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投資獲利例題
⑴ 期貨計算題 (快考試了)速度求高手解答 要具體步驟 謝謝啊
你登陸一些做外匯保證金的公司網站,上面該會有具體的計算公式。
或者是在www.fx168.com上面尋找一下~
⑵ 期貨交易計算題
兄弟,我正好也做到這題,從業資格考試的題目。
我明確告訴你這題目出錯了,書上的例題也錯了。
首先3月1日的期貨合約是3400點,而不是3324點,所以在3月1號做空100單期貨到9月17日交割,每單要虧損100點,而不是176點,也就是每單要虧損30000元,100單就虧了3百萬。
你就這么簡單的理解就是做空就是漲了要賠錢,做多就是跌要陪錢,因為他在3400點的時候做空,而交割日是3500點,所以他虧了100點,所以是負的,至於其他幾位仁兄說的交割結算價的計價方式就不討論了,你就當題目里說的3500點是交割結算價好了。
出這題目的人真是腦子被驢踢過的啊,低能!!! 這本書上很多地方都有錯誤,讓人頭疼
⑶ 誰能給個股指期貨套期保值的例題啊!
要不LZ參考一下這個?股指期貨之所以具有套期保值的功能,是因為在一般情況下,股指期貨的價格與股票現貨的價格受相同因素的影響,從而它們的變動方向是一致的。因此,投資者只要在股指期貨市場建立與股票現貨市場相反的持倉,則在市場價格發生變化時,他必然會在一個市場上獲利而在另一個市場上虧損。通過計算適當的套期保值比率可以達到虧損與獲利的大致平衡,從而實現保值的目的。例如,在2006年11月29日,某投資者所持有的股票組合(貝塔系數為1)總價值為500萬元,當時的滬深300指數為1650點。該投資者預計未來3個月內股票市場會出現下跌,但是由於其股票組合在年末具有較強的分紅和送股潛力,於是該投資者決定用2007年3月份到期的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假定合約乘數為300元/點)來對其股票組合實施空頭套期保值。假設11月29日IF0703滬深300股指期貨的價格為1670點,則該投資者需要賣出10張(即500萬元/(1670點*300元/點))IF0703合約。如果至2007年3月1日滬深300指數下跌至1485點,該投資者的股票組合總市值也跌至450萬元,損失50萬元。但此時IF0703滬深300股指期貨價格相應下跌至1503點,於是該投資者平倉其期貨合約,將獲利(1670-1503)點*300元/點*10=50.1萬元,正好彌補在股票市場的損失,從而實現套期保值。相反,如果股票市場上漲,股票組合總市值也將增加,但是隨著股指期貨價格的相應上漲,該投資者在股指期貨市場的空頭持倉將出現損失,也將正好抵消在股票市場的盈利。需要提醒投資者注意的是,在實際交易中,盈虧正好相等的完全套期保值往往難以實現,一是因為期貨合約的標准化使套期保值者難以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意的數量和交割日;二是由於受基差風險的影響。
⑷ 期貨投資分析真題:要具體計算過程,謝謝
19、問1
需求的價格彈性=需求量變動率/價格變動率
根據題干,需求的價格彈性=0.25,需求量變動10%,價格為7.5,設價格應上漲 ΔP,則
0.25=10%/(ΔP/7.5) ,解ΔP=3
21、遠期理論價格計算:20*(1+10%*9/12)=21.5
高於或低於理論價格,都有套利機會,正確答案應該是ACD
⑸ 各位高手,請給我講一個期貨交易的例題
套利( spreads): 指同時買進和賣出兩張不同種類的期貨合約。交易者買進自認為是"便宜的"合約,同時賣出那些"高價的"合約,從兩合約價格間的變動關系中獲利。在進行套利時,交易者注意的是合約之間的相互價格關系,而不是絕對價格水平。
套利一般可分為三類:跨期套利、跨市套利和跨商品套利。
