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北方粳稻的粒型如何识别
按照国际标准,商品大米是以粒形进行分类的,分为长粒米、中粒米和短粒米三种粒型。可以按籽粒长度分类,也可以按长宽比分类,或同时考虑粒长和长宽比进行分类。
按照籽粒长度对粒形分类时,长粒米、中粒米和短粒米的籽粒长度分别为:≥6.6毫米、6.2~6.6毫米和≤6.2毫米;按照长宽比对粒形分类时,长粒米、中粒米和短粒米的籽粒长宽比分别为:≥3.0、2.0~2.9和≤1.9;同时考虑粒长和长宽比时,长粒米、中粒米和短粒米的籽粒长度和长宽比分别为:≥6.0、≥3.0,5.2~6.0、≤3.0和≤5.2、≤2.0。我国北方粳稻只有中粒米和短粒米两种粒形,而且粒长≥6.2毫米品种很少。因此应该按2.0~2.9为中粒米,≤1.9的为短粒米。
❷ 为什么粳稻的行情这么妖
粳稻期货这种行情主要是交易不活跃导致的。
❸ 粳稻和籼稻的区别
区别有下:
1、籼稻的形态特征:叶宽、色淡绿、剑叶开度小。一般叶毛多、谷粒长形、略扁 平;多数无芒、有芒的都是直生短芒。

(3)山南乃东区粳稻期货开户扩展阅读:
1、粳稻的茎杆较矮,叶子较窄,深绿色,米粒短而粗,其米粒不粘。粳稻籽粒阔而短,较厚,呈椭圆形或卵圆形。籽粒强度大,耐压性能好,加工时不易产生碎米,出米率较高,米饭胀性较小 。
2、籼稻叶色淡绿,米粒洁白光亮,精米率70%左右,糙米率80%,垩白粒率低于30%,直链淀粉含量15.42%,蛋白质含量8.2%,赖氨酸含量0 30%。腔稠彦软,食昧,品靥捍。
❹ 北方粳稻区目前采用较多的施肥方案是什么水稻吨田宝可以省多少肥
(1)以“前促”为主的前重施肥法。也称“大头肥”施肥法,将氮肥集中于水稻生育前期施用,基肥占20%~30%,分蘖肥30%~40%,后期不再追肥。在施肥和产量水平较低的条件下,这种施肥方法有利于保证一定的穗数,获得较高产量。当施肥量和产量水平提高以后,这种施肥方法常造成过早封行,无效分蘖过多,导致病虫害加重,抗倒伏性降低。
(2)“前促、中控、后保”施肥法。在重视前期施肥的基础上,强调中期控氮,后期适量补氮。这种施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前重施肥法的不足。是目前北方稻区采用的主要施肥方法。
所谓“前促、中控、后保”施肥法也只是一个施肥时期与数量的总原则,具体促、控、保的程度仍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如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的施氮量一般为180~240千克/公顷,而基肥∶蘖肥∶穗粒肥的比例分别为3∶3∶4,3.0∶4.0~4.5∶2.5~3.0,4.0∶4.0~4.5∶1.5~2.0,4∶3∶3,总的趋势是愈是寒冷地区前期施肥比例愈高。
具体运用时,是在有效分蘖终止期前施促蘖肥,即施足基肥、早施蘖肥。“中控”即达到预定穗数后至穗分化期以前,一般停止追肥,结合水层浅、湿、晒管理,控制无效分蘖,使已形成的分蘖贮藏较多的碳水化合物,促进根系发育。“后保”是指孕穗期以保花为主,施用穗肥,抽穗前后酌施粒肥,提高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
目前随着大穗型品种的出现及旱育稀植技术的推广,水稻施肥技术也有变化。应以适当压缩穗数,增加个体强壮程度促进穗大为主攻方向。
