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期货对农民收入影响
㈠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有哪些影响
1、农业机械化与农民的农业收入
机械化水平是农业技术进步并不断提高农业投入要素生产率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其绩效主要表现在提高了每个农业劳动者的耕作面积,解放了劳动生产力,可能会对提高单产量的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补充作用,但总体上讲,农业机械化本身对每亩单产量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而在现有的土地承包体制下,每个农业生产者的耕作面积不仅不可能增加,反而变成了农民收入增长的约束条件。虽然,近年来各地政府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农民转让、转包土地以扩大经营规模。前不久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中,也将鼓励农民通过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到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高度。但是,在土地作为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条件以及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能满足农民基本需求,以及绝大多数农民在农业领域以外的就业机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前提下,许多农民还是将土地视为满足其基本生活的生存条件而缺乏转让土地的意愿。虽然近年来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但是,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主要还是以单个家庭为主。
同时,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并不一定必然增加农业收入。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指出:“本书研究的结果对农场规模在农业现代化中所起的作用提出了一种新的看法。在研究传统农业特征时,很明显,小农场或大农场并不是基本特征。人们顽固的坚持适度农场的观念,求助于“规模收益”的概念一般是无用的”。因此,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只是节约了农业工人的农业劳动时间,而节约的时间能否带来货币收入还取决于农民自身的职业转换能力和其他领域的就业机会。
2、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的农业收入
农业科技进步是指生物和化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如优良品种、优质化肥、农药等。它作为现代投入要素和技术创新,主要通过增加每亩单产量或降低单位成本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前所未有,但是,科技进步带来的产量增长或成本下降并不必然增加农民收入,即“增产不增收”的特征明显。原因在于,数以千万计的个人或家庭分散决策,使农产品市场呈现竞争性市场特征。竞争性市场特征意味着任何原因(科技进步)导致的成本下降都必然导致产品价格的下降,从长期看,这种竞争的最终结果是那些成本偏高的农户要么退出市场,要么迅速学会别人的先进技术,而且农业中的新技术、新方法很容易学习和传播,分散经营的农户也不可能形成技术垄断,这样一来,科技进步带来的农产品生产成本下降的利益会由于完全竞争市场的原因全部转移到购买者身上。
3、粮食商品化率与农民的农业收入
不管从短期还是长期看,我国粮食市场的供给价格弹性均大于需求价格弹性,按照蛛网模型理论,粮食市场的波动趋势必然是发散型蛛网模型(不稳定结果)。就是说,在不考虑政府作用的前提下,单个家庭直接面对的市场风险是巨大的。为什么粮食供给价格弹性会大于其需求价格弹性呢?这一点必须从我国粮食生产和农民实际状况出发进行分析。
在我国粮食主产区,虽然近年来小麦和玉米的商品化率提高迅速,但是,农民几乎没有市场定价权,因为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演变缓慢,单个农户直接面对市场,粮食销售渠道又单一,一般情况下,只能等待商贩收购(一个乡只有一个收购点),其收购价格以国家制定的粮食收购价为参照,因此,农户只能逼迫接受这一价格。另外,因为大部分劳力外出打工(凤翔县虢王乡马洛村共有3 200人,18—60岁的劳动力大约1 500人,常年外出打工者大约1 000人左右,占70%)并在打工所在地解决吃饭问题,致使自产自消部分所占比重大大下降,小麦大约占到产量的15%~20%,玉米大约不到5%,尽管如此,每户都留存1—2年的口粮作为库存以应对各种风险,包括粮食市场价格变动的风险。这种状况决定了我国粮食市场的供给弹性较大,也就是农民的粮食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异常敏感,当市场价格上升时,他们就会减少库存增加市场供给,相反就会减少供给,这是从短期看。
从长期看,粮食供给价格弹性大,主要源于农户经营规模小,数量大且分散,使用通用农具从事农业生产转产容易,当新的生产周期开始时,什么比较收益高就种什么。但是,粮食作为生活必需品,其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在这种情况下,种粮农民的收入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虽然近年来国家财政增加了种粮农民的货币补贴(每亩40元),但是,国家针对农业的政策波动太大,没有将农业当成一个产业来认真对待。粮食多了就压价格,少了就实行各种措施补贴、奖励,在粮食价格较低的情况下放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具有垄断性,40元的货币补贴很快被化肥、农药、种子的价格上涨所抵消。
㈡ 农产品行情上涨会给你带来什么影响
生活费支出增加。米、面、粮、油、副食品这些日常生活必须品都会涨价的。
㈢ 农业歉收对农民收入有何影响
会直接影响
农民
的
收入
,导致
农产品价格
上涨,同时也使农民的生存更加艰难
㈣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有哪些
