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期货宣传语
Ⅰ 期货 宣传语
理财(投资)新天地,期货助你行
Ⅱ 请问一些关于金融期权期货的知识
金融期货指是交易双方在金融市场上,以约定的时间和价格,买卖某种金融工具的具有约束力的标准化合约。
金融期权是以期权为基础的金融衍生产品,指以金融商品或金融期货合约为标的物的期权交易。具体地说,其购买者在向出售者支付一定费用后,就获得了能在规定期限内以某一特定价格向出售者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商品或金融期货合约的权利。
股指期货是指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股价指数的大小,进行标的指数的买卖。
Ⅲ 期货与期权的区别
期货与期权的区别如下:
1.标的物方面:期货交易的标的物是标准的期货合约;而期权交易的标的物则是一种买卖的权利。期权的买方在买入权利后,便取得了选择权。在约定的期限内既可以行权买入或卖出标的资产,也可以放弃行使权利;当买方选择行权时,卖方必须履约。
2.投资者权利与义务方面:期货合同是双向合约,交易双方都要承担期货合约到期交割的义务。如果不愿实际交割,则必须在有效期内对冲。而期权是单向合约,期权的买方在支付权利金后即取得履行或不履行买卖期权合约的权利,不必承担义务。
3.履约保证方面:在期货交易中,期货合约的买卖双方都要交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在期权交易中,买方最大的风险限于已经支付的权利金,故不需要支付履约保证金。而卖方面临较大风险,因而必须缴纳保证金作为履约担保。
4.盈亏的特点方面:期货的交易是线性的盈亏状态,交易双方则都面临着无限的盈利和无止境的亏损。期权交易是非线性盈亏状态,买方的收益随市场价格的波动而波动,其最大亏损只限于购买期权的权利金;卖方的亏损随着市场价格的波动而波动,最大收益(即买方的最大损失)是权利金。
5.作用与效果方面:期货的套期保值不是对期货而是对期货合约的标的金融工具的实物(现货)进行保值,由于期货和现货价格的运动方向会最终趋同,故套期保值能收到保护现货价格和边际利润的效果。期权也能套期保值,对买方来说,即使放弃履约,也只损失保险费,对其购买资金保了值;对卖方来说,要么按原价出售商品,要么得到保险费也同样保了值。
(3)期权期货宣传语扩展阅读:
期货(Futures):与现货完全不同,现货是实实在在可以交易的货(商品),期货主要不是货,而是以某种大众产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为标的标准化可交易合约。因此,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期权:是指一种合约,该合约赋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该日之前的任何时间以固定价格购进或售出一种资产的权利。它是在期货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金融工具。
参考资料:网络-期货网络-期权
Ⅳ 期货期权的术语释义
期货期权是继20世纪70年代金融期货之后在80年代的又一次期货革命,1984年l0月,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首次成功地将期权交易方式应用于政府长期国库券期货合约的买卖,从此产生了期货期权。相对于商品期货为现货商提供了规避风险的工具而言,期权交易则为期货商提供了规避风险的工具,目前,国际期货市场上的大部分期货交易品种都引进了期权交易。
在未来某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期货合约的权利,期货期权”(option on futures),期货期权是期货的一个投资品种,简称期权。期权是在对未来行情判断的一种做法,而且是你的损失是有限的。
例如:你觉得现在的行情会上涨,你可以买入看涨期权。得出,如果行情上涨,你的收益是无限的;如果行情下跌,你的损失只有你的权益金。同样,行情看跌,你买入看跌期权,得出,如果行情下跌,收益是无限的;行情上涨,损失只有权益金。如果,行情认为是震荡,你可以卖出期权,你的最高收益是权益金,最大的损失是无限的。
Ⅳ 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第8版)的序言
推荐序一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为创造财富展现了大量的智慧。金融创新的发展为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了大量的衍生工具。目前的种类十分丰富,让人“眼花缭乱”。衍生工具的发展大大拓宽了市场的空间和时间。从理论和技术上看,通过衍生工具可以将本地熟悉的产品与全球任何一个市场的产品进行连接,如果愿意付出足够的成本,可以使产品的交易延长数年或数十年。
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突破了传统商业银行用8%的资本最多可以放大12倍的界限,放大了资金杠杆的倍数,可以将资金放大到几十倍以上,使交易更加灵活、便捷,更大程度上满足投资者和投机者的不同需要。然而,过高的杠杆倍数也加大了市场的风险,成为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破产和全球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
我国金融市场对采用衍生金融工具一直持谨慎的态度。近年来以人民币利率互换为代表的人民币衍生产品呈快速发展态势,不断满足企业和个人锁定利率和汇率风险的需要,为丰富我国金融市场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衍生工具具有产品设计复杂性和交易缺乏透明度的特点。产品的设计往往需要复杂的数学模型计算,交易往往是一对一的相对交易,缺乏流动性。因此,学习和认知衍生产品是正确使用的重要前提。
