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开户 » 六盘水六枝特区商品期货开户

六盘水六枝特区商品期货开户

发布时间: 2021-04-08 06:59:09

㈠ 六枝特区有几个乡镇赶集

六枝特区,位于贵州省西部,属六盘水市辖区域。是中国唯一以“特区”命名的行政区划。系“三线建设”时期由原“六枝特区”与“郎岱县”合并而成。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8′~105°43′;北纬25°59′~26°33′之间。东临本省的普定、镇宁两县,西接普安、晴隆、水城三县,南连关岭县,北靠织金、纳雍县。南北长61公里,东西宽56公里,国土总面积1792平方公里。2015年底辖3个街道、9个镇、6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常住人口49.46万,境内居住32个民族。
六枝特区地处“中国凉都”六盘水市的东大门,长江、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大小河流共40余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作物品种以水稻、玉米、小麦、薯类、油菜籽为主。先后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商品粮基地县、重点产煤县等荣誉。[1]
六枝特区是贵州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贵州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先导区,毕水兴资源富集区与黔中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国家统筹规划建设的攀枝花—六盘水经济区和南贵昆经济带的重要支点。[2] 煤炭、机械、电力、建筑材料、食品加工等行业形成了地方的发展主要格局。[3]
六枝特区历史文化厚重,是夜郎文化和牂牁文化的发祥地。5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境内的桃花公园距今是2万年前的新旧石器交替时期古人类遗址。1995年中国和挪威两国政府建立的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就落户于此。近代人物有安健、龙腾、李兴隆等革命烈士。

㈡ 六枝特区鑫阳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怎么样

六枝特区鑫阳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2011-07-28在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注册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注册地址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牛场乡牛场村牛场街上。

六枝特区鑫阳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3520203MA6EGGFR8G,企业法人包成艳,目前企业处于注销状态。

六枝特区鑫阳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范围是: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禁止的不得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应当许可(审批)的,经审批机关批准后凭许可(审批)文件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无需许可(审批)的,市场主体自主选择经营。(商品猪、牛、羊、鸡、鸭、鹅养殖及销售;经济果林、农作物种植、销售。)。在贵州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21760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1000万 和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301家。

通过爱企查查看六枝特区鑫阳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多信息和资讯。

㈢ 贵州六枝适合种植什么水果

六枝特区辖19个乡镇其中14个乡,5个镇,其中少数民族乡9个。5个镇分别为:平寨镇、郎岱镇、岩脚镇、木岗镇、大用镇。5个乡分别为:新华乡、新窑乡、新场乡、堕却乡、龙场乡。9个民族乡分别为:洒志彝族布依族苗族乡、梭戛苗族彝族回族乡、落别布依族彝族乡、折溪彝族乡、中寨苗族彝族布依族乡、牛场苗族彝族乡、箐口彝族仡佬族布依族乡、毛口布依族苗族乡、陇脚布依族乡。六枝特区,位于贵州省西部,属六盘水市辖区域。系“三线建设”时期由原“六枝特区”与“郎岱县”合并而成。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8′~105°43′;北纬25°59′~26°33′之间。东临本省的普定、镇宁两县,西接普安、晴隆、水城三县,南连关岭县,北靠织金、纳雍县。南北长61公里,东西宽56公里,国土总面积1792平方公里。六枝特区地处“中国凉都”六盘水市的东大门,长江、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大小河流共40余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作物品种以水稻、玉米、小麦、薯类、油菜籽为主。先后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商品粮基地县、重点产煤县等荣誉。