目前农民的收入不客观,经过探讨发现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有这两点:1.农业扩大再生产的模式(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农业外延式扩大再生产是在农业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 下,通过增加农业劳动投入、扩大农业耕种面积,使全国一次性 播种面积和复种面积大幅增加,同时使全国农产品总量得到增加 的一种再生产模式。2.生产经营环境对农民来说市场 环境主要指与农民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产品价格波动情况,市场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减。
㈤ 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变化的影响最大,其系数估计值为1左右,这说明财政收入增长率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变化率之间呈1对1的关系,财政收入超收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变化高度相关; (2)财政支出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的系数估计值分别为0.9和0.6左右,这说明基于财政支出预算安排的财政(税收)收入计划具有刚性,通常计划本身安排就比GDP增长速度要高,实际执行时又会超额完成,所以财政支出具有很高的收入弹性,甚至超过GDP的收入弹性很多; (3)全社会商品零售额变化率的系数估计值为0.1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率的影响最差,其系数估计值为0.06左右,这说明消费的收入弹性较高,而投资的收入弹性较低; (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的系数估计值分别为0.15和0.40左右,这说明居民收入越高,消费能力越强,同时意味着其工作积极性越高,创造出的财富越多,这些因素都能带来财政收入的更快和持续增长。
㈥ 农产品涨价能否增加农民收入
更让人头痛的是,一会涨一会跌,既让政府应接不暇,也让农民吃了不少苦头。那么,农产品涨价能不能增加农民收入呢?有大侠把这作为一场辩论赛的论题,还真是个好主意。
个人认为,首先要审清题意,从经济学角度厘清这一经济问题所涉及的基本经济原理。需要注意的是,农产品涨价要区分生产者批发环节涨价还是最终零售环节涨价,不同环节价格变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是不同的。如果仅仅是批发环节涨价,价格链条没有传导到零售环节的话,对市场的影响不大,往往不会成为热点问题,自然会增加农民的销售总收入,但这种情况似乎不多;如果最终零售环节涨价,但批发环节没有涨价,那么只是中间商得利,农民并没有分得一杯羹,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出现了。再从收入角度分析,农民收入有总收入、纯收入之分,生产者批发环节涨价增加了农民的总收入,但是否增加纯收入则要看生产成本有没有变化,比如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化。近几年来,尽管国家对农业生产采取了增加各种补贴的方式给予扶持,不断提高最低收购价,但由于化肥、农膜、农药、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更快,农民实际纯收入并没有增加,甚至农业生产收益率还下降,这也是大量农村青壮年转移到城市打工的重要原因。
进一步分析,还可以考察政府抑制农产品涨价会不会损害农民的利益。这也同样需要弄清政府抑制农产品涨价究竟是指生产者批发环节还是最终零售环节的价格,如果是前者,自然会影响农民的收入,但如果是后者,那么就不一定会影响农民的收入。事实上,政府调控的对象正是后者,因此,不会影响农民的利益,而是要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特别是广大工薪阶层的利益,保证社会稳定。
换句话说,在分析此类问题时,需要界定清楚所讨论的问题中的基本概念,避免简单地吵架,而是理性地、辩证地分析问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切不可意气用事,情绪化地站在消费者角度看待问题,比如一概认为涨价总是不好的,政府就是要控制物价。事实上,我们不少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也就是说,调整商品价格对我们的影响是双向的,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这就是辩证的思维方法,也就是科学的方法。
㈦ 根据经济生活说明农产品价格的走势对农民产生的影响
其实很简单的
农产品价格高,生活蔬菜急需品价格上涨,其实跟农民关系不大,农民也决定不了价格的。大多都是中间商,经销商在搞鬼。垄断市场,囤积物资,炒作,哄抬物价,造成的。利润多是中间商赚走了。
对农民直接的影响就是,种植农产品所需的化肥,种子,物资等成本费用也会相应提高,毕竟这些物价也在上涨么。最后直接受影响还是我们老百姓,国家只是宏观调控,根据当地政策变化的。
㈧ 如果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小,农民收入是否会提高
农民收入提高这是比较综合的问题,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小,并不一定收入会提供,农业的整个环节,种子、农药、化肥、收获等等,整个环节产业链中的每一个波动都会影响农民收入,只能说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小,在一定层面能降低农民的种植风险
㈨ 对农产品期货影响的三大因素
在中国:国家调控,投机资金(短期),自然因素
㈩ 政治必修一农产品上涨对人们的 经济生活有何影响
(1)①商品的价格由自身的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决定价格。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增加,增加了农产品的价值量,价格随之提升。(3分)
②供求影响价格。国内市场需求量日趋上升,出口量增加导致农产品价格一路飙升。(3分)
③农产品价格飞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价格的变动影响生产、经营,农产品价格飙升吸引了大量游资的炒作。(3分)
④农产品价格的全面上涨表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等弱点和缺陷。如果任其发展,受伤的不仅是消费者,更会是农民和相关产业,必须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整顿规范市场,保证相关产业健康发展。(3分)
(2)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2分)影响城市低收入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