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期货基差变动趋势的特点
A. 基差变动有哪些形式
基差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一种商品在正常的供给情况下,基差是负值,即某一月份的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这是一种正常市场。这种市场因为供应较需求大,近期期货市场价格高于目前的现货市场价格,使储存者有一定的收益,所以,也被称为有报偿关系的市场.这种市场上的期货价格是越远期的越贵,呈现阶梯式的往上加价.反映出远期商品期货需要支付仓储费用、利息、保险费等。期货知识告诉我们:在这种市场情形下,两个期货月份之间的差额或价差,对一种可以储藏的商品而言,即向交易者显示,当日市场对持有商品于某一段时间所愿意支付的持有成本。由于不同的供求力量相抗衡,期货交易并不是以全额的持有成本进行交易。很少有超过全额持有成本进行交易的情况发生。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就会诱使储存,而使现货供给减少。同时,由于买入现货储存,使现货需求增大,价格上涨。这时,敏感的交易者就会采取有利的交易措施,使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的差异缩小,最后必缩至于相当或接近持有成本.
如果情况反转过来,某种商品的现货价格或近期的期货价格高于远期的期货价格,那么,基差即为正值。这种市场供给小于需求。当短缺真正发生时,持有成本将消失,甚至形成负的持有成本.这时,较远期的期货合约须以某一折扣才能对近期月份的期货合约进行交易.这种情况下的期货市场被称为反向市场。由于供应量在近期内发生短缺的现象,于是近期月份的期货合约所愿支付的价格越来越高,也就是越近期的越贵,说明在现货市场上对近期商品有强烈的需求。这种市场对商品存货的持有者或生产者表示,如果持有者或生产者目前把商品卖出来,市场即愿意付较高的价格。通常当供应量越小,引诱出售存货的力量越强。
在每一种商品期货中,很明显存在着不同的基差.这些不同的基差直接反映出商品的运输成本、仓储费用成本,市场上的供求状况及耳它考虑因素。使上述的两种基差形式都能成为交易者在期货市场中预测价格变动的模型。
B. 基差与期货价差有何不同
基差是指某一特定商品在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现货价格与该商品在期货市场的期货价格之差,即:基差=现货价格一期货价格。参照物不同,基差结果不同。
价差: 买卖价格之间的差异;用于衡量市场流动性。在正常情况下,价差越小,流动性越高.
计算价差应用建仓时,用价格高的一“边”减去价格较低的一“边”。所以在期货中价差一般是正数.
C. 期货基差和期现差的区别
这个期现差的确是用期货减去现货。至于为什么不用指数基差要用期现差,只能说是同花顺比较偏向股票类型的行情软件,这种表达更容易让人理解升贴水,对于大部分做股指期货的人来说,很多都只有股票交易经验,对于商品期货的基差之类没有太多概念。一般做期货或商品期货多数是不会用同花顺软件的,国内期货主流用的普遍是文华财经、博易大师这类行情软件。
一般来说,无论升水还是贴水,随着期货合约时间的减少,期货合约价格最终会向现货价格靠拢,至于期货与现货如何靠拢会是多样性的。由于期货合约还未到期,不同月份的期货合约价格的走势也会分化表现,有时会呈现近强远弱或近弱远强(近指的可能是近月合约或现货,远指的是远月合约),这很可能掺杂了某些因素导致市场对价格预期不同形成的。
D. 现货对期货影响关系是怎么样
期货市场的产生和发展要以现货市场的发展为基础,期货市场的出现又能调节和引导现货市场的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目前,现货商品市场存在的种种缺陷已严重影响到期货市场的正常发展,培育和完善现货商品市场对促进期货市场的发展已显得非常必要。
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关系
1.现货市场是期货市场运行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
(1) 期货市场的产生是现货市场不断进行外延扩张和内涵深化的结果。就交易方式而言,期货交易是从现货商品的现金交易发展而来的。由于商品交易规模的扩大而显示出的交易方式的有限性,以及由于这种有限性所带来的商业危机可能性,共同引发了商品交换中的时间性矛盾和空间性矛盾。随着这种矛盾的不断尖锐与激化,导致了远期合约交易方式的产生。由于市场范围的不断拓展,商品交易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经常出现价格变动很大的现象,远期合约交易的双方经常因为价格的变动而违约,从而又反过来进一步加剧了商品经济社会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最终缓解,是通过商品交易合约的标准化,通过专门交易商品合约的有组织的市场的建立得以完成的。这种有组织的市场就是以交易所为核心的期货市场。
