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现货交割少交货的影响
① 实物期货合约卖出者在交割时没有现货怎么办
如果交割中的卖方没有可交割的货物,使得交割无法完成,则交易所会对卖方处以罚款,通常是交割物值的15-30%。
并且为了满足买方的交割要求,交易所会在市场上按市价采购符合交割标准的货物交付给买方,其中的购买差价(交割价和市场购买价)将由违约的卖方支付。
在进入交割前,保证金是逐步提高的,通常在最后交易日到来时,保证金会提高到50%,如果保证金不足,会被强行平仓的,所以卖方的保证金足以支付交易所的罚款。
② 做期货 如果只在现货月中卖出合约,在主力月中买入合约,到现货月交割并不平仓,有什么后果
看不懂你说什么,什么叫现货月什么叫主力月?如果买入合约后,等到交割月不平仓,那么有两种后果:一是法人户,可以进入交割,拿钱换现货仓单,然后你可以选择仓单变现或者持有仓单后等下次卖出合约到交割月,拿这个去重新换钱;二是个人户,那将是一个在交割日前被强行平仓的悲惨结局,呵呵。
③ 期货和现货价格2者价钱相差太远,人们就不会选择交割了。怎么理解呢,能否举个例子呢
比如你现在要买铜。
现货市场上价格是5W块钱一手,
你之前在期货市场上以5W快钱买进了铜,但是现在期货市场上铜的价格是6W(也就是你说的价钱相差太远),如果你现在在期货市场上卖出平仓掉你的合约,你白赚1W之后,还能在现货市场上以5W块钱买到铜。
而如果现在期铜的价格是5W1,你可能就会选择在期货市场上交割了,因为你在现货市场上买货的话可能会花掉笔这1千块钱多的运费之类的。还不如在期货市场上拿。
懂了吗?
④ 现货市场价格在期货交割前发生剧烈变动将对期货交易产生哪些影响
价差是由仓库的保管费,税费,利息等构成的,如果到了交割时,期货与现货不能同步,就会造成大量的现货交割,一方不愿平仓,比如玉米,如果现货是1700一吨,而期货是2000元一吨,就会有大量的人把现货制成标准合约,在期货市场卖出,而买的人不平仓就只好买入大量的现货了。相反如果期货是1700一吨,而现货是2000元一吨,就会有大量的人在期货市场买入大量的标准化合约,等到交割时转成现货,这样同样也会造成大量的人期货转成现货,这个市场的回避风险功能就丧失了,而等到交割时由于以不需要保管现货,所以仓储等费用也没有了,所以只有现货与期货同步,差价也只有少量的仓储等费用时,买卖双方才会平仓,从一个市的盈利去弥补另一个市场的亏损。记得在几年以前,像胶曾发生过你说的情况,现货方由于没有那么多的现货在高位可卖,迫使他们在高位平仓以后,使这个合约几年都没有多少人来参与,流动性减少以后,参与的人也就少了,功能自然丧失,你说的这种情况发生以后,交易所会强制大户平仓,现在的制度是健全的,一般不会发生你说的情况了。
⑤ 期货与现货之间的关系
期货和现货是有联系的,期货价格下跌,现货价格上涨,现货商收货早就在期货高价位建好空仓了,已经做好保值的准备工作了,所以无论现货什么价格他的利润已经锁定了,如果涉及到交割的话,他要交货,所以无论价格多高对现货商来说都得收,不然交不出来货的,亏损就大了
⑥ 是期货影响现货,还是现货影响期货
我觉得是现货影响期货 因为期货标的物是现货 期货的价格要以现货为基础 一般来说 期货价格高于现货由于其持有机会成本 当交割日期临近时 期货价格是逐渐趋向于现货价格的 最后以现货价格成交
⑦ 现货对期货影响关系是怎么样
期货市场的产生和发展要以现货市场的发展为基础,期货市场的出现又能调节和引导现货市场的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目前,现货商品市场存在的种种缺陷已严重影响到期货市场的正常发展,培育和完善现货商品市场对促进期货市场的发展已显得非常必要。
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关系
1.现货市场是期货市场运行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
(1) 期货市场的产生是现货市场不断进行外延扩张和内涵深化的结果。就交易方式而言,期货交易是从现货商品的现金交易发展而来的。由于商品交易规模的扩大而显示出的交易方式的有限性,以及由于这种有限性所带来的商业危机可能性,共同引发了商品交换中的时间性矛盾和空间性矛盾。随着这种矛盾的不断尖锐与激化,导致了远期合约交易方式的产生。由于市场范围的不断拓展,商品交易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经常出现价格变动很大的现象,远期合约交易的双方经常因为价格的变动而违约,从而又反过来进一步加剧了商品经济社会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最终缓解,是通过商品交易合约的标准化,通过专门交易商品合约的有组织的市场的建立得以完成的。这种有组织的市场就是以交易所为核心的期货市场。
(2)期货市场的运行与发展是建立在市场运行实际需要的物质基础之上的。在现代市场体系的运行过程中,期货市场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是,现货价格是期货价格变动的基础。而期货价格则在基本反映现货市场价格变动趋势的前提下,通过对现货市场供求的调整作用而不断地使现货价格逐步趋于均衡。商品期货交易业务的开展显然必须以现货市场为基础。在期货市场的运行过程中,现货或实物的交割是联结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纽带。因为交割本身既是期货市场的组成部分,也是现货市场的组成部分,或者说是期货市场落在现货市场上的那一部分。可见,现货交割的必要性在于使期货价格最终能够复归于现货市场价格,从而使现货市场真正成为期货市场运行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3)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数量比例关系。在现代市场体系的运行过程中,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所存在的数量比例关系状况,往往决定着整个市场关系的良好状态。