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期货尿素价格的因素
『壹』 尿素的价格大涨,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尿素的价格大涨,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谈到尿素相信很多人对其并不是很了解,它是白色或是微黄色,通常呈结晶或是颗粒状的化学肥料。尿素无臭无味,略有清凉感,它具有一定的吸湿性,是我国重要的化肥品种。
c
而随着尿素价格不断上涨,复合肥的成本则让其采购积极性降低,若后期尿素行情出现大幅回落,高氮复合肥对尿素的需求也能使其转跌趋涨。
『贰』 影响尿素价格的因素是
原料、税收、利润、工人工资等等!
『叁』 尿素期货 人为价格操控 没有监管 都在肆意妄为
尿素刚上市,价格稍微乱点是正常的,等过段时间应该会变正常吧,可以等有一定规律了再做
『肆』 影响尿素生成的因素实验中股骨插的作用
幼小尿素生成的,因素实验中股骨茶的作用。这个可能是跟很多,因素都有关系吧。
『伍』 肥料价格上涨越来越快,到底谁是幕后的推手
从年初至今,氮、磷、钾肥的价格上涨了约10%,其中,尿素价格涨幅较大,突破了近年来的高点。去年同期市场价格约为2000元(吨价,下同),现已达到2300元左右。复合肥的价格上涨是由于原材料的价格上涨。
价格正在上涨,原材料成本是主要驱动因素。最近,尿素价格上涨,印度的投标明显刺激了国内尿素市场。 与此同时,尿素的总体运行速度不是很高,供应紧张。 磷肥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成本支撑。硫磺、硫酸和氨的价格都在上涨。最近的运费也在上涨,这推高了磷肥的成本。 复合肥价格上涨的刺激因素是基本原料的普遍价格上涨。
综上所述,肥料价格上涨的最终推手就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了。
『陆』 影响尿素操作的外部因素有哪些
国内需求:目前大部分地区处于用肥淡季,距下季小麦底肥仍有一月有余,因此,这段时间国内农用需求不高应属正常。而且由于近两年以来,受大环境影响,我国农资体系亏损严重。此时,涨跌难测的行情更是让终端经销商不敢轻易存货,各省大型农资公司采购也较为谨慎,对后市信心不足。对生产企业来说,成本倒挂不说,出货难的问题仍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况且小麦底肥对尿素的需求量比较有限,肥期较短,反弹力度较弱。由于复合肥失去了价格优势,国内许多企业因成本倒挂被迫停产,只有部分品牌企业尚在低负荷生产,整体产量同往年相比,呈明显下滑趋势,对尿素的需求量并不尽如人意。随着国内相关行业的复苏,带动了对工业尿素的采购热情,不过,这部分需求量与整体市场需求相比,仍算是杯水车薪。现阶段国内尿素需求可谓处于低点,对价格支撑力度薄弱,因此,仅依靠国内市场调解,行情难以回暖。
出口受阻:8月份第2~3周,国际尿素吨价累计下跌10~20美元,中国出口阻力增加,重点出口企业几乎没有新合同签订,主要原因在于国内难以接受低于内销的出口价。此时,东南亚各国到站价也同时有所下滑,个别前期合同被中止,目前以执行前期合同为主,大概能维持到9月初。由于出口受阻,前期个别贸易在淡季结束前保税区存货计划也逐渐销声匿迹,只有部分生产企业迫于自身无力存储,仍然向港口发货,而港口方面走货并不顺畅,这些企业增加费用存在港外,用汽车直取。
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是当前摆在尿素企业面前的主要任务,从市场竞争角度看,后期高耗能、高成本以及高污染的企业必然会被淘汰。因此,技术改造的重要性便尤为突出。生产成本的不断压缩必然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自身创造利润,另一方面也带动国内整体价格的下降。这一过程就好比“水涨船高”,相反,当水面下降的时候,船也会随之变低。
企业检修:由于当前尿素市场再现低迷趋势,不少企业将会选择或停产技改,或停车观望,如此,这部分减少的产能有可能成为价格止跌的关键。笔者认为到九月初,北方企业主流出厂价将会在 1450元/吨左右,下游经销商依旧会保持观望态度,不会轻易采购。而中小农资以及散户在跟风心理的作用下,也不会过多地购买。因此,多数尿素企业将会在 9月初选择停产。理由大概有两个:一、避免大量资金被产品滞销牵制,保存实力,规避风险;二、选择市场最萧条的时候进行计划检修。选择停产的企业在停产过程中,观察行情走向,抓时机恢复生产。因此在国内总体产能降低的情况下,国内尿素价格下滑空间应该比较有限。
市场垄断:近期,多种情况表明,各地企业或多或少的存在垄断心理,以东北为例:辽宁、黑龙江两省大型企业产能较大,为保自身销售区域不受影响,及时关注山东、河北、山西等地尿素的出厂价格,以制定自身价格。主要由于东北市场年需肥量较大,往年九月下旬便会开始淡储,山东等地适逢淡季,企业便会将尿素外发至东北地区销售。此时,东北企业调价目的就在于削弱外省尿素的价格优势,阻止外省货流入当地市场。如此操作将会抑制全国高价区的产能,使得各地区间差价进一步缩小。客观来说,这样的相互压价对后市是利空的。
