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内含价值时间价值公式
㈠ 求期货的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
看涨期权内在价值=现价-执行价格=0.86-0.90=-0.04,但是内在价值最小只能为0,所以内在价值为0;
期权费=内在价值+时间价值,即0.50=0+时间价值,所以时间价值=期权费=$0.50/€。
㈡ 关于期货公式
应用和理论永远都是有差距的,这个在各个行业都成立。
因为市场是人做出来的,影响市场的因素成千上万,而公式里仅仅那几个参数而已,怎么可能描述得了所有的可能性?最起码一个就是公式永远搞不定的——人的心理因素,所谓的跟风盘,追涨杀跌造成的大盘变化,公式能算出来吗?抑或是每个参数的取值你打算怎么取呢?你怎么确定无风险利率r的取值?根据通货膨胀率,还是银行存款利率?怎么取R?根据在哪里?等等,而这一切都将影响你的利润,你操盘的风险系数。当然模型也不是毫无用处的,使用的时候尽量要从综合的角度去考虑,模型计算出来的数据则可以变成分析报告中的一部分~
--------------------------------
这两种公式不矛盾 只是针对性不同
另外说明一下 我学的时候是英文学的 对应国内的中文术语不太准确 但我会尽量解释 希望不会造成误解
期货定价原理是有先决条件的 不同期货品种定价也都会在基础公式上推导。
你给的信息太笼统 没办法判断公式具体含义 尤其是第一个 推导公式成百上千 觉得实际中需要什么了 就可以根据数学模型结合实际推导出来一个 不可能每个都学过 可不可能每个都是通用公式
第一个公式 不懂 要看他给出这个模型的说明 这不是一个通用的基础公式 model都是有针对性的 你没给出信息 我也看不懂 看结构有点类似于以天为单位的价格变动计算
第二个是以连续时间位时间段做复利计算 而r的复利间隔是多久呢?连续的……说白了是一个类似于极限值的东西推出来的,就有点类似于 把想要取的时间段无限变小 小到极限就是连续的,这是数学上的概念 过程也是纯数学的。
作为基础公式 计算未来期货价格 f=s*e^(r-R)(T-t)
比如我这里取t=0(当前)T=0.25年(也就是3个月)那3个月后期货价格应该是f=s*e^(r-R)*0.25 这里如果T不是以年单位 一定要换算成年 因为连续复利的定义就是以年为单位的
对不起,一定要道歉就是r-R我解释的不正确。太久没有看那些理论了,有点记混了,可是那天仔细想了想,呵呵,回忆起来了。真是很对不起!希望没有影响到你正常的理解和学习。
你这个公式也不是基础公式,R在这里指的是在合约有限期内预期支付资产价值R%的报酬,基础公式是F = S e^rT ,也就是说如果投资S,T之后价值在r利率下应该是F,但是如果要支付R的报酬,那就要把支付的减下去才是未来s真正的价格。这个公式主要使用在股指期货中。其中R指的是股指平均红利率.because R is known, so we could calculate the present value of the yield R in (T-t):Se^-R(T-t).
Then we calculte the value generated by r, according to the basic formula, the present value is Fe^-r(T-t)
Fe^-r(T-t) is the cash inflow, and Se^-R(T-t)can be considered as cash outflow in the investment. Let inflow = outflow, we may got a equation and derive the final result: F=Se^(r-R)(T-t)
其他类型的期货各有不同的公式名如果你感兴趣,把你的信箱发给我,我会把我的资料发给你,不过都是英文的,但也不难,你能看懂的。
第二个公式也是存在的,不过计算的是期货合约的value而不是定价,关系到profit或者loss的计算。里面参数的设定也有区别。我也不多说了,免的你更乱了。
e的使用 e是一个常数 好像是2.63..(记不清楚了肯定大于2)小数部分无限不循环 一般如果真要求结果 我们都是利用计算器上的e直接带的 没有自己输入过一个保留过位数的具体数值,保留过就是不准确的。期货定价和杠杆交易放大倍数没有任何关系,e就是一个常数 不会变化的…… 这是数学基本常识。
期货的放大倍数 不见得都是10 不同品种保证金要求不同 比如橡胶可能是5-6%等等 金融期货也各自不同 不能同日而语。而且这和期货定价没有任何关系…… 只是杠杆交易的规则而已。具体例子需要吗?比如说某现货10块钱一吨,他对应的3个月期货价格根据公式计算可能是12块钱,那如果保证金是10% 你要交易这个合约 就要拿出1.2元钱 这个是杠杆交易的倍数放大问题……
假设这个公式是真理公式 就是很完美很正确的 那么 如果计算出来三个月的期货价格是12,如果现在市场上是11,忽略手续费,该怎么操作?当然是买入,因为三个月后价格一定会涨到12元钱,对应的就是卖空,明白这个道理了吗?和杠杆交易放大倍数没有任何关系。
外汇也分实盘和衍生品 有杠杆交易的是衍生品,什么是实盘,你去银行兑换美元去美国旅行消费 兑换的美金就是实盘交易……
