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期货平价理论的用途
❶ 什么是现货期货平价理论
期货的价格是某种商品价格的未来预期
譬如豆油1009 就是 豆油 2010年9月15号交割时的价格预期(因为时通常在提前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炒作)
期货的价格 因为是提前炒作的 所以会受到 当时现货价格的 影响 和投资人 心理预期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 期货价格是在现货价格 的±20%之间波动
当然期货价格反过来也会影响现货的价格
现在随着中国期货市场的完善 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指导意义 也越来越大
❷ 简述在连续支付红利条件下的现货—期货平价定理是什么
看涨期权价格-看跌期权价格=标的资产的价格-执行价格的现值,这种关系,被称为看涨期权-看跌期权平价定理,利用该等式中的4个数据中的3个,就可以求出另外1个。
看涨期权是期权赋予持有人在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以固定价格购买标的资产的权利。其授予权利的特征是购买。看跌期权是期权赋予持有人在到期日或到期日前,以固定价格出售标的资产的权利。其授予权利的特征是出售。
(2)现货期货平价理论的用途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要在交割期钱引退(交割月合约持仓者多为机构、企业,个人属弱势群体)
2、不要任意改变事前计划(用黄金分割评判洗盘及反转,辅以量能分析,防止正反打嘴巴)。
3、只选择热门合约进行操作(热门合约参与者多,易进出)。
4、行动迅速(在最有利时点介入可为下步操作留有最大余地)。
5、注重时间周期共振(明确您的最大持有期及交易性质)。
❸ 在期货里,什么叫升水、贴水,能举例说明吗
升水与贴水: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差额用升水、贴水和平价来表示。升水意味着远期汇率比即期的要高,贴水则反之。一般情况下,利息率较高的货币远期汇率大多呈贴水,利息率较低的货币远期汇率大多呈升水。外汇交易中的升贴水贴水指的是当“被报价币利率”大于“报价币利率”时的现象,升水则是当“被报价币利率”小于“报价币利率”时的情况。贴水举例说明:如果GBP/USD的价位为1.5030/40。换汇汇率点数(Swapnbsp;Point)排列方式为左大右小。隔夜拆款英镑的双向利率为:4.00%(存)、-4.25%(借)。隔夜拆款美元的双向利率为;2.25%(存、)-2.50%(借)。则1、买入GBP/USD。在上例中计算出的换汇点数为-0.63;2、卖出GBP/USD计算如下:1.5030×(2.25%-4.25%)×1天/360天=-0.000083即Swapnbsp;Point为-0.83点。因此,GBP/USD的隔夜换汇点数为0.83/0.63基本点。此为市场中表示贴水的专业用法。升水举例说明:若USD/CHF的价位为1.6610/20(换汇汇率点数排列方式为左小右大)。而三个月美元的双向利率为2.25%、-2.50%。三个月瑞郎的双向利率为4.75%、-5.00%。则1、卖USDnbsp;,买入CHF时,隔夜换汇点数计算如下:1.6610×(3.75%-2.5%)×1天/360天即0.58个基本点(Pips)。2.、买USD,卖出CHF时,隔夜换汇点数计算如下:1.6620×(5.00%-2.25%)×1天/360天=0.000127即1.27个基本点(Pips)。由此,USD/CHF的隔夜换汇点数为0.58/1.27基本点(pips)。对于个人炒汇而言,可能更关注的是即期外汇交易中的的升贴水。一般而言,在国际外汇市场上进行外汇交易时,除非特别指定日期,否则一概以即期交易视之。目前在全球两大电子金融市场即时报价系统REUTERS(路透社)及Moneyline(德励财富)国内的SeeWaa(世华财讯)中。其所显示的外汇汇率报价就是即期汇率(Spotnbsp;Rate)。若买卖双方的交割日不是即期交割(Spotnbsp;Date),则必须反映两种货币的利率差而调整汇率,因此某一特定日期的汇率将不同于即期汇率。货币的报价法有直接及间接报价两种。直接报价法又称价格报价法,是指用本国货币衡量一单位外国货币;间接报价法又称数量报价法,是指一单位本国货币相当于多少外国货币。“换汇点数”来自两种交易货币之间的“利率水平差”。这种差值可以汇率形态表示,又称之为两货币之间在某一时段内的换汇汇率点数(SWAPnbsp;POINT)。