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影响期货
❶ 生猪期货的上市,能否有效的控制猪肉价格的暴涨呢
降不降不是有你我决定得了的,而是市场经济所决定的。不过,它离不了市场的变化。涨势是市场货源不足,也有人工抬起来的。所以,它的“涨”是一种假象,出不了多少时间,“跌”是一坨铁。非洲猪瘟没有了,猪场走上正常了,投资养猪市场的前景非常看好,因此带动了生猪的高速存栏,所以,生猪必会饱和。到那时,你不想降下来行吗?当然,不可能降到过去几块钱一斤的猪肉了!那是过去式。但也不可能持续往上面涨,到一定时候会平稳的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上的。
综合来看,两种方法:第一种是赌,批量养一些,我们的疫情控制的相当好,国内需求总会打开。进口猪肉面临障碍,本地供应将成主流。但受疫情饲料限制风险大利润不会最大化。
第二种,保留较多母猪和种公猪,按照八月销售猪仔的思路,做好培育,八九月猪仔销售价格暴涨几乎是肯定的。同时计算好时间差,确保九月有一大批生猪出栏,抢占市场。还有就是确保存栏量,估计会有补贴,而且数额较大。
❷ 猪肉价格的波动是由什么因素导致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都要吃的肉类。然而,在众多肉类中,猪肉是十分受大家喜欢的。但是最近两年以来猪肉的价格频频出现波动的现象。然而市场上猪肉的价格的波动是由很多因素综合的结果,这些因素其中就包括季节因素、饲料价格、运输通道等因素。
猪肉作为人们生活中经常吃的一种肉类,它的价格是受很多因素综合影响的。
❸ 生猪期货交易已于1月5号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对于猪肉市场会带来哪些影响
1月8日,我国首个活体交割的期货品种——生猪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作为首个活体交割期货品种,生猪期货上市后备受市场关注。
决定猪肉价格的主要因素是供需,生猪期货上市并不会直接影响生猪供需基本面。目前,我国猪肉需求相对稳定,但供给受新冠肺炎疫情、养殖利润、政策导向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会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国内猪肉供需基本面,最终决定猪肉价格走向。
那么,当前国内猪肉供给和价格情况怎样呢?目前我国生猪生产明显恢复,但总体仍处于供给偏紧的状态。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8月份至11月份,全国生猪出栏环比、同比均有所增长。但是,2020年1月份至11月份,定点屠宰企业累计屠宰生猪14198万头,同比下降了19.6%。虽然供给尚未完全恢复到常年水平,但中央储备肉投放力度显著加大。2020年仅10月份和11月份没有投放冻猪肉,全年累计投放冻猪肉38次,合计67万吨。其中,12月30日投放20066吨,成交11241吨。2021年1月7日又投放了2万吨冻猪肉。(数据来源中国经济网)
近期受消费季节性回升、冻品流通受阻等因素影响,全国猪肉价格明显上涨。从周价看,生猪和猪肉集贸市场价格分别从2020年11月份第4周和12月份第1周开始回升,已经分别连续上涨6周和5周。2020年12月份最后一周,全国生猪每公斤均价为34.8元,累计上涨17.8%,同比上涨3%;猪肉价格为每公斤51.65元,累计上涨12.8%,同比微涨0.8%。
对1月8日生猪期货正式挂牌交易以后全国猪价的走势,可从供需两方面进行分析。从消费看,春节是传统消费旺季,但2020年12月份以来猪价上涨抑制了部分消费需求。从供给看,截至2020年11月份,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已连续6个月增长,生猪存栏同比已连续5个月增长。春节是出栏高峰,预计随着前期补栏生猪的陆续出栏,供给将有明显改善。综合判断,预计2021年春节猪价接近上年春节水平,上涨空间有限。
生猪期货上市虽然不会直接影响国内生猪供需基本面,但期货套期保值为养殖、屠宰、贸易等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了规避价格风险、保值增值的渠道。所谓期货套期保值,就是经营者利用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物,提前进行买卖操作,预先锁定价格,以规避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因此生猪现货企业为了防止现货价格下跌带来风险,所以会在期货市场做空生猪期货锁定利润,这也是连续几天生猪期货下跌的一个因素。有消息称国内生猪养殖龙头企业牧原、温氏、正邦科技、新希望、正大都将进场参与生猪期货交割业务
生猪养殖周期比较长,从母猪受孕到仔猪长大出栏,一般需要10个月左右时间。在漫长的养殖周期内,疫病、供需、饲料价格等诸多方面都充满着不确定性,导致未来生猪出栏时价格可能大幅偏离预期
❹ 生猪期货上市是利好还是利空
利好。
因为疫情的原因生猪肉也是在一直的上涨,也是推出了生猪肉期货,生猪肉期货,为相关行业提供检验避险工具,同时也可以尽可能的平衡猪肉的价格,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暴涨暴跌,提供猪肉供应的稳定性。
但是在接纳新金融产品的同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也需要时刻注意防范风险,生猪是中国至今交易价值最大的农副产品,而生猪期货将成为中国期货市场上上市的第1个活体交割品种,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吃这一项而生猪肉是最大的需求点,所以说生猪期货是非常好的一个决定。
