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期货对现货的影响
㈠ 生猪期货是好是坏
从长远来看,生猪期货肯定是好事情。
曾经因为没有生猪期货,只要在供应端出现短缺的情况,猪肉的价格就一路看涨,经常有二师兄的肉都比师傅的肉贵这样的段子,经常有人调侃吃不起猪肉。卖猪肉的商贩也没有办法,成本太高,价格降不下来。
有了生猪期货之后,卖猪肉的商贩可以在供应短缺的时候,保持猪肉的价格,之后在期货上去做多,通过期货上涨来满足一部分购买需求,不至于让现货价格高得离谱。并且炒期货不像现货也没那么容易控制价格,即使是投机也会有所顾忌。
因此,长远来看生猪期货件好事情。
㈡ 生猪期货连续大跌,是在传达什么信号
自上周五上市首日收跌后,生猪期货在本周一继续延续跌势。截至昨日收盘,生猪期货主力2109合约与远月2201合约双双跌停,跌幅均为7.99%,2111合约跌10.28%。
对于生猪期货上市后第二个交易日的再次下跌,市场人士提示,昨日生猪期货2109合约收盘价为26030元/吨,较8日结算价下跌7.99%,形成该合约跌停之势。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国内期货市场普遍以前一日结算价作为基准来计算第二日的涨跌停板幅度,而8日生猪期货2109合约的结算价为28290元/吨,远高于当日收盘价26810元/吨。因此,尽管昨日按结算价跌停,但按收盘价实际下跌780元/吨,跌幅只有2.9%。
㈢ 生猪期货推出后,对该行业有何好处
因为疫情的原因生猪肉也是在一直的上涨,也是推出了生猪肉期货,生猪肉期货,为相关行业提供检验避险工具,同时也可以尽可能的平衡猪肉的价格,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暴涨暴跌,提供猪肉供应的稳定性。但是在接纳新金融产品的同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也需要时刻注意防范风险,生猪是中国至今交易价值最大的农副产品,而生猪期货将成为中国期货市场上上市的第1个活体交割品种,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吃这一项而生猪肉是最大的需求点,所以说生猪期货是非常好的一个决定。
生猪期货功能的充分发挥,对于完善生猪价格生成机制,提升市场主体风险抗压能力和助力生猪产业发展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次的生猪期货虽然一直不被别人所看好,但是主要是因为不易标准化,没有国家标准,难以生产标准化,同时规模化程度也非常的不高,主要是一些农村散户饲养为主,现在的生猪期货放出。也可以对市场的良好运行起到很好的效果。
㈣ 生猪期货上市是利好还是利空
利好。
因为疫情的原因生猪肉也是在一直的上涨,也是推出了生猪肉期货,生猪肉期货,为相关行业提供检验避险工具,同时也可以尽可能的平衡猪肉的价格,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暴涨暴跌,提供猪肉供应的稳定性。
但是在接纳新金融产品的同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也需要时刻注意防范风险,生猪是中国至今交易价值最大的农副产品,而生猪期货将成为中国期货市场上上市的第1个活体交割品种,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吃这一项而生猪肉是最大的需求点,所以说生猪期货是非常好的一个决定。
(4)生猪期货对现货的影响扩展阅读:
猪产业链同时也在猪育种业务、饲料加工、疫苗、兽药、屠宰食品加工物流和零售等行业,生猪期货链很长,同时它的影响范围很大,价格是影响猪周期波动也很大,在中国养猪业的特点,只有期货的形式可以引起中国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
猪,充分发挥期货的功能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市场主体风险的抗压能力和猪的力量在促进产业发展有很大作用,生猪期货,虽然没有被别人重视,但主要是因为不容易标准化,没有国家标准,标准化的生产,同时规模水平不高,主要是一些农村零售农业,现在公布的生猪期货。它还可以对市场的良好运行起到良好的作用。
㈤ 生猪期货上市后会对产业产生什么影响
生猪期货上市更能体现该品种市场的供需状态,有利于及时把握市场行情对产业做出相应的调控。
㈥ 生猪期货将正式挂牌交易对养猪行业股价有什么影响
2020年12月11日,证监会公告,经研究,生猪期货将于2021年1月8日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截至2021年1月11日收盘,生猪期货LH2109主力合约的价格已跌至26030元/吨。
市场作用:
1、大幅波动