跨期套利是套利交易中最普遍的一種,是利用同一商品但不同交割月份之間正常價格差距出現異常變化時進行對沖而獲利的,又可分為牛市套利(bull spread)和熊市套利(bear spread兩種形式。例如在進行金屬牛市套利時,交易所買入近期交割月份的金屬合約,同時賣出遠期交割月份的金屬合約,希望近期合約價格上漲幅度大於遠期合約價格的上帳幅度;而熊市套利則相反,即賣出近期交割月份合約,買入遠期交割月份合約,並期望遠期合約價格下跌幅度小於近期合約的價格下跌幅度。
跨市套利是在不同交易所之間的套利交易行為。當同一期貨商品合約在兩個或更多的交易所進行交易時,由於區域間的地理差別,各商品合約間存在一定的價差關系。例如倫敦金屬交易所(LME)與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都進行陰極銅的期貨交易,每年兩個市場間會出現幾次價差超出正常范圍的情況,這為交易者的跨市套利提供了機會。例如當LME銅價低於SHFE時,交易者可以在買入LME銅合約的同時,賣出SHFE的銅合約,待兩個市場價格關系恢復正常時再將買賣合約對沖平倉並從中獲利,反之亦然。在做跨市套利時應注意影響各市場價格差的幾個因素,如運費、關稅、匯率等。
案例一:
某公司每年船運進口銅精礦含銅約2萬噸,分6-7批到貨,每批約3500噸銅量。方案為:若合同已定為CIF方式,價格以作價月LME平均價為准,則公司可以伺機在LME買入期銅合約,通過買入價和加工費等計算原料成本,同時在SHFE賣出期銅合約,鎖定加工費(其中有部分價差收益)。2000年2月初該公司一船進口合同敲定,作價月為2000年6月,加工費約350美元(TC/RC=72/7.2),銅量約3300噸(品位約38%)。隨即於2月8日在LME以1830美元買入6月合約,當時SCFc3-MCU3×10.032=691(因國內春節休市,按最後交易日收盤價計算),出現頂背離,於是2月14日在SHFE以19500賣出6月合約;到6月15日,在國內交割,交割結算價17760,此時SCFc3-MCU3×10.032=333。到7月1日,LME6月份的現貨平均價確定為1755美元(視為平倉價)。該過程歷時4個月,具體盈虧如下:
利息費用(約4個月):5.7%×4/12×(1830-350)×8.28=233
開證費:(1830-350)×1.5‰×8.28=18
交易成本:1830×1/16%×8.28+19500×6/10000=9+12=21
增值稅:17760/1.17×17%=2581
商檢費:(1830-350)×1.5‰×8.28=18
關稅:(1830-350)×2%×8.28=245
運保費:550
交割及相關費用:20
費用合計:233+18+21+2581+18+245+550+20=3686
每噸電銅盈虧:19500+(1755-1830)×8.28-1830×8.28-3686=41
總盈虧:41×3300=13.53(萬元)
此盈虧屬於套利價差收益,通過上述交易,加工費已得到保證。
案例二:
上海某一代理銅產品進出口的專業貿易公司通過跨市套利來獲取國內外市場價差收益.例如,2000年4月17日在LME以1650的價格買入1000噸6月合約,次日在SHFE以17500的價格賣出1000噸7月合約,此時SCFc3-MCU3×10.032=947;到5月11日在LME以1785的價格賣出平倉,5月12日在SHFE以18200的價格買入平倉,此時SCFc3-MCU3×10.032=293,該過程歷時1個月,盈虧如下:
保證金利息費用:5.7%×1/12×1650×5%×8.28+5%×1/12×17500×5%=3+4=7
交易手續費:(1650+1785)×1/16%×8.28+(17500+18200)×6/10000=18+21=39
費用合計:7+39=46
每噸電銅盈虧:(1785-1650)×8.28+(17500-18200)-46=401
總盈虧:401×1000=40.1(萬元)
鋁品種跨市套利
案例三:
在通常情況下,SHFE與LME之間的三月期鋁期貨價格的比價關系為10:1。(如當SHFE鋁價為15000元/噸時:LME鋁價為1500美元/噸)但由於國內氧化鋁供應緊張,導致國內鋁價出現較大的上揚至15600元/噸,致使兩市場之間的三月期鋁期貨價格的比價關系為10.4:1。
