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期权对期货影响
㈠ pta期货的主要因素
由于我国聚脂产业高速发展,国内PTA的产量远无法满足其需要。缺口靠进口弥补。2005年,国内产量589万吨,消费量为1214万吨,其中进口量为649万吨。进口依存度为56%。
为了满足国内市场对PTA的消费需求,近两年PTA产能新建扩建的项目不少。随着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国内PTA产能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但相对消费需求增长而言仍然会存在一些缺口。与聚酯生产线一年即可投产相比,PTA项目投产至少需要一年半到两年以上的周期。预计至2007年年底,中国的PTA产能会达到1200万吨/年左右。但可以肯定,随着国产PTA的供应能力的增长,对进口的依存度将逐步降低。
PTA为连续生产、连续消费。而生产和消费可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节。同时PTA现货交易中以直销为主,上下游产销关系相对稳定,产销率较高。因此,生产厂家库存很少。PTA的价值高,资金占用多。下游聚脂厂家一般也只是保存10多天的消费量。库存量较大的一般为贸易商及现货投机商。 1、聚酯增长决定直接需求
PTA主要用于生产聚酯。生产1吨PET需要0.85-0.86吨的PTA。聚酯产业发展状况决定PTA的消费需求。1995年全球聚酯总产能约为1900万吨/年,而当时中国的聚酯产能约190 万吨/年,占全球总产能的10%;2005年,全球产能接近5500万吨/ 年,中国的聚酯产能则达到2163万吨/年,约占全球总产能的40%,中国聚酯产能的年均增长率达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2005年我国聚酯产能达1960万吨,按消耗系数0.865和开工率70%计算,可消耗PTA 1200万吨/年,这与PTA的实际表观消费量也基本一致。据预测,2007年以后,中国聚酯产能将进入一个缓慢增长的周期,增长率将维持在5%左右。
2、纺织增长决定终端需求
聚脂产品中涤纶对PTA的需求量最大,决定着PTA消费情况。2005年化纤产量占我国纺织工业纤维加工总量的2690万吨的61%,而化纤中涤纶占总量的近80%。涤纶是纺织行业的主要原料。这就是说,纺织行业的景气程度、发展情况直接影响涤纶市场消费,进而决定对PTA的需求。
全球GDP与全球纤维总消费量之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强势的经济增长带动了终端产品-服装的需求,会为纺织工业提供更大发展动力。纺织工业发展推动聚酯需求增长,最终影响市场对PTA的需求量。根据WTO公布的统计资料,2000年-2004年,全球经济以年均3.9%的速度平稳增长,同期纺织品服装贸易额年均增长率达6.5%。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2005年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在4.3%左右。预计未来5年全球纤维消费和纺织品服装贸易仍以6.5%的速度增长。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从国内来看,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中国拥有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中国人自己的穿衣和家用,占中国生产的纺织品和服装总量的70%以上。这表明,中国纺织业的发展潜力在内需上,而且内需增长较快。这是包括化纤业在内的纺织行业持续发展的最大动力。同时,纺织品是中国最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大宗出口产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除了内需因素外,国内纺织行业发展还受国际市场贸易摩擦、汇率变化的影响。
2005年,中国人均纤维消费量从2000年的7.5公斤上升到10.7公斤。其中人均涤纶纤维的增长速度高于棉花和其他纤维品种。在未来的三、四年间,预计中国化纤工业还将保持10%以上的较高增长速度,但增速将逐步回落。据估计,2008年以后,增速回落到10%以下,到2010年,化纤产能、产量的增速将分别回落至7%和5%的水平;2010-2020年,平均增速会继续下降到4%和3%。 2007年前的PTA市场不容乐观。原油价格一度飚升,PTA原材料PX也水涨船高,在PTA销售价难以同步提高的情况下,生产商遭受损失,对此却一筹莫展。在此情况下,中国证监会及国家有关部门审时度势,批准郑州商品交易所抓住机遇尽快上市PTA期货。PTA期货的挂盘不仅解了众多生产商的燃眉之急,更让郑商所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完成了一次从农产品到工业产品的飞跃。
