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涨价对期货乙醇的影响
Ⅰ 粮价的上涨对我国粮食生产带来怎样的影响
粮价总体由市场供求决定,目前国内粮价略低于国际粮价,粮价平稳上行是市场正常规律,有利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维护国内粮食自给能力。国家实行粮食最低保护价的目的也是基于以上出发点。
次贷危机和粮食类大宗商品价格没有直接的关系,会间接的导致以美元为结算货币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价格波动,但是粮食的价格波动的主因还是市场供求关系,以及国际炒家或者是国际的投机商人依靠自身强大的有力的资本支持在期货市场对相关大宗产品价格进行远期的影响,但是所建立的头寸也是依据现货价格所产生的远期策略
Ⅱ 为什么物价都上涨粮食怎么就不涨呢
答案是否定的,粮食也在涨价。看下面消息
近几个月里,我国的粮食价格出现了很大的波动,玉米、小麦、大豆的价格疯狂的上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涨价幅度。受此次的粮食涨价我国的经济也有影响,有人开始发问粮食还会持续涨价吗?
此次的粮食涨价绝大程度上是由于近期的“粮食危机”的影响,而目前全球真的出现了粮食危机了吗?
入夏以来,俄罗斯干旱导致粮食减产,算是粮价攀升的“导火索”,俄是全球第三大小麦出口国。之后,美国遭遇“半世纪不遇”的旱灾,该国控制了全球玉米出口量的一半,以及超过35%的大豆出口。随后美国农业部下调了全球小麦产量预期,更加剧市场恐慌。粮价于是“坐上了火箭”。
但把价格波动全部归罪于“天灾”是有问题的。去年年初,全球“粮食危机”也一度搞得风声鹤唳。当时粮价暴涨的“理由”,也是气候异常。2010年俄罗斯也遭遇了旱情,澳大利亚则在收割期遇到洪水,紧接着是中国北方小麦产区遇到旱情。
粮食专家们普遍认为,近年来国际粮食市场的供需关系总体没有出现根本改变。气候导致的粮食减产因素,完全没有严重到让粮食价格在短期内如此发生剧烈波动。这种基于金融期货市场放大之后的“粮价恐慌”,与真实的供求关系恐怕无关。
经历过股市暴涨暴跌的人们,很明白“价格信号”的虚妄,那不过是炒作而已。2008年的“粮食危机”,肇始于美国政府的“生物能源计划”,这一度成为粮食市场最大的炒作“由头”。玉米换石油,绝妙的乙醇汽油替代方案。这方案如今很少有人提起了。可在当时制造了世界范围内的粮食短缺预期,引发了动荡。
预期决定价格,而不是需求。在农产品的涨价狂潮中,投机资本兴风作浪,简称“ABCD”的四大跨国粮商就是垄断了世界粮食交易量80%的“中间商”们,以及各种类型的基金、“游资”,在价格的大起大落中赚得盆满钵满。与此同时,一般国家老百姓为食品价格上涨所困,完全依靠国际市场吃饭的穷国则爆发了饥荒。
今年的“粮食危机”,很大程度上同样基于“炒作”。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粮食安全专家涅克·孔宁表示,现在还没有证据表明天气的干扰比往年更为严重,是金融投机活动放大了影响;农业咨询机构东方艾格总经理黄德钧说,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可供炒作的题材不多,美国大旱正好让资金有了施展的地方;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谢建民认为,这次美国、俄罗斯的干旱确实影响了玉米、大豆、小麦的收成,但全球谷物产量的总预测还是增产,只是幅度略低,价格上涨主因是投机炒作。
汤森路透的数据则显示,仅7月3日前的一周,对冲基金及其他大型大宗商品投资者就向美国的能源、谷物与金属市场投入约130亿美元,规模为近两年来最大。
并不是粮食不够吃,而是人们买不起粮食。这种由金融操控来决定的“价格游戏”,已经牢牢控制了人们的饭碗和口粮。今年炒作的由头还是“天公不作美”,其实毫无创意,但金融市场的“热钱”却闻风而动,不论各种减产预期是虚是实,反正先涨起来再说。
Ⅲ 影响粮食涨价的因素
决定涨价的是价值,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对于粮食这个因素可以忽略)
影响价格的是供求变化。如果市场上对粮食的需求大于供给,就会导致涨价。
因为近期全国旱情严重,粮食减产,所以供应量会有所下降。
Ⅳ 粮食/食品价格上涨将主要影响股票的哪些板块,如何影响的,程度如何
粮食和食品是社会基本生活物资,上涨既可能是代表供小于求社会整体购买力提高,也可能是代表货币贬值社会生活水平下降,不能一概而论。
就上市公司的影响而言,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1、同类生产销售公司业绩提升
(这种提升只是因为涨价前相对低价进货,不具备长期性稳定性)
2、同类替代品提升竞争力。
(比如原本物价偏高的有机种植,及其设备制造公司会更多的进入购买方视线)
3、粮食和食品为原料的生产制造企业成本增加
(比如许多制药公司都需要淀粉或玉米)
4、外贸出口竞争力相对降低
最后,以上四个方面都或多或少受到影响,但影响面除非涉及持续性上涨,否则真实影响并不大。真正受到影响的是劳工成本面临增加,而这一块包含了各行各业。
Ⅳ 粮食放的时间过长对乙醇产量有影响吗
有,种子在贮存时任然在进行有氧呼吸,会消耗淀粉等糖类物质。通过发酵制取乙醇就是利用种子里的糖类(可被酵母降解的糖类)物质。
