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息对期货有什么影响吗
Ⅰ 瑞士央行降息对中国股市利好还是坏事
降息对股市是好事,特别是经济大国,比如美中欧,即使是外国小国降息对中国股市至少不是坏事。
中国股票市场也称为中国股市,1989年开始作为试点,本着试得好就上、试不好就停的理念建立。所以在1995年之前的股市运作中,最大的利空通常是中国股市试点要停、股市要关门这类消息。
后受"3.27国债期货事件"影响,中国期货市场于1995年进行全面的整顿清理,中国股市成为扶持的对象,这样股市才由此迎来了真正的利好,转而进入了大发展的时期。
息,银行利用利率调整,来改变现金流动。当银行降息时,把资金存入银行的收益减少,所以降息会导致资金从银行流出,存款变为投资或消费,结果是资金流动性增加。
降息会给股票市场带来更多的资金,因此有利于股价上涨。降息会推动企业贷款扩大再生产,鼓励消费者贷款购买大件商品,使经济逐渐变热。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
Ⅱ 央行决定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有何影响
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的影响:
第一、在短期内,公布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消息,对于虚弱的股市可能是一种较大的利空,有可能导致机构拉高出货,使股市短暂上升然后大幅下跌。
第二、从中期讲,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只能是一个心理上的利好,因为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只是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事,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可以使商业银行信贷能力提高,使企业贷款规模扩大,但是由于禁止银行资金流入股市和限制企业炒股,无法使银行中较宽松的资金转换为股市资金。
第三、从长期讲,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是一个重大利好。因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在一定程度上将刺激市场需求。推动了企业的发展,从而也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这为股市的上扬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存款准备金率具有功能放大的作用,对经济的刺激是很强烈的。中央银行出台此政策时,有可能以通过收回再贷款的方式将其作用互相抵消。如果是这样,那么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的影响作用将要大打折扣。
第四、股市影响非常有限,幅度比预期低,而且就目前大部分银行的资金来说,都还比较充裕,这个比例对其贷款业务能力相当有限;另一方面,市场很早就已经预期到人民银行的紧缩性政策,所以股市在前期已经有所消化,只是在消息出台时的瞬间反映一下而已。基金:没什么影响,基本上是随股市个债市走的。期货:短期有利空影响,对一些商品期货会有较大利空影响,我国目前还未有这种类型的金融期货,所以基本上影响不大。
Ⅲ 房产调控政策对期货市场是利空还是利多
2005年至今,房地产调控一共经历了五个阶段。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2005-2007年,房地产出现过热迹象,上涨压力较大,以“国八条”为开端,后又出台了“国十三条”和“9.27房贷新政”,房地产投资初步得到抑制,由2004年高点57%最低降至2006年低点19%,但价格上涨问题仍然突出,房地产投机行为仍较为频繁。
第二阶段:2008-2009年,次贷危机引致全球经济衰退,为稳定经济增长,政策开始转向刺激住房消费,期间先后颁布了《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税收政策通知》及“国十三条”和“国四条”等政策,受此影响,房地产市场触底反弹,房价大涨,销量猛增,房地产开发投资也由2009年初的低点回升至2010年中的较高水平。
第三阶段:2010-2013年,在一系列宽松政策刺激下,房价大幅上涨,投机氛围浓烈,为避免当前局面恶化,以“国十一条”及随后的“新国十条”、“新国八条”、“新国五条”为标志,新一轮调控开启,部分城市开始限购,首付款比例及房贷基准利率上调,最终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暂时抑制,从2014年1月起,全国新建及二手房住宅价格指数同比增速开始缓慢回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也由2010年5月高点38.2%降至2013年10月的15.4%。