上述从国内需求、出口、停产、技改、垄断这五个方面简单分析了当前的尿素市场,笔者感觉其中利空因素较多,即使是稳价因素也是基于国内价格跌至一定程度时的支撑。
『柒』 尿素价格是多少还有可能下滑吗
亲爱哒!此类信息可以点一下农医生底下的发现,找到田园圈,发到那里面,田园圈里是我们自己的空间,只要内容不违规可以随便晒,而这里是问答的板块,是让大家互相解答农业问题的,请配合!谢谢您!具体价格根据当地经销商决定,已经触地了,下滑机率不大。
『捌』 尿素价格指数是怎么计算的
2011年4月25日,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发布了中国化肥价格指数系列中的中国尿素批发价格指数,这在我国农资行业中尚属首次。这一指数的发布为国家有关宏观调控部门、化肥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等及时准确掌握国内尿素市场价格水平、科学研判市场、判断走势提供了重要依据。
推出中国化肥价格指数是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十二五”开局之年工作的首件大事。协会2011年在原有的“全国农资市场监测信息系统”平台上建立了中国化肥价格指数信息系统,考虑到尿素市场价格波动频率快、起伏大、投资经营风险大等因素,中国化肥价格指数系列中的尿素批发价格指数率先推出。尿素批发价格指数是通过中国化肥价格指数信息收集系统,收集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大型农资流通企业和省农资流通协会报送的近100家样本单位的尿素批发价格,经加权计算后得出的数值。这一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尿素市场的主流批发价格趋势,可对农资经销商和农民了解市场价格趋势起到重要参照作用。从长期来看,该指数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于人们通过掌握计算期指数与基期相比、环比、同比上涨或下跌的幅度,从而可掌握尿素市场的走势,做出科学的判断。
据介绍,中国尿素批发价格指数今后由中国农资流通协会每周定期发布。协会还将陆续推出其他化肥品种的价格指数,并最终推出中国化肥价格指数这一反映整个化肥行业经济现象变动的综合指数。
希望我的回答让你满意!
『玖』 2007年8月尿素价格
2007年尿素价格仍高位运行
2006年尿素市场分析
2006年尿素市场走势虽然略逊于2005年,但尿素市场仍基本上承袭了2002年以来的良好走势,产销量继续增加,市场交投活跃,价格也在相对高位运行,呈现出一定的牛市特征。具体来说,2006年尿素市场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需求增长稳定,产销量创历史新高。
由于老装置开工状况良好及新装置不断增加,2006年我国尿素生产状况良好,1—11月全国共生产尿素2053万吨(折纯,相当于实物量4463万吨),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12.7%,全年尿素产量(实物量)有望突破4800万吨,创历史新高。需求方面:由于国家对农业生产高度重视,农民种植积极性较高,对尿素需求较为旺盛,另外,工业尿素的需求状况也较好,全年以8%以上的速度增长,总体来看,2006年尿素市场产销形势较好,产销量均创历史新高。
二、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但总体而言仍处于较高位置。
2006年尿素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上半年基本呈涨势,特别是5月份以后涨幅较大,到6、7月份价格高点时尿素出厂价普遍在1750元(吨价,下同)以上,高的达到了1900元左右,市场批发价大多为1800—1950元,零售价大多为1850—2000元。但7月下旬后,尿素市场形势急转直下,出现了大幅下跌行情,尿素出厂价普遍下跌了200—350元,高的超过了400元,到9、10月份价格低点时,部分企业的出厂价已跌破了1400元大关,最低出厂价在1350元左右。进入11月份后,尿素市场出现了止跌反弹走势,到年底时出厂价大多为1540—1680元,高的超过了1700元,市场批发价大多为1550—1700元,高的在1750元左右。从全年平均价格看,价格仍处于相对高位。
三、受政策因素影响,尿素出口受到了较大压制。
为保护农民利益,同时也为了节约能源,把更多的尿素资源留在国内,2006年国家采取了更为严厉的限制尿素出口政策,1—9月按30%征收出口关税,10—12月按15%征收关税。高额的出口关税,使我国尿素出口受到了比较大的限制,11月份仅出口尿素18万吨,全年尿素出口量预计较2005年低10%以上。在出口量减少的同时,尿素进口量却在增加,主要原因是国家对尿素进口采取了一定的鼓励政策,11月份开始,尿素进口配额内关税由4%下调到1%,但由于进口尿素绝对数量较小,进口尿素对国内尿素市场的影响不大。