如果你面对考试 选择哪个公式呢?看他题里给的r的定义,是连续复利的r(这个连续复利是我自己乱翻译的 英文是compounded continuously,你可以自己查资料找对应术语),那就一定要用有e的那个模型 因为这个模型是复利计算最终推导出来的公式,放在其他公式上r的取值就错误了。第一个公式你看r是怎么定义的,题里给的一样 那就带第一个公式,希望我说的比较明白了
但就好像楼上的讲的 这些只是一个model 至于哪个更合理 哪个更好用 要看其他数据信息和分析师自己的选择了 对于实际市场操作 本人认为用处不大 市场要是这么跟着模型规规矩矩的 没人不赚钱了 呵呵 所以 他说的对 没必要较真 就是把结论记住了 如果你要把模型都搞明白 起码硕士以上水平 如果自己能设计模型 博士拿下来了…… 考一个从业资格证 不需要这些水平 知道基础结论就行 不用深究。
㈢ 知道期货价格如何算出现货价格
简单的讲,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没有准确的计算公式可以转换。但是,2者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这需要从2个市场的特点来考虑。
任何市场都是由供需关系决定价格,包括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买卖双方的不平衡,就造成价格的波动。买的人多了,水涨船高,价格就上升;反之,价格就下跌。现货市场是参与者买卖商品并交割的市场,买者付钱,就可以提取现货进行消费。而期货市场是参与者对商品在未来价格的一种预期,反映出买卖双方对商品未来供需平衡的一种判断。实际上,期货市场是一种金融衍生品市场,是对现货市场的一种保险。期货市场由于是对未来的预期,在到期之前有很多不确定性,受到影响的因素很多,具有时间价值,而且价格波动较大;现货市场可以进行现货交割,时间短,受到的影响小,因素少,价格比较稳定。
以你的棉花例子为例,期货价格28000(假定是下月合约),是市场参与者对下月棉花价格的定价。随着到期日子的临近,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逐步靠近,在交割日时,2者的价格差别应该就是交易成本,否则就会有套利的机会。但是,在期货到期之前的交易中,期货价格会随着市场对棉花的收成,库存增减的判断预测而产生波动。假如期货是在今年开始收割之后到期,由于今年的收成好已经成为定局,产量和库存就会增加,那么期货价格就会下跌,因为大家预期未来棉花的供给量会增加。而现货价格由于是近期交割,受目前的库存影响较大,如果目前库存很少,现货价格反而会比期货价格高。如果此时发生天灾等意外,比如像美国目前部分地区出现的龙卷风,对棉花产区产生破坏,造成棉花产量的损失,期货价格就会随着受灾程度而暴涨。
所以,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没有准确的计算公式可以转换,而2者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这需要对市场有较长时间的观察。
如果认为满意,请采纳, 谢谢。
㈣ 期货中的什么是内涵价值和时间价值
内涵价值等于期权行权价格减去相应的期货现价,也就是期权马上行权时所得利润,也可以是负的,而时间价值的计算有比较复杂的公式,不同类型的期权计算方法还不一样,期权的价值等于内涵价值加上时间价值。
㈤ 内涵价值与时间价值的区别
简单的说吧,内涵价值等于期权行权价格减去相应的期货现价,也就是期权马上行权时所得利润,也可以是负的,而时间价值的计算有比较复杂的公式,不同类型的期权计算方法还不一样,期权的价值等于内涵价值加上时间价值。
比如:某看涨期权 实物商品现价10 行权价格8元 期权价格为5元 那么内涵价值为10-8=2 时间价值为5-2=3
㈥ 期货有时间价值吗,为什么
期权才有时间价值,期货有到期交割此时下一个合约又开始了,不存在时间价值
㈦ 关于期货。为什么美式期权的时间价值总是大于0,而欧式期权的时间价值可以小于0,
这里要先解释一下什么是美式期权和欧式期权。
美式期权:买方可以在到期日或之前任一交易日提出执行。
欧式期权:买方在到期日前不可行使权利,只能在到期日行权。
由于平值和虚值期权的内涵价值等于0,而期权的价值不能为负,所以平值期权和虚值期权的时间价值总是大于等于0。
对于实值美式期权,由于美式期权在有效的正常交易时间内可以随时行权,如果期权的权利金低于其内涵价值,在不考虑交易费用的情况下,买方立即行权便可获利,因此,处于实值状态的美式期权的时间价值总是大于等于0,实值欧式期权的时间价值可能小于0。
㈧ 平安寿险内含价值是怎么计算的
(1)首先,用市场价把账面净资产换算成财报中说的“调整后的股东资产净值”。
按照净资产对保单的保证作用不同,我们把净资产虚拟的分成两部分:
净资产中有一部分用于应付保单意外风险的发生,确保公司在经济情况不利时不至于破产,这就是财报上说的“偿付能力额度”,内含价值准则上叫“要求资本”。这部分风险资金,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从担保意外风险的状态中释放出来,而释放出来的本金及投资收益的数值,因为时间价值等因素会变小。少掉的这部分利益就叫“持有偿付能力额度成本”,内含价值准则上叫“要求资本成本”。也可以这样理解:由于要求资本使用受到限制,其实际价值低于账面价值,两者之差就是法定要求资本的机会成本损失。换一个角度看,要求资本成本就是计算内含价值时,另外预提的一份防范意外风险的准备金。