(2)期货市场的运行与发展是建立在市场运行实际需要的物质基础之上的。在现代市场体系的运行过程中,期货市场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是,现货价格是期货价格变动的基础。而期货价格则在基本反映现货市场价格变动趋势的前提下,通过对现货市场供求的调整作用而不断地使现货价格逐步趋于均衡。商品期货交易业务的开展显然必须以现货市场为基础。在期货市场的运行过程中,现货或实物的交割是联结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纽带。因为交割本身既是期货市场的组成部分,也是现货市场的组成部分,或者说是期货市场落在现货市场上的那一部分。可见,现货交割的必要性在于使期货价格最终能够复归于现货市场价格,从而使现货市场真正成为期货市场运行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3)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数量比例关系。在现代市场体系的运行过程中,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所存在的数量比例关系状况,往往决定着整个市场关系的良好状态。无论是商品期货还是金融期货,其价格总量上实际都含着现货价格,二者之间的差额构成了期货交易中的基差。这种基差一般要随着交割期的临近而不断趋于缩小。在商品期货交易过程中,基差的变动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如果基差超出了一定量的限制,那么,期货市场就会由于过分脱离现货市场基础而发生性质上的变异,沦为纯粹的投机市场。在期货市场内部,现货的套期保值业务量也要与投机业务量保持一定的比例,如果突破这种比例,便会发生两种相反的现象:如果套期保值者相对过多,就会降低期货市场的流动性,从而使现货保值业务因为难以找到承担风险的投机者而不能将风险转移出去;如果投机者相对过多,就会增大期货交易中的非理性行为,使套期保值者难以追寻到真实的保值部位,从而降低期货市场对于现货市场运行风险的回避程度。
2.期货市场能够引导和调节现货市场的发展
期货市场的发展要以现货市场为基础,但是,一旦期货市场在现货市场内在要求的推动下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它就会反作用于现货市场,并通过其独特的经济功能来能动地调节和引导现货市场的运行和发展。这种调节和引导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通过交易者套期保值从而锁定成本,来实现对现货市场的调节和引导。在现货市场上所形成的价格,无论是依靠政府的直接行政干预所形成的计划生产价格,还是在完全自由竞争市场形成的市场自由价格,都是一种信号短促的现货市场价格。在前一种情况下,政府的行政性干预约束一旦背离市场价值规律,生产者受物质利益关系的引导,必将或明或暗地、迅速地改变其生产经营的方向和生产结构,从而使全社会的生产过程深深地陷入“提价——多产——降价——少产——再提价——滥产”的经济震荡之中。在后一种情况下,现货市场自由价格作为一种即期市场上产生的完全受市场供求支配的自由生产价格,是一种波动性更大,有时甚至使有生产经营经验的厂商也目瞪口呆的短期市场价格。这些生产经营者充其量只是这些价格的接受者,它们只能跟着短促的现货价格信号走,因而往往使生产经营活动滞后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波动性和震荡性。这种波动性和震荡性的直接原因是厂商的生产经营成本事前无法确定。正是这种生产成本的不确定性,增加了生产过程的不确定性和国家政策的不确定性。
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发展期货市场,通过期货市场当事人之间公开竞价、公平交易,在买进同一种现货商品的同时,卖出相同数量的期货,进行充分的市场选择和合理的套期保值,便可达到回避价格波动的风险、锁住预期经营成本的目的。也正是由于期货市场具有这样一种经济功能,才形成了期货市场调节和引导现货市场的功能和机制。
(2)通过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作用来调节和引导现货市场。在不存在期货市场的情况下,现货市场上的商品价格不仅具有短促性和易变性,而且市场价格的形成过程以及价格本身的传播信号还具有分散性、不确切性和滞后性。这些问题对于企业来说,都是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种内在风险,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成效。而在期货市场出现以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在期货市场上,直接进场代表交易人士进行交易的是具有期货交易所会员资格的期货经纪公司的出市代表。这反映出期货市场的有组织性和入市的严格性。在期货交易场所内,出市代表直接接受其公司在场外的经纪人与客户所发出的期货买卖指令,在场内按照时间优先、自由竞价、自动撮合的原理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交易。这里,交易场所实际上就成了众多买者和卖者的集合地。这些买者和卖者通过下达交易指令,把自己关于现货市场商品供求关系及其变动趋势的判断送至场内,由此期货市场也就成了众多影响现货市场商品供给和需求的因素的集合,从而形成了一种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商品供求关系及其变动趋势的期货价格。越是接近实物交割期,这种价格的预测性、公开性、连续性和真实性就越明显。这也就是所谓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的基本内容。期货市场正是通过这种价格发现机制来综合、加工、处理、认定和传播两种性质的市场信息,发挥其对现货市场的引导作用。