2007年展望
综观2007年的尿素市场,产销矛盾会有所加剧,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但价格仍会在相对高位运行。相对而言,上半年的尿素市场比下半年要好,因为尿素需求主要集中在上半年。预计2007年尿素市场将会呈现以下一些特点:
一、供需矛盾有所加大,但不会出现明显的供大于求的局面。
1、供给方面。由于这几年尿素市场行情比较好,新上的尿素项目比较多,预计2007年全国新增加的尿素产能在300万吨左右,加上中国石化多套大型尿素装置的煤代油改造相继完工,2007年新增的尿素产能至少在400万吨以上。开工率方面,如果尿素出厂价格不低于1500元/吨,预计开工率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如果低于1500元/吨,一部分煤头企业因为成本高,将被迫停产减产。2007年全国的尿素总产量预计将突破5000万吨大关,年增长率预计将超过5%。
2、需求方面。2007年农用尿素的需求增长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一是替代碳铵,由于碳铵存在着养分含量低、易挥发、易结块、不易储存等缺点,近年来碳铵的使用量不断下降,主要被尿素和复合肥所替代;二是高氮复合肥,近年来高氮复合肥的发展速度很快,对尿素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三是粮食及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但目前正在大力推广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则对尿素的需求增长起到一定的负面作用。据调查,测土配方施肥将提高化肥利用率3%一5%.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着氮肥施用过多过滥的问题,由于测土配方施肥的广泛实施,该问题将会有所好转,这将导致对尿素需求量的减少。综合起来分析,2007年我国农用尿素的增长量预计在3%左右。
工业尿素方面,2007年我国三聚氰胺行业预计将保持较快速度增长,我国有三聚氰胺企业100多家,总产能达到了75万吨/年,年增长率20%•以上,2007年对尿素的需求量预计将超过140万吨。同时板材行业目前的发展势头也很好,对尿素的需求量也将保持10%以上的增长。
3、进出口方面。2007年国家继续对尿素出口采取严厉的限制措施,出口政策同2006年一样没有变化,预计2007年尿素出口量变化不大,全年的尿素出口总量估计在100—200万吨左右。进口方面,2007年尿素进口配额是330万吨,同时我国又将配额内进口关税税率由4%下降到1%,相当于进口尿素每吨能降低成本50元左右,2007年我国尿素进口预计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由于国内价格与国外尿素价格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国外尿素很难大规模进入我国,进口尿素对国内尿素市场的影响很小。
4、供需分析。从尿素的供需状况分析,预计2007年国内尿素市场供给的增长速度将稍高于需求的增长速度,市场的供需矛盾将有所加剧,但总体而言还属于供需基本平衡的状态,不会出现明显的供大于求的局面。
二、政策因素仍将对尿素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近些年来,尿素市场受国家的政策影响比较大,主要有限价政策、高关税限制出口政策、减免增值税及提供优惠电价、天然气等政策。预计2007年政府部门直接干预尿素市场的力度会有所减弱,更多的是用市场化手段来调控市场。总体来看,政策因素仍将对2007年的尿素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化肥铁路运价、电价、天然气价格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会对尿素市场产生直接影响。
三、价格在相对高位运行。2007年尿素市场的产需矛盾有所加大,将对尿素价格产生一定的打压作用。但总体来看,2007年的尿素价格仍将会在高位运行。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成本支撑。我国尿素主要以煤和天然气为原料,目前我国煤炭价格已取消双轨制完全市场化,据统计,目前国家已出台或即将出台的政策性成本增加项目主要有: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安全成本、劳动力成本和可持续发展成本。初步估算,这五大成本因素,将使煤炭成本每吨至少增加70元到80元,2007年煤炭价格有进一步上涨的可能性。天然气方面由于目前我国的天然气价格偏低,而化肥用天然气又是最便宜的,上涨的可能性更大。另外,从2006年6月30日开始的电价上调,也使尿素生产成本增加不少。