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产生期货合约
A. 为什么有人卖出期货合约
从保值的角度看,生产企业怕产品的价格下跌,可以卖出期货合约,以保证利润;从投机的角度看,如果投资者看空,可以卖出期货合约,待期货价格下跌时,按市场价格买进期货,按合约价格交货(买平仓),赚取差价。
具体可参考:http://..com/question/87461835.html
B. 期货是怎样产生的
期货最早产生于美国,期货交易的产生,是在现货远期合约交易发展的基础上,基于广大商品生产者、贸易商和加工商的广泛商业实践而产生的。19世纪中期,芝加哥发展成为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地和加工中心,大量的农产品在芝加哥进行买卖,人们沿袭古老的交易方式在大街上面对面讨价还价进行交易。由于这样的交易方式,使得价格波动异常剧烈。在收获季节农场主都运粮到芝加哥,市场供过于求导致价格暴跌,使农场主常常连运费都收不回来。而到了第二年春天谷物匮乏,加工商和消费者难以买到谷物,价格飞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谷物生产地的经销商应运而生。当地经销商设立了商行,修建起仓库,收购农场主的谷物,等到谷物湿度达到规定标准后再出售运出。当地经销商通过现货远期合约交易的方式收购农场主的谷物,先储存起来,然后分批上市。当地经销商在贸易实践中存在着两个问题:他需要向银行贷款以便从农场主手中购买谷物储存,在储存过程中要承担着巨大的谷物过冬的价格风险。价格波动有可能使当地经销商无利可图甚至连成本都收不回来。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最好的办法是“未买先卖”,以远期合约的方式与芝加哥的贸易商和加工商联系,以转移价格风险和获得贷款,这样,现货远期合约交易便成为一种普遍的交易方式。 同时,芝加哥的贸易商和加工商同样也面临着当地经销商所面临的问题,所以,他们只肯按比他们估计的交割时的远期价格还要低的价格支付给当地经销商,以避免交割期的价格下跌的风险。
C. 期货合约到底怎么理解
1。期货市场谁是谁的提款机。在一个期货市场交易者成熟起来之前,他其实一直要扮演期货市场的提款机的角色。在这个市场也就是千分之几的人能够最终把期货市场当做自己的提款机,其他交易者都是期货市场的供血机、提款机。
2。2%资金开仓是不存在逆势交易的。期货交易者奇怪:为什么只要开仓就会是逆势赔钱?也许永远也不知道,如果使用2%资金开仓,懂得一点资金管理的粗糙皮毛,会发现一个崭新的自我,一个焕然一新的交易新天地。
3。全仓交易即便是顺势也是逆势。全仓交易等于是背水一战。如果是满仓交易,即便是顺势也等于逆势,因为他们是经受不起最细微、最微弱的动荡,乃至在任何时间单元的行情起伏、波折,一点风吹草动对他们就面临是灭顶之灾。
4。要想不逆势交易,解决好仓位问题。5。增加自身资金厚度和回撤空间。满仓交易抵挡不了分时的波动,70%的仓位勉强应对隔夜的风险,半仓抵御不了逆趋势的波动,30%经受不起大幅度的回调。
D. 期货合约是什么
期货合约就像一纸文书,里面的条条框框是保证交易可正常进行的关键内容,它也是具有一定的官方性、约束性及法律效力,因为所有的期货合约均是由交易所制定再经国家监管机构审批上市的标准化的合约。
因此期货合约的概念是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商品的标准化合约。期货合约是在现货合约和现货远期合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期货合约条款的标准化,在期货合约中对于数量、质量等级和交割等级及替代品升贴水标准、交割地点、交割月份都有明确的规定和等级标准。而且在期货合约中,期货价格是唯一的变量,是在交易所内以公开竞价的方式产生的。
KuCoin Futures是KuCoin 旗下的数字货币衍生品平台,全球最公开透明,最受信赖,全球化用户最多,全球合约市场覆盖率最高的合约交易平台,目前支持比特币永续及交割合约。
从2019年7月8日上线模拟盘开始,KuMEX陆续上线了比特币永续合约,比特币交割合约,以及上线了简约版交易,让零合约基础的用户轻松上手,享受最便捷的用户体验。
KuCoin Futures坚持以技术为核心,保持最大化的公开透明,关注用户、持续改进用户体验,构建良性的交易者关系,推进数字货币交易生态持续发展。
E. 期货市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期货交易最早产生于美国,1848年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成立,标志着期货交易的开始。
期货交易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在现货远期合约交易发展的基础上,基于广大商品生产者、贸易商和加工商的广泛商业实践而产生的。
1891年,明尼亚波里谷物交易所第一个成立了结算所,随后,芝加哥交易所也成立了结算所。直到现代结算所的成立,真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才算产生,期货市场才算完整地建立起来。
因此,现代期货交易的产生与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内在要求。
(5)为什么会产生期货合约扩展阅读:
期货市场风险的特征:
1、风险存在的客观性
期货市场风险的存在具有客观性。这种客观性一方面体现了市场风险的共性,即在任何市场中,都存在由于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损失的可能。
