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权期货 » 格兰杰检验现货期货

格兰杰检验现货期货

发布时间: 2021-06-24 16:22:29

⑴ 克莱夫·格兰杰的诺贝尔奖

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个人简历
克莱夫·格兰杰(Clive W.J. Granger)教授因“协整理论”在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上做出的杰出贡献而获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现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
克莱夫·格兰杰教授曾担任美国西部经济学联合会主席,他还是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国际预测协会会员、计量经济学会会员、芬兰艺术和科学协会外籍会员,并获得美国经济学会杰出会员、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建模及仿真协会Biennal奖。
克莱夫·格兰杰教授于1955年获得诺丁汉大学学士学位,1959年获得诺丁汉大学博士学位。他还获得奥尔胡斯大学、拉夫堡大学、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卡洛斯三世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他的研究领域包括:统计学和经济计量学(主要是时间序列分析)、预测、金融、人口统计学。主要著作有:《经济学的实证建模:设定和估计》、《经济序列建模:经济计量方法阅读材料》、《双线性时间序列模型导论》、《经济时间序列预测》、《商品价格的投机、套利和预测》、《股价的可预测性》等。
克莱夫·格兰杰教授1934年9月出生在英国威尔士的斯旺西,英国公民。
背景资料:克莱夫·格兰杰的“协整理论”
现代时间序列经济计量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是探索经济时间序列数的动态结构,研究它们的统计性质,理解产生这些经济数据的生成特点和性质,从而能更有效地利用经济数据构造和建立经济计量模型,用以进行经济预测,检验各种理论的可靠性和可行性。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计量经济学的建模方法均以经济变量平稳这一假设条件为基础。稳定过程的特点是有一个均值,且每一时刻对均值的偏离基本相同。但在实际中,许多经济指标的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的,并不具有固定的期望值,并且呈现出明显的趋势性和周期性。格兰杰1972年首先证明,如果直接将非平稳时间序列当作平稳时间序列来进行回归分析,可能会造成伪回归,即变量间本来不存在相依关系,但回归结果却得出存在相依关系的错误结论。
经济理论认为,某些经济时间序列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例如,净收入与消费、政府支出与税收、工资与价格、进口与出口、货币流量与价格水平、商品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等。一般说来上述经济时间序列属于非平稳序列,其方差与时间成正比。看起来这些经济变量之间似乎不会存在任何均衡关系,但事实上若干个非平稳经济时间序列的某种线性组合却有可能是平稳序列。格兰杰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利用其数学和计量经济学知识提出了协整(cointegration)的概念及其方法。所谓协整,是指多个非平稳经济变量的某种线性组合是平稳的。目前,协整分析己成为处理非平稳金融、经济变量相依关系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协整理论主要用来探测变量间是否真的存在均衡相依关系,对于用非平稳变量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以及检验这些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非常重要。首先,如果多个非平稳变量具有协整性,则这些变量可以合成一个平稳的时间序列,这个平稳的时间序列可用来描述原变量间的均衡关系。只要均衡关系存在,原变量间的平稳的线性组合就存在。其次,当且仅当若干个非平稳变量具有协整性时,由这些变量建立的回归模型才有意义。所以,协整性检验也是区别真实回归和伪回归的有效方法。最后,具有协整关系的非平稳变量可以用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由于误差修正模型把长期关系和短期动态特征结合在一个模型中,因此既可以解决传统计量经济模型忽视伪回归的问题,又可以克服建立差分模型忽视水平变量信息的弱点。
格兰杰在协整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著名的格兰杰协整定理,目的在于解决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之间的关系问题。该定理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其证明了协整概念与误差修正模型的必然联系。若非平稳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则必然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若用非平稳变量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则该变量之间必然存在协整关系。在随后的工作中,格兰杰拓展了协整分析,包括处理季节趋势序列的季节协整和处理偏离超过临界值后即向均衡调整的序列的门限协整。