㈣ 六枝特区的自然资源

据六枝特区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资料,农用地143182.8ha,占总用地的78.68%,建设用地6544.2ha,占总用地的3.6%,未利用地32265ha,占总用地的17.73%。
农用地中耕地67373ha,占总用地的37.2%,主要分布在特区中西部的中寨乡、岩脚镇、新场乡、新窑乡、郎岱镇,各乡镇耕地占其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差距较大,其中最高龙场乡为60.4%,最低的毛口乡为21.5%,相差近3倍;园地993.5ha,占总用地的0.55%,主要分布在特区南部的毛口乡、郎岱镇以及北部的梭戛乡;林地41442.2ha,占总用地的22.77%,主要分布在特区中西部新场乡、中寨乡、堕却乡、陇脚乡;草地24905.8ha,占总用地的13.69%,主要分布在特区西南部的中寨乡、堕却乡;其他农用地8468.3ha,占总用地的4.65%。建设用地中,建制镇用地421.6ha,占总用地的0.23%,独立工矿用地792.5ha,占总用地的0.44%,农村居民点用地4133.7ha,占总用地的2.3%,特殊用地440.6ha,占总用地的0.24%,交通运输用地620.9ha,占总用地的0.34%,水利设施用地134.9ha,占总用地的0.07%。未利用地中草地3339.9ha,占总用地的1.83%,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689.6ha,占总用地的0.93%,其他未利用土地27235.5ha,占总用地的14.97%。 民国时期,境内交通蔽塞,商品流通受到制约,经济落后,都是以自己的自然经济以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为主体,没有现代工业支撑。1950~1995年,经过不断的艰苦奋斗,逐步改进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国民经济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
发展至2011年,生产总值完成69亿元、工业总产值完成89.1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1.6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9.63亿元,分别为2006年的2.19倍、3.54倍、12.01倍、2.32倍;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和财政支出预计完成67520万元、35660万元和21.44亿元,分别为2006年的3.09倍、2.85倍、4.33倍;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64.5亿元和36.5亿元,分别为2006年的2.86倍和3.19倍。经济综合排位从2007年的全省68位进位到2011年的34位。
至2012年,该区主要指标创造“六枝速度”,达到“四个高于”的要求。预计全区生产总值完成82.3亿元,同比增长17.7%;工业总产值完成116.56亿元,同比增长23.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0.69亿元,同比增长126.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4.49亿元,同比增长25.05%;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0.05亿元、7.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91%、52.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3218元、4722元,同比分别增长25.11%、17.3%。据省统计局预评,2012年该区经济发展综合排位在全省排第16,比2011年上升18位。
2013年,特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00.11亿元,同比增长17.8%;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125亿元,同比增长7.25%;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0亿元,同比增长95.36%;财政总收入预计完成15亿元,同比增49.2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2.15亿元,同比增60.4%;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5422元,同比增长1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17917元,同比增长1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28.3亿元,同比增25%。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税收收入增速、旅游总收入增速在全省分别排1、3、4位;全面小康实现程度预计达79.31%,比2012年提高5.71个百分点;在全省经济发展增比进位综合测评中,六枝特区排第15位。 民国时期,农业经营单一,广种薄收,生产经验不足,农业基础薄弱。解放以后,逐步引进先进技术,改善农业技术设备,农业机械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生产经验不断提高。