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利美利率期货合约
1. 房地美和房利美
房地美是第二大的美国政府赞助企业,商业规模仅次于房利美。1970年由国会批准成立,作为旨在开拓美国第2抵押市场,增加家庭贷款所有权与房屋贷款租金收入。
(1)房利美利率期货合约扩展阅读
房地美与房利美均为私人拥有的上市公司,但它们是作为联邦法律创建的“政府赞助企业”,它们可以享受特殊的权利,包括它们可以免交各种联邦及州政府的税收,并且享受来自美国财政部的金额均为22.5亿美元的信贷支持。
这两家公司共同负责建立美国房地产贷款的二级市场,其发行的以房地产为抵押品的MBS债券总额高达4万亿美元。它们帮助补充抵押资金的供给,并让购房者能够获得资金支持。
2. 美国的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全称分别是什么是什么样的机构
最佳答案
房地美(Freddie Mac,NYSE:FRE,旧名联邦住房抵押贷款公司<Federal Home Loan Mortgage Corp.>),是美国政府赞助企业(GSE,Government Sponsored Enterprise)中第二大的一家,商业规模仅次于房利美。
1970年由国会成立,作为旨在开拓美国第2抵押市场,增加家庭贷款所有权与房屋贷款租金收入。
规模:抵押投资组合总金额达1.29兆美元,其中5690亿美元抵押资产是其自身投资一部分。债券市场协会(Bond Market Association)资料显示,由Fannie mae、Freddie Mac与Ginnie Mae提供担保的抵押担保证券或债券,达到3.2兆美元,占美国流通债券总值的16%。
Freddie Mac的使命努力创造
稳定: Freddie Mac 的被保留的股份单充当在确定的there’s 的一个重要角色金钱稳定的供应使贷款人做房屋贷款新homebuyers 需要和可利用的供应劳工住房在我们的社区。
支付能力: 财务住房为低落和适度收入家庭是Freddie Mac’s 事务的一关键部份自从我们打开了我们的门35 年前。Freddie Mac’s 视觉是, 家庭必须能能购买家和保留那个家。
机会: Freddie Mac 确定有金钱稳定的供应使贷款人使贷款新homebuyers 需要。这给大家对homefinancing 的更好的通入, 培养屋顶在homeownership 机会在美国。
繁荣: Freddie Mac 充当在America’s 经济的一个重要角色, 几乎20% 被弥补住房和相关的产业。
Freddie Mac的价值
我们自傲在使在家成为可能为成千上万美国的家庭, 并且我们接受与我们的住房使命是一致的核心价值。
领导: 我们采取主动性达到我们共同的目的。
正直: 我们做正确的事 – 没有妥协!
人们: 我们是公平的, 尊敬其他人, 接受变化和是有责任的。
优秀: 我们努力单独地和集体超出赌金保管人期望。
房利美(Fannie Mae),创立于1938年,是政府出资创建,从事金融业务,用以扩大资金在二级房屋消费市场上流动的资金。 1944年,房利美的权限扩大到贷款担保,公司主要有退伍军人负责管理。1954年,房利美发展成为股份制公司。1968年, Raymond H. Lapin 成为房利美的总裁,在他就任的30年内,修改了公司的制度,使之成为一个私有的股份制公司。1970年,房利美股票在纽约交易股票所上市。1984年,房利美首次在海外发放公司债券,从此公司的业务进入国外金融市场。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英汉证券投资词典》中对Fannie Mae解释如下:“联邦国民住房贷款协会 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联邦国民住房贷款协会)的昵称。美国三大住房贷款证券化经营机构之一,成立于1938年。其性质为社会公众拥有,美国政府资助。专门运作由联邦住房委员会或其他金融机构担保的住房抵押贷款。将这些住房抵押贷款按期限、利率进行组合,作为抵押或担保发行住房抵押债券,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再以收入资金向更多的人提供住房贷款。同时还对提供住房贷款的金融机构发行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品种提供担保。所发行的重要品种为住房抵押债(mortgage backed security或mortgage pass-through)。联邦国民住房贷款协会自身的股票在纽约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
危机
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巨头房地美、房利美于2008年7月身陷700亿美元亏损困境。之后美联储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迅速联手出击,对美股的稳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美国政府9月7日宣布,从即日起接管陷入困境的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
根据接管方案,美国财政部将向房利美和房地美注资,并收购相关优先股;两大机构的首席执行官被限令离职,政府相关监管机构接管两大机构的日常业务,同时任命新领导人。
