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厂生产乙醇对糖期货影响
㈠ 桂糖燃料乙醇和原油期货有什么不同
这个是电子盘现货,参照的国际期货的价格走势,按照美元报价换算过来的人民币价格,原油期货国内没有放开,一直在筹备。现在的什么乙醇沥青品种的现货等于说打的擦边球,国内目前没有一家商务部批文的从事现货原油的交易所。都是省一级批文的,国内很多家,层次不齐。一般的手续费和点差有点多。自己没有半年以上独立看盘经验的最好不要做,那些老师能把你忽悠死。
㈡ 白糖的价格受哪些影响影响
(一)影响国际白糖的价格的主要因素
1、主要出口国及消费国情况
巴西、印度、泰国、澳大利亚、古巴等是全球食糖主要生产国(地区)和出口国(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的产量、出口量、价格及政策是影响国际食糖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
欧盟、俄罗斯、中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国是全球主要食糖消费国或进口国,这些国家的食糖消费量、消费习惯、、进口政策、本国产量等也是影响国际食糖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
2、 自然灾害对主要产糖国食糖生产的影响
作为农产品,各国的食糖生产不可避免地将受到洪涝和干旱天气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近年来自然灾害对食糖生产的冲击力尤为明显。
3、 国际石油价格对食糖市场的影响
随着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一些国家为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性加入了寻找蔗制酒精等生物替代能源的行列,甘蔗已不再单一地作为一种农产品,市场方面已越来越把糖看作是一种能源产品,石油价格的涨跌不仅影响经济状况,影响国际运费,还会影响酒精产量,进而影响全球食糖产量。因此,石油价格的涨跌不可避免地将影响白糖的价格的走势。
4、 美元币值变化和全球经济增长情况对食糖市场的影响
作为用美元计价的商品,白糖的价格的走势除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外,无凝还受美元币值的升降和全球经济增长快慢的影响,通常情况下,美元币值下跌意味着美元区购买食糖的成本下降,购买力增强,对国际食糖市场的支撑力增强,反之,将抑制非美元区的消费需求。
5、 主要食糖进口国政策变化对食糖市场的影响
主要食糖进口国政策和关税政策变化对食糖市场的影响很大。国际食糖组织的有关政策、欧盟国家对食糖生产者的补贴,美国政府的生产支持政策等,对全世界食糖供给量均有重要的影响。如美国实行食糖的配额制度管理,按照配额从指定国家进口食糖,进口价格一般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美国不出口原糖,但却大量出口原糖精炼而成的食用糖浆。因此,产糖国若向美国出口,必须首先获得美国的进口配额。巴西、古巴、欧盟用控制种植面积的方法,有计划地控制产糖量,印度、菲律宾、泰国政府则依据国内市场情况控制出口数量,随时调整有关政策。
㈢ 白糖期货主要受哪几个因素影响
影响白糖价格变动的因素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主要出口国及消费国情况;
2、自然灾害对主要产糖国食糖生产的影响;
3、国际石油价格对食糖市场的影响;
4、美元币值变化和全球增长情况对食糖市场的影响;
5、主要食糖进口国政策变化对食糖市场的影响;
6、投资基金大量涌入使国际糖市充满变数。
㈣ 糖11指数和糖16指数哪个对郑糖期货影响大
正确答案:糖11,这个才是巴西糖。但是要注意影响大也大不到哪去,毕竟国内现在糖进口量很小。主要还是看国内自己的走势,不需要参考外盘糖。
㈤ 白糖生长周期,什么时候榨糖。榨糖对期货的影响