⑵ 金融的金融理论

金融理论在经济学中的历史相当之短。经济学家们很早就意识到信贷市场的基本经济职能,但他们并不热衷于分析更多内容。因此,早期对金融市场的观点大多直观,主要是由实践者形成的。最早对金融市场的理论框架,尤其是路易舍利耶的成果 (1900) ,基本上被理论家和实践者共同忽略了。
金融理论的内容
投资组合理论(Portfolio Theory)
这并不意味着早期经济学家忽视了金融市场。 欧文·费雪( 1906年, 1907年, 1930年)已经概述了信贷市场对于经济活动的基本职能,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也已认识到这一过程中风险的重要性。在发展其货币理论同时, 凯恩斯(1930年, 1936年)、约翰·希克斯( 1934年, 1935年, 1939年),尼古拉斯·卡尔多 ( 1939年)和雅各布·马尔萨克 ( 1938年)已经形成了投资组合选择理论,其中不确定性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这个早期阶段,对许多经济学家而言,正确的来讲,金融市场仍然被视为单纯的“赌场” ,而不是“市场”。在他们看来,资产价格主要取决于资本收益的预期与反预期,因此他们是所谓的“自身规定自身”。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选美大赛”的比喻是这种的态度代表。
因此,大量笔墨浪费在投机活动这个题目上了(如购买/临时销售货物或资产以供日后转售) 。举例来说,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1923年, 1930年)和约翰·希克斯 ( 1939 )在其对期货市场的先行理论中认为,商品的期货合约交割价格将普遍低于预期的现货价格,即凯恩斯所谓的“正常贴水”。凯恩斯和希克斯解释为,这主要是因为套期保值者将价格风险转移到换取风险溢价的投机者身上。尼古拉斯·卡尔多( 1939年)又分析了稳定价格基础上投机是否能够成功的问题,并借此广泛扩大了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在随后几年中,霍尔布鲁克·沃京 ( 1953年, 1962年)提出不同意见,认为,事实上,套期保值者和投机商的动机没有什么区别。这导致了早期的实证性方法竞赛-亨德里克(Houthakker)( 1957,1961,1968年,1969年)发现的证据有利于正常贴水;莱斯特(Telser,1958年, 1981年)的证据不利于这一点。)
约翰·布尔·威廉姆斯(1938年)是最早挑战经济学家对金融市场的“赌场”观点和资产定价问题的人之一。他认为,金融资产的资产价格反映了资产的“内生价值”,而这是可以用资产预期分红的现金流贴现来衡量的。这种“基本面分析”的概念十分符合欧文·费雪( 1907年, 1930年)的理论,以及“价值投资”的从业人员,如本杰明格雷厄姆等人的实践办法 。
哈里·马科维茨( 1952年, 1959年)认识到,既然“基本面分析”的概念依赖于预期的未来,那么风险因素必须发挥作用,从而约翰.冯.诺伊曼和奥斯卡·摩根斯坦新开发的预期效用理论( 1944 )可大大加以利用。马科维茨理论制定的最优投资组合选择理论置于权衡风险和回报的背景下,着眼于将组合多样化作为减少风险的方法,从而形成了所谓“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简称MPT)。
正如所指出的,最优投资组合分配的观念已经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约翰·理查德·希克斯和 尼古拉斯·卡尔多在其理论中考虑过了,因此托宾 ( 1958年)将马科维茨的理论中增加货币理论,从而获得著名的“两基金分离定理”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实际上,托宾认为,市场参与者会在无风险资产(资金)和单一风险资产组合之间将其储蓄分散(事实上每个人都一样)。托宾坚持,对待风险的不同态度,只会导致在现金和特定风险资产组合之间不同的结合。
马科维茨——托宾的理论不是很实用。具体来说,估计多样化带来的好处,需要实践者计算每一个资产组合回报的方差。在威廉·夏普( 1961年,1964年)和约翰·林特纳(1965年)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中,他们证明了通过计算每种资产相对一般市场指数的方差可以达到同样效果,从而解决了这一实际困难。利用电脑的计算能力来演算减少后的项目(“beta”), 最佳投资组合选择在电脑辅助下变得可行。不不不久之后实践者就接受了CAPM模型。