可转债投资中的升贴水nbsp;(0610增补)转换平价中升贴水的表现:转换价格与可转债面值有关,转换平价与可转债市价有关(转换平价=可转债市价/转换比率)。当市场内股票价格等于转换平价时,投资者处于盈亏平衡,当股票市价低于转换平价,处于贴水;反之处于升水,此时有套利机会。升水和贴水的计算直接比较股票市价和转换平价即可。现货与期货之间的升贴水▲在期货市场上,现货的价格低于期货的价格,则基差为负数,远期期货的价格高于近期期货的价格,这种情况叫“期货升水”,也称“现货贴水”,远期期货价格超出近期货价格的部分,称“期货升水率”(CONTANGO);如果远期期货的价格低于近期期货的价格、现货的价格高于期货的价格,则基差为正数,这种情况称为“期货贴水”,或称“现货升水”,远期期货价格低于近期期货价格的部分,称“期货贴水率”(BACKWARDATION)。关于基差的概念:是指某一特定商品在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现货价格与该商品在期货市场的期货价格之差,即: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基差包含着两个成份,即现货与期货市场间的“时”与“空”两个因素。前者反映两个市场间的时间因素,即两个不同交割月份的持有成本,它又包括储藏费、利息、保险费和损耗费等,其中利率变动对持有成本的影响很大;后者则反映现货与期货市场间的空间因素。基差包含着两个市场之间的运输成本和持有成本。这也正是在同一时间里,两个不同地点的基差不同的基本原因。由此可知,各地区的基差随运输费用而不同。但就同一市场而言,不同时期的基差理论上应充分反映着持有成本,即持有成本的那部分基差是随着时间而变
❹ 现货与期货之间的升贴水是什么意思
在期货市场上,现货的价格低于期货的价格,则基差为负数,远期期货的价格高于近期期货的价格,这种情况叫“期货升水”,也称“现货贴水”,远期期货价格超出近期货价格的部分,称“期货升水率”(CONTANGO);如果远期期货的价格低于近期期货的价格、现货的价格高于期货的价格,则基差为正数,这种情况称为“期货贴水”,或称“现货升水”,远期期货价格低于近期期货价格的部分,称“期货贴水率”(BACKWARDATION)。
关于基差的概念:是指某一特定商品在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现货价格与该商品在期货市场的期货价格之差,即: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
基差包含着两个成份,即现货与期货市场间的“时”与“空”两个因素。前者反映两个市场间的时间因素,即两个不同交割月份的持有成本,它又包括储藏费、利息、保险费和损耗费等,其中利率变动对持有成本的影响很大;后者则反映现货与期货市场间的空间因素。基差包含着两个市场之间的运输成本和持有成本。这也正是在同一时间里,两个不同地点的基差不同的基本原因。
由此可知,各地区的基差随运输费用而不同。但就同一市场而言,不同时期的基差理论上应充分反映着持有成本,即持有成本的那部分基差是随着时间而变动的,离期货合约到期的时间越长,持有成本就越大,而当非常接近合约的到期日时,就某地的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而言必然相近或相等。
我们平时看到的比较多的诸如LME铜的升贴水、CBOT豆的升贴水以及新加坡油的升贴水指的都是由这种基差变化。
从历史上看,贸易方式是不断发展的,最初是一手钱一手货的现货交易,后来以信用制度的建立为前提,出现了远期现货交易,1870年开始棉花期货交易。在美国目前的情况下,不存在我们学术界经常讲的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实际的情况是:期货交易所形成的价格是现货流通的基准价,现货流通只是一个物流系统,因产地、质量有别,在交易现货时双方需要谈一个对期货价的升贴水,即:交易价= 期货价+ 升贴水
也就是说,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只是一个学术研究时区分的概念,在实际运作中,二者是一个整体的市场,期货定价、现货物流,二者有机作用,才可以使市场机制得以正常运行。
此外,期货价格中也有近远月合约之分,如果远月期货合约价格高于近月合约,则远月对于近月升水;反之,则远月对近月贴水。从另外一个角度,即以近月对远月而言,也是同样道理。
因此,理解了这种关系之后我们就大致上可以这么来看升水与贴水:以A为标准,B相对而言,如果其价值(一般表现为价格)更高则为升水,反之则为贴水。
❺ 期货现货强平价问题
当然是开盘价!这是交易,知道是啥叫交易不?要在市场价格成交,直接跳空把你强评价都跳过了,怎么可能在那个价格成交!