食糖是季产年销的大宗商品,在销售上就有其固有的、内在的规律。在我国,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4月为甘蔗集中压榨时间,由于白糖集中上市,造成短期内白糖供给十分充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持续不断的消费,白糖库存量也越来越少。而价格也往往随之变化,具有季节性特征。
甘蔗在生长期具有喜高温、光照强、需水量大、吸肥多等特点,因此,对构成气候资源的热、光、水等条件有着特殊的依赖性。干旱、洪涝、大风、冰雹、低温霜冻等天气对生长期中甘蔗具有灾害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一旦形成便是长期的。如1999年底在我国甘蔗主产区发生的霜冻,不仅导致1999/2000制糖期白糖减产200多万吨,还因霜冻使宿根蔗的发芽率降低, 2000/2001制糖期的食糖再次减产,致使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糖价从1900元/吨跃居4000元/吨左右。
除关注我国的气候和天气外,也应关注食糖主要出口国的气候和天气变化。比如巴西气候受海洋气候影响,全球气候异常对巴西的影响较大,而甘蔗产量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如2000年巴西旱灾,其食糖产量亦大幅减少200万吨左右。
㈥ 糖厂收榨与糖期货走势有什么关系
糖厂收榨早,一般表示原料不足,原糖产量会减少,如果大多数糖厂收榨早,糖期货价格持续上扬是肯定的。但如果减产幅度不大,那影响就不明显。另外,外盘糖的走势也会对国内市场有相当的影响。国内价格太高,原糖进口就多,会有抑制作用。
㈦ 原油对期货糖有什么影响
原油期货的上涨和下跌,直接的影响是经济的好坏。
糖的最大用处是工业品,所以说原油对糖是有一点点影响的,但是很谨小慎微。我们的国家的糖都是靠进口,进口的话远洋的运输价格也有一定的关系。
糖的最大影响 是看外盘的糖。
㈧ 乙醇能做期货么
不能,现在中国的期货市场上没有乙醇这个品种,期货只能做期货交易所中挂牌的品种。
㈨ 甘蔗如何提炼出乙醇
甘蔗渣制乙醇的工艺过程描述如下:
秸秆――粉碎――预处理――酶解1――过滤――酶解2――过滤――接种――发酵――初馏――蒸馏――乙醇 ,七吨多甘蔗渣可生产一吨95%乙醇,并且无污水排放;每吨乙醇的成本比其他原料如玉米、木薯等低1000元以上。 过去是利用蔗糖水解发酵制取的,成本高。
(9)糖厂生产乙醇对糖期货影响扩展阅读:
乙醇就是酒精,它是糖经过发酵之后变成的,从成本上来说,一般不会直接用糖来做酒,糖厂多是用榨过糖之后的蔗渣浸提液和下脚料来发酵。经过发酵之后的料进行蒸馏,出来的就是酒精,先出来的含甲醇多,不能食用(食了会瞎眼)称作工业酒精,后出来的基本上是乙醇,当酒卖。再提纯就是医用酒精。
乙醇是常用的化学试剂,而我们平时所见的多是水和乙醇的混合物 ,想要制作更高精密度的实验,就要用无水乙醇。首先将比例为95 %的乙醇添加到大容器中,接着加入干燥剂成分。这些干燥剂可以起到吸收水分的作用,静置一段时间后倒入比重计中测量浓度,达到100 %后就可以对乙醇进行净化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乙醇
㈩ 最近说因期货跳楼的糖厂是什么回事
多收了三五斗?湛江300万蔗农苦盼今年甘蔗能"多收个三五根"。CFP供图
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伴随着糖业巨头---湛江中谷糖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庞贵雄在其居住
小区跳楼自杀,掀起中国糖业市场危机的一角盖头。
糖业将受到进一步冲击,"后续糖价还有可能进一步下跌。由于09榨季新糖多、产量大,加之此前
由于08榨季糖产量达1000多万吨,未消化的陈糖数量庞大,新糖、旧糖一大堆,行业基本局面没有改变
。传言政府进行80万吨国储糖收购,对市场的影响也将有限。"广发期货副总经理陈年柏告诉记者。
如何拯救糖市?广西将开设两家30万吨的乙醇厂的传闻甚嚣尘上,由于甘蔗是制作乙醇的重要原料
,因此糖业不利局面很可能被改写。这一传言能否成真?