(3)苗期、拔节期和齐穗期喷施水稻吨田宝,施肥量可以在原施肥的基础上减少20%的氮肥、磷肥和钾肥或氮磷钾复合肥,有机肥和农家肥用量不变。
❺ 北方粳稻栽培技术特点是什么
水稻原本是喜温、短日照作物,在北方比较寒冷和长日照条件下从品种到生态条件与南方有很多不同的特点。在北方尤其东北地区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气温,7、8月份气温对产量的影响比较明显,特别在抽穗前15天到抽穗后25天是水稻产量的决定期,气温的影响更大。
北方粳稻生长在气温低、生育期短、障碍性冷害多的气候条件下,品种感温性强,水稻的每项作业,必须严格保证不误农时,农时就是质量,农时就是产量。
北方粳稻生长期温度变化规律是前期升温慢和后期降温快,中期高温时间短,土壤养分释放规律与温度有密切关系,前期土壤速效养分少,后期养分下降快。稻田施肥要掌握“前重、中轻、后补”的原则,有机肥与速效化肥相结合,以适应北方粳稻生育期短、前期营养生长要早生快发、后期生殖生长防止脱肥早衰的特点。
在上述品种、温度、土壤养分释放等水稻生理生态条件下,形成了北方粳稻栽培技术特点。其核心是提高叶片的光合能力,特别是抽穗后的光合能力。施肥,尤其氮肥是调节叶片最好的手段,高产栽培技术就是用肥调节叶片的技术和合理调控肥水管理的技术,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发展,协调好穗、叶、茎、根的关系,使穗部能蓄积更多的干物质,这样才能稳产高产。
❻ 粳稻和籼稻的区别
粳稻和籼稻的区别:
如果从糯、粘来区分,则我国90%的水稻面积是粘稻,糯稻只占全部水稻面积的10%左右。糯稻是由枯稻发生单基 因突变而来,并且仅在谷粒的质地、粘度上有所差异。
籼稻适宜于在低纬度、 低海拔湿热地区种植,谷粒易脱落,较耐湿、耐热、耐强 光,但不耐寒;粳稻则较适于高纬度或低纬度的高海拔种植,谷粒不易脱落,较耐寒、耐弱光,但不耐高温,所以长 江中下游双季稻区的后季以及黄河以北一般采用粳稻品种。
一般籼稻米粘性较差、粒型长而窄;粳稻米性粘、米粒短而圆。籼米与粳米蒸饭的粘度不同主要因为其淀粉组成不同,淀粉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之分,支链淀粉富于粘性,蒸煮后能完 全糊化成粘稠的糊状,而直链淀粉只能形成粘度较低的糊状。

(6)山南乃东区粳稻期货开户扩展阅读:
粳稻,稻的一种(Oryza saliva subsp keng),茎杆较矮,叶子较窄,深绿色,米粒短而粗,其米粒不粘。粳稻籽粒阔而短,较厚,呈椭圆形或卵圆形。籽粒强度大,耐压性能好,加工时不易产生碎米,出米率较高,米饭胀性较小。
与釉稻相比,分蘖直立,叶色较深无毛。植株较矮,质地较硬,叶片较短,与茎间角度较小,花序主轴较长,小穗数增多,密集,穗重,稃毛较长而密,粒形变卵圆而较短宽。主产我国黄河流域、北部和东北部;在南方则分布于海拔1800米以上,较耐冷寒,是为中纬度和较高海拔地区发展形成的亚种。
籼稻,属于耐热短日性生态型,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福建和秦岭以南较低海拔地区。
❼ 粳稻期货多少钱一手,粳稻期货手续费收多少
现在的商品期货各家期货公司都是不一样的,粳稻期货目前的市场价是3728,粳稻期货的手续费我们低到6元每手,非常低的,比较适合大众投资者。怜惜喔哦!