❻ 期货里,升贴水是什么意思
在期货市场上,现货的价格低于期货的价格,则基差为负数,远期期货的价格高于近期期货的价格,这种情况叫“期货升水”,也称“现货贴水”,远期期货价格超出近期货价格的部分,称“期货升水率”(CONTANGO);如果远期期货的价格低于近期期货的价格、现货的价格高于期货的价格,则基差为正数,这种情况称为“期货贴水”,或称“现货升水”,远期期货价格低于近期期货价格的部分,称“期货贴水率”(BACKWARDATION)。
关于基差的概念:是指某一特定商品在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现货价格与该商品在期货市场的期货价格之差,即: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
基差包含着两个成份,即现货与期货市场间的“时”与“空”两个因素。前者反映两个市场间的时间因素,即两个不同交割月份的持有成本,它又包括储藏费、利息、保险费和损耗费等,其中利率变动对持有成本的影响很大;后者则反映现货与期货市场间的空间因素。基差包含着两个市场之间的运输成本和持有成本。这也正是在同一时间里,两个不同地点的基差不同的基本原因。
由此可知,各地区的基差随运输费用而不同。但就同一市场而言,不同时期的基差理论上应充分反映着持有成本,即持有成本的那部分基差是随着时间而变动的,离期货合约到期的时间越长,持有成本就越大,而当非常接近合约的到期日时,就某地的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而言必然相近或相等。
我们平时看到的比较多的诸如LME铜的升贴水、CBOT豆的升贴水以及新加坡油的升贴水指的都是由这种基差变化。
从历史上看,贸易方式是不断发展的,最初是一手钱一手货的现货交易,后来以信用制度的建立为前提,出现了远期现货交易,1870年开始棉花期货交易。在美国目前的情况下,不存在我们学术界经常讲的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实际的情况是:期货交易所形成的价格是现货流通的基准价,现货流通只是一个物流系统,因产地、质量有别,在交易现货时双方需要谈一个对期货价的升贴水,即:交易价= 期货价+ 升贴水
也就是说,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只是一个学术研究时区分的概念,在实际运作中,二者是一个整体的市场,期货定价、现货物流,二者有机作用,才可以使市场机制得以正常运行。
此外,期货价格中也有近远月合约之分,如果远月期货合约价格高于近月合约,则远月对于近月升水;反之,则远月对近月贴水。从另外一个角度,即以近月对远月而言,也是同样道理。
因此,理解了这种关系之后我们就大致上可以这么来看升水与贴水:以A为标准,B相对而言,如果其价值(一般表现为价格)更高则为升水,反之则为贴水。
❼ 利率平价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利率平价理论 认为两个国家利率的差额相等于远期兑换率及现货兑换率之间的差额。由凯恩斯和爱因齐格提出的远期汇率决定理论。他们认为均衡汇率是通过国际抛补套利所引起的外汇交易形成的。在两国利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资金将从低利率国流向高利率国以谋取利润。但套利者在比较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时,不仅考虑两种资产利率所提供的收益率,还要考虑两种资产由于汇率变动所产生的收益变动,即外汇风险。套利者往往将套利与掉期业务相结合,以避免汇率风险,保证无亏损之虑。大量掉期外汇交易的结果是,低利率国货币的现汇汇率下浮,期汇汇率上浮;高利率国货币的现汇汇率上浮,期汇汇率下浮。远期差价为期汇汇率与现汇汇率的差额,由此低利率国货币就会出现远期升水,高利率国货币则会出现远期贴水。随着抛补套利的不断进行,远期差价就会不断加大,直到两种资产所提供的收益率完全相等,这时抛补套利活动就会停止,远期差价正好等于两国利差,即利率平价成立。[1]因此我们可以归纳一下利率评价说的基本观点:远期差价是由两国利率差异决定的,并且高利率国货币在期汇市场上必定贴水,低利率国货币在期汇市场上必定升水。
利率平价理论核心观点[2]