《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原书第8版)》是约翰·赫尔教授的重要代表作,共有35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金融衍生产品的理论和实际运用,深入浅出、内容丰富,是一本值得推荐的教科书和参考书。王勇博士和索吾林教授在国外银行和高等学府多年从事衍生产品风险管理和教学工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有较深的造诣。王勇博士著有多部关于风险管理和衍生工具方面的著作,并多次为国内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授课;索吾林教授也著有多篇关于衍生产品的文章。由王勇博士和索吾林教授翻译《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原书第8版)》可以准确地把握好原著的专业性。《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原书第8版)》中文版的发行无疑将为国内金融从业人员和理论研究人员提供一部优秀的教材,帮助金融从业人员加深对衍生产品的认识,从而推动我国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
中国光大银行行长 郭 友
推荐序二
2007年以来的美国次级债风暴,特别是2008年9月中旬美国雷曼公司申请破产引发的美国以至全球金融危机为全球上了一堂难得的金融衍生产品知识的普及课,该课程目前仍在继续。即使在金融非常发达的北美和西欧,金融衍生产品,特别是银行间的各类金融衍生产品,都仅仅是少数专业人士才能够明白的专门知识。对于次级债风暴和金融危机中涉及的房产按揭抵押证券、债务抵押债券、信用违约互换等银行间或者场外交易的衍生产品在西方发达国家也只是少数金融专才才能完全搞明白的产品。对于金融创新刚刚起步的我国,这些产品对绝大多数投资者,甚至众多金融从业人士都还是相对陌生的词语。
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使得国内外不少人士认为本次金融危机主要是美国金融创新过度以及衍生产品闯的祸。但是对金融衍生产品稍有研究的人士一定会认为,次级债和金融风暴涉及的各类金融衍生产品皆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就有了,那么为什么十几年前和几十年没有发生的金融危机在2007年却发生了呢?如果我们对一年多来的风暴到危机稍做研究,就会发现,引发本次风暴和危机的根源并不是这些产品,而是这些产品赖以存在的基础市场——“地基”发生了问题。如果地基没打好,上面盖的房子或楼房轻则发生倾斜,重则发生塌陷。美国本次从次级债到危机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房产按揭贷款审慎原则没有坚持,同时相应的审慎监管也没有到位。所以,衍生产品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在“地基”,问题在监管,问题在杠杆使用程度过高,而并不是产品本身。
孔夫子2 000多年前就说过“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这里的“道”就是2 000多年来扎根于我国文化深层的“中庸之道”。用我们现在的语言来讲,事物的发展总有个度。超过这个度就是过分了,成为过错;与此同时,不到这个度就是没有达到最佳状态,也是过错。从一年多的美国次级债风波到金融危机可以看出,美国金融业杠杆的应用过度了;但近年来我国虽然在金融创新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市场和产品的发展明显不足,才刚刚起步,离最佳状态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所以在金融危机持续和蔓延的今天,我们不仅不能因噎废食,减缓金融创新的步伐,而且还要继续努力推动。
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在西方经历了数十年的历史,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我们应该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外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逐步、稳健地建立我国多层次的金融市场格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约翰·赫尔教授的《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为我们学习金融衍生产品提供了很好的教材。约翰·赫尔教授是国际衍生产品领域著名专家,他的衍生产品和风险管理著作数十年在国际上是大多数大学本科、研究生、MBA等方面主要的教材。《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原书第8版)》经过数次更新,目前包括远期、期货、利率互换、外汇互换、信用互换、普通期权、奇异期权、互换期权等国际场内外市场上常用的衍生产品;除了这些产品外,《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原书第8版)》对资产证券化产品、抵押债券产品等也有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原书第8版)》不仅有浅显易懂的实际例子,也有具体的数学模型和定价公式,不仅对于简单的股票、商品、外汇类产品有系统介绍,而且对各类主要利率类和信用类衍生产品也有相当的介绍和分析,对我们了解、熟悉和分析这些产品有相当的参考作用。不仅对产品设计和定价有系统深入的描述,而且对十几年来国际市场上的利率模型和信用模型也有详细的介绍和评论,很有参考意义。