Ⅵ 如果粮食大涨价,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有利与有害的方面都说一下
如果粮食价格大涨,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最近大家都关心粮食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国家最近专门开了发布会来回应社会的关切,就是粮食够吃,不用担心,也不用去抢购粮食,更不用去囤积粮食,买多了容易发霉。我们是全球第一大粮食生产国,粮食是够吃的,2019年粮食产量高达6.6亿吨,再次创下新记录。而粮食当中仅稻谷就有2亿吨,所以粮食是足够吃的,现在的库存都够我们吃一年 的。可以说是全球粮食储备最高的国家。所以不用担心粮食不够吃,现在 来回答题主的问题:
所以很多国家为了平衡这个关系,往往采取的是补贴农业的方式,一方面通过补贴,让从事粮食生产的人和企业能够获得足够的收入;同时又不会引起市面上的粮价大涨。
Ⅶ 为什么造生物乙醇会影响粮食价格
生物造乙醇,使用的是淀粉含量高的作物,比如玉米、木薯、红薯等。再说土地资源本身是一定的,种植了造乙醇的作物,势必影响粮食作物的产量,进而会影响粮食价格。
Ⅷ 期货的根本原理与涨跌因素,简单说就行了
一、根本原理:
与现货完全不同,现货是实实在在可以交易的货(商品),期货主要不是货,而是以某种大众产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为标的标准化可交易合约。
因此,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二、涨跌因素
影响期货涨跌的原因很多,每个品种分析的都不一样,以下按玉米举例子
(一)供需关系
1、玉米的价格主要通过供求平衡关系决定。一般而言,当玉米供给大于需求时,玉米价格将会下跌,而当玉米供不应求时,玉米价格则会上涨。
在国际玉米市场中,美国的产量占40%以上,中国的产量占近20%,南美的产量大约占10%,上述国家和地区的产量和供给量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特别是美国玉米的产量成为影响国际供给最重要的因素。
美国、中国、欧盟、巴西、日本、墨西哥等是世界上玉米消费的主要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对玉米需求的变化,对玉米价格的影响较大。
2、玉米的进出口
对国内而言,玉米进口会增加国内供给总量,玉米出口会导致需求总量增加,玉米的出口对我国玉米价格有一定的拉升作用,但今年以来我国玉米出口有逐步减少的趋势,我国玉米的进出口政策变化,对我国玉米的进出口也有较大的影响。
对国际市场而言,需要重点关注美国、中国、阿根廷等主要出口国的玉米出口情况和日本、韩国、东南亚等主要进口国家地区的玉米进口情况。
3、玉米库存的变化
玉米结转库存包括政府(含期货交易所)和民间的结转库存。一般来说,如果玉米库存增大,供给宽松,价格将下降;而如果玉米库存减少,供应紧张,价格将上升。
4、牲畜和家禽的饲养量
玉米的消费主要来自饲料、口粮和工业加工,其中饲料占到70%以上。由于牲畜和家禽饲养是玉米最大的用途,因此如果牲畜和家禽饲养量上升,则玉米价格看涨;反之则看跌。
5、高企的油价和低廉的玉米价格为燃料乙醇的玉米深加工带来机遇。1吨燃料乙醇大约需要3.2吨~3.3吨玉米。国家规定乙醇汽油价格与同标号汽油价格一样,扣除770元/吨的加工成本,在原料玉米价格不超过1308元/吨的情况下,乙醇汽油就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二)政策、环境、成本因素
1、玉米产业政策的影响
玉米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政策对玉米的价格也有一定影响。如今年国家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免征农业税试点、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扩大良种补贴品种、对土地实施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和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等重大政策,将大大提高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因而未来我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将保持稳定。
2、玉米投入与产出价格的相对关系
玉米的投入与产出比,会影响到农民的玉米种植季节性,进而会影响到玉米的种植面积与产量。玉米的生产成本主要由种子、化肥、机耕、农药、灌溉、脱粒、送粮、人工、农业税、(乡村)统筹提留款等构成,上述价格的变化也会对玉米的价格产生一定影响。
3、天气的变化
作为三大农产品之一的玉米,影响其供给方面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气候条件。如果种植季节降雨过多或生长季节降雨不足,都可能明显地降低玉米产量,由此可能引起玉米价格的上涨。
反之如果风调雨顺,则玉米将丰产丰收,可能导致玉米价格的下跌。重点需关注美国和我国每年4-9月玉米播种和生长期间的天气变化情况。