净资产中的其他资金,公司可以自由支配,这些资金叫做“自由资本”或“自由盈余”。
需要说明的是,要求资本=认定资产-认定负债;并非特定资产。这里将净资产分类是为了说明资本要求成本的含义。公司账面是不会区分的。保监会认定最低要求资本数值,保险公司按最低要求资本数值计算要求资本成本,在内含价值报告中作为减项扣减内含价值数值,使计算的内含价值更保守,更可信。
(2)其次,计算有效业务价值。财报上叫“本公司有效人寿业务的价值”。年底持有的有效保单都要算,包括2012年的新保单。
怎么算?保单未来的税后可分配利润(续交的收入+投资收益-费用开支-提取准备金-税收)用贴现率(11%)换算成现在的金额(预计的开支有一项大头就是我们常常听说的“提取保险合同准备金”)。
(3)这时,财报上就告诉大家:1999年6月之前的保单价值为-80亿;1999年6月之后保单价值1537亿。按市场价重估的净资产1654亿;持有偿付能力额度成本251亿(按最低资本要求=最低偿付能力额度计算)。
中国平安内含价值(EV)=1654+(-80+1537)-251=2859亿。
(4)寿险公司搞财务分析是怎么算的呢?---在上期计算结果的基础上连续计算。
2012年EV=2011年EV+年初预计回报值(预计存量保单新增价值)+2012当年新单价值+修正以前预测估计差误+净资产市价变动+筹资-分红
平安寿险具体数据:2012年内含价值=150+163+22+56+0-60=1775
内含价值计算的假设环节,主要就是计算每一张保单价值时,用了许多假设条件--风险贴现率(资本回报率)、投资收益率、死亡率和生病率、费用率、税率等等。
我现在还没有研究假设是否合理的能力。但其中一项,“持有偿付能力额度成本”引起我的关注。
(二)偿付能力额度和持有偿付能力额度成本
“持有偿付能力额度成本”前面有了解释,在“内含价值准则”中叫“要求资本成本”。这个成本,实质上就是一项意外风险准备金,在内含价值报告中作为内含价值的一个减项,在公司账面是看不到的。保单在,它就在,如影随形,复利计算,数额巨大。这样处理后,使内含价值更加货真价实。
那么,平安财报上的251亿“持有偿付能力额度成本”是怎么计算来的呢?我是这么推算的:2012年最低资本要求485-[485+485x5.5%x(1-25%所得税)]/(1+11%)=30亿,加计2011年余额213亿,有些差额,我也不得而知。
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偿付能力充足率为实际资本与最低资本的比率。当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00%时,中国保监会将区别具体情况采取某些必要的监管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限制派付股息。当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00%到150%之间时,中国保监会可以要求保险公司提交和实施预防偿付能力不足的计划。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高于150%但存在重大偿付能力风险的,中国保监会可以要求其进行整改或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
㈨ 期货的理论价格如何计算
你好,股指期货的理论价格可以借助基差的定义进行推导。根据定义,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也即:基差=(现货价格-期货理论价格)-(期货价格-期货理论价格)。前一部分可以称为理论基差,主要来源于持有成本(不考虑交易成本等);后一部分可以称为价值基差,主要来源于投资者对股指期货价格的高估或低估。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在合约到期前理论基差必然存在,而价值基差不一定存在;事实上,在市场均衡的情况下,价值基差为零。
所谓持有成本是指投资者持有现货资产至期货合约到期日必须支付的净成本,即因融资购买现货资产而支付的融资成本减去持有现货资产而取得的收益。以F表示股指期货的理论价格,S表示现货资产的市场价格,r表示融资年利率,y表示持有现货资产而取得的年收益率,△t表示距合约到期的天数,在单利计息的情况下股指期货的理论价格可以表示为:
F=S*[1+(r-y)*△t /360]
举例说明。假设目前沪深300股票指数为1800点,一年期融资利率5%,持有现货的年收益率2%,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物的某股指期货合约距离到期日的天数为90天,则该合约的理论价格为:1800*[1+(5%-2%)*90/360]=1813.5点。
㈩ 如何计算期货的时间价值
简单的讲,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没有准确的计算公式可以转换。但是,2者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这需要从2个市场的特点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