2、风险因素的放大性
股指期货市场的风险与股票现货市场的风险相比,具有放大性的特征。
3、风险的可控性
尽管期货市场风险较大,但却是可以控制的。
F. 期货合约的产生背景及其发展
1、商品期货的产生
一般认为,期货交易最早产生于美国,1848年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成立,标志着期货交易的开始。期货交易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在现货及远期合约交易发展的基础上,基于广大商品生产者、贸易商和加工商的广泛商业实践而产生的。1833年,芝加哥已成为美国国内外贸易的一个中心,南北战争之后,芝加哥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而发展成为一个交通枢纽。到了19世纪中叶,芝加哥发展成为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地和加工中心,大量的农产品在芝加哥进行买卖,人们沿袭古老的交易方式在大街上面对面、讨价还价进行交易。这样,价格波动异常剧烈,在收获季节农场主都运粮到芝加哥,市场供过于求导致价格暴跌,使农场主常常连运费都收不回来,而到了第二年春天谷物匮乏,加工商和消费者难以买到谷物,价格飞涨。实践提出: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市场机制以防止价格的暴涨暴跌,并需要建立更多的储运设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谷物生产地的经销商应运而生。当地经销商设立了商行,修建起仓库,收购农场主的谷物,等到谷物湿度达到规定标准后再出售运出。当地经销商通过现货及远期合约交易的方式收购农场主的谷物,先储存起来,然后分批上市。当地经销商在贸易实践中存在着两个问题:第一,他们需要向银行贷款以便从农场主手中购买谷物储存,在储存过程中要承担着巨大的谷物过冬的价格风险;第二,价格波动有可能使当地经销商无利可图甚至连成本都收不回来。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最好的办法是“未买先卖”,以远期合约的方式与芝加哥的贸易商和加工商联系,以转移价格风险和获得贷款。这样,远期合约交易便成为一种普遍的交易方式。
然而,芝加哥的贸易商和加工商同样也面临着当地经销商所面临的问题,所以,他们只愿意按比他们估计的交割时的远期价格还要低的价格支付给当地经销商,以避免交割期价格下跌的风险。由于芝加哥贸易商和加工商的买价太低,到芝加哥去商谈远期合约的当地经销商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去寻找更广泛的买家,为他们的谷物讨个好价。另外,一些非谷物商认为其有利可图,就先买进远期合约,到交割期临近再卖出,从中赢利。这样,购买远期合约的贸易商渐渐增加,改善了当地经销商的收入,当地经销商支付给农场主的收入也有所增加。
1848年3月13日,第一个近代期货交易所——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成立,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成立之初,还不是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所,不过是一个集中进行现货交易和远期合约转让的场所。
在期货交易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次堪称革命的变革:一是合约的标准化;二是结算制度的建立。1865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实现了合约标准化,推出了第一批标准期货合约。合约标准化包括合约中品质、数量、交货时间、交货地点以及付款条件等的标准化。标准化的期货合约反映了最普遍的商业惯例,使得市场参与者能够非常方便地转让期货合约。同时,使生产经营者能够通过对冲平仓来解除自己的履约责任,也使市场制造者能够方便地参与交易,大大提高了期货交易的市场流动性。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在合约标准化的同时,还规定了须按合约总价值的10%缴纳交易保证金。
随着期货交易的发展,结算出现了较大的困难。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起初采用的结算方法是环形结算法,但这种结算方法既繁琐又困难。1891年,明尼亚波里谷物交易所第一个成立了结算所,随后,芝加哥交易所也成立了结算所。直到现代结算所的成立,真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才算产生,期货市场才算完整地建立起来。因此,现代期货交易的产生和现代期货币场的诞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内在要求。
G. 期货合约怎么产生的,持仓量怎么会有变化呢,请解释一下
其实很多东西,,只要举例就明白了,偏要说的让人摸 不着头脑,,或者答非所问,我给你说下你就全明白了:
假设一张新的合约,交易所给出的参考价是1000元一手,那么大家申报的时候就参照这个价,这时第一个人以1005的价格卖出一手,又第二人以998元的价格买入一手,但由于双方价钱没有达成一致,所以不能成交.然后又第三人出价以1005的价格买入一手,则成交了一手,持仓量为1,而998元的价位由于没有人肯卖出,所以就暂时挂在那里,直到有人肯出低于或等于998元的价格,第二个人的单子才能成交,所以每一张买单都对应着每一张卖单.