4、禽流感等突发性事件的影响
禽流感等突发事件影响到家禽对玉米的消费,而消费减少,自然会对玉米价格有一定的压制作用。另外,政治因素,包括禁运和战争,也可能影响到玉米的生产、出口或进口。
5、运输成本
由于原油价格坚挺,使得船运费大幅提高,而中国的地理位置优势在竞争中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发挥。导致美国玉米出口成本显著提高,出口竞争能力显著减弱。
目前美湾至日本和韩国的巴拿马级别货轮运费达到60美元/吨,中国至韩国的运输费用仅为15-18美元/吨。由此中国玉米在亚洲的需求量将大于美国玉米,从而影响大连玉米的价格。
(三)相关商品价格的影响
玉米价格与其他谷物价格之间的关系,包括玉米与小麦的消费比价关系和玉米与大豆的种植比价关系。玉米与小麦的消费比价关系,它可以通过小麦/玉米价格比率来表示出来。玉米和小麦都可以作为饲料,消费替代关系明显。
小麦价格倾向于保持在玉米价格的115%左右,但该比率的变动幅度较大。而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大豆和玉米的主产区,农民一般通过比较两者的种植比价关系,来选择玉米和大豆的种植面积,一般来说,大豆和玉米的种植比价在3:1左右。
近几年来尤其是去年,由于大豆玉米比价上扬,农民种植大豆效益明显高于玉米,所以今年黑龙江省许多农民纷纷减少玉米的种植面积,转而扩大大豆的种植面积。
(四)市场因素
1、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玉米价格对大连玉米价格将有一定影响。从CBOT 32年玉米月线连续图表纵向价格空间角度看,总体在 370-210美分间宽幅振荡,振幅100-350美分,波段趋势清晰。
370之上属高价区,210之下属低价区。370美分之上压制较重,210美分支撑较强。
2、市场投机因素的影响
在玉米市场尤其是在玉米期货市场上,由于多空双方对未来价格认识的分歧,玉米价格的变动通过心理的预期得以体现出来,市场的投机因素对玉米价格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3、经济周期的影响
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经济周期一般由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组成,玉米的价格也会随之而波动。
4、价格连动
玉米和各谷物之间的连动是较主要的连动方式。
(8)粮食涨价对期货乙醇的影响扩展阅读:
期货交易特征:
1、双向性
期货交易与股市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期货可以双向交易,期货可以买多也可卖空。价格上涨时可以低买高卖,价格下跌时可以高卖低买。做多可以赚钱,而做空也可以赚钱,所以说期货无熊市。(在熊市中,股市会萧条而期货市场却风光依旧,机会依然。)
2、费用低
对期货交易国家不征收印花税等税费,唯一费用就是交易手续费。国内三家交易所手续在万分之二、三左右,加上经纪公司的附加费用,单边手续费亦不足交易额的千分之一。(低廉的费用是成功的一个保证)
3、杠杆作用
杠杆原理是期货投资魅力所在。期货市场里交易无需支付全部资金,国内期货交易只需要支付5%保证金即可获得未来交易的权利。由于保证金的运用,原本行情被以十余倍放大。
假设某日铜价格封涨停(期货里涨停仅为上个交易日结算价的3%),操作对了,资金利润率达60%(3%÷5%)之巨,是股市涨停板的6倍。(有机会才能赚钱)
4、机会翻番
期货是“T+0”的交易,使您的资金应用达到极致,您在把握趋势后,可以随时交易,随时平仓。(方便的进出可以增加投资的安全性)
5、大于负市场
期货是零和市场,期货市场本身并不创造利润。在某一时段里,不考虑资金的进出和提取交易费用,期货市场总资金量是不变的,市场参与者的盈利来自另一个交易者的亏损。
在股票市场步入熊市之即,市场价格大幅缩水,加之分红的微薄,国家、企业吸纳资金,也无做空机制。股票市场的资金总量在一段时间里会出现负增长,获利总额将小于亏损额。(零永远大于负数)
Ⅸ 粮食涨价对通胀的影响
呵呵,粮食是一切商品的交换基础之一。粮食涨价往往会影响到社会整体商品的价格。一般来说,粮食上涨往往就是会导致通货膨胀。但是,要看很多的其他因素的制约。现在的社会中,影响这个方面的因素很多。不能足以而论。
Ⅹ 影响大豆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有
历史上来看影响大豆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包括,天气因素特别是大豆生长时期的天气,全球经济情况,石油价格。
原油价格上涨带动农资成本上升,比如化肥,农机用油成本提升,从而推高农产品价格;(2)原油替代品价格上涨:原油价格上涨,燃料乙醇、生物柴油作为替代品的工业需求上升,推动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2007--2008年的大豆上涨和大豆用于生物燃料的使用量增加有关)
猪周期对大豆需求影响。当猪肉价格较高的时候,养殖户可以承受较高的价格,当猪肉价格较低的时候,养殖户对饲料价格的承受能力有限,同时猪肉价格下降的时候也容易促使养殖户使用更多的豆粕替代品。
深度解析影响大豆涨跌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