(3) 期货市场又是通过自己的交易规则来实现对现货市场的调节和引导的。如前所述,期货市场是一种有组织的现代市场,在这种市场上,市场交易主体的充分自主行为与市场整体的高度组织性是有机地和内在地结合在一起的。这就是说,市场当事人在从事期货交易的过程中,可以完全凭自己的主观判断行事。然而,这并不表示市场当事人(出市代表、经纪人和场外交易人士)可以完全不顾及市场的交易规则而随心所欲地行事。恰恰相反,交易规则是一切交易人士所必须认真遵守的。例如,期货市场交易规则中规定,当一种期货商品的价格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上涨或跌落至某一种价位时,为了避免因期货价格的大幅度波动而导致现货市场供求关系过度震荡,交易人士就得暂时停止交易。这样一来,交易当事人便可面对现实,进行一番冷静的思考,然后继续开始新一轮理智的交易。这实际上是把本来要在现货市场上进行的交易前移到了期货市场上。期货市场不仅减缓了现货市场运行的冲突和矛盾,而且降低了现货市场的交易成本,从而起到了调节和引导现货市场的作用。
E. 一般情况下,对同一种商品来说,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价格变动趋势是相反的。这句话对吗
对同一种商品来说,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价格变动趋势不一定是相反的。
扩展补充:
期货市场有价格发现功能,因为期货是投资者对市场的未来预期,同时期货市场的高成交量也促进了价格发现功能的有效性。期现货价格方向应风两种情况分析:
1、当现货市场和投资者预期相同时,则可能出现期货和现货市场价格方向的趋同
性。
2、当现货市场和投资者的预期出现分歧,则会出现期货和现货市场的价格运行方向相反。
F. 基差与套期保值的理解
你好,理论上认为,期货价格是市场对未来现货市场价格的预估值,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由于影响因素的相近,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往往表现出同升同降的关系;但影响因素又不完全相同,因而两者的变化幅度也不完全一致,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基差来描述。基差就是某一特定地点某种商品的现货价格与同种商品的某一特定期货合约价格间的价差,即,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基差有时为正(此时称为反向市场),有时为负(此时称为正向市场),因此,基差是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实际运行变化的动态指标。
基差的变化对套期保值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从套期保值的原理不难看出,套期保值实际上是用基差风险替代了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风险,因此从理论上讲,如果投资者在进行套期保值之初与结束套期保值之时基差没有发生变化,就可能实现完全的套期保值。因此,套期保值者在交易的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基差的变化,并选择有利的时机完成交易。
同时,由于基差的变动比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各自本身的波动要相对稳定一些,这就为套期保值交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且,基差的变化主要受制于持有成本,这也比直接观察期货价格或现货价格的变化方便得多。
G. 期货基差是什么
想了解有关基差的详细信息,可以下载同花顺期货通。里面含有各个期货品种的实时基差数据,能让你对基差有更为直观的认识。
基差是期货交易里面的一个常用概念,一般是指某一特定商品在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现货价格与该商品在期货市场的期货价格之差,即:基差=现货价格一期货价格。
由于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都是波动的,在期货合同的有效期内,基差也是波动的。基差的不确定性被称为基差风险,降低基差风险实现套期保值关键是选择匹配度高的对冲期货合约。基差风险与对冲平仓时的基差直接相关,当投资者持有现货,持有期货短头寸对冲,对冲平仓日基差扩大,投资者将盈利;相反,当投资者未来将买入某项资产,持有期货长头寸对冲,对冲平仓日基差扩大,投资者将亏损。