生猪市场的波动曾为整个产业链市场带来大起大落,养猪企业因生猪价格波动带来的利润缩水而承受巨大压力,饲料市场因依托养殖业也同样遭受市场的大起大落而导致运作风险加大。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生猪期货合约逐渐发挥期货发现价格、规避风险的功能,帮助生猪养殖者通过期货交易行情及时了解未来的生猪市场价格走势,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饲养周期,从而降低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实现稳定增收。同时也满足了猪肉加工企业应对肉猪价格的波动和存储加工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
2、规模化
由于生猪期货能及时、准确地反映未来猪肉现货市场的变化,大规模生产者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资金实力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方面更具优势。
3、纵向整合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生猪产业在纵向整合方面经历了显著的变化。由于生猪期货提供了未来现货的可参考价格,生产者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动进行产量的调整和未来价格的预期,而加工和销售者通过套期保值来规避风险,这使得大的生猪养殖企业和大的猪肉加工企业之间采用生产合同进行交易的方式被普遍接受,并替代了先前的公开市场交易。以合同的方式规定了生产者交货的数量、交货的地点和时间,价格则主要随行就市,并根据产品的质量或规模给与相应的奖励。在生产合同方式下,大的猪肉加工企业提供管理服务、猪仔、兽医服务和其他投入,而生猪养殖者提供土地、设备和劳动,养殖者收到的是固定回报和生产奖励。
生猪期货作为国内第一个畜产类期货品种正处在积极的研究开发之中,生猪期货极有可能成为2010年第一个新的农产品期货合约。了解美国生猪期货对生猪产业的影响,可对我国起到借鉴作用,我国生猪期货的推出或许是我国生猪产业转变的契机。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2-0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㈦ 生猪期货将正式挂牌交易,对猪市有何影响
生猪期货的挂牌上市一旦正式成行,将对国内的生猪市场产生“稳定生猪价格波动幅度”的影响。
我国在这个时候推出生猪期货这一举措,显然是为了使其服务于“生猪”这个行业实体,核心在于为生猪养殖人员降低风险。
看了上面的讲述,大家肯定对“生猪期货”这个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了,但是可能还是很疑惑——
为什么有了生猪期货以后,生猪养殖户的养殖风险就降低了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只需看一看期货的概念我们就知道了,生猪期货可以帮助人预判未来的生猪价格,这也就是说,生猪养殖户完全通过生猪期货的价格走向,来调整生猪的养殖周期,从而“趋吉避凶”。
另外,即便生猪行业里出了什么“厄尔尼诺事件”,在有生猪期货存在的前提下,养殖户的利益也能得到“保值”。
这同样也是生猪期货正式挂牌将对生猪市场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影响。
㈧ 生猪期货交易已于1月5号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对于猪肉市场会带来哪些影响
1月8日,我国首个活体交割的期货品种——生猪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作为首个活体交割期货品种,生猪期货上市后备受市场关注。
决定猪肉价格的主要因素是供需,生猪期货上市并不会直接影响生猪供需基本面。目前,我国猪肉需求相对稳定,但供给受新冠肺炎疫情、养殖利润、政策导向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会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国内猪肉供需基本面,最终决定猪肉价格走向。
那么,当前国内猪肉供给和价格情况怎样呢?目前我国生猪生产明显恢复,但总体仍处于供给偏紧的状态。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8月份至11月份,全国生猪出栏环比、同比均有所增长。但是,2020年1月份至11月份,定点屠宰企业累计屠宰生猪14198万头,同比下降了19.6%。虽然供给尚未完全恢复到常年水平,但中央储备肉投放力度显著加大。2020年仅10月份和11月份没有投放冻猪肉,全年累计投放冻猪肉38次,合计67万吨。其中,12月30日投放20066吨,成交11241吨。2021年1月7日又投放了2万吨冻猪肉。(数据来源中国经济网)
近期受消费季节性回升、冻品流通受阻等因素影响,全国猪肉价格明显上涨。从周价看,生猪和猪肉集贸市场价格分别从2020年11月份第4周和12月份第1周开始回升,已经分别连续上涨6周和5周。2020年12月份最后一周,全国生猪每公斤均价为34.8元,累计上涨17.8%,同比上涨3%;猪肉价格为每公斤51.65元,累计上涨12.8%,同比微涨0.8%。
