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期货合约怎样产生的
㈠ 苹果期货保险原理是什么定价怎么定合适
你好
为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并积极开展精准扶贫、专业扶贫,自苹果期货2017年12月22日挂牌上市以来,华信期货率先在我国苹果产区、国家级贫困县陕西宜君县、延长县和甘肃秦安县接连完成三个苹果“保险+期货”项目。其中,陕西宜君县的苹果价格保险项目为全国首单,甘肃秦安县的项目为该省首单。这些项目充分体现了金融扶贫作用,产品设计尽可能提升赔付概率,以保护果农利益。
一方面,与保险机构及投保方紧密配合、充分沟通。在上述三个苹果“保险+期货”项目中,期货公司与合作保险公司及地方政府、果农方面能够紧密合作、充分信任、及时沟通,保证了项目执行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在执行过程中,对冲交易和资金划转都比较及时,中间各环节衔接顺畅;赔付金额确认环节公正透明,资金严格监管,专款专用,参与各方能够各司其职,保证了项目执行的顺畅。
另一方面,灵活、按需进行产品设计。三个苹果“保险+期货”项目的运作均处于苹果价格下跌过程中,但是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了期权产品,分别采用“美式+触碰式”“亚式+触碰式”等期权条款,以保障不同价格路径下赔付效果最优化。其中,在触碰条款下,当价格跌破触碰价,则赔付种植户目标价格与触碰价之间的差额;若价格未跌破触碰价,在项目到期时,农户也会获得低于目标价格部分的差额赔偿。产品加入触碰条款可在减少保费支出的基础上,更好把握住市场机会,准确地获利离场。从中可以看出,产品结构的选择十分重要,应根据具体的市场预期,灵活设置相应的保险条款。
“保险+期货”模式目前还处于摸索发展期,此类项目未来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与订单农业等新型农业经营方式相结合。订单农业等新型农业经营发展迅猛,订单农业是企业在农户种粮之前就与之签订订购合同,并约定价格和数量的经营方式。在此模式下,农户和企业均面临价格波动风险。此外,“粮食银行”则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操作模式,农户可在“粮食银行”进行粮食交易,以粮换粮,但是在交易以后同样面临着粮价波动风险。然而,“保险+期货”模式的存在使得经营主体在保障收益的同时,仍可享受到价格有利变化带来的收益,可为新型农业经营方式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加强与银行、政府等机构的合作。保险与期货的结合促进了我国价格保险及收入保险的发展,未来可在已有模式上引入下游企业、银行、政府机构等,以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实现各个主体之间的合作。例如,引入银行机构可为购买保险的农户提供融资渠道,与地方政府进行深度合作,可引入政府补贴,在扩大保障力度的同时,探索新型补贴方式,进一步探索建立“保险+期货”模式的长效机制。
第三,开展苹果收入保险项目。在价格险发展成熟的基础上,可适时引入苹果收入保险项目,收入保险既能保障价格又能保障产量,对产量风险较大的地区较为适用。种植户向保险公司购买收入保险以后,保险公司将收入保险的价格保险部分转移给期货公司,自身承担产量风险。收入保险项目的开展将进一步推进保险行业与期货行业的合作。
㈡ 期货合约的产生背景及其发展
1、商品期货的产生
一般认为,期货交易最早产生于美国,1848年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成立,标志着期货交易的开始。期货交易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在现货及远期合约交易发展的基础上,基于广大商品生产者、贸易商和加工商的广泛商业实践而产生的。1833年,芝加哥已成为美国国内外贸易的一个中心,南北战争之后,芝加哥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而发展成为一个交通枢纽。到了19世纪中叶,芝加哥发展成为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地和加工中心,大量的农产品在芝加哥进行买卖,人们沿袭古老的交易方式在大街上面对面、讨价还价进行交易。这样,价格波动异常剧烈,在收获季节农场主都运粮到芝加哥,市场供过于求导致价格暴跌,使农场主常常连运费都收不回来,而到了第二年春天谷物匮乏,加工商和消费者难以买到谷物,价格飞涨。实践提出: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市场机制以防止价格的暴涨暴跌,并需要建立更多的储运设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谷物生产地的经销商应运而生。当地经销商设立了商行,修建起仓库,收购农场主的谷物,等到谷物湿度达到规定标准后再出售运出。当地经销商通过现货及远期合约交易的方式收购农场主的谷物,先储存起来,然后分批上市。当地经销商在贸易实践中存在着两个问题:第一,他们需要向银行贷款以便从农场主手中购买谷物储存,在储存过程中要承担着巨大的谷物过冬的价格风险;第二,价格波动有可能使当地经销商无利可图甚至连成本都收不回来。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最好的办法是“未买先卖”,以远期合约的方式与芝加哥的贸易商和加工商联系,以转移价格风险和获得贷款。这样,远期合约交易便成为一种普遍的交易方式。
然而,芝加哥的贸易商和加工商同样也面临着当地经销商所面临的问题,所以,他们只愿意按比他们估计的交割时的远期价格还要低的价格支付给当地经销商,以避免交割期价格下跌的风险。由于芝加哥贸易商和加工商的买价太低,到芝加哥去商谈远期合约的当地经销商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去寻找更广泛的买家,为他们的谷物讨个好价。另外,一些非谷物商认为其有利可图,就先买进远期合约,到交割期临近再卖出,从中赢利。这样,购买远期合约的贸易商渐渐增加,改善了当地经销商的收入,当地经销商支付给农场主的收入也有所增加。