举个例子:
3月26日,豆粕的现货价格为每吨1980元。某饲料企业为了避免将来现货价格可能上升,从而提高原材料的成本,决定在大连商品交易所进行豆粕套期保值交易。而此时豆粕8月份期货合约的价格为每吨1920元,基差为60元/吨,该企业于是在期货市场上买入10手8月份豆粕合约。6月2日,他在现货市场上以每吨2110元的价格买入豆粕100吨,同时在期货市场上以每吨2040元卖出10手8月份豆粕合约对冲多头头寸。从基差的角度看,基差从3月26日的60元/吨扩大到6月2日的70元/吨。
交易情况:3月26日,现货市场:豆粕现货价格1980元/吨;期货市场:买入10手8月份豆粕合约,价格1920元/吨。基差60元/吨。6月2日,现货市场:买入100吨豆粕价格2110元/吨;期货市场:卖出10手8月份豆粕合约:价格2040元/吨。基差70元/吨。
套利结果:现货市场亏损130元/吨,期货市场盈利120元/吨,共计亏损10元/吨。
净损失:100×130-100×120=1000元。
对卖出套期保值有利的基差变化:
1、期货价格下跌,现货价格不变,基差变强,结束套期保值就能在保值的同时获取额外的利润。
2、期货价格不变,现货价格上涨,基差变强,结束套期保值就能在保值的同时获取额外的利润。
3、期货价格下跌,现货价格上涨,基差变极强,结束套期保值就能在保值的同时在两个市场获取额外的利润。
4、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都上涨,但现货价格上涨幅度比期货大,基差变强,结束套期保值交易就能在保值的同时获取额外的利润。
5、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都下跌,但期货价格下跌幅度比现货大,基差变强,结束套期保值交易就能在保值的同时获取额外的利润。
6、现货价格从期货价格以下突然上涨,基差变强,结束套期保值交易就能在保值的同时获取额外的利润
想了解更多有关基差的信息,可以下载同花顺期货通。里面含有各个期货品种的实时基差数据,能让你对基差有更为直观的认识。
H. 基差值变大如何理解
基差值变大说明期货处于正向的市场。
基差值是指某一特定商品在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现货价格与该商品在期货市场的期货价格之差,基差=现货价格一期货价格。参照物不同,基差结果不同。基差图是指记载基差及其变动轨迹的图形,是期货交易中的一种重要分析图表。基差是指被对冲资产的现货价格与用于对冲的期货合约的价格之差。由于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都是波动的,在期货合同的有效期内,基差也是波动的。基差的不确定性被称为基差风险,降低基差风险实现套期保值关键是选择匹配度高的对冲期货合约。基差风险与对冲平仓时的基差直接相关,当投资者持有现货,持有期货短头寸对冲,对冲平仓日基差扩大,投资者将盈利;相反,当投资者未来将买入某项资产,持有期货长头寸对冲,对冲平仓日基差扩大,投资者将亏损。
I. 期货中基差的形成原因,变化规律及其作用
基差:指某一特定商品在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现货价格与该商品在期货市场的期货价格之差,即:基差=现货价格一期货价格。参照物不同,基差结果不同。
原因: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公开竞价交易) 套期保值(远期风险转移)的功能
所以其基差是对未来该商品合约价与现货价值判断的分歧程度
规律一般为随合约到期日,现货与期货基差逐步缩小直至一致
作用同原因处。
J. 期货的基差扩大(缩小)与基差走强(走弱)是不是一样的怎样理解请高手解释一下。。
第一、在套期保值中的基差变动是用强和弱来表示的,并不是扩大和缩小。(扩大和缩小的称呼貌似是出现在套利里的,那里称之为价差)
第二、基差为正且数值越来越大,或从负值变为正值,或为负值且绝对值越来越小,这三种情况为基差变强;基差为正且数值越来越小,或从正值变为负值,或负值且绝对值越来越大,这三种情况为基差变弱。
第三、基差的变化又可总结为一下几种情况:正向市场和反向市场上基差走强,正向市场和反向市场上基差走弱,从正向市场变为反向市场的走强,从反向市场变为正向市场的走弱。通过以上三点再看,就会明白了,基差扩大(走强)不是绝对值变大。
(10)现货期货基差变动趋势的特点扩展阅读:
基差的计算方法是用现货价格减去期货价格。现货价格低于期货价格,基差为负值,现货价格高于期货价格,基差为正值。基差的负值越小,表示基差越强劲,反之则越弱;同样,基差正值越小时,表示越弱,反之则越强。
期差包含两个成分,即分隔市场间的“时与空”两个因素,基差包含两个市场间的交运成本及持有成本。
从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情况来举列说明,如果你在堪萨斯市的玉米的生产地,由于在当地交易玉米不考虑运输成本的因素,因此,其现货价格将比芝加哥的玉米现货价格低,差别就在运输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