对1月8日生猪期货正式挂牌交易以后全国猪价的走势,可从供需两方面进行分析。从消费看,春节是传统消费旺季,但2020年12月份以来猪价上涨抑制了部分消费需求。从供给看,截至2020年11月份,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已连续6个月增长,生猪存栏同比已连续5个月增长。春节是出栏高峰,预计随着前期补栏生猪的陆续出栏,供给将有明显改善。综合判断,预计2021年春节猪价接近上年春节水平,上涨空间有限。
生猪期货上市虽然不会直接影响国内生猪供需基本面,但期货套期保值为养殖、屠宰、贸易等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了规避价格风险、保值增值的渠道。所谓期货套期保值,就是经营者利用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物,提前进行买卖操作,预先锁定价格,以规避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因此生猪现货企业为了防止现货价格下跌带来风险,所以会在期货市场做空生猪期货锁定利润,这也是连续几天生猪期货下跌的一个因素。有消息称国内生猪养殖龙头企业牧原、温氏、正邦科技、新希望、正大都将进场参与生猪期货交割业务
生猪养殖周期比较长,从母猪受孕到仔猪长大出栏,一般需要10个月左右时间。在漫长的养殖周期内,疫病、供需、饲料价格等诸多方面都充满着不确定性,导致未来生猪出栏时价格可能大幅偏离预期
㈨ 期货对现货有何意义
起到未来期货价格的预测与预期作用。
㈩ 现货对期货影响关系是怎么样
期货市场的产生和发展要以现货市场的发展为基础,期货市场的出现又能调节和引导现货市场的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目前,现货商品市场存在的种种缺陷已严重影响到期货市场的正常发展,培育和完善现货商品市场对促进期货市场的发展已显得非常必要。
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关系
1.现货市场是期货市场运行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
(1) 期货市场的产生是现货市场不断进行外延扩张和内涵深化的结果。就交易方式而言,期货交易是从现货商品的现金交易发展而来的。由于商品交易规模的扩大而显示出的交易方式的有限性,以及由于这种有限性所带来的商业危机可能性,共同引发了商品交换中的时间性矛盾和空间性矛盾。随着这种矛盾的不断尖锐与激化,导致了远期合约交易方式的产生。由于市场范围的不断拓展,商品交易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经常出现价格变动很大的现象,远期合约交易的双方经常因为价格的变动而违约,从而又反过来进一步加剧了商品经济社会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最终缓解,是通过商品交易合约的标准化,通过专门交易商品合约的有组织的市场的建立得以完成的。这种有组织的市场就是以交易所为核心的期货市场。
(2)期货市场的运行与发展是建立在市场运行实际需要的物质基础之上的。在现代市场体系的运行过程中,期货市场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是,现货价格是期货价格变动的基础。而期货价格则在基本反映现货市场价格变动趋势的前提下,通过对现货市场供求的调整作用而不断地使现货价格逐步趋于均衡。商品期货交易业务的开展显然必须以现货市场为基础。在期货市场的运行过程中,现货或实物的交割是联结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纽带。因为交割本身既是期货市场的组成部分,也是现货市场的组成部分,或者说是期货市场落在现货市场上的那一部分。可见,现货交割的必要性在于使期货价格最终能够复归于现货市场价格,从而使现货市场真正成为期货市场运行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3)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数量比例关系。在现代市场体系的运行过程中,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所存在的数量比例关系状况,往往决定着整个市场关系的良好状态。无论是商品期货还是金融期货,其价格总量上实际都含着现货价格,二者之间的差额构成了期货交易中的基差。这种基差一般要随着交割期的临近而不断趋于缩小。在商品期货交易过程中,基差的变动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如果基差超出了一定量的限制,那么,期货市场就会由于过分脱离现货市场基础而发生性质上的变异,沦为纯粹的投机市场。在期货市场内部,现货的套期保值业务量也要与投机业务量保持一定的比例,如果突破这种比例,便会发生两种相反的现象:如果套期保值者相对过多,就会降低期货市场的流动性,从而使现货保值业务因为难以找到承担风险的投机者而不能将风险转移出去;如果投机者相对过多,就会增大期货交易中的非理性行为,使套期保值者难以追寻到真实的保值部位,从而降低期货市场对于现货市场运行风险的回避程度。
