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灾如何影响期货
『壹』 蝗虫灾害利好哪些期货
利好涉农期货品种。像虫害直接影响的农作物,玉米,大豆,小麦,大米;像受到波及的鸡蛋,大枣,苹果,都存在上涨预期。
『贰』 东非蝗灾对中国有哪些经济贸易上的影响
东非防灾对中国没有任何影响,而且中国还会无偿地资助他们。
『叁』 以前的蝗灾是怎么回事,后来是怎样控制住的
答:蝗灾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
1,水旱交替环境,例如沿河两岸。
2,杂草丛生的环境
3,不太低的越冬期温度。
蝗虫是一种迁飞性极强、食性极杂、爆发危害的害虫。一旦大面积发生、起飞,遮天蔽日,其薄薄的翅膀高频率震动着空气,其声如狂风呼号和飞机的轰鸣,势如雷霆万钧,落地后,庄稼、杂草甚至连树皮都被吃光。据史籍记载,我国从周末春秋时代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2600多年中,重大的蝗灾就发生过800多次,平均2~3年就有一次地区性的蝗灾发生,间隔5~7年就有一次大范围的蝗灾发生,危害严重。如1927年山东省发生的大蝗灾,造成700万灾民流离失所,四处逃荒;1929年的蝗灾,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受灾农作物240万公顷,造成损失达1000万银元以上;1944年发生的大蝗灾,约330万公顷庄稼被吃毁等等。因此,蝗灾与水、旱灾害成为我国历史上威胁农业生产,影响人民生活最严重的三大自然灾害。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及蝗区广大人民群众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改造蝗区,控制蝗灾,到上世纪70年代使蝗灾得到了基本上的控制,虽然部分蝗区蝗灾仍时有发生,但没有造成大的危害。 <br><br>
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统计,2001年全国病虫鼠害发生面积达3538多万公顷次,与2000年基本持平。受气温偏高、少雨干旱气候条件的影响,仍以虫害重于病害,其中尤以蝗虫发生较严重。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统计,2001年我国东亚飞蝗发生面积约191.6万公顷(未包括海南省发生的面积),比1985~1998年的平均发生量(100万公顷)高91.7%,属于特大爆发年,是近30年来罕见的。今年蝗灾更为严重,发生面积比上年同期扩大了10%,发生重灾的地方每平方米的蝗虫密度达4000~5000只。 <br><br>
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分布及危害程度受环境条件,特别是气象条件的制约。1997年以来蝗虫的连续爆发,特别是2001年和今年的特大爆发,除与农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的变化及治蝗技术、措施相对落后等有关外,气象条件的变化是重要的影响因子。 <br><br>
对我国农业最具危害性的东亚飞蝗,具有异地迁飞、群集和产卵选择适宜环境的特性,它主要分布于42°N以南的黄淮海平原一带地区。这些地区季风气候明显,降水时段集中且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交替频繁发生,使这里的沿湖、滨海、河泛及内涝地区出现许多大面积的荒滩、荒地,芦苇、杂草丛生,是飞蝗繁殖猖獗的适宜和发生基地。 <br><br>
降水是影响东亚飞蝗发生的重要因素。1997年以来,黄淮海平原一带基本上属于少雨年份。由于少雨干旱,黄河下游、淮河与海河主要支流多次出现断流,洪泽湖、微山湖、白洋淀等水位严重下降,造成大面积河、湖滩地裸露,增加了蝗虫的适生地。同时,干旱也有利于蝗卵的孵化,促使蝗蝻的发育加快,种群量上升。历史资料统计结果也表明,蝗灾与干旱同年发生的机率最大。 <br><br>
气温偏高,也有利于飞蝗的大发生。在全球气候趋暖的大背景下,近年来黄淮海地区一带气温也明显偏高。持续的暖冬天气,对蝗卵的安全越冬十分有利;春季干暖气候也利于蝗卵的孵化,蝗蝻发育速度加快。据调查,近几年蝗卵冬季死亡率一般在13%~15%之间,低于常年几个百分点,发育时间也有所提前,导致蝗虫发生世代增加、北移,发生危害期延长。 <br><br>
各地应在农业部的统一部署下,抓紧抓好灭蝗工作,确保飞蝗不起飞,土蝗不扩散。
参考资料:http://www.jxagriec.gov.cn/b_include/dwh_detail.asp?fileclass=A%C5%A9%BE%AD%BE%DB%BD%B9&id=60589
『肆』 蝗灾是如何形成的,会危害到中国吗
蝗虫,每天可以随风飞行150公里,存活时间三个月左右。据悉,占地一平方公里的蝗虫群一天可吃掉3.5万人的口粮。所以我们说蝗虫所到之处,可谓寸草不生,那么蝗灾是如何形成的呢?会危害到中国吗?如果出现蝗灾,我们国家该如何应对?下面我就来跟大家说说这些问题:
一,首先,我们来说说什么是蝗虫,蝗灾又是怎么形成的。所谓的蝗虫,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农业害虫,水稻.小麦.玉米.豆类.蔬菜等等农作物都是他们的食物,单一的蝗虫可能你不觉得害怕,但是一旦他们聚集起来的时候,破坏性相当的大,尤其当他们大规模爆发的时候,可以将农作物吃的连个光杆子都不剩,可能会引发蝗灾。而蝗灾的出现跟气候有关,如果天气干旱,很多植物都枯死了。食物不够,蝗虫就会大规模的聚集存活的植物上,就形成了蝗灾。
虽然持续的蝗灾可能给国家造成粮食危机,但是其实蝗灾并不可怕,我们国家在面对蝗灾的问题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我国有着丰富的粮食储备,所以相信他们对我国影响不大。
『伍』 为什么大旱之年有蝗灾