一个替代方法是罗伯特·默顿提出的“跨CAPM模型”(1973年)(ICAPM )。默顿的方法和理性预期假设引出了考克斯,英格索尔和罗斯( 1985年)的资产价格偏微分方程式,而且也许只有一步之遥,也引出了罗伯特·卢卡斯的资产定价理论(1978)。
更有趣的替代理论是斯蒂芬·罗斯的“套利定价理论”(APT)( 1976年)。史蒂芬·罗斯的APT方法脱离了CAPM模型的风险与回报逻辑,将“利用套期定价”的概念利用到了最大限度。正如罗斯本人指出的,套利理论推理并非他的这一理论的独特之处,实际上它是几乎所有的金融理论的基本逻辑和方法。以下著名金融定理说明了罗斯的观点。
费舍尔·布莱克、迈伦·斯科尔斯(1973)和罗伯特·默顿(1973)的著名理论——期权定价大量依赖于使用套利推理。直观的,如果期权的回报选择可由一个投资组合或其他资产复制,那么期权的价值必须等于投资组合的价值,否则会有套利的机会。套利逻辑也被M.哈里森、戴维.M.克雷普斯 ( 1979年)和达瑞尔·达菲(DarrellDuffie)、黄奇辅( 1985年)用来衡量多期限(如“永续”)的证券的价值。所有这一切都渗透到新瓦尔拉斯理论的资产市场的一般均衡 (完全和不完全)中,这些理论由罗伊(Radner) ( 1967年, 1968年, 1972年) ,奥利弗.D. 哈特 ( 1975年)发展,并在此之后被许多人发展。
著名的莫迪里阿尼——米勒定理(或“MM定理”)对企业财务结构和公司价值的不相关性理论也运用了套利逻辑。佛朗哥·莫迪利亚尼和默顿·米勒(1958年,1963年)的这个著名定理实际上可以被认为是欧文·费雪原创的“分离定理 ”( 1930年)的一个延伸。实际上,费雪指出,有充分和有效的资本市场,企业家拥有的企业的生产决策应该独立于企业家本人跨期消费的决定。这也就是说,公司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计划将不受其所有者借/贷决定影响,即生产计划独立于融资决策。
莫迪里阿尼,默顿·米勒通过套利逻辑扩展了这一主张。从资产的角度看公司,如果财务状况不同的企业的基本生产计划相同的,那么这些公司的市场价值将是相同的,因为如果不是这样,将可出现一个套利机会。因此,无论公司的财务结构状况如何,套利使得企业价值必然相同。
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
金融上第二个重要的部分是资产价格的实证分析。一个特别令人不安的结论是,似乎价格往往采取随机游动 。具体地说,在Louis 舍利耶 (1900)(商品价格)的著作中已有据可查,后来又经霍尔布鲁克·沃京(1934年)(多种价格系列)、阿尔弗雷德尔斯(1933年,1937年)(美国股票价格)和莫里斯·肯德尔 ( 1953 )(英国股票和商品价格)深入分析证实,似乎资产市场价格的连续变动没有相关性。
沃京、考尔斯、肯德尔的实证结果遭到了经济学家的恐惧和怀疑。如果价格是由“供求力量”决定的 ,那么价格变动应该朝着市场出清的特别方向,而不是随机。但是不是每个人都不高兴看到这些成果。许多人将其作为“基本面分析”之错误的证据,即金融市场真的是狂热的赌场,因此不适合从经济角度考虑。但是还有一大群人证明,这只能说明传统的“统计方法”的失败,他们什么也证明不了。克里夫·格兰杰和奥斯卡·摩根斯坦(1963年)和尤金·法玛 (1965年, 1970年)采用了高性能的时间序列的方法,但他们得出了同样的随机性结果。
伟大的突破源于保罗.A.萨缪尔森(1965年)和伯努·瓦罗特 (1966年)。萨缪尔森对沃京、考尔斯、肯德尔发现的解释并非是金融市场没有按照经济规律运行,而是运行的太好了!基本概念很简单:如果价格变化不是随机的(从而是可预见的),那么任何逐利的套利者都能轻易地正确买卖资产以利用这一点。萨缪尔森和Mandelbrot因此提出了著名的“有效市场假说”(EMH),即:如果市场正常运作,那么所有关于资产的公共信息(以及某些情况下的私下信息)将立即传导入它的价格内。(注意“有效”这个字眼,用在这里它仅仅意味着参与者充分利用可用的信息;它只字未提其他类型的“经济效率”,如生产中资源分配的有效性等)。如果价格变化似乎随机且因此而不可预见,这是因为投资者起作用了:所有的套利机会都被最大限度地利用了。
“有效市场假说”因尤金·法玛( 1970年)而家喻户晓,后来被联系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性预期假说中。很多实践者不喜欢它。相信能通过研究价格变动模式而预测资产价格的“技术派”交易员或“图形派”不明白了:有效市场假说告诉他们,他们不能“战胜市场”,因为任何现有的信息已经被纳入了价格。它还有可能惹恼一些基本面分析的实践者:有效市场的观点基于“信息”和“信心”,因此至少在原则上,不能排除基于谣言、错误的信息和“群体性疯狂”产生投机性泡沫的可能。