有了期货后,化纤企业的话语权增
之前企业通过合同化比例来控制库存。有了期货,我们可以放心扩大合同量,利用期货来进行利润锁定,不用再担心原材料上涨,增加了稳定性。
实际利润并非来自销售
做为聚酯行业,80%的利润来自控制原材料成本而非销售!这是行业特性之一。销售只是利润的一种实现手段。如果价格平稳,要靠销售策略来控制。如今不光国际油价会影响PTA价格,宏观经济任何一个利好消息都会影响现货价格,当前期货成交量大于现货,”在这样一个背景下,PTA期现货价格相关系数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大。
2012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工率不足,价格下降约一半。价格波动很大,库存贬值很大。当今跟据不同阶段,现货订单的大小,不同形式,不同库存,来判断是进行买入还是卖出套保是十分有必要的。
就整体而言,PTA期货上市后,聚酯企业规避风险的能量与途径都增加了。当前工厂可以根据期、现货市场情况灵活调控库存和套保量,另外还可以对交易量和价格进行一定范围的控制。
PTA期货价格对合同定价影响较大
如今现货成交量越来越少,参与期货的越来越多。期货价直接引导现货价格。现货成交量有阶段性,低时大家都开始买进,等现货价格升上来时大家又都在操作期货,有价无市。
在没有PTA期货以前,PTA供应商的结货价都掌握在供货商自己手里,下游聚酯企业根本没有谈判的余地。如今可不一样了。每年年底,开始跟供应商谈下一年度的合约,谈好数量和折扣,结算价呢一月一定,随着每月的市场波动而波动。结算价是供应商根据当月的现货平均价格与期货的平均价格的平均价,加上资金成本和运费等费用等适当浮动。这样的价格会比没有PTA期货前公平。
化纤公司利用期货市场有妙招
化纤厂利用PTA期货套保大致有这两个方面:一,进完货之后,最担心价格下跌,多通过期货市场卖期保值,随时调整期货头寸,规避价格下跌风险。如果价格上涨了,就在期货市场上平仓。它的产成品价格只是利润的一种实现方式,实际利润来源于原材料价格成本控制。跟以前相比,化纤企业控制成本的余地更大了。既可以通过期货市场上进行交割采购,还可以向PTA生产厂家合同订购,,通过期现结合,摊低原料成本。二,通过不断的期货移仓操作,为PTA现货一直进行价格锁定。
㈡ 期权对期货市场的影响有哪些
期权不仅可以完善期货的交易制度,促进期市更完善,还可以丰富期货投资产品。一个逐步完善的期货市场,必须退出期权交易机制。从世界期货市场来看,期权是普遍存在的。
期货的投机者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但是自身必须承担一定的风险。期货市场是代表不同利益之间的角逐,代表了多空双方之间的战争。
期货市场的主体交易就是对冲和获利。有时一方会被逼得巨量交割。所以尽管市场的不断完善,期货市场始终处于投资与风险的的矛盾中。当市场火爆时,它的风险也在增加,往往会导致挤泡沫行动。
而期权的产生可能会分流资金,但是都是暂时的,最终会回到其原本价值上去。期货投资有风险,而期权可以相对防范风险。期货通常情况下可。以作为现货的对冲,而期权投资可以避免期货的部位风险,减少过大持仓所带来的风险。有了期权,期货投资者就能有效利用规避一定的交易风险。在价格波动时,减少价格的急剧波动带来的风险,缩小了风险。
总之期权的产生,对期货市场来说是积极的。丰富了期货投资。合理利用,一定程度缩小期货投资的风险。
㈢ pta期货涨跌背后逻辑
PTA很多时候跟着原油走的
你可以参考原油的走势
还有大宗商品的关联也比较大
PTA一手3.2元
㈣ 期权对金融市场有什么影响
第一,期权的推出提高了投资效率。对于认购期权的买方而言,其最大亏损是全部权利金,而收益是无限的。因此,期权的投资收益曲线是非线性的,这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丰富的投资方式以及投资策略,提高了资本市场的效率。
第二,期权是一种重要的保险工具。无法预测价格波动,所以在投资中隐藏着很多的未知风险。投资者如果不想放弃手中的证券增值的机会又想避免潜在损失,就可以通过买入认沽期权达到保险作用。一旦证券下跌,认沽期权的权利金将上涨从而抵消部分证券亏损。
第三,期权可以降低市场非理性波动。投资者对于市场的预测,将通过期权的买卖交易体现出来。当期权的价格由于市场的非理性行为而偏离合理价格时,套利资金将通过期权、期货、标的证券等买卖操作缩小套利价差空间,从而降低市场的波动性。
期权的推出提高了投资效率、丰富了衍生品投资工具、降低了市场非理性波动,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㈤ 期权的推出对期货市场会有怎样影响
你说的是期货期权还是股票期权,如果是股票期权,有影响的只是股票市场,如果是期货期权,会影响期货市场
㈥ 股票期权对股市的影响是什么
股指期货推出的主要影响在于:
1、改变市场的游戏规则,市场走势也将更加理性和稳定。
股指期货将改变以前的游戏规则,单边市的格局将被改变,而在可以做空的前提下,机构投资人显然具有散户难以比拟的优势,机构之间的博弈也将成为市场的主旋律。
