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货币供给增加的影响
⑴ 小型封闭经济中增加货币供给,在短期和长期分别带来什么影响
封闭条件下,国民收入包括私人消费、私人储蓄、政府税收。
当经济的开放性仅限于商品的跨国流动时,国民收入还需包括贸易账户余额。
当经济的开放性发展到资本、劳动力的国际流动时,国民收入被加以区分。
短期会使消费力降低,遏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投资放缓,避免泡沫。
长期会出现通货紧缩,货物积压,物价下跌,企业倒闭,失业人口增加,货币升值,为了鼓励出口,货币贬值了,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供参考。
⑵ 货币供给增加在短期为什么会导致名义利率下降,在短期,通货和价格不变为什么会导致产出增加
货币供给增加,短期内通货增加,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大量增加,中国银行必然采取措施降低利率(即名义利率),因为这可以遏制国际热钱更多的流向国内。。(减少投机机会),当然这只是短期内,长期还是会提高利率,因为国内的通货对利率的影响是长久的。。当然这只是我的理解。在短期,通货和价格不变,这样的生产环境企业会以扩大生产来增加利润,即导致产出增加。
⑶ 解释货币供给增加的短期与长期影响
短期效果,实际货币供给向下移动,贬值。长期效果,通胀增加,价格上升,由于价格水平随货版币供给等比例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向上移动回到最初水平。
⑷ 央行增加货币供给对利率的影响
短期来看,钱多了不值钱,不值钱的东西给你的利率就小了。长期来看,钱多了会通货膨胀,调高利率抑制一下。
⑸ 急!!!!货币供给减少对名义利率长期和短期的影响是什么呢
短期来讲,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货币供给减少将会导致可贷资金供给减少,可贷资金供给曲线S向左移动,利率升高,而短期借款具有刚性,企业不能及时调整,形象的说就是企业为了争夺更少的资金不惜以更高的利率去借款,进而导致短期社会利率水平提高。
长期来讲,货币供给减少会导致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减弱,而通过膨胀减弱会使得实际借款利率上涨(实际借款利率ir=名义借款利率in-通货膨胀率Inflation Rate),从而使得企业借款的实际成本上升,企业对贷款的需求下降,贷款需求曲线D向左移动,利率降低。
⑹ 货币供应量增加对一国经济影响有什么
增加货币供给量,过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产品,产品的价格就会上涨,就会造成通货膨胀。增加货币供给量,在短期内,企业获得资金更容易,可以增加投入,提高产量,从而GDP增加。
但是,如果在经济均衡时增加货币供给,会破坏经济均衡,会导致通胀,会导致房价上涨等,还会使产品市场产能过剩,企业意识到市场的真实需求后,会减产,裁员。经济会陷入萧条,GDP下降。
(6)短期货币供给增加的影响扩展阅读:
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的基本因素也有三个:一是基础货币,二是超额准备金,三是货币供应量。
在中央银行体制下,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为商业银行所持倍数放大效应商业银行扣除规定的存款准备金(法定准备)后,形成了超额准备金,通过其在整个商业银行系统中的反复使用便产生倍数放大效应。
使1 元的中央银行负债,经过商业银行系统的资产业务运用后,变成了几元的商业银行负债。在商业银行系统内放大了的银行负债,与中央银行向公众提供的部分现金一起,构成了整个货币供应量,提供给非银行经济部门。
以上分析看出,基础货币是货币供应量的前提条件。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必须把基础货币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超额准备金的大小又是商业银行系统内信贷扩张能力的制约条件。而整个货币供应量又是基础货币与信贷扩张能力(即货币乘数)的乘积。
可见,在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中,“基础货币——超额准备及它的倍数放大效应——货币供应量”这三个基本因素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货币供应量增长18.07%。2008年5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3.62万亿元,同比增长18.07%,增幅比上年末高1.33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1.1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5.33万亿元,同比增长17.93%。
增幅比上年末低3.12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1.12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02万亿元,同比增长12.88%。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货币供应量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央行:5月份金融运行平稳 货币供应量增长18.07%
⑺ 费雪效应中,在短期,货币供给增加,会使名义利率下降为什么
宏观经济学中划分短期、长期,是根据价格是否调整决定的。
费雪效应是在长期中成立的,宏观经济学中假设短期内通胀是不变的。
短期内,货币供给增加,会有使利率上升和下降的影响因素
货币供给增加,货币需求不便,实际利率下降,通胀不变,名义利率下降
货币供给增加,通货膨胀预期上升导致通胀上升,名义利率上升
⑻ 货币供给增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货币供给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物价上涨——通货膨胀(通胀率低于3%,刺激经济发展,宏观经济运行良好;高于5%,恶性通胀,影响宏观经济发展)——收缩银根,回笼货币——减少货币供给——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物价下跌——通货紧缩(经济萧条,宏观经济衰退),所以一般国家都喜欢看到的是轻微的通胀,但是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才有了央行和财政系统的适时的经济政策的出台,各种宏观经济政策都是为了实现货币供给和经济良性运营的相互协调·····
⑼ 谁能根据这张图帮我完整解释一遍,货币供给增加对短期和长期的影响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就如你所说的,谁能根据这张图给我完整解释一遍货币供给增加对其的长期的影响,个人觉得有时候更新我的看法,快点,还说我花了那么多钱了,就是有真的如你所说的货币和短期中期的影响关系的,短期的影响是有好处的,但是长期就是弊大于利就是这样,希望可以帮助到你,谢谢了,这个你可以上网查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你,谢谢了就这样了,希望可以帮助到你,谢谢了。
⑽ 试述长期和短期货币供给增加对经济产生的影响
经济增长强劲对货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银行就会创造出多倍存款(货币乘数),货币供应会伴随着货币需求而增长``货币具有泻后效应,在长时间的宽松货币下会造成通货膨胀! 在短期除了能够改变市场的预期外恐怕不能对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货币政策只有在实施后半年以上才能够看到效果,并且经济的增长靠的是生产要素(资本存量和劳动)和技术的进步,并不是靠货币政策,货币只是辅助性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