⑶ 求救 各位麻烦帮忙翻译一下 英语真的很吵。。。不要百度翻译那种

它已被记录在出版的文献,在商品市场的风险可以减少通过期货套期保值,那里的套期保值率根据不同的空调信息,如历史的现货和期货价格(索尔尼克,1974;黑色,1990;峡谷和稳定不稳,1993)。早期的研究表明的好处常规套期保值策略源自回归现货收益期货报酬(埃德林顿,1979;figlewki,1984)。最近的研究认为对冲比率是改变通过时间和采用(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生成动态套期保值策略,而被发现有更好的表现比传统的战略(克朗,苏丹,1993;连战等人。,2002)。
本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完善的动态套期保值策略,不同于以往的研究中至少有2种方式。首先,铝和燃料油期货市场上海期货交易所的考虑。他们现在被认为是有效运作,尽管学术研究中国期货市场是有限的(陈等人。,2005;留置权和杨,2008)。中国的期货市场起源于河南省郑州粮食批发市场1990和现在的轨道上稳步健康的成长。随着最近发展中国期货市场,值得注意的是,期货市场的厂商提供价格信息预警。此外,通过对冲机制的期货市场,厂家也可以抵消或转移价格风险的遗传到现货市场。此外,期货市场的存在,以帮助维护金融安全的中国资本市场。其次,时间序列模型介绍,捕捉长期记忆和非对称效应的基础上,并评估其能力估计时变最优套期保值比率。具体来说,该模型允许小幅综合误差修正项的条件意味着制定和同时使用不同类型的过程特点的非对称性影响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差异和相关现货和期货的回报。在实证文献,小幅综合误差修正模型是由格兰杰(1986)的情况下,分数共整合盛行。它是有用的知道,现货与期货的价格是相同的分数,和一个线性组合,他们有一个较小的分数阶。

⑷ 联想的方式有哪些

一、对比联想
对比联想是由对某一事物的感知引起相反特点的事物的联想。如杜甫的诗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运用的就是对比联想。中学课文中的对比联想很多。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用充满无限乐趣,令人无限向往的百草园来反衬对比枯燥乏味的三味书屋。再如《苏州园林》,作者采用对比联想的写法来突出事物的特征,效果极桂。介绍布局,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榭的布局与宫殿住宅相比,突出了苏州园林讲求自然之美、自然之趣的特点。对比联想的方面很多,几乎所有强调情境变迁的习作都用得上。

二、接近联想

接近联想是指相邻的事物因时间或空间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有段文字:“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时,当你扛着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在办公室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在幸福之中呢?”这一组排比句写的事情都发生在清晨,是因时间相同而生发的联想。

又如《藤野先生》一文的结尾:“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鲁迅从看到“照相”想到“抑扬顿挫的话”,这是由照片与说话者皆藤野引起的接近联想,借以抒写自己对老师的敬爱,老师对自己的激励。作文中,围绕中心运用接近联想抒写生活,可以使事物更具层次感,并能准确地表述较为复杂的情感。

三、相似联想

相似联想是由对一件事的感受引起的同该事物性质形态相似事物的联想。如《绿》中写到“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栽你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为眼,我将赠给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带”与“眼”分别显示舞女与盲妹的活力,人们又爱把“绿”视为生命的象征,形态与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作者巧由潭的绿波颤动,联想到“带”的飘举和“眼”的流转。这样的相似联想自然、优美、精巧。学生在写作寓情于景,或具象征意味的作文时,通过相似联想,便很容易完成由物及人的思维过渡。