无论是商品期货还是金融期货,其价格总量上实际都含着现货价格,二者之间的差额构成了期货交易中的基差。这种基差一般要随着交割期的临近而不断趋于缩小。在商品期货交易过程中,基差的变动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如果基差超出了一定量的限制,那么,期货市场就会由于过分脱离现货市场基础而发生性质上的变异,沦为纯粹的投机市场。在期货市场内部,现货的套期保值业务量也要与投机业务量保持一定的比例,如果突破这种比例,便会发生两种相反的现象:如果套期保值者相对过多,就会降低期货市场的流动性,从而使现货保值业务因为难以找到承担风险的投机者而不能将风险转移出去;如果投机者相对过多,就会增大期货交易中的非理性行为,使套期保值者难以追寻到真实的保值部位,从而降低期货市场对于现货市场运行风险的回避程度。
2.期货市场能够引导和调节现货市场的发展
期货市场的发展要以现货市场为基础,但是,一旦期货市场在现货市场内在要求的推动下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它就会反作用于现货市场,并通过其独特的经济功能来能动地调节和引导现货市场的运行和发展。这种调节和引导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通过交易者套期保值从而锁定成本,来实现对现货市场的调节和引导。在现货市场上所形成的价格,无论是依靠政府的直接行政干预所形成的计划生产价格,还是在完全自由竞争市场形成的市场自由价格,都是一种信号短促的现货市场价格。在前一种情况下,政府的行政性干预约束一旦背离市场价值规律,生产者受物质利益关系的引导,必将或明或暗地、迅速地改变其生产经营的方向和生产结构,从而使全社会的生产过程深深地陷入“提价——多产——降价——少产——再提价——滥产”的经济震荡之中。在后一种情况下,现货市场自由价格作为一种即期市场上产生的完全受市场供求支配的自由生产价格,是一种波动性更大,有时甚至使有生产经营经验的厂商也目瞪口呆的短期市场价格。这些生产经营者充其量只是这些价格的接受者,它们只能跟着短促的现货价格信号走,因而往往使生产经营活动滞后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波动性和震荡性。这种波动性和震荡性的直接原因是厂商的生产经营成本事前无法确定。正是这种生产成本的不确定性,增加了生产过程的不确定性和国家政策的不确定性。
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发展期货市场,通过期货市场当事人之间公开竞价、公平交易,在买进同一种现货商品的同时,卖出相同数量的期货,进行充分的市场选择和合理的套期保值,便可达到回避价格波动的风险、锁住预期经营成本的目的。也正是由于期货市场具有这样一种经济功能,才形成了期货市场调节和引导现货市场的功能和机制。
(2)通过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作用来调节和引导现货市场。在不存在期货市场的情况下,现货市场上的商品价格不仅具有短促性和易变性,而且市场价格的形成过程以及价格本身的传播信号还具有分散性、不确切性和滞后性。这些问题对于企业来说,都是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种内在风险,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成效。而在期货市场出现以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在期货市场上,直接进场代表交易人士进行交易的是具有期货交易所会员资格的期货经纪公司的出市代表。这反映出期货市场的有组织性和入市的严格性。在期货交易场所内,出市代表直接接受其公司在场外的经纪人与客户所发出的期货买卖指令,在场内按照时间优先、自由竞价、自动撮合的原理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交易。这里,交易场所实际上就成了众多买者和卖者的集合地。这些买者和卖者通过下达交易指令,把自己关于现货市场商品供求关系及其变动趋势的判断送至场内,由此期货市场也就成了众多影响现货市场商品供给和需求的因素的集合,从而形成了一种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商品供求关系及其变动趋势的期货价格。越是接近实物交割期,这种价格的预测性、公开性、连续性和真实性就越明显。这也就是所谓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的基本内容。期货市场正是通过这种价格发现机制来综合、加工、处理、认定和传播两种性质的市场信息,发挥其对现货市场的引导作用。
(3) 期货市场又是通过自己的交易规则来实现对现货市场的调节和引导的。如前所述,期货市场是一种有组织的现代市场,在这种市场上,市场交易主体的充分自主行为与市场整体的高度组织性是有机地和内在地结合在一起的。这就是说,市场当事人在从事期货交易的过程中,可以完全凭自己的主观判断行事。然而,这并不表示市场当事人(出市代表、经纪人和场外交易人士)可以完全不顾及市场的交易规则而随心所欲地行事。恰恰相反,交易规则是一切交易人士所必须认真遵守的。例如,期货市场交易规则中规定,当一种期货商品的价格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上涨或跌落至某一种价位时,为了避免因期货价格的大幅度波动而导致现货市场供求关系过度震荡,交易人士就得暂时停止交易。这样一来,交易当事人便可面对现实,进行一番冷静的思考,然后继续开始新一轮理智的交易。这实际上是把本来要在现货市场上进行的交易前移到了期货市场上。期货市场不仅减缓了现货市场运行的冲突和矛盾,而且降低了现货市场的交易成本,从而起到了调节和引导现货市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