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石油期货对中国的影响
Ⅰ 中国石油期货用人民币结算有何意义
1、人民币国际化
加大人民币与石油贸易的结合程度,大力推动石油货币合约和石油人民币进程。目前海湾的产油国,俄罗斯、伊朗等国在与他国的石油交易中都在寻求非美元化。而本币尚不能自由兑换的中国,则只能承受石油成本加大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压力。
2、建立战略储备库
打破国际石油金融失衡的格局,关键在于中国必须争取主动权,要形成与美国主导的石油金融体系抗衡的力量。其立足点就是以金融安全保障石油安全,构建中国“石油金融一体化”体系,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融合,打造中国战略新优势。
中国将庞大的外汇储备通过购买石油等能源资源或建立战略储备库的方式,转变成实物资源储备。
可以将外汇储备与能源储备结合起来考虑,把单纯的货币储备与更灵活的石油金融产品结合起来,即把石油金融合约如石油期货合约、石油债券合约等也视作一种新型的储备货币,既能使过多的外储向实物资源转化,更重要的是在金融市场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1)人民币石油期货对中国的影响扩展阅读:
实现难点:
1、缺少联合谈判机制
中国缺少联合谈判机制。无论是石油,还是钢铁、铁矿石等领域,都没有建立起联合对外谈判机制。正因为如此,中国在类似国际市场领域,由于没有话语权,屡屡吃哑巴亏。
譬如,日本新日铁公司撕毁了此前中日韩三国钢企达成的“君子协定”,率先与力拓公司达成铁矿石价格协议,韩国浦项制铁也随之接受了日本与澳大利亚达成的合同价,就恰恰曝露了这一点。当然,原油与其他领域市场机制不同,这决定了石油谈判不仅困难重重,而且也需要超强的智慧。
2、人民币自由兑换问题
因为目前人民币无法自由兑换,以及外汇管制等金融政策,也注定了中国在国际石油价格领域,难以拥有话语权,更遑论国际石油定价权。联合谈判机制的缺席和人民币以及外汇政策的开放度不够,确实是制约着中国争夺国际石油定价权重要因素。
Ⅱ 中国原油期货上市对中国有什么好处
石油是世界的主导性能源,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1/3左右。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石油生产西移、消费东移的趋势逐渐形成。从2004年开始,亚太地区的石油消费量超过北美和欧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市场。2017年,中国原油表观消费量6.1亿吨,进口量4.2亿吨,超过美国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
全球原油贸易定价主要按照期货市场发现的价格作为基准。目前,国际上有10多家期货交易所都推出了各自的原油期货,其中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旗下的纽约商业交易所、伦敦洲际交易所是世界两大原油期货交易中心,它们的西德克萨斯中质(WTI)原油期货、布伦特原油期货分别扮演着北美和欧洲基准原油合约的角色。
尽管亚太地区的原油消费量和进口量大,但在该时区内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期货市场为原油贸易提供定价基准和规避风险的工具。日本、新加坡、印度等国都在建立原油期货市场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但影响力都不大,没有形成原油贸易定价基准。由于没有一个充分反映亚太地区原油实际供求情况的定价基准,因此亚太国家只能被动接受新加坡普氏报价、迪拜商品交易所的阿曼原油期货价格等作为原油贸易定价基准。但这些价格并没有反映中国及亚太地区其他主要原油进口国的真实情况。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国家从中东地区进口原油的价格,比欧美国家在同地区购买同品质原油要高,这对亚太国家及人民都是一件很吃亏的事情。
在我国推出原油期货的过程中,西方媒体非常关注。观察西方媒体的报道,他们主要担心两个方面:一是担心中国推出原油期货,将削弱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在国际原油定价中的主导地位。二是担心石油人民币会占了石油美元的份额,动摇美元作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和第二大原油消费国,推出原油期货主要是基于本国实体经济发展和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需要。
原油期货上市,对我国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其一,方便我国广大企业利用本土原油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管理风险,同时把宝贵的投资者资源留在国内。