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严重的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我国古书上就有“旱极而蝗”的记载。近几年来非洲几次大蝗灾也都与当地的严重干旱相联系。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干旱的环境对它们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因为蝗虫将卵产在土壤中,土壤比较坚实,含水量在10%~20%时最适合它们产卵。
干旱使蝗虫大量繁殖,迅速生长,酿成灾害的缘由有两方面。一方面,在干旱年份,由于水位下降,土壤变得比较坚实,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大为增加,多的时候可达每平方米土中产卵4 000~5 000个卵块,每个卵块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万~40万粒卵。同时,在干旱年份,河、湖水面缩小,低洼地裸露,也为蝗虫提供了更多适合产卵的场所。另一方面,干旱环境生长的植物含水量较低,蝗虫以此为食,生长的较快,而且生殖力较高。
相反,多雨和阴湿环境对蝗虫的繁衍有许多不利影响。蝗虫取食的植物含水量高会延迟蝗虫生长和降低生殖力,多雨阴湿的环境还会使蝗虫流行疾病,而且雨雪还能直接杀灭蝗虫卵。另外,蛙类等天敌增加,也会增加蝗虫的死亡率。
『陆』 在历史上也经历过蝗灾,他们是如何解决的
在中国古代的时候,蝗灾是一种很常见的自然灾害,而且中国的传统社会是较为典型的农业社会在古代的时候农业是绝对举足轻重的行业之一,而黄灾就成了古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古代人民的智慧肯定还是发生了一定的作用的。他们发现了鸡鸭鸟都会吃掉蝗虫,所以,他们普遍在遇到蝗虫的时候都会选用生物防治,或者是驱虫药。但是在古代是没有杀虫剂的他们发现蝗虫并不喜欢艾草,于是他们将艾草收集起来,专门用来驱赶蝗虫。而中国即使发展到现在,也才是摆脱了严重蝗灾二十几年,可想而知蝗虫的威力。
『柒』 蝗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其实可能在我们国家一些平原地区或者是一些其他的地区并没有见识到蝗灾,而蝗灾的影响真的是非常的大。如果说发生了蝗灾的话,那么当地的一些粮食都不能够得到很好的生长。而且对于粮食的破坏也是非常的大的,在云南省经常会出现蝗灾这样的现象。
而且一旦事发生了蝗灾的话,那么这些蝗虫的所到之处就没有一些完整的粮食了。蝗虫其实主要是有蚂蚱,还有一些草蜢,蚱蜢,飞蝗黄和土蝗。这些蝗虫它们的生命里都是非常的顽强的。其实我们在小时候都可以碰见这些东西,而且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发生了一次特别严重的事情。在马路上面走着的时候都会发现这些蝗虫,而且有的蝗虫直接就跳在了一些人的身上。
其实有很多的人他们也都非常的喜欢吃蝗虫,因为蝗虫的肉质是非常的鲜美,而且蝗虫也是去经常的吃粮食没有特别大的危害。在非洲地区也是经常的遭遇到了蝗虫的侵害,所以说大多数的非洲地区他们的粮食是非常的短缺的,而且有一次最严重的蝗虫灾害是有12.5万亿蝗虫,一起出动,当时天空也是被这些蝗虫所覆盖了。像一些农民,他们非常的害怕蝗虫,也希望自己在种植庄稼的时候。蝗虫不要出现,现在由于科技十分的发达,所以说我们抵抗蝗虫也是非常的方便的。
『捌』 东非蝗灾现在处理的怎么样了农业受到多大影响
东非蝗灾现在处理的怎么样了?农业受到多大影响?东非蝗灾确实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让很多地区出现粮食危机,下面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朋友们可以参考:
三、巴基斯坦受到东非蝗灾影响,目前情势好转:
巴基斯坦也没有获得幸免,他们也受到东非蝗灾的影响,不过近期巴基斯坦向中国求助,现在我国专家已经开始帮助巴基斯坦,他们的情况有所好转。综合上述分析,东非蝗灾控制很难,印度等地区,依旧难以控制,农业很可能减产一半左右。
『玖』 蝗灾被列为三大天灾之一,用什么办法可以抗击蝗灾
旧时蝗灾在我国与水灾、旱灾并列为三大天灾,而且灾害往往祸不单行,旱灾过后,大面积的蝗灾就会接踵而至,几乎每隔三年就发生一次蝗灾,导致农作物颗粒无收,灾民只好背井离乡乞讨为生,去年,巴基斯坦曾经因为蝗灾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由此可见蝗虫多么厉害,蝗虫的个头一般都比较小,严重时候,每平方米的农田大概存有1.5亿只蝗虫,数量十分惊人,而且蝗虫群还会向各个方向移动,移动速度每天约100~150公里,凡是有蝗虫经过的地方寸草不生,导致农作物颗粒无收,给农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从而发生饥荒。
我国治蝗的奠基人是生态学专家马士俊院士,上世纪五十年代学成归国,研究东亚飞蝗生理生态学,他在经济生态学方面成果丰硕,提出了"改治结合、根除蝗虫"等理论,为我国防治蝗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之所以我们现在对蝗灾没有感觉,是因为有前人的努力,将蝗灾消灭在萌芽状态,没有形成大面积的灾害。
『拾』 中科院团队揭秘蝗灾罪魁祸首,蝗灾有什么危害
破坏农产品俗话说:“蝗虫经过,颗粒无收。可见蝗虫这一聚集性极强的虫类对于农作物的破坏性是很大的,不仅会吞食禾田,导致作物死亡,还会对地区的粮食储备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粮食短缺,饥荒等问题,对于以土地为生的农民来说无异于是灭顶之灾,严重的甚至会使得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更加困窘的境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