H. 同一个期货品种为什么有好多个月份的合约
期货合约代码是由品种+合约月份组成,沪铜1501代表2015年1月份交割的沪铜合约。
期货合约不同于股票,期货合约是有期限的,持有到期必须进行交割。
期货市场中的投资者不仅有做投机交易的普通自然人客户、还有进行套期保值的法人客户、机构投资者。不同月份的期货合约满足不同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套期保值交易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交割月份在交易所注册的仓单等选择合适的套保月份,也可以选择主力合约。
普通投资者一般只选择主力合约或远期合约进行交易。其余非主力合约,一般都是进行套保和套利交易。
I. 期货是怎么产生的
在传统的交易中,我们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叫做现货交易。期货则是现在签订交易合约,但是在将来进行交易。
举个例子,三郎是个在江户时代卖饭团的店家,但是近来战争的气氛越来越浓,三郎担心战争发生时会造成米价飙涨,最后会导致他不够钱买米来做饭团。所以三郎决定在下一季的白米收成前,先用现在价格,和米商把未来的这批米买下来!因此三郎付了订金给米商,并签订了一张『买下未来白米』的契约,而这就是期货的前身。
期货和现货最大的区别在于
•保证金
•保证金即日结算
•到期后通常不用实物交割
只要记住这三点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期货了。
保证金:三郎想预定三个月后的米,于是他和米商商定,将三个月后用1000/吨的价格买下一吨米,并且签订了一张合约,三郎和米商都没有交订金(保证金)。
三个月过去了,米价跌到了950/吨。三郎一想,自己要是不履行合约,而在别人那里买米,可以便宜个50,于是,他决定违约,在别人那里买米。结果是三郎赚了50,而米商亏了50。因为三郎在签订合约的时候没有交保证金,所以米商只能自己承担损失。
为了确保违约的事情不发生,三郎和米商决定在签订合约的时候各拿出总金额一定比例的金钱作为保证金,交给村长大人作公证,无论哪一方违约,保证金都归另一方所有。
于是,三郎和米商愉快地签了合约,并各拿出了总金额10%也就是100的保证金,这下总该没有问题了吧?
三个月过去了,米价跌到了500/吨。三郎琢磨着,自己违约的话,会损失100保证金,但是可以便宜500买到米,总的来说还是赚了400,于是三郎又选择了违约。因为三郎在签订合约时所交的保证金(100)不足以弥补米商的亏损(500),所以米商得自己承担损失。
也就是说,单单靠保证金制度不能杜绝违约的现象出现。
为了更好的让双方履行合约,村长想出了第二个办法,也就是保证金即日结算制度。
现在从头来过,三郎和米商签了合约,三郎和米商各交了100的保证金。
谁想到第一天一过去,米价就跌到了900/吨。村长一想,现在三郎的损失已经和保证金一样了,要是明天米价再跌,三郎肯定要违约。于是村长从三郎的保证金那扣了100,把这100交给了米商,并且,将合约的内容更新为,三个月之后三郎付给米商900购买1吨的米。
三郎算了算,发现村长的做法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利益:
米商也算了一下,发现村长的做法也没有影响到自己的利益:
但是,三郎却发现,自己的保证金已经为0,为了继续履行合约,就得在明天之前补上合约金额10%的保证金,也就是900 x 10%=90。
当三郎交了保证金之后,如果明天米价继续跌,村长又会重复上面的做法,确保双方无法通过违约来规避损失。
在两个月之后,三郎的饭团店由于经营不善而倒闭了,这个时候一吨米的价格仍为1050/吨。三郎心想:自己已经不再需要这一吨米了,没有履行合约的理由,但是如果选择违约,则会损失保证金100,这可如何是好?
正好,三郎的邻居吉永开了一家饭店。吉永想预定一个月后的米,村长便撮合吉永和三郎签订了一份合约,规定一个月后吉永向三郎支付1050买下1吨米。
三郎通过签订一张卖出米的期货合约,抵消了买入米的期货合约,不用进行实物交割,还净赚了50。
三郎发现自己只需要用10%的金额,就可以做上一笔买卖,这种杠杆操作令收益波动变得很大。三郎开始学着在低价买入米的期货,在高价卖出米的期货,变成了一个投机者,从此走上了人生巅峰。
总结:
三郎买了米的期货→建仓
三郎持有米的期货直到合约到期→持仓
合约到期的时候,三郎交钱换米→交割
在合约到期前,三郎把这张合约(米)卖给其他人→平仓
J. 为什么有期货
期货的基本概念:
期货就是标准化合约,是一种统一的、远期的"货物"合同。买卖期货合约,实际上就是承诺在将来某一天买进或卖出一定量的"货物"("货物"可以是大豆、铜等实物商品,也可以是股指、外汇等金融产品)。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期货并非是商品,而是一种标准化的商品合约,在合约中规定双方于未来某一天就某种特定商品或金融资产按合约内容进行交易。期货交易则是相对于现货交易的一种交易方式,它是在现货交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在期货交易所买卖标准化的期货合约而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交易方式。期货交易的对象并不是商品(标的物)本身,而是商品(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
我来举个生活中的小例子帮助大家理解。比如你去花店买花,现买现付就属于现货交易;若是约定二个月后过生日时再付款提货,则属于远期交易。期货交易的产生就是源于现货交易和远期交易,并在远期交易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前面谈到的期货合约,实际上也是一种标准化的远期合约。也就是说合约中的商品(合约标的物)种类、质量、数量和交割时间、地点都是事先规定好的,这样,买卖双方就不会因为商品的质量、数量和交货地点、时间等问题产生争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