但是,某金屬進口貿易商判斷:隨著美國鋁業公司的氧化鋁生產能力的恢復,國內氧化鋁供應緊張的局勢將會得到緩解,這種比價關系也可能會恢復到正常值。
於是,該金屬進口貿易商決定在LME以1500美元/噸的價格買入3000噸三月期鋁期貨合約,並同時在SHFE以15600元/噸的價格賣出3000噸三月期鋁期貨合約。
一個月以後,兩市場的三月期鋁的價格關系果然出現了縮小的情況,比價僅為10.2:1(分別為15200元/噸,1490美元/噸)。
於是,該金屬進出口貿易商決定在LME以1490美元/噸的價格賣出平倉3000噸三月期鋁期貨合約,並同時在SHFE以15200元/噸的價格買入平倉3000噸三月期鋁期貨合約。
這樣該金屬進出口貿易商就完成了一個跨市套利的交易過程,這也是跨市套利交易的基本方法,通過這樣的交易過程,該金屬進出口貿易商共獲利95萬元。(不計手續費和財務費用)
((15600-15200)-(1500-1490)*8.3)*3000=95(萬元)
通過上述案例,我們可以發現跨市套利的交易屬性是一種風險相對較小,利潤也相對較為有限的一種期貨投機行為。
跨商品套利指的是利用兩種不同的、但相關聯商品之間的價差進行交易。這兩種商品之間具有相互替代性或受同一供求因素制約。跨商品套利的交易形式是同時買進和賣出相同交割月份但不同種類的商品期貨合約。例如金屬之間、農產品之間、金屬與能源之間等都可以進行套利交易。
交易者之所以進行套利交易,主要是因為套利的風險較低,套利交易可以為避免始料未及的或因價格劇烈波動而引起的損失提供某種保護,但套利的盈利能力也較直接交易小。套利的主要作用一是幫助扭曲的市場價格回復到正常水平,二是增強市場的流動性。
⑹ 期貨投資分析的朋友告訴我,計算題怎麼按
你說的是計算器吧,這個不清楚你的軟體是哪一款。
找一個win7系統舉例子
點擊打開就可以了
⑺ 如何從期貨中獲利
隨著金屬價格的持續上漲,機構對該行業內優質股票的配置成為大勢所趨
近年來,隨著中國等亞洲新興市場國家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對金屬等原材料的進口需求大幅增加。以對沖基金為主力的投機資金對所謂"中國因素"進行了一次次成功的逼倉操作。
期貨市場有自己的游戲規則,投資者通過了解期貨市場的運行規律,就可以對期貨商品價格運行的方向和區間有一個大致判斷。通過投資相應股票,就可以達到分享逼倉行為的目的。 成功逼倉操作的特徵
逼倉是期貨市場特有的操作方式,即交易的一方通過控制現貨(可交割現貨)市場,逼迫交易對手在期貨市場上認輸的操作手法。逼倉可分為兩種,多頭對空頭的逼倉和空頭對多頭的逼倉。通常的操作以多逼空為主,這可以理解為"囤積居奇"。
多頭選擇的逼倉時機是在供需基本平衡或供不應求時,通過收集現貨,從而營造出嚴重供不應求的局面。通常對沖基金逼倉選擇產量相對較小的品種。囤積一部分現貨就會加劇市場供應緊張。並藉此將價格推高,逼迫空頭以很高的價格購入現貨完成交割,或者在高位砍掉自己的期貨頭寸。只要空頭不認輸離場,通常逼倉行情就不會結束,這也就是有時候某些商品的價格漲得近乎瘋狂的原因。直到對手被消滅,價格才開始回落。
商品價格在逼倉過程中,通常都會脫離基本面的影響,價格持續向上突破,並長期運行在背離供求關系的超高區域。這也就為廣大生產這些商品的企業帶來了暴利空間,通過投資這類公司的股票,就可以分享逼倉帶來的相關利益。 逼倉帶來的股市機會
國際期貨市場的逼倉操作,給國內A股市場的有色金屬板塊帶來了長期的投資價值。
近年市場上形成了按照商品價格的漲跌,買賣對應上市公司股票的操作機制,使上市公司股票價格和金屬價格構成了很強的相關性。從市場的價格變化可以看出,主流資金對於有色金屬板塊的內在價值的發掘還是有很高熱情的。
由於對金屬價格持續向上持久性的誤判,從持倉來看,還是出現了部分機構踏空有色金屬板塊的情況。但是隨著金屬價格的持續上漲,機構對於該行業內優質股票的配置成為大勢所趨。 需要注意的相關問題