❽ 东北粳稻区,水稻田秧苗根系变黄、叶子卷曲、不吃水,是得了什么病该怎样防治
是得了白穗病。白穗病是个笼统的概念,是根据穗部颜色定义的,不科学,但是很形象。
(1)引起水稻白穗病的因素。①虫害白穗。水稻孕穗期或抽穗扬花期,由于茎部或节间被害虫(二化螟、三化螟等稻螟)钻蛀茎秆或咬断节间,抽穗前造成枯心株,抽穗后造成白穗。②病害白穗。导致水稻白穗的病害有稻瘟病(茎瘟、穗瘟、粒瘟等)、白叶枯病等。如稻瘟病茎瘟可造成整个穗部不能灌浆形成白穗,穗瘟形成枝梗病变,可使部分穗粒变白,导致空壳秕粒。白叶枯病、窄条叶枯病发病严重时,穗茎部和枝梗产生褐色条斑,造成穗茎枯死,形成秕粒产生白穗。③低温白穗。在拔节孕穗期,连续出现5~6天低温天气,最低温度在15℃以下极限时,影响花粉粒的发育,授粉机能减弱,使稻穗部分枝梗小穗形成空壳产生白穗。特别是抽穗扬花期,遇到阶段性低温,产生障碍性冷害。若日平均最低气温低于18℃,日均最高气温低于21℃时,开花减少,授粉受阻,形成大量白穗。另外,当抽穗开花期严重干旱缺水,空气相对湿度低于50%时,也可能导致白穗的形成。
(2)预防对策。①化控防治。叶面喷施水稻吨田宝,喷施水稻吨田宝后,第一,水稻的抗逆性提高,在高温、多雨、寡照的条件下,水稻可以正常生长发育;穗器官中保护酶系统(POD、CAT、SOD)活性提高,水稻自我保护能力增强;茎秆、稻穗枝梗木质素含量提高,抵御真菌侵染的能力提高,稻瘟病、白叶枯病害不易发生。第二,调节水稻根系、茎秆和稻穗中的碳氮比,使得碳氮比提高,防止水稻植株长势过嫩、过旺,防止病害和虫害的发生。第三,喷施水稻吨田宝的水稻秧抗逆性增强,后期成熟早,避免了障碍性低温冷害给水稻灌浆期间造成的伤害。②药剂防治。第一,对二化螟的防治。在幼虫1龄末期(在7月10~15日)、田间枯鞘率达5%时,进行药剂防治。防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喷雾防治法,每公顷用20%三唑磷乳油1500~2000毫升,对水500千克喷雾,具有触杀、胃毒两种作用。也可每公顷用40%的稻康乳油500~700毫升,对水500倍液全株喷雾。该药具有触杀、胃毒、内吸三种功效;二是颗粒剂法,每公顷用5%的杀虫双颗粒剂20~23千克,直接撒施,不受器具和天气限制,容易操作,使用方便。但上述药剂均应施用2次以上,间隔7天施用1次。第二,稻瘟病的防治。每公顷用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00~500克,加水300千克茎叶喷雾;也可用40%稻瘟灵乳油,每公顷用药1~1.5千克,加水稀释500倍液茎叶喷雾;也可每公顷用25%的菌威乳油250~300毫升,对水500~800倍液全株喷雾。一般在拔节孕穗期和抽穗开花前各喷1次,效果最佳。白叶枯病可用30%叶青双400倍液或叶枯净200倍液茎叶喷雾,每公顷用量1.5~2千克。③农业防治。第一,选用抗病品种。第二,控氮、增磷、补钾、充实硅肥。一般每公顷应施纯氮130~150千克、纯磷60~70千克、纯钾50~60千克。也就是每公顷施尿素氮肥300~320千克、二铵磷肥130~150千克,硫酸钾100~120千克,其中磷酸二铵、硫酸钾和硅肥500千克在耕前作底肥一次全层施入,尿素可按底、蘖、穗分期施入。其中底肥占50%,每公顷施尿素150~160千克;蘖肥占30%,每公顷施尿素90~96千克;穗肥占20%,每公顷施尿素60~64千克。通过控氮、增磷、补钾,充实硅肥既可壮秆促粒,又可提高水稻抗病虫能力。第三,采取秋翻春耙。秋后封冻前进行秋翻,深耕15~18厘米,破坏幼虫越冬寄生场所,早春搂净池埂,带出田间进行无害处理,消灭幼虫、虫卵生活栖息地和病菌污染源,减轻病虫害的发生。排灌方便的地方可在封冻前进行冬灌,将稻田内害虫蛹、幼虫通过封冻直接低温冻死,降低幼虫越冬基数和羽化率,减轻虫害的发生。