2.期货市场能够引导和调节现货市场的发展
期货市场的发展要以现货市场为基础,但是,一旦期货市场在现货市场内在要求的推动下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它就会反作用于现货市场,并通过其独特的经济功能来能动地调节和引导现货市场的运行和发展。这种调节和引导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通过交易者套期保值从而锁定成本,来实现对现货市场的调节和引导。在现货市场上所形成的价格,无论是依靠政府的直接行政干预所形成的计划生产价格,还是在完全自由竞争市场形成的市场自由价格,都是一种信号短促的现货市场价格。在前一种情况下,政府的行政性干预约束一旦背离市场价值规律,生产者受物质利益关系的引导,必将或明或暗地、迅速地改变其生产经营的方向和生产结构,从而使全社会的生产过程深深地陷入“提价——多产——降价——少产——再提价——滥产”的经济震荡之中。在后一种情况下,现货市场自由价格作为一种即期市场上产生的完全受市场供求支配的自由生产价格,是一种波动性更大,有时甚至使有生产经营经验的厂商也目瞪口呆的短期市场价格。这些生产经营者充其量只是这些价格的接受者,它们只能跟着短促的现货价格信号走,因而往往使生产经营活动滞后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波动性和震荡性。这种波动性和震荡性的直接原因是厂商的生产经营成本事前无法确定。正是这种生产成本的不确定性,增加了生产过程的不确定性和国家政策的不确定性。
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发展期货市场,通过期货市场当事人之间公开竞价、公平交易,在买进同一种现货商品的同时,卖出相同数量的期货,进行充分的市场选择和合理的套期保值,便可达到回避价格波动的风险、锁住预期经营成本的目的。也正是由于期货市场具有这样一种经济功能,才形成了期货市场调节和引导现货市场的功能和机制。
(2)通过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作用来调节和引导现货市场。在不存在期货市场的情况下,现货市场上的商品价格不仅具有短促性和易变性,而且市场价格的形成过程以及价格本身的传播信号还具有分散性、不确切性和滞后性。这些问题对于企业来说,都是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种内在风险,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成效。而在期货市场出现以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在期货市场上,直接进场代表交易人士进行交易的是具有期货交易所会员资格的期货经纪公司的出市代表。这反映出期货市场的有组织性和入市的严格性。在期货交易场所内,出市代表直接接受其公司在场外的经纪人与客户所发出的期货买卖指令,在场内按照时间优先、自由竞价、自动撮合的原理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交易。这里,交易场所实际上就成了众多买者和卖者的集合地。这些买者和卖者通过下达交易指令,把自己关于现货市场商品供求关系及其变动趋势的判断送至场内,由此期货市场也就成了众多影响现货市场商品供给和需求的因素的集合,从而形成了一种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商品供求关系及其变动趋势的期货价格。越是接近实物交割期,这种价格的预测性、公开性、连续性和真实性就越明显。这也就是所谓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的基本内容。期货市场正是通过这种价格发现机制来综合、加工、处理、认定和传播两种性质的市场信息,发挥其对现货市场的引导作用。
(3) 期货市场又是通过自己的交易规则来实现对现货市场的调节和引导的。如前所述,期货市场是一种有组织的现代市场,在这种市场上,市场交易主体的充分自主行为与市场整体的高度组织性是有机地和内在地结合在一起的。这就是说,市场当事人在从事期货交易的过程中,可以完全凭自己的主观判断行事。然而,这并不表示市场当事人(出市代表、经纪人和场外交易人士)可以完全不顾及市场的交易规则而随心所欲地行事。恰恰相反,交易规则是一切交易人士所必须认真遵守的。例如,期货市场交易规则中规定,当一种期货商品的价格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上涨或跌落至某一种价位时,为了避免因期货价格的大幅度波动而导致现货市场供求关系过度震荡,交易人士就得暂时停止交易。这样一来,交易当事人便可面对现实,进行一番冷静的思考,然后继续开始新一轮理智的交易。这实际上是把本来要在现货市场上进行的交易前移到了期货市场上。期货市场不仅减缓了现货市场运行的冲突和矛盾,而且降低了现货市场的交易成本,从而起到了调节和引导现货市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