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原油影响豆油
A. 为什么期货评论上说原油价格与豆油价格有联动关系
柴油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原油,生物柴油作为重要的中间转换环节,将原油价格的波动最终传导至豆油,近年来豆油期价被动跟随原油的迹象较为明显。所以CBOT豆油期货连续合约与NYMEX原油期货连续合约的每日收盘价格数据多数时间具有较强的联动性。
美国对生物柴油产业的扶持政策
美国政府对于生物能源的扶持政策,最早可追溯到1980年开始的限制进口乙醇的关税政策。2005年以来,美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产业发展规划以及相应政策措施,以加快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步伐。而这些政策的根源即为“可再生能源标准”(RFS)。
《2005年能源税收政策法案》授权美国环保署全面实施RFS,要求每个汽油及柴油生产商和进口商向运输燃料中添加可再生燃料,并规定了可再生燃料的最低用量标准。目的在于减少美国对原油的进口依赖,同时提高能源供给能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以实现能源多样化。2007年美国国会通过《能源独立与安全法》,RFS得到进一步扩展和补充。2010年调整后的RFS(下称RFS2)对于每年生物质柴油最低使用量的规定为:2011年应达到8亿加仑,2012年最低总使用量标准增加到10亿加仑,此后直至2022年总使用量标准将以10亿加仑为基准并不低于10亿加仑。
为实现生物柴油使用量的连续增长,美国联邦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在RFS的指引下推出多项补贴政策,主要包括:对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每生产1加仑农业生物柴油补贴1美元;使用非农业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如黄油脂等回收油脂,每加仑补贴50美分等。该项政策于2011年年底到期,2010年曾暂停一年。此外,联邦政府要求各部门采购燃料时优先选择生物柴油,并对可再生燃料研发提供资助。而且各地方政府对可再生燃料的研发、生产和消费额外制定了不同程度的激励措施、法规和应用计划。
美国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现状
此前在原油价格不断攀升的大背景下,美国政府的上述努力成效显著,其国内生物柴油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的数据,在RFS启动的2005年当年,美国生物柴油产量由2004年的不足100万加仑跃升至250万加仑,成为生物柴油产业快速扩张的起点。2009年年末补贴政策到期,生物柴油的加工利润随之出现严重缩水,产量也因此下降近四成。
2011年美国重新启动税收优惠政策,生物柴油产量出现爆发性恢复增长,总产量达到8.6亿加仑,超过8亿加仑的RFS2最低使用量标准。2013年1美元的税收减免政策再次恢复,并在同年年底到期。2014年美国参议院财政部多次提及恢复每加仑1美元的税收抵免,但最终并未通过。美国国内生物柴油的消费情况与产量的演变过程相似,生物柴油使用量过去几年飞速增加。而在生物柴油的国际贸易结构中,美国已经由2007年之前的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
生物柴油与豆油的联动关系
制备生物柴油的原料包括多种动植物油脂,其中豆油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生产的生物柴油绝大部分来自豆油。2007年RFS2的出台激发了美国生产生物柴油的热情,原料来源范围越发广泛,进口加拿大菜籽油、玉米油以及多种动物油脂更多地应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豆油所占比重由2007年的80%下降到2009年的49.2%,此后保持在50%左右。生产成本在原材料选择中起到决定性作用,豆油与其他油脂的替代联动作用不仅表现在食用油脂领域,还反映在工业应用方面。
美国是传统的世界大豆主要生产国,年产量在8000万—9000万吨,其中半数左右用于压榨,其国内豆油年产量在770万—950万吨之间。RFS实施后,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豆油数量开始快速攀升,工业用量占总产量的比重连创新高,2007/2008年度工业用量达到147万吨的阶段性高点,此后经过两年的休整,2010/2011年度豆油工业用量重回升势,近三年每年在210万吨左右。虽然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豆油数量不到总产量的三成,但其对豆油总需求的影响较为明显。以2010/2011年度以来豆油工业用量与美国国内豆油总需求量的时间序列数据计算,两者的相关性系数为0.465,可见豆油制生物柴油对于豆油的需求以及价格的影响不可小觑。
通常生物柴油的价格波动会对其产量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刺激或者抑制其原材料油脂的需求。依据以上论述,豆油工业消费量与其最终总需求量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相关关系。豆油制生物柴油产量的增减,引发豆油总需求量的变化,最终体现在豆油甚至上游大豆的价格上。近年来豆油与大豆的价格波动率增大即是对柴油价格变动的反应。为了探究生物柴油与豆油的联动效应,将美国低硫柴油与豆油的价格数据进行比较,观察两者的变化方向以及变动频率,发现两者的变化特征较为一致,证明原油与豆油价格具有较强的联动性。
为了更好地比较豆油和原油的变化方向和速度,将原油和豆油进行比值处理,可以发现比值与豆油价格走势基本一致,并且吻合度要高于原油。一般当比值从高位回落时,CBOT豆油价格处于下跌趋势中;而当比值扩大,CBOT豆油价格往往随之上涨。2008年至今两者只出现三次背离,第一次发生在2010年9月至12月。当时俄罗斯小麦遭遇干旱,在拉尼娜现象出现并且发展速度快于市场预期等利多因素提振下,美豆油涨势远超原油,造成比值下降,豆油和原油共同上涨。第二次发生在2013年3月至5月,当时南美物流出现严重延迟,美豆出口旺盛,对美豆陈豆供给担忧情绪加重,成本推动美豆油独自上涨。第三次发生在2014年3月至7月,当时南美和北美大豆接连丰产,再加上全球棕榈油产量增加,全球油脂供应异常充裕。受此拖累,美豆油期价大幅下挫,与此同时,原油价格高位振荡,最终原油与美豆油比值扩大。