四、追忆联想

追忆联想是指由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事物,引起人们对经历过的生活、见闻、知识等的回忆。徐迟写作《在湍流的漩涡中》,对周培源从30年代到70年代的经历,先是按时间顺序写,像记“流水帐”一样。后来,他丢弃长达两万三千字的原稿,抓住“一刹那”,把事件集中在一个晚上,以回忆加以展开,通过追忆联想的方法,将材料组织得紧凑凝练,最终以七千字的篇幅,表现了人们坚定的斗争精神与丰富的内心世界。《祝福》先写祥林嫂在爆竹声中死去,再回忆她的一生,也是用追忆联想的方法。追忆联想,多表现为倒叙,对于历时长、头绪繁的事件,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省去一些与主题关联不大事件的叙述,而且可以突出某些情节,使行文更显紧凑。

五、因果联想

因果联想是由原因想到结果,或由结果想到原因的思维方法。《荔枝蜜》就用了因果联想的写法:“小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点跌下来。”“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后来是因为喝了“忙得忘记早晚”的蜜蜂酿造的荔枝蜜,才“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是由于了解蜜蜂用短促的一生“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就像辛勤的农民“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一样,所以“我”才由讨厌蜜蜂,到“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作者以此组织材料,达到了较好的表达效果。学生在作文中常要叙述一些和自己喜、怒、哀、乐相关的人和事,如果能运用因果联想进行展开,相信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六、推测联想

推测联想是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推测不知道的事情的一种联想方式。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最严厉的书塾。”进书塾是知道的事情,只是不知为什么要进这“最严厉的书塾”,所以才从童心出发展开推测联想,“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罢,也许是因为站在井栏上跳了下来罢。”作者运用联想推测原因,将小孩复杂的心情生动地再现出来。

推测联想在散文创作中运用较多,因为它提供给作者一个崭新的叙述角度,将事物的背面再现出来,同时也以能对一些自然现象,进行人格化、情绪化的推断和抒情,进而营造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庄周梦蝶”便是个很好的例子。

七、连锁联想

连锁联想是指运用联想的方法把几种事情一环扣一环地串连在一起,也可以从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进行两种以上的联想。如白居易的《荔枝图序》中的“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从“壳”到“膜”,再到“瓤肉”和“浆液”,由外及内展开联想,从而将荔枝的形态描摹得错落有致。再如《荔枝蜜》由荔枝树想到荔枝蜜,由荔枝蜜想到蜜蜂的劳动,再由蜜蜂的劳动想到农民的劳动,层次分明,有条不紊。连锁联想,最能调动学生已学习过的知识,由此及彼,极有利于拓宽写作思路。

写作时,常常会同时运用到多种联想方式。而在语文的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将作者的一些创作思维剖析给学生,并组织相应的仿写训练,势必能改善学生的联想能力,帮助他们最终克服畏难的作文心理。从这方面看,多掌握几种联想方法是相当有意义的。

⑸ 要检验两个期货品种是否存在协整关系,除了要进行JJ协整检验两个期货,协整后还要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吗

  1. JJ test只是在检测两个期货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没有granger causality test的意思。GC test主要考察的是统计学角度下的因果关系。和JJ TEST没啥关系。

  2. 这两个test考察的方面完全不同,所以应该分别做一下。

⑹ 铝期货的铝期货行情判断伪指标

期货库存经常被用作行情判断的参考指标。本文对LME铝库存与LME铝收盘价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样本选取2009年10月5日至2012年10月26日的每日LME铝库存和每日LME铝(3月电子盘)收盘价。
相关分析
在大样本的情况
在上述样本区间的相关系数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每日LME铝库存和每日LME铝(3月电子盘)收盘价的相关系数是-0.333,在0.01水平下显著相关。两者呈现负相关,但相关系数绝对值不高。

样本选取最近31个交易日的情形
选取最近31个交易日的样本,计算结果如下表。从表中可以看到相关系数为-0.096,相关不显著。

样本选取最近74个交易日的情形
选取最近74个交易日的样本,计算结果如下表。从表中可以看到相关系数为0.677,相关显著。

从以上相关系数计算结果来看,在大样本情况为显著负相关;样本为最近31个交易日时相关不显著;样本为最近74个交易日时,显著正相关。从这些结果来看,LME库存对LME铝期货日收盘价没有判断指导意义!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与上述选取样本方法相同,分别对不同规模的样本进行计算,得到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中X表示每日LME铝(3月电子盘)收盘价,Y表示LME铝库存。
大样本情形
计算结果如下表,可以看出在大样本情况,LME铝期货库存与收盘价之间没有格兰杰因果关系(滞后期为1、2时也没有格兰杰因果关系)。

