進行交易。驗證一家期貨公司是否正規合法,可以從中期協網站上查詢驗證。ps,注意,所有電話邀請你做期貨的,都是騙子!
其次,期貨市場是一個講究平衡的市場,有人賺錢必然就有人虧錢。你不是僅僅與普通散戶博弈,你還需要與眾多掌握了現貨資源的企業博弈。期貨市場行情依託於現貨市場,如果對現貨價格波動不敏感,就容易虧損。
第三,期貨市場比股票市場波動更大風險更大,假如沒時間盯盤,且不懂設置止損止盈,那麼虧損是必然的事情。
㈦ 變相期貨的案例
「變相期貨」第一案
原告是嘉興市大江南絲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江南公司),系繭絲綢交易市場的正式會員。被告中國繭絲綢交易市場由同為被告的中國絲綢進出口總公司、中國絲綢工業總公司、浙江省絲綢集團有限公司、四川省絲綢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嘉欣絲綢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設立。
2009年1月26日,大江南公司向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遞交「民事訴狀」,把交易市場等8家公司列為被告,要求依法判定交易市場、結算公司歸還其佔有原告的基礎保證金等款項共計2326餘萬元,同時,大江南公司還要求判令中國絲綢進出口總公司等5家公司負有連帶清償責任。
「繭絲綢市場多次更改並違反交易規則,違規操縱其控制的席位,持續拉高交易價格,使會員單位無法正常交易,並且未徵得我們同意,將全部合約強行轉讓,給我單位造成重大損失。」大江南公司訴稱,2005年11月初至當月15日短短兩周內,以大江南公司、浙江巴貝領帶有限公司和浙江巴貝絲業有限公司為主的空頭,和與交易市場及結算公司的股東單位和關聯單位為主的多頭進行了一輪搏殺。「由於對方操縱市場,空頭注入的3億多元的保證金打了水漂」。
據了解,繭絲綢市場分別在2005年11月7日和11月10日兩度將交易保證金的比例從交易額的5%提高到20%和40%,且通知當日付諸實行。而根據結算公司的合同訂購交易結算實施細則第十五條規定,調整保證金收取標准應在實施日5天前公告。
2005年11月14日,巴貝領帶公司和巴貝絲業公司以繭絲綢市場不屬國家法定的期貨交易場所、合同訂購交易「違法」為由,拒絕繳納新增保證金及履行相關合同,並向公司所在地的嵊州市公安局報案。隨後,紹興市中級人民法院、嵊州市公安局迅速凍結、查封了市場賬戶,案值9200餘萬元。當年12月8日,在商務部、浙江地方政府的協調下,繭絲綢市場與巴貝絲業公司和巴貝領帶公司達成協議,賠償兩家公司6950萬元的交易損失。
兩家公司的成功「維權」,使大江南公司突然「醒悟」,並最終走上法庭。
㈧ 期貨交易案例分析問題
目前國內各家期貨經紀公司的保證金比率一般都在10%左右,你這個問題沒有提供具體的保證金比率數值,因此無法算出具體的各保證金數值。我在這里給你個比較詳細的演算框架,具體數值你自己向裡面套。
假設這家期貨經紀公司上海銅的保證金比率為a,那麼張先生的
(1)履約保證金=16500×5×20×a
初始保證金=16500×5×20×a
維持保證金=16500×5×20×a×75%
(2)浮動虧損=(16500-16000)×5×20=50000
那麼現在,張先生的保證金賬戶余額為100000-50000=50000 ,如果這一賬戶余額小於維持保證金(16500×5×20×a×75%),那麼張先生就需要補足保證金了,需要補交的就是追加保證金,
追加保證金=16500×5×20×a - 50000
如果你知道這家期貨公司的滬銅保證金比率a,代入你就可以算出具體答案了。
(個人原創,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
㈨ 期貨概論案例分析
您好,
關於第一道題,我是這樣看的。
1和4是美元的利多消息,一般來說對黃金不利。
3是關於供求關系的,所以是黃金的重要利多。
2是關於歐元的利多,對黃金有利。
綜合評價的話,還是看漲黃金的。因為雖然美元可能走強,但是更重要的因素是黃金的供求關系正在發生變化。在這樣強有力的論據面前,美元的利多論據很難改變本人看漲黃金的觀點。
第二道題,不用說,自然是做多頭。題目的第二問已經暗示你要答多頭了。至於原因,反正就是那些被人們說爛了的論據,比如資金面來說,我國外匯儲備這么多,通貨膨脹又這么大,這么多人民幣總要有個歸宿,將來勢必推高股市。更何況經濟前景還是樂觀的,尤其是和歐美日比較之後。。。您自己總結總結就行了。
至於第二小問,就是個簡單的計算題,我就不回答了。
㈩ 期貨案例分析,求大神指導,詳細點。回答的好的話。追加50-70分。謝謝了。
老兄,貌似你一個問題問幾遍。。。
順帶麻煩一下,採納的話別幫我把貼刪除。這樣分數都會歸零。。。
1肯定是做多,題目第2問告訴你了。原因主要是資金面和宏觀面。資金面上,外匯儲備激增,通貨加劇,人民幣供應量肯定很大,遲早反映在股市上。宏觀面的話,全球經濟都不怎麼樣,就中國好些,很多資金都會被吸引過來。
2假設你買20手合約。其實也差不多,基金不能承擔太大風險,一般100萬資金只能做單手合約。2000萬做20手。一共盈利500點,每點300元,總共盈利500*300*20 - 30*20= 300萬-600元。
第二個問題
1假設三個操作,
買入看漲期權,行權價每桶150美元, 378萬桶/年
賣出看跌期權,行權價每桶62.35美元,757萬桶/年
賣出看漲期權,行權價每桶200美元, 300萬桶/年
你最好自己去畫個圖說明一下。。。這樣比較清楚。基本上油價在62,35以下,每低1美元,就虧757萬。62,35到150之間,基本沒有盈虧。150到200,每漲1美元,能賺378萬。200美元以上,每漲1美元,只賺78萬。
2看看上面的情況,就知道,東航買了很多萬桶,其實就是個飯桶。。。明明什麼都不懂,就被別人蒙騙。。。當然了,也不是沒明白人,主要問題是體制。。。沒法多說。
第二點,油價低於62美元的敞口太大,完全不合理。油價暴跌的話,就是個死。事實上,東航的做法簡直像個基金,這根本不是套期保值,分明就是個賭徒行為,而且還是個很拙劣的賭徒,完全無視勝率。。。
正確的操作,就是簡單地買進看漲期權,賣出等量(或略有出入)的看跌期權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