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合约收盘价
Ⅰ 某日,某期货合约的收盘价是17200。一十元一吨,结算价为17240元一吨,某合约的
-
B.盈利355点
-
B. 浮盈 30000 元
-
C. 亏损 18000 元
-
A. 61500
Ⅱ 期货合约的价格怎么计算
合约价值计算,期货合约价值计算公式.合约价值等于股指期货价格乘以乘数,因此一张合约的价值受到股指期货价格和合约乘数的影响而变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合约乘数越大,合约价值意味着股指期货合约价值越大。合约价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合约价值随着标的指数的上升,合约价值股指期货的合约价值亦在增加。
合约价值如恒指期货推出时,合约价值但生指数低于2000点(合约乘数为50港元),因而期货合约价值不超过10万港元。合约价值2009年恒生指数超过2000()点,合约价值恒指期货的合约价值已超过100万港元。
Ⅲ 期货中的收盘价和结算价是怎么理解的
期货中的收盘价和结算价的理解:
1、定义
(1)期货收盘价是指当日走势最后一个撮合成交价。
(2)期货结算价是指当日成交价格按照交易量的加权平均价。
2、计算方法
(1)期货结算价的计算方法
计算浮动盈亏。就是结算机构根据当日交易的结算价,计算出会员未平仓合约的浮动盈亏,确定未平仓合约应付保证金数额。
浮动盈亏的计算方法是:浮动盈亏=(当天结算价-开仓价格)x持仓量x合约单位-手续费。如果是正值,则表明为多头浮动盈利或空头浮动亏损,即多头建仓后价格上涨表明多头浮动盈利,或者空头建仓后价格上涨表明空头浮动亏损。如果是负值,则表明多头浮动亏损或空头浮动盈利,即多头建仓后价格下跌,表明多头浮动亏损,或者空头建仓后价格下跌表明空头浮动盈利,如果保证金数额不足维持未平仓合约,结算机构便通知会员在第二大开市之前补足差额,即追加保证金,否则将予以强制平仓。如果浮动盈利,会员不能提出该盈利部分,除非将未平仓合约予以平仓,变浮动盈利为实际盈利。
计算实际盈亏。平仓实现的盈亏称为实际盈亏。期货交易中绝大部分的合约是通过平仓方式了结的。
A、多头实际盈亏的计算方法是:盈/亏 =(平仓价-买入价)X持仓量X合约单位-手续费。
B、空头盈亏的计算方法是:盈/亏=(卖出价-平仓价)X待仓量X合约单位-手续费。
在期货市场里,期货合约的涨跌幅是以第一个交易日的结算价为基础来计算的。
(2)期货收盘价的计算方法
比如:白糖1505,当日该合约全天无成交,开盘价是4730,那么期货收盘价就是4730。
3、为什么期货有个结算价格
期货是现在进行买卖,但是在将来进行交割的标的物。期货会在交割日在买卖双方发生交割,如果这个交割设定为收盘最后一笔交易的价格显然不合适,所以一般会以最后一天的加权平均价格来计算,这就是结算价。
因此在期货中一般是使用期货结算价的,而期货的收盘价在理论上没有什么实际用途。
Ⅳ 期货价格与期货合约价格有什么区别
期货价格就是期货合约价格是一样的,所谓期货就是期货标准化合约,和期货相对应的就是现货,也就是期货合约里标的物,你买进了合约就等于买进了标的物,你想要标的物的话,你就交割,不想要你就在交割以前平仓。目前,投机交易者是不可以做实物交割的,市场上投机交易的也远远大于实物交割的,期货市场的设立是为了规避远期风险和发现价格的功能,标的物其实在期货交易所买卖的量是非常小的。
Ⅳ 期货结算价和收盘价的区别
期货的结算价是当天交易结束后,对未平仓合约进行当日交易保证金及当日盈亏结算的基准价。
收盘价是收盘之前最后一笔成交的价格。
Ⅵ 什么是股指期货的开盘价和收盘价
股指期货的价格包括开盘价、收盘价、最低价、最高价等,看你自己是要关注哪个价格。
Ⅶ 期货合约的价格怎么计算
合约价值的应用场合主要在计算保证金上。合约价值X期货公司保证金率=期货保证金。透支的情况就是保证金不足。合约价值计算很简单,就是当前合约的交易价格X交易单位。主要行情软件里,查看合约走势图上,一般均有单位显示,提示投资者每手交易交易单位的大小。
应答时间:2020-09-2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Ⅷ 期货中的结算价和收盘价有什么关系
期货结算价和收盘价的区别如下:
1、期货的收盘价指的是期货交易时间结束时最后一笔合约的成交价格;期货的结算价是指某一期货合约当天的全部成交价按照总交易量的加权平均价,同时,收盘价是一个时间单位(天、小时、分钟)的最后成交价格,而结算价是指以一个交易日为时间单位的,最后15分钟或其它时间单位(有的品种结算时间不一样)的加权平均价。
2、收盘价不是计算盈亏的依据,但对于评估当日市场环境和参与技术分析仍具有重要意义;结算价是交易所计算各账户盈亏,并划转资金的依据。
在我国期货交易市场上,一般采用期货结算价制度,而不是使用收盘价作为实际交易价格。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法典:应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