股指期货作为一种新的金融衍生品,虽然并不阻隔散户的投资和参与。然而,无论从投机买卖还是套期保值的角度上来说,机构投资者都具备小散户无可比拟的优势,这就是说股指期货本身是一种更加有利于机构投资者参与交易的品种。另外,股指期货将结束单边市才能获利的状况,市场的博弈规则将更为合理。由于以上的情况,股指期货的推出将必然会改变目前的游戏规则,而市场走势也更加趋于稳定和合理。
2、加速股票价格结构的调整,权重蓝筹股将成稀缺资源。
按照国外市场的经验,伴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和发展,必然逐渐地受到更多机构投资者的青睐和关注,交易量逐渐提升。而能够对股指施加影响力、基本面较好、流动性高的权重蓝筹股将愈发受到机构投资者的关注和抢夺。而质地较差的公司除了基本面不理想外,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对指数的影响力较差,从而导致逐渐被机构放弃,活跃程度日渐萎缩。股市的结构将逐步两极分化,主要的蓝筹股群体决定了大盘的方向,流动性和交易活跃程度将提高。形象不好、基本面差的小盘股逐渐沦落为乏人问津的仙股,进而丧失流动性,慢慢被边缘化。
3、加速机构投资者群体的发展。
随着股指期货交易的问世,资本市场中的大量交易者将涌入,这中间既有套保者也有投机者,现今证券市场的投资主体,如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私募基金以及其他证券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都将加入期货市场的博弈。
正如我们在第一条所提到的,股指期货的推出将更多地强化机构投资者的交易优势,可以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选择以及规避风险的工具。而大机构群体完全可以通过集体控制大蓝筹股板块来“携天子以令诸侯”。这些无疑将进一步确定主流机构投资者的交易优势,为这一群体的发展提供更大的腾挪空间。而在此情况下,中小资金的交易优势则进一步丧失。
4、加速资本市场的融合,促使股票走势更快地反应基本面信息。
股指期货引入后,还会增强期货市场与证券市场、货币市场等其他金融市场的联系,期货市场与主流金融市场间的制度隔断会自然消失。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两个市场资金之间的相互流动,目前参与期货市场、股票市场之间的投资者群体有很大的差异。然而,随着股指期货的出现,无疑为两个市场的参与者相互流动提供了一条通道。
另外,目前期货市场上很多大宗交易品种的价格走势往往相比股票市场上相应股票的走势更加领先反映宏观基本面的情况,一旦两个市场之间的投资者和资金相互流动,投资讯息的传递和投资手法必将趋同,则股票市场的走势将受到期货市场的影响对基本面的反应更加灵敏。
㈦ 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对股价的影响
期货代表了一个行业,股票代表了一家公司,结合期货的分析,预测一个行业的发展,然后在这个版块中挑选个股。期权和期货差不多吧。
㈧ 期权上市对期货有哪些影响
期权交易中,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同,使买卖双方面临着不同的风险状况。对于期权交易者来说,买方与卖方部位的均面临着权利金不利变化的风险。这点与期货相同,即在权利金的范围内,如果买的低而卖的高,平仓就能获利。相反则亏损。与期货不同的是,期权多头的风险底线已经确定和支付,其风险控制在权利金范围内。期权空头持仓的风险则存在与期货部位相同的不确定性。由于期权卖方收到的权利金能够为其提供相应的担保,从而在价格发生不利变动时,能够抵消期权卖方的部份损失。虽然期权买方的风险有限,但其亏损的比例却有可能是100%,有限的亏损加起来就变成了较大的亏损。期权卖方可以收到权利金,一旦价格发生较大的不利变化或者波动率大幅升高,尽管期货的价格不可能跌至零,也不可能无限上涨,但从资金管理的角度来讲,对于许多交易者来说,此时的损失已相当于“无限”了。因此,在进行期权投资之前,投资者一定要全面客观地认识期权交易的风险。
㈨ 个股期权对现货市场波动性有什么影响
对于个股期权对标的资产波动性的影响有不同的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期权和期货市场提供了更多投资和避险方式,对分散风险和稳定现货价格非常有利,降低了现货的波动性与此同时,因为期权的交易成本比较低,价格可以反映出投资者对现货未来价格的预期,所以说是有利于现货市场的投资者对价格有一个更好的判断,信息可以更加迅速的反映现货的交易价格,从而降低了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另外一种观点是:若投资者的行为是不理性的,就会产生杠杆作用,加大了现货价格的波动;也有的是因为期权的吸引,投资者离开了股票的现货市场,降低了现货市场的流动性,增加了其波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