通过利率同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之间的关系来说明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的原因。该学说认为远期差价是由两国利差决定的,(远期汇率的升水、贴水率约等于两国间的利率差异)并且高利率货币在远期市场上必定贴水,低利率货币在远期市场上必为升水,在没有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的情况下,远期差价等于两国利差,即利率平价(interest parity)成立。
利率平价理论的基本内容[3]
利率平价理论可分为无抛补利率平价(Uncovered Interest Rate Parity, UIRP)和抛补的利率平价(Covered Interest Rate Parity, CIRP)两种。此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所做的假定上。
对于投资者按风险分类:风险厌恶者需要获得一定的风险报酬才愿意持有风险资产;与此相反,风险爱好者愿意获得承担风险的权利,但其会付出一定代价;而风险中立者则愿意在没有风险收益的情况下承担风险。
❽ 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期货是贴水,而基金是平价或者溢价
期货升贴水是针对期现价格关系说的,贴水就是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升水是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
❾ 一价定律的应用举例
当1美元=6.8元人民币时,在美国卖1美元一件的商品在中国就应该卖6.8元人民币一件,即美元价格也应该是1美元一件。在这个例子中,无论是在中国或美国该件商品被高估或低估,都会引起该商品在两个市场的运动,直到两个市场上的价格完全一致为止。公式表达为: ℮=P a /P b
其中e是汇率,即一单位B国货币可以折算为多少单位A国货币(直接标价法);P a代表A国的一般物价指数;P b代表B国的一般物价指数。
上述公式暗含着一个重要假设,就是自由贸易条件下,同一商品在世界各地的价格是等值的。由于各国所采用的货币单位不同,同一商品以不同货币表示的价格经过均衡汇率折算,最终是相等的,即P a= ℮ P b。 实际上,一价定律就是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
一价定律为汇率计算提供一个基础方法。如果一个巨无霸在美国卖三美元,在香港卖二十四港元,撇除其他考虑因素,三美元应等同于二十四港元,即美元对港元汇率应为USD$1/HKD$8。这方法为美国经济学杂志经济学人所提出,名为巨无霸指数,。亦有人提出其他类似指数,如利用苹果电脑的ipod及星巴克咖啡。此类产品有三个共通性,第一,它们都是在多国同时销售;第二,它们都为标准化产品,生产商务求在任何一个销售点提供去差异性产品;第三,它们都是有代表性的畅销产品。 一价定律亦应用在金融产品定价。
在金融市场交易的金融资产有单一买入价(bid)和卖出价(ask)。买入价和卖出价之间存在差价(spread),一价定律便适用这情况。理论上,没有交易商愿意以低于市场庄家愿意出售的价格出售该金融资产,同理,没有人愿意以高于市场庄家愿意付出的价格去购买该金融资产。否则,高买低卖的市场参与者要么找不到合适的交易对手,要么他的买卖等同做慈善,令他人得益。
衍生工具市场的一价定律则显得不同了,衍生金融产品关注的并非同种类价格的一致,而是同物品不同时差的价格一致。
期货(futures)和现货的价格便是此一例证。不论从期货市场,还是从现货市场购入货物,撇除手续费和运输成本等交易成本,两种货物的售价现值理应一致。否则投资者便可能从较低价格市场购入,然后在较高价格市场出售。例如他以较便宜价钱从现货市场买入大豆,同时建立一张以高于期货市场现行价格成交、3个月之后交割的大豆期货短仓合约,这便存在套利机会。但套利也会吸引其他投资者参与类似买卖,所以这种套利行为不可能长期存在,最终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也会在到期日一致,反应了价格的收敛性(convergence property)[1]。
“投资者世界”(InvestorWorld)网站指出:
一件证券必然拥有单一价格,不论这证券是如何创造。例如,如果一张期权可由两个分属不同标的物的证券所创造,这两个证券的价格必然相同或者彼此间存在套利机会。
博迪、凯恩和马库斯也指出:
相同的证券或证券组合应该价格相同,否则会发生套利。
类似的讨论也见诸于阿罗和德布鲁有关阿罗证券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