❾ 粳稻在南方如何种植
南方粳稻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等省,其中江苏省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南方粳稻的碾米品质较好,因受自然生态条件的制约,在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改良方面难度较大。
在粳稻谷种植中,应做好栽培管理,并科学施肥,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前期浅水灌溉,后期间歇灌溉,同时注意病虫害防治。
栽培管理栽培上应围绕“增加栽插密度,前期促早发;中期健株壮秆。促进大穗形成;后期养根保叶,提高结实率”的高产栽培策略进行合理调控。10优18分蘖力中等,强调秧田期培育多蘖壮秧,通过稀落谷,达到移栽时单株带壮蘖3至4个。净秧板落谷量,旱育秧不超过50千克/667平方米,湿润育秧和水育秧不超过40千克/667平方米,秧龄不超过35天。
施肥管理
秧田底肥一般施磷酸二铵12.5千克/667平方米,尿素7.5千克/667平方米,硫酸钾5.0千克/667平方米,硫酸锌1.5千克/667平方米。注意防治病虫草害。在壮秧的前提下,秧龄以30至35天为宜,移栽时浅插、匀栽。在中高肥力条件下,株行距13.3厘米×25厘米,每穴栽2至3株,栽足1.8至2.0万穴/667平方米,基本苗8至10万/667平方米左右。瘦田、迟栽田宜适当密植栽插密度可增至2.2万穴/667平方米。10优18根深叶茂,吸收能力强,无效生长少,养分和光合产物浪费少,肥料利用率高。肥水运筹宜采取“前促、中控、后略补”原则,氮、磷、钾肥配合使用,并注意施用锌肥。
施肥量视稻田肥力和产量指标而定,700千克/667平方米以上的田块要求每667平方米施氮15至20千克、五氧化二磷8至10千克、氧化钾15至20千克。相当于667平方米用尿素35至45千克,含磷量16%的钙镁磷肥45至50千克或磷酸二铵15至20千克、硫酸钾15至20千克。
施肥方式
在施肥方式上,底肥如以有机肥为主,用量不少于1800千克/667平方米;以化肥为主,化肥施用量占全生育期氮肥30%、磷肥100%、钾肥70%;分蘖肥主要是氮肥,在移栽后7至10天,亩施氮肥占全生育期用量的50%;穗肥在分蘖够苗、晒田复水后施用,亩施氮肥占全生育期用量的15%、钾肥25%;粒肥在抽穗后施用,施用时要视苗、天气酌情施用,群体叶色、叶色褪淡、天气多晴好的施粒肥,反之不施。一般粒肥施氮、钾肥占总量的5%,也可进行叶面喷施,用沃叶氨基酸叶面肥在抽穗扬花期进行叶面喷。
灌溉管理前期采用浅水灌溉(回青期),水稻插秧后,由于根系吸收水分的能力较弱,遇到高温、风大,叶片的蒸腾作用比较大。因此,插秧后应保持3至5厘米的水层。水稻返青后,采取间歇灌溉,即一次灌浅水,待自然落干,等到脚窝有水、田面无水时再灌一次水,如此循环。水稻分蘖够苗后,搁田控制无效分蘖的生长,增加土壤的通透性,达到长根壮秆、抗倒伏等作用。
搁田的操作:对禾苗长势过旺、较早出现郁闭、叶下披、排水不良的低洼田块,要排水重搁,搁田程度为田面发白、田面开细裂、表面见白根、叶色褪淡挺直,控制无效分蘖生长,促进根系发达,壮秆。对生长势弱、灌水困难、漏水的田块,要采取轻露。孕穗期以湿润为主,保持田面有水层,抽穗期保持田间有浅水;灌浆期稻田干干湿湿,以增强土壤通透性,养好老稻,收获前7天左右断水,忌落水过早,以防早衰,影响米质和降低结实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