推广良种和改进耕作方式,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198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2.3万吨,是1949年的20多倍。1995年,粮食总产量上升到13万吨。经济作物发展较快,油菜籽总产量1949年182.75吨,1995年增加到4647吨,专业蔬菜种植面积2600亩,产量在一万吨以上,西瓜从无到有,逐步扩大,年产量1000~1500吨。牧业发展稳步上升,1922年大牧畜存栏由1949年的2.23万头增到9.01万头。渔业从单纯野生捕捞发展到山塘、水库、池塘养鱼,稻田养鱼业逐步推广,1988年产鱼31.54吨,以后,逐年增长。生猪存栏由1949年的3.35万头增加到1992年的13.54万头。农民年平均收入从1949年的不足百元增加到1995年的378,农村贫困人口绝大部分得到温饱。农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868元增加到1995年的2100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递增3%以上。
2011年,全年农业总产值达11.03亿元,同比增长22.4%,实现农业增加值7亿元,比上年增长1.9%。粮食种植面积39163公顷,比上年增加1037公顷。油料种植面积5459公顷,比上年增加189公顷。糖料种植面积9公顷。蔬菜种植面积4150公顷,比上年增加108公顷。全年粮食产量153097吨,比上年减产6745吨,比上年下降4.22%。截止2012年,全区农业总产值预计完成13.8亿元,同比增长25%。 民国时期,境内以个体手工业为主,发展单一。1949年,工业总产值只有22.2万元,解放后,境内迅速恢复和发展一批小手体工业,连续兴办了一些县属小型骨干企业。1958~1975年,共有26个中央、省、市及地方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先后建成投产,1978年,地方工业生产总值增加到5933万元,比1949年增长46倍。地方工业主要有煤炭、机械、电力、建筑材料、食品加工等行业。主要产品产量均有较大增长。1988年与1978年比较,原煤炭产量由23万吨增至76.17万吨,增长2倍多,发电量由69万度增至1126.95万度,焦炭产量由6.43万吨增至10.34万吨,增长60.89%。水泥、皮鞋等产品从无到有,具备了相当的规产规模。乡镇工业发展迅猛,从单一的煤炭生产向多行业转换,并建成投产了一批骨干企业,1988年,乡镇工业产值占特区地方工业总产值的60%。与前期地方工业总产值1383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435倍,平均每年递增16.44%,比1978年增长8倍。1991年后,工业发展最快的是个体经济,以197.22%的速度向前发展,比国有工业经济发展速度高97.98个百分点,比集体经济高35.42个百分点。“三资”(即合资、独资、合作)及其他行业从无到有。到1995年,地方工业总产值达到26781万元。
2011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4.32亿元,比上年增长50.9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47.03亿元,比上年增长46.75%,规模以下工业产值完成47.29亿元,比上年增长55.38%。工业增加值完成29.75亿元,比上年增长29.1%,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亿元,比上年增长30.1%。截止2013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完成125亿元,同比增长7.25%。 六盘水第一座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六盘水路喜循环经济园区(六枝境内),于2012年3月30日开工建设。六枝特区党委书记高玉林指出,路喜循环经济园区是六枝特区第一产业的牛鼻子,是带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企业。
六盘水路喜循环经济产业园2012年被省发改委列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基地,2013年初纳入贵州省政府着力打造的省100个产业园区成长工程省级重点园区名录。园区采取分步实施原则,项目占地6300亩着力打造“15155”工程,即:产值1000亿元、投资500亿元、创利税100亿元、解决50000人就业、带动5倍产值的相关产业发展;构建以煤一电一化、煤一电一铝、煤一电一材一体化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共规划建设涉及煤矿开采、重介选煤、特种玻璃、捣鼓机焦、热电联产、石墨电极等21循环经济支撑项目,其中,已开工建设的核心项目有:2万平米生态办公区、打造1000万吨/年煤矿规模集团、4×120万吨/年焦化厂、4×350MW热电联产项目、4×600吨/日特种玻璃生产项目、2×300万吨/年选煤项目、中船路鑫矿用高新装备项目、那玉货场改扩建项目。
贵州省100个标志性工业园区建设六枝特区占3个,分别为:六枝特区岩脚工业园区、六枝经济开发区、六盘水路喜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区(六枝境内)。省级工业园区一个(木岗工业园),省级农业园区一个(郎岱农业园),市级工业园区一个(岩脚工业园),市经济开发区一个(平寨经济开发区)有六枝工矿集团、六盘水煤机厂、一四二队、水源队、铁五局水泥厂等省、市属企业事业单位;有绿色食品厂、领先食品厂、家乡土豆片厂、犇鑫牛肉干厂、宏奇制药厂等区属企业和上规模的民营企业102家。