(4)猪肉价格影响期货扩展阅读:
猪产业链同时也在猪育种业务、饲料加工、疫苗、兽药、屠宰食品加工物流和零售等行业,生猪期货链很长,同时它的影响范围很大,价格是影响猪周期波动也很大,在中国养猪业的特点,只有期货的形式可以引起中国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
猪,充分发挥期货的功能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市场主体风险的抗压能力和猪的力量在促进产业发展有很大作用,生猪期货,虽然没有被别人重视,但主要是因为不容易标准化,没有国家标准,标准化的生产,同时规模水平不高,主要是一些农村零售农业,现在公布的生猪期货。它还可以对市场的良好运行起到良好的作用。
❺ 哪些因素会影响猪肉的价格
猪瘟致生猪供应减少
夏季一般来说是猪肉销售淡季,但今年却频频上涨,原因为何?卓创资讯猪肉分析师王亚男对表示:“猪肉价上涨最主要的原因是生猪供应量减少。非洲猪瘟发生已经将近一年了,部分地区生猪和能繁母猪的产能下降幅度明显,生猪的供应量减少了,猪肉价格自然就上涨了。”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也曾于近日回应,猪价上涨较快主要是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去年10月份,农业农村部监测的400个县能繁母猪存栏同比降幅达到5.9%,已经超过了5%的预警线,之后降幅逐月扩大,到今年6月份同比降幅达到26.7%。按照生猪的生产规律,从母猪怀孕、仔猪出生,到育肥猪出栏大约需要10个月的时间,去年10月份生猪基础产能下降,导致今年6、7月份开始,生猪供应减少问题显现,价格持续上涨。
❻ 猪肉价格下跌,在期货市场中说明什么信息
与猪肉价格相关最强的是大连商品交易所的豆粕合约,现在豆粕主力合约是豆粕1009,猪肉价格下跌会影响生猪的生养数量,随之对豆粕的需求降低,压制豆粕价格上扬,期货本质讲究供求关系。
不过猪肉现价很低了,可能已经低过成本了,这样猪肉价格会反弹,在期货中豆粕的进场时机也就快来了吧。
❼ 采用期货炒高猪肉的价值,肉价会上涨吗
商品每经过一个关口,价格就要增加,也就是增加了中间环节,投入资金是要赚钱的,炒期货的过程又没有增加价值,而是增加一道中间环节,使猪肉价格又增加了,采用期货只能炒高肉价值,不会平抑物价。
现在农村养殖的畜禽数量越来越少,养殖逐步转到养殖企业,而有的养殖企业自己并没有养殖圈舍,而是将生猪转请养殖户养殖,从中取得利润,同时获得政府的项目补助经费。
最后,各环节的猪贩子和炒作猪肉期货的人才是最大的受益者。一方面,生猪收购价格涨了,就会有大量猪贩子低价收购猪肉,然后再把收来的猪肉放在冷库中储藏,一旦猪价涨上去了,这样可以高位出货。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猪肉价格大涨,一些大资金可以投机炒作猪肉期货。这次猪价大涨,做多猪肉期货的投机者也可轻松赚到一笔钱。猪贩子和猪肉期货的炒家者是最大的受益者。
国内猪肉价格短期出现大涨,很多人问谁是最终的受益的?那肯定不是消费者,消费者深受其苦,快吃不起猪肉了。也不会是生猪养殖户,因为前期养猪亏损惨重,现在赚钱正好弥补损。更不是屠宰公司,因为被宰生猪数量减少,屠宰公司也不会得到多大好处。而只有大大小小的猪贩子以及投机猪肉期货炒家,他们借着猪肉价格上涨而大赚特赚了一把。生猪价格上涨的利润流向投机客的腰包。
❽ 生猪期货上市一段时间了,对市面的猪肉价格影响有多大呢
受消费季节性反弹和冷冻产品流通受阻等因素的影响,全国猪肉类价格大幅上涨。 随着大连商品交易所原始猪期货的正式上市,许多人担心期货会放大猪肉的价格波动。 对此,专家表示,决定猪肉价格的主要因素是供求关系。 目前,我国对猪肉的需求相对稳定。 尽管供应仍然紧张,但未来价格上涨的空间有限。 我国第一个实时交割期货品种盛猪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 原始猪期货对国内猪肉类价格和猪周期的影响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期货会影响猪价格的方向吗? 它将对整个行业产生什么影响? 在相关热点话题上,《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行业专家学者。
所谓期货套期保值,是指经营者将期货合约作为未来现货市场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品。 他们提前进行买卖操作并提前锁定价格,以避免市场价格出现较大波动的风险。 出生猪繁殖周期比较长。 从怀孕猪到婴儿猪的成长,通常大约需要10个月的时间。 在漫长的繁殖周期中,疾病,供求关系,饲料价格等诸多方面充满不确定性,导致未来产量的价格猪可能大大偏离预期。 使用盛猪期货的工具,当盛猪期货的价格适中时,育种公司可以在期货市场上预售相同数量的盛猪期货,以提前锁定利润。 同时,原始猪期货还可以帮助屠宰和加工环节提前购买,以防止将来原始猪的价格非理性上涨。 记者从大连商品交易所获悉,木园,温氏,正邦科技,新希望,正大等国内领先的猪育种公司将全部进入市场,参与猪期货交割业务。
❾ 猪价大涨有关猪的期货或股票吗
今天刚刚证监会已经批准生猪的期货上市了。猪的股票有温氏股份
❿ 猪肉(生猪)可以作为期货吗
可以作为期货交易品种,国外早就存在了。今年新闻联播有个新闻暗示了中国政府也是想加快步伐发展期货市场。任重道远目前时机未到,未来必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