分享對沖基金逼倉所帶來的豐厚紅利的同時,投資者也要注意可能出現的相關問題:
1.系統性風險。中國股市的急速上漲積壓了一定的市場泡沫,市場系統性風險性越來越大。主要工業經濟國家的經濟衰退的系統性風險也不容小視。經濟衰退的可能預期,會使商品價格出現急速的下跌。
2.逼倉後的價格暴跌。通常成功的逼倉會以空頭主力砍倉出局而結束。逼倉結束後,通常被逼倉品種的價格都會大跌。這種下跌的速度非常快,有時候幾個交易日價格就可能跌20%-30%以上。所以在價格下跌過程中投資者可以適當減少股票持倉,迴避相關的風險。但是從稍長的一段時間來看,即便是經歷了大幅的下跌,金屬的價格也不會回落到幾年前的價格區間了。而且這一價格區間依舊是遠離金屬的生產成本的,所以一旦價格有所回升,這樣的品種就會重新恢復投資的價值。
3.上市公司利益釋放問題。投資者選擇金屬類股票的時候,要非常注意上市公司和母公司之間的關聯交易,以及由此帶來的利益輸送和釋放的問題。毫無疑問,經歷了三年的價格的急速上漲,上市公司一定積累了可觀的收益,這些收益願不願意釋放在上市公司業績中,無疑將是有色金屬板塊投資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⑻ 期貨到底是怎樣獲利的
要想在期貨市場盈利,根本方法要靠操作,關於思路中的一些要點,至少應該包括,方向、節奏(含有速度和幅度),操作的區間,止損管理和資金配置。
在對方向有一個基本的判斷之後,怎樣操作是至關重要的,那就要看節奏了,在行情的振盪時期,雙邊的高拋低吸,是最高效率的掙錢法則,只要你敢下單,敢於根據節奏平倉,就有獲利的機會。
⑼ 期貨怎麼算盈利 具體怎麼操作 別說廢話
期貨獲利中的計算公式:
昨結:指昨天的結算價。(不同於昨天的收盤價)結算價是指某一期貨合約最後一小時成交價格按成交量的加權平均價。
如果該合約為新上市合約,則當日結算價計算公式為:合約結算價=該合約掛盤基準價+基準合約當日結算價-基準合約前一交易日結算價。
量比:是指當天成交總手數與近期成交手數平均的比值,具體公式為:現在總手/((5日平均總手/240)*開盤多少分鍾)。
量比數值的大小表示近期此時成交量的增減,大於1表示此時刻成交總手數已經放大,小於1表示表示此時刻成交總手數萎縮。
總手:指截止到現在的時間,此合約總共成交的手數。國內是以雙方各成交1手計算為2手成交,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尾數都是雙數位。
委比:是指用以衡量一段時間內買賣盤相對強度的指標,其計算公式為:委比=〖(委買手數-委賣手數)÷(委買手數+委賣手數)〗×100%。
當委比數值為正值大的時候,表示買方力量較強期價上漲的機率大;當委比數值為負值的時候,表示賣方的力量較強期價下跌的機率大。
持倉量:是指買賣雙方開立的還未實行反向平倉操作的合約數量總和。持倉量的大小反映了市場交易規模的大小,也反映了多空雙方對當前價位的分歧大小。
例如:假設以兩個人作為交易對手的時候,一人開倉買入1手合約,另一人開倉賣出1手合約,則持倉量顯示為2手。
倉差:是持倉差的簡稱,指目前持倉量與昨日收盤價對應的持倉量的差。為正則是今天的持倉量增加,為負則是持倉量減少。 持倉差就是持倉的增減變化情況。
例如今天11月股指期貨合約的持倉為6萬手,而昨天的時候是5萬手,那今天的持倉差就是1萬手了。另:在成交欄里也有倉差變化,在這里是指現在這一筆成交單引發的持倉量變化與上一筆的即時持倉量的對比,是增倉還是減倉。
(9)期貨投資獲利例題擴展閱讀:
演算法
倉位金:總資金*(X%-Y%);
單筆最大允許虧損額<=總資產*Z%;
單手開倉價:(現價*交易單位*保證金)+手續費;
默認手數(最大開倉):倉位金/單手開倉價;
每筆最大止損點數:最大允許虧損額/開倉手數/交易單位/最小變動價位;
期貨品種波動一個價位的值:最小變動價*交易單位*開倉手數;
參考資料:期貨-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