样本选取最近31个交易日的情形
计算结果如下表,可以看出LME铝期货库存与收盘价之间没有格兰杰因果关系(滞后期为2、3时也没有格兰杰因果关系)。

样本选取最近74个交易日的情形
计算结果如下表,可以看出收盘价是LME铝期货库存格兰杰成因,但库存不是收盘价成因(滞后期为2、3时检验结果相同)。

从以上格兰杰因果检验来看,库存不是收盘价的格兰杰成因,选取不同样本,有时收盘价是库存的格兰杰成因,有时又不是。这些结果同样说明用LME铝库存来判断期货价格走势没有意义。
从实证分析,每日LME铝库存与LME铝期货日收盘价之间没有明确的相关关系,也没有明确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因此,不宜采用每日LME铝库存作为辅助判断LME铝期货价格走向的指标。

⑺ 关于沪深300股指期货的问题

个人建议:
1研读下以沪深300股指期货为主题的相关文献,获得对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初步认识;
2研读下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实证分析文献,看看需要哪些数据分析
3根据自己论文写作需要收集对应数据
4利用eviews进行实证分析,估计要做ADF单位检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分析。

⑻ 股指期货三大要素是正负相关还是因果关系

在分析三者关系之前,首先对三者做简单定义。我们这里讨论的期限是指期货合约距离最后交割日的剩余时间;而成交量是指在指定时间间隔期间期货合约交易的数量;至于价格波动率,有很多种计算方法,我们这里采用日价格之比的自然对数的方差来作为波动率。
首先,我们来看期限与价格波动率之间的关系。根据我们对期指上市以来相关数据的研究,发现多数情况下,期货合约随着交割日的临近,其价格波动率会增加,也就是说,价格波动率与期限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但是也有极个别情况下,两者的负相关关系并不明显。事实上,弄清楚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多重要意义。保证金水平就是期货价格波动率的正相关函数,如果波动率随着交割日临近而上升,那么保证金也会随着交割日临近而被要求增加。当然,随着波动率增加,交易者为追加保证金所需要准备的现金也需增加。除此之外,这对套期保值也有意义。如果期货价格波动率随着交割日临近而上升,这意味着现货和期货价格之间的相关性降低了。因此,套期保值策略需要做出调整。
其次,我们再看价格波动率和成交量之间的关系。大量资本市场的理论模型都展示了价格波动率和成交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根据我们研究,期指上市以来价格波动率与成交量的确在多数时段存在正相关关系。我们进而对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波动率和成交量之间不存在任何方向的因果关系。考虑到这两者的变动都是由新信息到达而引起的,因而不存在因果关系也在情理之中。
最后,我们来看期限与成交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已经证实了多数情况下价格波动率会随着交割日临近而增加,而价格波动率的增加也会伴随着交易量的增加,那么,这就意味着成交量会随着交割日临近而增加。因此,可以认为期限与成交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正如我们所了解的,绝大多数交易都是集中在近月合约上,这正说明了成交量与期限之间的反向关系。

⑼ eviews做格兰杰因果分析,P值一直大于0.1,做的是沪深300和股指期货的数据,按理说应该有因果关系,求帮助

别告诉我你是拿历史价格直接做的分析。。。
只有分析变化率之间的因果联系才有意义。你做了{Y_(i+1) - Y_i}/Y_i 的处理了吗。。。

⑽ 什么都是有因果的,买卖股票也是有缘分的

两者没有任何联系。如果有这种心态炒股,跟赌博买彩票一样

热点内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晚籼稻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5:43 浏览:396
阿坝小金县橡胶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5:40 浏览:908
楚雄大姚县豆一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4:02 浏览:736
做期货能在网上开户吗 发布:2021-12-16 12:32:22 浏览:591
安庆宜秀区早籼稻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2:22 浏览:377
正确的原油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9:41 浏览:39
达州市纤维板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5:11 浏览:310
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白银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5:07 浏览:883
上海外盘期货哪里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4:10 浏览:448
香港日发期货开户网站 发布:2021-12-16 12:24:09 浏览: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