第四阶段:2014-2016年,人口红利消退,经济面临增速换挡,新常态下,为稳增长及去库存,新一轮刺激政策来袭,新“9.30”和“3.30”新政出台,限贷限购政策放松,央行降息降准,资金面重回宽松格局。受此影响,2015年4月起,主要一二线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大增,新建及二手房价格同比增速开始由负转正,但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却并未跟随销售回升,二者相关性开始弱化。
第五阶段:2016-至今,一二线房价暴涨,投机氛围再次蔓延,并对实体经济造成侵害,同时稳增长及去库存目标基本达成,房地产政策再次收紧,央行隐形加息,限购、限贷、销售政策密集出台,并推出了租售同权等新政策。“9.30调控新政”出台后,30大中城市房屋销售面积迅速下降,新建及二手房价格增速也从16年11月起稳步下滑,调控基本达到应有效果,但在三四线城市棚改货币化的影响下,当地销售仍维持稳定增长的势头,从而使全国房地产销售增速降幅趋缓,最终导致房地产开发投资与调控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背离。
单纯从政策角度看,国家对于房地产的刺激与抑制主要受宏观经济影响,而从当前的情况看,经济增速下滑势头得到有效缓解,GDP增速稳定在6.9%,稳增长目标基本达成,钢企负债情况明显好转,但同期居民负债率却在显著提高,长期贷款虽得到抑制但短期的消费贷却在兴起,部分地区居民负债杠杆率已达到了160%,债务危机这只“灰犀牛”离我们越来越近,因此当前时点下房地产调控政策将会愈发严厉,在棚改货币化对三四线房屋销售的推动作用减弱后,后期全国范围内房地产销售增速将面临继续下滑的风险。
而我们前面提及,2015年前,我们发现房地产开发投资大约滞后于销售6-9个月,而从本轮调控效果看,这一规律不在有效,反而资金与投资的先关性却在增强。在银行贷款及发债受到限制后,居民按揭贷款及购房首付款成为了房地产开发的主要资金来源,2015年5月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中的其他资金增速由-1.1%快速提升至2016年5月的39%,而同期我们看到房地产投资增速也由5%升至7%,但随着首付款及贷款利率的提高,前面两个资金来源开始出现回落,至2017年8月,其他资金增速已经下滑至13.4%,而同期的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合计值增速也将至9%,这其中还收到了贷款增速提升的支撑。
因此综合看,抛却其他原因,单纯从政策和资金角度来看,四季度及2018年房地产投资将延续继续下滑的势头。我们在这里之所以这么重视投资的预测,主要是投资决定着新开工及后期的竣工,而螺纹钢需求主要与新开工有关,板材及玻璃则受到竣工的影响较大,对于铁矿石和双焦而言又与钢材需求高度相关,因此对于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判断是由分析房地产到黑色系商品的主要一步。在确定了投资的方向后,基本上对于后期黑色商品需求端有了一个基本的把握,即从长期看需求回落无论是螺纹还是热卷,玻璃或是铁矿石和双焦,从大的层面看其需求下滑已是大势所趋,与之对应的中期利润回落也是相对确定的,只是产业链位置不同,传导速度和时间不同。而价格方面,则因各自供给端的变化,其价格供给弹性各有不同,短周期各自供给变化的
Ⅳ 降息对国债期货价格的影响将怎么走
对于本次降息,央行方面称此次利率调整仍属于中性操作。中国已基本具备将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向前推进的基础条件。中国将适时通过推进面向企业和个人发行大额存单等方式,继续有序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央行此次采取非对称性降息操作,从存款利率角度看,存款基准利率的小幅下调与利率浮动区间的扩大相结合,这有利于把正利率保持在适当的水平上,维护存款人合理的实际收益;从贷款利率角度看,基准利率对于金融产品定价仍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此次较大幅度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将直接降低贷款定价基准,并带动债券等其他金融产品定价下调。此次降息时机较好,十月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多个核心经济指标增速皆创新低的表现,释放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信号,非对称降息可引导银行利润向实体经济让渡,有利于刺激房地产和基建产业,帮助企业尤其是对经济下行抵抗力较低的中小企业渡过难关。资本市场也将直接受益于降息,短期来看全面降息直接利好债市,利好国债期货。并且将贷存比口径调整和非对称降息合在一起看,明年或许银行吸储的压力会相对较小,这对于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和社会融资成本是有意义的。长期来看,我们预计宽松仍可延续,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不排除再次降息的可能性,债市有望继续牛市,支撑期债震荡上行。相信大家阅读完文章后,对于“央行降息对国债期货市场的影响有哪些?”也有深入的了解。