其二,弥补现有国际原油定价体系的缺口,建立反映中国及亚太市场供求关系的原油定价基准。这不仅对中国,对亚太地区乃至对全球都是一件好事。
其三,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的原油期货市场的逐步成熟、吸引力的增加,将促进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其四,做商品期货对外开放的探路者。商品的同质性、现货市场的自由贸易和大宗商品贸易适用“一价定律”,决定了商品期货市场具有国际化、全球化的天然属性,对外开放更加紧迫。原油期货在开放路径、税收管理、外汇管理、保税交割及跨境监管合作等方面积累的经验可逐步拓展到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其他成熟的商品期货品种,进而推动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全面开放。
原油期货市场建设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市场的成熟和功能发挥需要一个渐进培育的过程。我们在推进原油期货市场发展的同时,要不断强化市场一线监管和风险管理。除严格遵守目前国内期货市场已被证明行之有效的交易编码制度、保证金制度、持仓限额制度、大户持仓报告制度、穿透式监管制度等,我们还将针对原油期货“国际化市场”的特点,积极落实交易者适当性审查、一户一码实名制开户、实际控制关系账户申报,强化资金专户管理和保证金封闭运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防范市场风险,保障市场的平稳运行和正常交易秩序。
Ⅲ 为什么石油用美元结算,对美国和中国有什么影响,如果是人民币又对中美国有什么影响
用美元结算,主动权就在老美手里。得先换成美子才能换石油。
Ⅳ 国内原油期货以人民币计价会有什么影响
国内原油期货以人民币定价,对国际参与者来说,势必将增加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从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人民币计价将丰富国际原油的定价体系,中国对原油市场定价的话语权自然也会增长。
目前,国内原油正在紧张筹备中,目前已可以申请开通交易账户。
Ⅳ 海外称中国用人民币买原油对美元影响是什么
中国正在为用人民币、而非美元支付结算进口石油进行前期准备工作,这是北京为建立自己的国际货币而努力的一个关键进展。“即使将部分国际石油贸易用人民币结算,其潜在影响将是巨大的。”报道称,受该消息和中国降低增值税率影响,30日上海期货交易所9月的原油价格上涨3%。
近期,中国开始修改与沙特阿拉伯之间的原油贸易协议条款。其中,中国正在考虑拿出一项在与沙特阿拉伯原油贸易中以人民币支付的方案。分析师认为,这个人民币国际化方案会对美元在国际货币市场中的强势地位产生直接威胁。
如果中国与沙特阿拉伯之间建成人民币换美元的贸易系统,这将意味着石油美元的国际格局将进一步被削弱。从1974年以来,石油以美元结算的系统就统治了整个全球金融系统。
简而言之,石油美元系统的影响力正在逐步减弱的主要原因是,美元作为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的储备货币的国际影响力正在下滑。这种现象就和当年英镑在全球货币市场的地位随着大英帝国国力衰弱而式微一样。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影响力衰退的过程可能会持续非常长的时间,这一次中国拿人民币直接购买石油的贸易结算系统将加速美元衰落的速度。
如果沙特阿拉伯开始接受以人民币购买美元的贸易协议,石油美元的国际贸易系统将逐步开始瓦解。未来,人民币结算原油的国际贸易系统将彻底颠覆全球能源市场的格局。
Ⅵ 中国原油期货对中国有什么好处
美国急于发动贸易战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中国原油期货搞成了,因为美元霸权的根基在于石油捆绑,全世界都必须要用美元才能买石油,这就让美国只靠印钞票就可以从全世界的石油贸易和大宗货物交易中赚取利润,当年美国打伊拉克也正式因为伊拉克想摆脱美元结算体系,也就是说中国原油期货的出现造就了石油RMB,加上RMB国际化等于要了老美半条命。
Ⅶ 从石油美元到石油人民币,国内经济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净进口国,以及国内原油期货的渐行渐近,有关“石油人民币”的讨论不断升温。同时为了尽量规避国际原油贸易中的外汇风险,中国必须积极投入到国际货币体系之中,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为推行“石油人民币”提供平台。
随着我国石油进口量不断攀升,以及美元持续走弱而引起油价上涨,国内外关于“石油人民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全球与欧洲预测快讯》认同全球“去美国化”趋势,并宣告石油美元的终结和“石油人民币”的冉冉升起。墨西哥《每日报》也在文章《世界“去美国化”:从石油美元到“石油人民币”》里称,中国为即将到来的从石油美元时代过渡到“石油人民币”时代做好准备。