危机之前扩张过快
据此前媒体报道,庞贵雄的自杀疑似因资金链断裂,记者在多方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在行业不利时
机下扩张过快或为其倒下根本原因。"企业可以以糖为抵押做动态融资,伴随期货市场价格下跌,可套
现的市价也随之缩水。比如抵押时30个亿,跌了10%后,就只剩下27个亿了。而企业此时面临必须补足
差额。经营层面上的产品积压不会因为糖价的暴跌而造成如此大的影响。"
分析人士表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很多企业面临着与中谷同样的问题。相对而言,中国的
糖企业对期货市场参与度较高。由于行业不利,小糖厂难以维生,大糖厂往往在这个时候趁机收购,但
扩张需要大量资金,在这样的时候,容易导致资金链断裂。而从银行的角度,由于期货市场暴跌增加之
行业不利,企业利润受到挤压甚至倒闭,银行出于安全考虑往往开始追债。"中谷的倒下根本原因很可
能是在行业不利的时机下扩张过快,使得现金流没有跟上。"
"糖价还有下探空间"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尽管庞贵雄尸骨未寒,然而传闻其因之倒下的糖期货市场已经出人意
料地开始出现反弹。
据悉,庞贵雄自杀后,市场便出现两条传闻,一为政府将出手80万吨的国储糖收购,相当部分人认
为糖价已经到底。另一个是传闻广西将开设两家30万吨的乙醇厂,由于甘蔗是制作乙醇的重要原料,因
此不利局面很可能因此改写。
"由于09榨季新糖多、产量大,加之此前由于08榨季糖产量达1000多万吨,未消化的陈糖数量庞大
,新糖、旧糖一大堆,行业基本局面没有改变,后续糖价还有可能进一步下跌。因此即便政府进行国储
糖收购,对市场的影响也将有限。"广发期货副总经理陈年柏告诉记者。而由于乙醇属于生物能源,国
家禁止开发生物能源。假如批准了广西30万吨的乙醇厂,这一政策无疑意味着将被改写,甚至改变整个
产业链。"伴随着大大小小的乙醇厂开张,而糖价未来涨到五六千元都有可能。在高额利润驱动下,甘
蔗的种植面积将进一步扩大,甚至吞噬粮田。中国政府一向对粮食问题非常重视,应该不会允许这种现
象发生。因此30万吨乙醇厂获批的可能性并不大。"
陈年柏认为,尽管市场已经开始出现反弹,现在的2800元应该仍然没有触底,还有下跌空间。"但
从国际市场上来看,受生物能源支撑,糖价相对于原油等其他品种较稳定。而美国股市暂时平稳,但仍
不排除恶化可能。"这意味着,摆在中国糖业面前的考验远远没有结束。
行业收购良机突显
尽管如此,记者了解到,国内主要糖产地广西的糖业并没有受困于期货市场的风波,但这并不意味
着,其他企业处境轻松。
"由于产品大量积压,中小企业眼下面临的压力应该非常大。市场不利影响下,估计在后市3-5个月
内,企业融资将非常困难。尤其是湛江,在高风险的情况下,很难从银行获得相应资金。"陈年柏表示
,小企业的大量倒闭将为行业并购提供时机,但其不认为广西糖业可以借此机会实现广东广西两地跨省
整合。"主要是未必通得过当地政府这一关。"
对于行业前景,一分析人士表示,并不完全悲观。"这个榨季算是完了,大家应该做好买单的准备
,但市场有自我修复能力。比如今年的甘蔗卖不出去,明年农民会改种其他品种作物。眼下没有别的对
策,政府出手进行产业调整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扶持本土食品饮料企业以扩大内需。"
但眼下的现实是,受三聚氰胺事件影响,食用糖生产下游奶粉企业依然陷于焦灼。"外资企业趁机
抢占市场,对于中国糖业来说,或许意味着将流失更多的市场。"
数据
糖业对湛江有多重要?
湛江是中国最大的蔗糖生产基地之一,与广西、云南三足鼎立中国糖市,共2万多产业工人,300多
万蔗农。2006跨2007年榨季,湛江地区甘蔗总产1101万吨,蔗糖总产109万吨,分别比历史上最高的199
2跨1993年榨季增长8.7%和3.8%,再创历史新高,在我国糖业生产上的地位不可动摇,湛江食糖更因远
销国内外而闻名于世。
视点
湛江现代糖业三大挫折
地处热带北缘的湛江市,是我国最大的地级市制糖基地。湛江糖业自解放后,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
波折:
●上世纪60年代初期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糖业滑坡,1996年湛江的制糖企业达34家,清一色国字号。但到1999年时
,全行业负债63亿元,累计亏损30亿元。政府出招,将国营的甘蔗糖厂转制成民营的甘蔗糖厂。
●2008年10月:全球性金融危机,波及湛江糖业,湛江坡头区中谷糖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庞贵雄,
在广西和湛江共有6家糖厂,是当地糖业巨头,据传因不堪数亿元巨债而自杀,再次引发全行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