Ⅳ 人民银行降息期货利多还是利空
属于利多,降息就是降低资金成本,股市首先就会高开了,股指期货也会高开。资金成本降低,有利于各行业的活力增强,对大部分的期货产品的需求都会有所增长,有利于价格的走高。但是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又有很大的区别,降息会带来股票市场群体走高,在期货市场中,更多会表现为两极分化,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因为股票市场,只有拉涨才能赚钱,钱多了自然涨,期货市场,做多做空都能赚钱,钱多了,自然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Ⅵ 央双降对期货啥影响
银行降准降息,资金从银行流出,存款变为投资或消费,资金流动性增加。因此会给期货市场带来更多的资金,利于上涨。
Ⅶ 央行降息对期货哪些板块构成利好
存量博弈格局下,市场风格向2013年回归,继续推荐中盘蓝筹(医药、大众食品、黑电、轻工)与博弈性的成长板块(TMT、环保、新材料)。此外,我们继续推荐与改革相关的主题,包括体育、核电、国企改革、长江经济带等。
Ⅷ 央行降息对国债期货市场的影响有哪些
要看降息的幅度多少,简单的说,央行降息对国债期货是利好。
Ⅸ 降息有什么影响降息对股市会有哪些影响
所谓降息是指银行利用利率调整,来改变现金流动。当银行降息时,把资金存入银行的收益减少,所以降息会导致资金从银行流出,存款变为投资或消费,结果是资金流动性增加。一般来说,降息会给股票市场带来更多的资金,因此有利于股价上涨。降息会刺激房地产业发展。降息会推动企业贷款扩大再生产,鼓励消费者贷款购买大件商品,使经济逐渐变热。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
总体看,降息对于股市的长远发展,属于实质性利好。四大板块将受益。
一、绩优股、高派送股迎投资机遇
降息有利于进一步凸现绩优股、实值股的魅力。尤其是一大批市盈率低于三十倍的绩优股、实值股,其分红派现,较之于银行存款的税后利息,凸显优势。尤其是绩优股、实值股中送股、转增股的股票,较之于银行存款的税后利息,其魅力以倍数计算。投资人可以参照已经公布的年报,选择业绩优异、市盈率低、分红派现多、尤其是送股转增股多的“白马股”,理性投资。
二、房地产股、保险股迎投资机遇
对于房地产股来说,利率下调,有利于减轻人们分期付款购买房地产的负担,有利于调动人们买房的需要,有利于降低房地产开发商的负担。保险业同样得到“降息”以及“降息预期”的推动。但是,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小于贷款利率,对于银行而言,有利有弊,缩小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差额对于银行的赢利增加了压力;同时增加了银行吸储的难度。但是,增加放贷,以及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带动银行业务量的攀升,有利于银行增盈。总体看,对于银行股来说,长线仍有利好作用、短线则看资金是否追捧。
三、企业债券受益
3.国债、企业债券银行利率的下调,不仅仅凸显了股票的投资价值,对于年利率百分之二点九五或以上、没有利得税的国债来说,其投资价值同样凸显。较之于税后实为百分之一点五八四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来说,利率高出百分之一点三六六。尤其是,存款利率仅仅降低百分之零点二五,还有降息预期。有利于国债、企业债券的慢牛行情。从“庄股”思维的角度看,2007年的熊市,造成众多机构纷纷投资国债,可以说,国债已经有“庄”进驻。按同样理由,企业债券也有受到挖掘的可能。
四、扩大内需概念股迎投资机遇
从降低“两息”来看,松动宏观经济政策,已经不是一个议题,而是正在实行中的事情。其着眼点,是克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样,从广义看,钢材、水泥、建材、电力等“扩大内需概念股”,同样有机会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受益者。长远看,有受到挖掘的可能性,上述股票一旦在盘面上得到增量资金介入的情况来印证,则应是把握机遇之时。
Ⅹ 网上散布央行降息不实消息,后果有多严重
现在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对于很多人来说,互联网意味着一种全新的世界,因为首先互联网改变了我们传播和获取知识或者消息的渠道,过去我们想去传播一种消息的话,往往通过报纸或者口口相传或者电视,但是现在互联网的兴起可以让我们获得信息的方式更加的快捷。
而且这些谣言的背后,往往都是有一些既得利益的势力存在,也就是说这些谣言背后都存在着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而随着央行的辟谣,公告发布之后,央行也很快在公安局报案,我相信那些造谣的人,肯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因为他们想通过谣言的方式来获得某种利益,那么他们就要因为他们的这种不合法方式而受到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