美元作为石油贸易的标价和结算货币有近40年的历史,石油美元体系具有一套完整的回流机制。产油国可以用以石油兑换的美元回流至美国国债市场,而这些债券收益一般用于投资石油资源国的基础建设和军备采购。这一体系将国际市场上的美元游资沉淀在石油贸易中,进而减小各国货币间的摩擦强度。
然而近年来,美国接连推出量化宽松政策,致使美元汇率持续走弱,直接推高了以美元标价的大宗商品交易,特别是国际原油价格。在这一背景下,寻求另一种可以替代美元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想法得到了许多国家的认可和尝试。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石油欧元”还是“石油日元”,都没能撼动美元在国际原油交易中的霸主地位,非美元计价的原油期货市场还没有成功的先例。以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程度来看,“石油人民币”的推行条件尚未成熟。
须知,美国创建石油美元体系时,美元早已是国际储备货币。美国国内又有相对发达的全球性金融市场,包括有汇率、债券利率、证券和大宗商品等交易市场,石油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也在同步研发上市,完全可以满足石油美元回流的要求。我国利率市场化逐步放开等信号有利于推行“石油人民币”,但国内资本项目还处于管制状态、金融投资产品相对匮乏等现状,无法保证产油国用人民币交易后可以将人民币高效回流至国内,加之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这些都为推行“石油人民币”增加了难度。
虽然推行“石油人民币”存在较大困难,但随着我国金融政策不断放开,利率市场化、上海自贸区等新尝试,现阶段推行“石油人民币”是内有良机、外有需求。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买家之一,与沙特、伊朗等主要产油国建立了稳定的原油贸易关系。在当前金融全球化及国际货币体系不断调整的进程中,一些产油国政府已经开始要求买家用美元以外的货币与其结算。不少国家都表示愿意接受人民币结算方式,这种“局部尝试”的突破或许是打开新局面的钥匙。
此外,我国有大量工业、农业产品销往全球,其中就包括与我国有原油贸易往来的国家。因此,在与这些国家进行双边贸易往来时,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是完全有可能的。笔者认为不断加强人民币在石油结算中的地位有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而人民币国际化也有利于增强我国在油价上的话语权,这是建立‘石油人民币’体系的重要前提之一。
同时随着俄罗斯石油在中国总石油进口中的占比不断增加,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行经济制裁进一步促成了人民币在两国贸易中的使用。同时,原油价格的暴跌导致石油美元18年以来第一次从金融市场中流出,而且如果高盛的预测被证实无误,截至2018年,石油美元将累计流出近9000亿美元。而就在这一切发生之时,中国也正在竭力争取让人民币在亚投行交易结算中占据主导地位,并可能申请亚投行和丝绸基金建立特别金以发行人民币计价的贷款。
投资市场--
自古以来石油的争抢不曾间断过,石油的储存量、出口量以及价格的波动也在深深的影响着原油投资市场。经历了昨晚的非农,大多数投资者可能又遭遇了当头一棒。现货原油沥青昨晚暴跌不止的,可能很多投资者认为这次沥青原油晚间暴跌是由于晚间非农数据利多美元打压油价,其实不排除这个因素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美国产油量的影响。
Ⅷ 中国原油期货上市,对中美贸易战多大影响
3月26日9点,中国原油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挂牌交易,并以人民币计价。
中国版原油期货的推出,虽然酝酿多时,但此次真的横空出世还是引发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甚至有人把此事和濒于贸易战的中美关系联系在一起,认为这是中美贸易争端的原因或是结果。但实事求是地说,他们想多了。石油期货的推出至少在短期内不会影响中美贸易,也不会对美国造成什么损失,而且美国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也无法阻止中国石油期货的推出。对于中国而言,石油期货的推出顺应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在世界石油贸易地位的自然反映。
在全球石油运输的版图中,从海湾和非洲东部经过印度洋到达中国沿海是全球石油运输量示意中最粗的那条线。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进口量排世界第一,对外依存度超过65%。虽然在市场中如此举足轻重,但目前全球范围内却没有能够反映这种需求的原油期货合约,没有形成能够反映亚太地区原油实际供需状况的定价基准。上海原油期货的推出,有助于形成反映中国乃至亚太地区市场供需关系的原油定价基准,进一步完善国际原油定价体系,增强中国对于原油价格的话语权。