除了对产品和定价有系统的介绍和分析外,作者还用了相当大的篇幅对金融风险对冲和管理的概念、计量、方法、模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介绍和分析,特别是对国际市场上20年来的主要重大风险事件,比如美国奥兰治县、英国巴林银行、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等,给予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对于我国金融业风险管控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总之,《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原书第8版)》可以看成是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和风险管理方面的大全书,对相关监管者、市场参与者、广大投资者、学校教授、学生都很有价值。
《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原书第8版)》译者王勇博士和索吾林教授在衍生产品和风险管理领域有着多年的实战和教学经验。王勇博士是加拿大资深的风险管理专家,还是美国注册金融分析师(CFA)和注册风险管理师(FRM)。王勇博士既有扎实的数学等学术背景,又有多年金融业从业经验,对十几年来国际市场上的各类金融衍生产品和相应的风险管理有着直接的操作与管理经验。索吾林教授曾师从于约翰·赫尔教授,持有数学和金融专业两个博士头衔,对赫尔教授的作品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并在衍生产品领域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翻译约翰·赫尔教授的《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虽然没有仔细询问翻译工作的详细过程,但是我可以想象翻译原书800多页的巨著需要相当多的时间和耐心。相信《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原书第8版)》对逐步建立我国多层次金融市场,促进金融创新,加强金融风险管控,提升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等方面皆有相当大的借鉴作用。王勇博士约我为《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原书第8版)》中文版作序,在感到高兴的同时,觉得义不容辞。希望我们各界能够认真学习借鉴国外金融业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市场现状,努力推动我国金融创新,为提升我国金融竞争力、建立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上海银监局副局长 张光平博士
Ⅵ 求金融业(银行、证券、期货、投资等公司)的服务口号,广告语。谢谢
国信证券:止于至善,追求卓越;创造价值,成就你我。
广州证券:可信、亲切、简单,我们致力于成为本土领先零售经纪商。
华泰证券:做最具责任感的理财专家。
广发证券:知识图强、求实奉献 。
安信证券:卓越价值,公信实力。安信想您所未想。
网络一下每个券商或银行,进去主页就可以看到了。
Ⅶ 介绍期货与期权
与期货交易都以远期交割的合同为标的物,防止市场变动,可提供价格保护。两者主要区别在于:
期货交易的标的是商品期货合同;期权交易的标的是一种权利。
期货交易是双向合同,除非在交割期以前平仓,否则双方均有履约的义务;期权交易是一种单向合同,只赋予买方决定是否执行合同的权利,卖方只能听从于买方的决定。
期货价格每时都在变动,每天都有盈亏发生,由于实行逐日结算制度,交易双方因价格变动而发生现金流转;期权交易的履约价格事先已确定,合约价格则是买方所付的期权费,在指定的期限内不再改变,不到期交易双方不发生现金流转。
期货交易双方均有履约义务,故均需交纳保证金;期权交易买方只交期权费;卖方有履约责任,需交保证金。
期货交易不需付出现金,仅付少量的保证金,到期交割才付款,而绝大多数交易者在到期前都平仓了结,因此它不属现金交易;而期权交易需付比期货交易保证金多的现金作期权费,因而贴近现金合同。
Ⅷ 请简单解释下 期货 和 期权...谢谢
期货和期权主要的区别是期权持有者可以在期权合约到期时买入或者卖出,所谓平仓,但是期货合约持有者必须按照期货合同上的条件执行。其他细节上的区别请保持联系。可以发给你详细资料。http://blog.sina.com.cn/arccapital13
Ⅸ 期权期货怎么推广
理论上不可能像期货一样。
如果能够精确定位行情可以做到比期货效果好N倍。但精确定位行情有多难想必参与者都知道。
行情分为涨、跌、横三种类型。
做期货如果预测上涨,买入之后哪怕是满仓,只要不跌就不会亏钱,上涨赚钱,横盘不赚不亏。
但期权的买方就不一样了,如果预测上涨,买入看涨期权后需要立刻进入流畅的上涨行情中才能够赚钱。横盘就会不断的亏损,损失时间价值,下跌更不用说了,会产生指数级的亏损。
也就是说做期权你需要预测对方向+启动时机……缺一不可。启动时机差太多有可能最后方向对了都会抵不过时间价值的损失。或者赚不到本来做期货该赚到的钱。
悲剧的是方向+时机都对了还不够,你需要预测准行情大致的幅度。如果你预计涨500点,行情涨300点之后改为横盘,期权就会迅速亏损,只要停止上涨,时间价值就立刻开始损失一天都不耽误你。最后可能方向+启动时机都对了的情况下因为幅度差太多就仍然没赚到钱。
这市场很公平,期权的买方给了参与者市场最大的杠杆,最高的回报,自然也就承担了最大的风险。对参与者的能力要求也就越高。
所以,只有在你能在三个条件上精确预测某一段行情时做期权买方才能像期货一样,而且效果远超过期货。事实上如果你的研发方式不是以因果关系以及博弈为核心的策略,而且研判能力不足时,建议不要碰期权买方这个工具,否则做期权买方比赌徒还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