㈤ 六枝在六盘水的那个地方

http://ke..com/view/406701.htm 六枝特区位于贵州西部,地处攀西---六盘水国家重点经济开发区的东南侧,是“江南煤都”六盘水市的东门,距省会贵阳174公里,与黄果树瀑布、龙宫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毗邻,全区总面积1792平方公里,下辖19个乡(镇),总人口59.76万人,有汉、彝、苗、布依等20多个民族。
六枝特区辖5个镇、5个乡、9个民族乡:平寨镇、郎岱镇、岩脚镇、木岗镇、大用镇、新窑乡、落别布依族彝族乡、折溪彝族乡、牛场苗族彝族乡、新场乡、中寨苗族彝族布依族乡、堕却乡、箐口彝族仡佬族布依族乡、洒志彝族布依族苗族乡、毛口布依族苗族乡、龙场乡、新华乡、梭嘎苗族彝族乡、陇脚布依族乡。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1913年置郎岱县,1960年县治迁驻六枝区下云盘,改置六枝市,1962年改县,以境内六枝(少数民族社会组织)命名。1966年置六枝特区。
2000年,六枝特区辖5个镇、14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541762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平寨镇 120457 郎岱镇 30881 岩脚镇 47330 木岗镇 20716 大用镇 22902 新窑乡 34278 龙场乡 31487 新华乡 21010 梭戛苗族彝族回族乡 16068 牛场苗族彝族乡 19380 新场乡 30037 堕却乡 22864 箐口彝族仡佬族布依族乡 12349 中寨苗族彝族布依族乡 35765 毛口布依族苗族乡 9512 洒志彝唉布依族苗族乡 14090 陇脚布依族乡 9861 折溪彝族乡 12859 落别布依族彝族乡 29916。2003年,六枝特区辖5个镇、14个乡(其中9个民族乡),394个村委会、17个社区居委会。年末总人口63.5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9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9.38万人。 [编辑本段]经济发展境内有市级经济开发区一个,有六枝工矿集团、六盘水煤机厂、一四二队、水源队、铁五局水泥厂等省、市属企业事业单位;有绿色食品厂、领先食品厂、家乡土豆片厂、犇鑫牛肉干厂、宏奇制药厂等区属企业和上规模的民营企业102家。工业基础坚实,乡镇企业发展前景良好。
六枝特区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3.5--15.2℃,无霜期294天,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平均海拔1350米,最低海拔609.5米,最高海拔2126.9米,是一块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适宜发展农业生产和烤烟、蔬菜、茶叶、中药材、水果等经济作物,是六盘水市的粮油和蔬菜生产区,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农业综合开发县、全国重点产煤县、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县。 [编辑本段]社会发展六枝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处于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南有北盘江的上游牂牁江,北有乌江上游三岔河,东有黄果树瀑布的源头白水河。水流落差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六枝的交通发达、通信快捷。贵昆电气化铁路、贵(阳)至烟(堆山)公路横贯全境,株(洲)六(盘水)电气化铁路复线正在建设之中,已经动工建设的水(城)黄(果树)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县乡公路四通八达,共有各级公路48条,从昆明发往全国各地的各次列车均在六枝站停靠,已成为贵州西部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枢纽。通信设施先进,采用日本NEC交换机,已开通了万门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因特网、160、168声讯台、180投诉台、可视电话,安装了用户自动查询系统,本地网建设完成传输从模拟向数字转化。平均电话普及率1.3部/百人,城市普及率5.8部/百人。 [编辑本段]旅游资源六枝特区风光秀丽多姿,人文景观独具特色。六枝的前身为郎岱县,因郎山和岱山而得名,郎山下临牂牁江,据《史记》记载,“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区内有牂牁江、回龙溪、滴水滩瀑布、铜线洞等多处旅游景点;有新旧石器时代交替的桃花洞古人类遗址、独一无二的梭戛长角苗风情点、落别坝湾布依族风情点;有悠久的夜郎文化和独特的历史景观;中心区有公园2座。亭台楼榭、湖光山色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更增添了这座新兴工业城市的秀色。
六枝特区还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世界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的源头就在六枝境内,距大瀑布50公里。在黄果树瀑布的上游白水河两岸有以铜线洞为代表的溶洞群,洞内晶莹剔透,奇瑰多姿;落别坝湾滴水滩瀑布群清秀典雅,令人留连忘返。雄伟壮丽的省级风景区牂牁江风景素有“小山峡”之称,矗立在牂牁江边上的郎山又叫老王山,峻峭挺拔,远远望去那王者的气度令人折服。新旧石器交替时代的桃花洞遗址和古夜郎驿道上的“岩疆锁钥”石刻都在向你讲述着一个个古老民族和国度的悠长历史。回龙溪岸上的美女峰,岸边二道水的竹楼水榭告诉你这是一个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保护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长角苗风情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六枝的人文自然景观,充分显示着它的不可替代性、独特性和神秘感,具有巨大的科研、考察、观光旅游价值。 [编辑本段]矿产资源六枝特区矿藏资源十分丰富,有煤、铁、砷、铅、锌、莹石、冰 石、重晶石、硅砂、石灰石、石膏等十余种矿产资源。煤炭探明储量为25.5亿吨,煤种齐全、煤质好、易开采,现年产250万吨;瓦斯储量为69.5亿立方米。
境内水能资源丰富,有河流25条,总长316.2公里,流域面积1370平方公里,河流落差大,水能蕴藏量15.06万千瓦,可开发水能资源4.85万千瓦,投资8000多万元的阿珠电站已经贵州省计委立项。被誉为长寿村的六枝特区岩脚镇木贡村蕴藏丰富的富碘复合型矿泉水,经贵州深山实业有限公司开发已打入市场,响誉省内外。另外,岩脚镇木贡温泉,新窑乡洗马河温泉已经有关专家考证,正待开发。
六枝不仅有富足的矿藏和丰富的水资源,而且生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区内有草场3万余公顷,宜牧荒山2.4万公顷,牧草茂盛,无污染,是发展畜牧业的理想场所。经中国科学院论证,该区生产的富硒茶,对人体具有防癌和抗衰老等特殊功效,已成片开发,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全区森林34.8万亩,林木19.03万亩,经济林木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7.5%。