1848年3月13日,第一个近代期货交易所——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成立,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成立之初,还不是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所,不过是一个集中进行现货交易和远期合约转让的场所。
在期货交易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次堪称革命的变革:一是合约的标准化;二是结算制度的建立。1865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实现了合约标准化,推出了第一批标准期货合约。合约标准化包括合约中品质、数量、交货时间、交货地点以及付款条件等的标准化。标准化的期货合约反映了最普遍的商业惯例,使得市场参与者能够非常方便地转让期货合约。同时,使生产经营者能够通过对冲平仓来解除自己的履约责任,也使市场制造者能够方便地参与交易,大大提高了期货交易的市场流动性。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在合约标准化的同时,还规定了须按合约总价值的10%缴纳交易保证金。
随着期货交易的发展,结算出现了较大的困难。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起初采用的结算方法是环形结算法,但这种结算方法既繁琐又困难。1891年,明尼亚波里谷物交易所第一个成立了结算所,随后,芝加哥交易所也成立了结算所。直到现代结算所的成立,真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才算产生,期货市场才算完整地建立起来。因此,现代期货交易的产生和现代期货币场的诞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内在要求。
㈢ 苹果期货怎么做,是不是苹果期货上市了
苹果期货早在2017年12月22日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距今已经上市一个多月了,由于苹果期货品种较为新颖,除了上市第一天有较多投资者进入投机之外,之后一个多月呈现一个单边下跌的行情。
想做苹果期货的个人客户,可在期货公司开立商品期货账户,即可参与苹果期货的投资。操作和其他已上市的期货品种一致,既可以买涨,也能买跌。而对于法人户来说,不但能进行买涨买跌的投机操作,还能通过苹果期货做套期保值,对冲现货价格波动风险。
㈣ 期货合约怎么产生的,持仓量怎么会有变化呢,请解释一下
其实很多东西,,只要举例就明白了,偏要说的让人摸 不着头脑,,或者答非所问,我给你说下你就全明白了:
假设一张新的合约,交易所给出的参考价是1000元一手,那么大家申报的时候就参照这个价,这时第一个人以1005的价格卖出一手,又第二人以998元的价格买入一手,但由于双方价钱没有达成一致,所以不能成交.然后又第三人出价以1005的价格买入一手,则成交了一手,持仓量为1,而998元的价位由于没有人肯卖出,所以就暂时挂在那里,直到有人肯出低于或等于998元的价格,第二个人的单子才能成交,所以每一张买单都对应着每一张卖单.
㈤ 现在交易的苹果期货合约是哪个
目前苹果期货主力合约是1810。
苹果期货是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的品种,代码AP,交易单位10吨/手,最小变动价位1元/吨,因此合约价位每波动一个最小单位,对应的盈亏就是10元/手。
目前苹果期货一手手续费0.53元。
㈥ 期货合约是如何制订的
期货合约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订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实物商品或金融商品的标准化合约。
期货合约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订的,买卖双方同意就可以了(不同意,可以不买卖)。
具体可参考:http://ke..com/view/10566.html?wtp=tt
㈦ 期货是怎么产生的
在传统的交易中,我们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叫做现货交易。期货则是现在签订交易合约,但是在将来进行交易。
举个例子,三郎是个在江户时代卖饭团的店家,但是近来战争的气氛越来越浓,三郎担心战争发生时会造成米价飙涨,最后会导致他不够钱买米来做饭团。所以三郎决定在下一季的白米收成前,先用现在价格,和米商把未来的这批米买下来!因此三郎付了订金给米商,并签订了一张『买下未来白米』的契约,而这就是期货的前身。
期货和现货最大的区别在于
•保证金
•保证金即日结算
•到期后通常不用实物交割
只要记住这三点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期货了。
保证金:三郎想预定三个月后的米,于是他和米商商定,将三个月后用1000/吨的价格买下一吨米,并且签订了一张合约,三郎和米商都没有交订金(保证金)。
三个月过去了,米价跌到了950/吨。三郎一想,自己要是不履行合约,而在别人那里买米,可以便宜个50,于是,他决定违约,在别人那里买米。结果是三郎赚了50,而米商亏了50。因为三郎在签订合约的时候没有交保证金,所以米商只能自己承担损失。
为了确保违约的事情不发生,三郎和米商决定在签订合约的时候各拿出总金额一定比例的金钱作为保证金,交给村长大人作公证,无论哪一方违约,保证金都归另一方所有。
于是,三郎和米商愉快地签了合约,并各拿出了总金额10%也就是100的保证金,这下总该没有问题了吧?