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电价约占尿素生产成本的26%•,河北、河南、湖南、浙江、江西、重庆等地因为电价上调将增加尿素成本52元左右,山东、山西、贵州等地将增加成本71元左右。二是粮价支撑。尿素价格受粮食价格的影响非常大,自2006年11月以来,小麦、玉米、稻谷等粮食价格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上涨,同时为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及国家粮食安全,2007年国家仍将对小麦、稻谷等主要粮食品种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2007粮食价格上涨的可能性远大于下跌可能性,这将对尿素价格形成一定的支撑。三是国际尿素价格的影响。国际上80%以上的尿素都是以天然气为原料,而天然气价格受石油价格的影响非常大,目前国际油价在60美元/桶左右的高价位徘徊,从目前情况看,2007年国际油价仍将居于高位,这样使得国际尿素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国际尿素价格也将居高不下。国际尿素价格的高企对国内尿素市场主要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是进口减少出口增加,虽说我国采取了高关税政策限制尿素出口,国际尿素价格的高企并不会导致我国尿素出口的大量增加,但总是有积极影响的,至少会阻止尿素的大量进口。二是心理影响,国际尿素价格的高企将会对国内尿素价格产生一定的心理支持作用。
四、地域性特征可能有所加剧。总体来看,目前全国尿素市场的联动性比较强,要涨大家一起涨,要跌大家一起跌。但由于国内尿素产、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生产区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而销售区域又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尿素市场还是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特征。特别是当铁路运输紧张,或者某地经销商普遍谨慎、不敢多备肥,而农民用肥又很快启动时,很容易出现区域性的突发性的飙升行情,形成与全国其他市场不一样的“独立市场”。2007年这种现象可能会有所加剧,特别是如果2007年的化肥铁路运价上调,这种现象出现的可能性更大。
五、经销商操作方式的新变化将加剧市场的波动性。
近些年来,经销商在对尿素这一传统龙头化肥品种的操作上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有些人甚至把它发展成了两种新模式:一是“搭售”。有些经销商把尿素作为一种配货品种——和复合肥等其他产品搭配销售,不在尿素上赚钱甚至倒贴钱,而在复合肥等其他产品上赚钱。这种现象将导致尿素价格的降低,甚至会出现销售价低于出厂价的“倒挂”现象。二是追涨杀跌。现在有些经销商的从众心理很强,价格上涨时,大家都到生产厂家去要货;价格下跌时,大家都不要货,这种现象很容易导致尿素市场的急涨急跌,加大市场的波动性。预计2007年这些现象仍将存在,有可能导致市场的波动幅度更大。
六、外商进入影响有限。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承诺,自2006年12月11日起,我国要向外商全面放开化肥的批发和零售业务,国内化肥分销渠道的垄断局面从此被打破。2007年是外商进入我国化肥批发和零售业务的第一年,处在“试水期”,预计外商的态度会比较谨慎,走一步看一步是其通行做法。综合来看,2007年外商进入对国内尿素市场的影响预计会相对比较小,主要原因是现在我国尿素市场,国产尿素已明显占主导地位。相比之下,预计对磷复肥及钾肥的影响相对大些。
七、市场整合速度预计会有所加快。
自2002年以来,尿素市场出现了持续“牛市”行情,一些企业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壮大。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品牌知名度,都取得了长足发展,相反,另外一部分企业则是跌跌撞撞,勉强维持生产,日渐衰败。这些年来,尿素行业出现了一些整合现象,2007年整合速度预计会有所加快,整合不再局限于小企业,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预计也会被兼并重组。同时,整合不仅体现在生产领域,流通领域的整合也会有所加快,同样也是优势企业对劣势企业的整合,农资连锁、农资超市、厂商联合、驻点直销、品牌经营等形式将会得到更快发展。
来源:中国化肥信息2007年第2期 (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