豆油价格与原油/豆油的比值具有较明显的同向运动特征。其背后传导逻辑是柴油受制于上游原油价格,同时和豆油制取的生物柴油互为替代物。在生物柴油中间作用下,原油价格的波动最终传导至豆油。受到页岩气革命影响,当前国际原油期价跌至60美元/桶以下,美豆油期价受到巨大压力,预计后期将继续振荡回落。
B. 原油期货上市对油价有什么影响
月26日上市的原油期货,在第一周交出了一份让市场满意的成绩单。
以两桶油为代表的境内外大型石油化工企业都积极参与原油期货交易,推动原油期货落地。
业内认为,我国原油期货的上市,能更直观的反映国内市场供求关系,为国内成品油定价公式提供基准价格,进而推进成品油行业价格机制改革。
两桶油积极推动原油期货落地
来自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收盘,原油期货总成交量为27.8万手,持仓量为8198手,总成交金额为1159.23亿元。
从成交趋势来看,原油期货交易日趋活跃,相比开市前两日,后三天成交量明显增加。
《证券日报》记者还了解到,3月26日,中石化全资子公司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石化)与壳牌公司签署了中东原油供应长约。该批中东原油长约货这成为中国原油期货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INE)正式挂牌交易后,首笔以上海原油期货计价的实货合约,推动上海原油期货在亚洲石油市场迈出坚实步伐。
作为能源央企,中石化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积极参与上海原油期货交易,努力推动形成反映中国和亚太地区石油供需关系的基准价格。
同一天,中石油旗下的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联油)达成了品种为含硫油、交易量为10手(1万桶)的首单原油期货交易。
金联创原油分析师陈彩华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海原油期货是中国第一个允许海外国际投资者参与的期货品种,这是中国融入世界原油定价体系的第一步。中石化和中石油分别代表着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原油贸易公司,正在期货和现货市场两个领域积极参与交易,努力推动我在原油进口以原油进口以上海原油期货计价,实现上海原油期货的真正落地。
成品油价格改革有望提上日程
需要一提的是,3月初,国家能源局发布《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加快推进油气体制改革。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推动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理顺省级管网体制,加快推动油气基础设施公平开放,完善油气储备设施投资和运营机制。
这意味着油气改革在今年将继续向深水区迈进。我国现有成品油价格是参照国外原油期货的价格,以10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对应的调价幅度是否达到50元/吨为门槛,进行相应的调整。由于采纳的是国外原油品种,因此既不是国内供需的真实反映,也不够及时。
而我国原油期货的推出,将反映国内的真实供需情况,使得成品油价格的调整有了权威的参照,并及时做出价格上的反馈。
隆众石化网分析师赵桂珍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际与国内在消费结构、消费习惯及消费季节等方面的差异,难以反映国内成品油市场的真实供求状况;此外,成品油进出口贸易壁垒会导致国内外价格联动存在差异。如果成品油期货上市,能更直接的指导成品油现货市场价格,有利于炼厂进行风险管理与市场研判。
而原油期货上市后,是以人民币做结算的,也就是说,我国在逐步拥有原油定价话语权的同时,国内主营及地方炼厂的原油加工成本或将下降。
“有市场人士担忧成品油价格会出现相应回落,其实这种担忧没有必要。”赵桂珍还指出,因为国家是允许境外资本参与中国原油期货交易,一定程度上将会活跃原油期现货市场价格。原油期货价格将会与成品油价格产生联动性,不久的将来,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将会被提上日程。
C. 影响豆油价格和豆油期货价格变动因素那些
1、期货方面:CBOT大豆期货价格走势影响,比较直接大连盘豆粕期货走势影响
2、基本面:成本因素供应方面需求方面
3、外围及宏观经济的影响
D. 原油走势会影响豆油吗
相关。
12月10日,受累原油重挫
美豆油跌至三周低点。
E. 现货原油和现货豆油有什么区别
这个两种产品没有什么必然的内在联系,倒是处处是区别
产品性质不一样
虽然都是油,但是原油是矿物生产,化工原料;豆油是农业副产品,大豆提取油脂,可做食品类,新技术中豆油可用于生物燃料研发生产
价格变化因素不同
虽然原油和豆油,在金融产品中都有期货现货合约;原油价格变化受原油生产与需求的供需关系影响,而豆油则是受豆油的生产与需求供需关系影响,这两者没有内在的联系,没可比性;而相对于原油工业化开采,豆油依赖农作物的种植,受天气等不可控因素影响很大
原油与豆油在价格上的联系与区别
如果说两者的联系,那就是在交易体量较大的纽交所和芝加哥交易所中都是按美元报价,都会受到美元本身汇率的波动影响而波动;另一点是,若那原油价格上涨超过了一定限度,豆油受利益驱动容易流入能源行业,用于制造生物燃料的豆油也会增加,从而推动豆油价格上涨;反之原油价格下跌,豆油可用于食品类回报率更高,不一定需流入能源市场,所以或许其价格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回落,但是不能形成有效的负相关关系
其他方面没有什么值得说的,因为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产品合约,你把两者放在一起说区别,还不如把两者分开对待,再谈联系,这样更容易想明白。
F. 原油价格上涨对期货市场有什么影响吗
您好,原油的上涨,会使期货各品种成产成本提高,从制造到运输。比如农业的拖拉机,播撒农药的飞机等基础费用的增加,又比如,成品向仓库运输过程中,也会提高运输的费用,而原油甚至是很多化工品的原材料之一,所以原油上涨可以说会影响大宗商品的价格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