㈥ 六枝特区唱响KTV电话

六枝特区,位于贵州省西部,属六盘水市辖区域。是中国唯一以“特区”命名的行政区划。系“三线建设”时期由原“六枝特区”与“郎岱县”合并而成。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8′~105°43′;北纬25°59′~26°33′之间。东临本省的普定、镇宁两县,西接普安、晴隆、水城三县,南连关岭县,北靠织金、纳雍县。南北长61公里,东西宽56公里,国土总面积1792平方公里。2015年底辖3个街道、9个镇、6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常住人口49.46万,境内居住32个民族。
六枝特区地处“中国凉都”六盘水市的东大门,长江、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大小河流共40余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作物品种以水稻、玉米、小麦、薯类、油菜籽为主。先后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商品粮基地县、重点产煤县等荣誉。[1]
六枝特区是贵州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贵州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先导区,毕水兴资源富集区与黔中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国家统筹规划建设的攀枝花—六盘水经济区和南贵昆经济带的重要支点。[2] 煤炭、机械、电力、建筑材料、食品加工等行业形成了地方的发展主要格局。[3]
六枝特区历史文化厚重,是夜郎文化和牂牁文化的发祥地。5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境内的桃花公园距今是2万年前的新旧石器交替时期古人类遗址。1995年中国和挪威两国建立的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就落户于此。近代人物有安健、龙腾、李兴隆等革命烈士。

㈦ 六枝特区有哪些乡镇

截至2016年,六枝特区辖19个乡镇(14个乡,5个镇,其中少数民族乡9个)。

5个镇分别为:平寨镇、郎岱镇、岩脚镇、木岗镇、大用镇。

5个乡分别为:新华乡、新窑乡、新场乡、堕却乡、龙场乡。

9个民族乡分别为:洒志彝族布依族苗族乡、梭戛苗族彝族回族乡、落别布依族彝族乡、折溪彝族乡、中寨苗族彝族布依族乡、牛场苗族彝族乡、箐口彝族仡佬族布依族乡、毛口布依族苗族乡、陇脚布依族乡。

(7)六盘水六枝特区商品期货开户扩展阅读

六枝特区属六盘水市辖区域,位于贵州省西部,是中国唯一以“特区”命名的行政区划。系“三线建设”时期由原“六枝特区”与“郎岱县”合并而成。东临本省的普定、镇宁两县,西接普安、晴隆、水城三县,南连关岭县,北靠织金、纳雍县,总面积1792平方公里。2015年底辖3个街道、9个镇、6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常住人口49.46万,境内居住32个民族。

热点内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晚籼稻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5:43 浏览:396
阿坝小金县橡胶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5:40 浏览:908
楚雄大姚县豆一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4:02 浏览:736
做期货能在网上开户吗 发布:2021-12-16 12:32:22 浏览:591
安庆宜秀区早籼稻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2:22 浏览:377
正确的原油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9:41 浏览:39
达州市纤维板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5:11 浏览:310
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白银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5:07 浏览:883
上海外盘期货哪里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4:10 浏览:448
香港日发期货开户网站 发布:2021-12-16 12:24:09 浏览: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