上海原油期货真正引发人们浮想联翩的地方是以人民币计价。迄今为止全球的大宗商品,基本上都是用美元来定价。从原油市场角度来看,中国原油期货正式挂牌交易后,“美元石油”和“石油美元”几乎长期作为左右国际大宗货物和货币市场的唯一要素的时代从理论上宣告结束,“人民币石油”和“石油人民币”的应运而生,将是新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Ⅸ 原油期货人民币定价对中国将会有怎样的机遇
挑战美元霸主地位,人民币定价对中国相关进出口贸易有着重要的意义
Ⅹ 中国原油期货即将上市 人民币原油会带来哪些影响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名誉主席利奥·梅拉梅德表示,人民币已经加入SDR,这意味着世界已经认识到中国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大。中国也想要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但是如果没有一个日益强大的资本市场,人民币就难以成为储备货币。中国的资本市场需要增加跨国界的市场应用。因此,他赞许中国原油期货市场的开放。他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基础商品进口国,中国的期货市场应该在国际商品市场上发挥更大的价格发现作用。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摩根大通商品研究中心研究主任杨坚表示,国际市场以谨慎积极态度来看中国推出原油期货。中国是原油市场的重要进口国,为了控制有关风险,希望有更多发言权,而推出自己的原油期货,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在国际原油市场上受过度投机者影响而产生的“价格失真”,很好实现价格发现功能,服务实体经济。
这种必要性,即使是不那么看好的人,也能理解。不过更多人看好此事。中国的原油期货,满足特定的市场需要,完全可以和WTI和布伦特原油并存发展。“有并存发展、发展共赢空间。”他认为,有很多外国公司的业务和中国关系很大,会积极参与。国外投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也会很有兴趣,他们寻求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交易和资产配置。
“什么叫话语权?就是我的市场变化能够更好地反映到价格里去。”王震表示,作为商品期货龙头、国际化品种,原油期货担负着提升石油定价权的重要历史使命,不过,这需要一个发展过程,可能至少是十年。
“有可能一开始跟着WTI和布伦特基准价走,但是在发展五年到十年之后,我们交易量大了,就应该成为定价中心之一。我们有这个潜力。”王震说。这可以从铜品种的发展历史比照。当初我国推出铜期货时,沪铜是伦铜的影子,但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今天沪铜与伦铜已经相互深刻影响。
原油期货是具有战略价值的大宗商品交易,以人民币计价,又附带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使命。这是不是会直接挑战美元霸主地位?“现在很多人讲,石油人民币替代石油美元。短时间内替代不了,我们整体实力没达到那个份上。”王金照认为,中国原油期货以人民币计价,对提升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信任度大有裨益。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表示,人民币国际化,需要中国首先做好“家庭作业”。在众多“功课”中,除了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以外,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拿着人民币能干什么?交易有多少人愿意接受?有多大的广度和深度吸引投资者?也就是说中国需要给人民币的持有者以更多的投资机会。
如今,原油期货给出了一个大宗商品的投资机会。人民币计价不仅是中国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的需要。在中国如此惊人的石油消费增速与旺盛贸易需求的大背景下,国际原油贸易迫切需要实现人民币计价,减少汇兑成本和风险。这正是中国原油期货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市场基础。
经过市场真实有效的竞争,在国际原油市场,我们会找到人民币和中国经济的真实地位。虽然这是一个漫长过程,但这个过程是世界各国接受中国真实地位的过程,是靠全球机构投资者真实交易做实的选择。在我国金融开放中,原油期货将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发出“中国声音”,产生“中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