三个月过去了,米价跌到了500/吨。三郎琢磨着,自己违约的话,会损失100保证金,但是可以便宜500买到米,总的来说还是赚了400,于是三郎又选择了违约。因为三郎在签订合约时所交的保证金(100)不足以弥补米商的亏损(500),所以米商得自己承担损失。
也就是说,单单靠保证金制度不能杜绝违约的现象出现。
为了更好的让双方履行合约,村长想出了第二个办法,也就是保证金即日结算制度。
现在从头来过,三郎和米商签了合约,三郎和米商各交了100的保证金。
谁想到第一天一过去,米价就跌到了900/吨。村长一想,现在三郎的损失已经和保证金一样了,要是明天米价再跌,三郎肯定要违约。于是村长从三郎的保证金那扣了100,把这100交给了米商,并且,将合约的内容更新为,三个月之后三郎付给米商900购买1吨的米。
三郎算了算,发现村长的做法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利益:
米商也算了一下,发现村长的做法也没有影响到自己的利益:
但是,三郎却发现,自己的保证金已经为0,为了继续履行合约,就得在明天之前补上合约金额10%的保证金,也就是900 x 10%=90。
当三郎交了保证金之后,如果明天米价继续跌,村长又会重复上面的做法,确保双方无法通过违约来规避损失。
在两个月之后,三郎的饭团店由于经营不善而倒闭了,这个时候一吨米的价格仍为1050/吨。三郎心想:自己已经不再需要这一吨米了,没有履行合约的理由,但是如果选择违约,则会损失保证金100,这可如何是好?
正好,三郎的邻居吉永开了一家饭店。吉永想预定一个月后的米,村长便撮合吉永和三郎签订了一份合约,规定一个月后吉永向三郎支付1050买下1吨米。
三郎通过签订一张卖出米的期货合约,抵消了买入米的期货合约,不用进行实物交割,还净赚了50。
三郎发现自己只需要用10%的金额,就可以做上一笔买卖,这种杠杆操作令收益波动变得很大。三郎开始学着在低价买入米的期货,在高价卖出米的期货,变成了一个投机者,从此走上了人生巅峰。
总结:
三郎买了米的期货→建仓
三郎持有米的期货直到合约到期→持仓
合约到期的时候,三郎交钱换米→交割
在合约到期前,三郎把这张合约(米)卖给其他人→平仓
㈧ 为什么要推出苹果期货
推出苹果期货合约,有利于形成公开透明的苹果市场价格,为市场提供套期保值工具,有效转移种植和生产经营风险,保障农户利益,从而服务国家扶贫攻坚战略,实现苹果主产区的精准扶贫目标。同时进一步丰富了我国期货市场的品种体系,拓宽了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
㈨ 什么是苹果期货
苹果期货即以苹果作为标的物的期货交易品种,是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农产品期货合约。
㈩ 期货合约是怎么产生的
期货合约引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订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实物商品或金融商品的标准化合约。通常所说的期货就是指期货合约。
特点:
1、期货合约的商品品种、数量、质量、等级、交货时间、交货地点等条款都是既定的,是标准化的,唯一的变量是价格。期货合约的标准通常由期货交易所设计,经国家监管机构审批上市。
2、期货合约是在期货交易所组织下成交的,具有法律效力。期货价格是在交易所的交易厅里通过公开竞价方式产生的。国外大多采用公开喊价方式,而我国均采用电脑交易。
3、期货合约的履行由交易所担保,不允许私下交易。
4、期货合约可通过交收现货或进行对冲交易履行或解除合约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