受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冲击,房利美和房地美目前陷入全面危机。在过去一年,两大机构的损失已超过140亿美元。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表示,房利美和房地美的问题使金融市场面临系统性风险,接管这两大机构是当前保护市场和纳税人的“最佳手段”。
3. 金融衍生工具对次贷危机的作用
权威回答:
金融衍生工具,是一种特殊类别买卖的金融工具统称。这种买卖的回报率是根据一些其他金融要素的表现情况衍生出来的。比如资产(商品,股票或债券),利率,汇率,或者各种指数(股票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以及天气指数)等。这些要素的表现将会决定一个衍生工具的回报率和回报时间。衍生工具的主要类型有期货,期权,认股权,远期契约,利率交换等,这些期货,期权合约都能在市场上买卖。
次级房屋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风暴、次级按揭风暴)是指由美国次级房屋信贷行业违约剧增、信用紧缩问题而于2007年夏季开始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震荡、恐慌和危机。
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近年美国等国家放松购房信贷标准(不用付首期,不用收入证明,也不计较抵押单位的质素等),形成次级房贷市场。次级房屋信贷经过贷款机构及华尔街用财务工程方法加以估算、组合、包装,就以票据或证券产品形式,在抵押二级市场上出卖、用高息吸引其他金融机构和对冲基金购买。
原先在美国次级贷款市场占七成份额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公司,由政府机构主宰,将贷款打包成证券,将贷款证券化背后的财务风险计算颇为复杂,通常得先分析被证券化的那一堆贷款案过去类似贷款案例之风险,计算出投资者能够获得本金和利率。当房利美和房地美还占房贷市场主导地位时,他们通常会制定明确的放贷标准,严格规定哪些类型的贷款可以发放。随着这两家公司的丑闻爆出,政府对两家公司的业务增长加以限制,整个次贷市场开始争抢这两家公司所购贷款。整个过程中,新的市场参与者,出于逐利目的,过分追求高风险贷款。
由于全球成千上万高风险偏好的对冲基金、养老金基金以及其他基金投资者的介入,原有的放贷标准在高额利率面前成为一纸空文,美国有许多中小型的银行,因为资金有限并不想等二十年后才回收房屋贷款,所以乐意将手上的房贷债权转卖出去,而且银行也急着把钱放贷出去不然自己会被利息支出压垮。新的市场参与者与华尔街经销商不断鼓励放贷机构,尝试不同贷款类型。许多放贷机构甚至不要求次级贷款借款人,提供包括税收表格在内的财务资质证明,做房屋价值评估时,放贷机构也更多依赖机械的计算机程序,而不是评估师的结论,潜在的风险就深埋于次级贷款市场中了。
4. 房利美的主要业务
房利美是美国住房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美国二级抵押信贷市场运作,确保住房抵押贷款银行和其它贷款机构有充足的资金以低利率出借给住房购买者。房利美虽然不直接为房屋购买者提供贷款,但是通过购买各种贷款机构(这些机构直接为房屋购买者提供贷款)的房屋抵押贷款来为房贷资金提供支持。与房利美有业务往来的贷款机构是初级抵押贷款市场的组成部分。初级市场贷款者包括抵押贷款公司、存贷机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以及国家和地方的住房信贷机构。这些贷款者在二级市场卖出抵押贷款。二级市场投资者包括房利美、各种养老基金、保险公司、证券经销商以及其它金融机构。房利美的任务是为贷款者提供稳定的抵押贷款资金流。房利美通过抵押贷款投资组合、单人家庭担保、住宅和社区开发这三个主要的业务单元来为市场提供以下三项服务: 房利美还为贷款机构对公寓大楼和其它出租住宅的开发提供融资支持,尤其是经济适用出租住宅。
5. 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和联邦基金利率的区别
010年11月4日实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注资6000亿美元。下面是复制的
美国政府在次贷危机中的干预措施
2007年3月份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爆发以来,从信用危机到市场震荡,从金融体系而实体经济,从美国本土波及欧洲乃至亚洲,至今仍未出现整体向好的形势。为应对次贷危机这一重大挑战,美联储、财政部等美国政府部门相继采取了眼花缭乱的应对措施,包括传统的政策手段、创新的流动性管理工具、经济刺激方案、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出台《住房和经济恢复法案》等。9月7日,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宣布接管美国两大房屋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并将由美国国会新创建的机构联邦住房金融署负责管理这两家机构。下一步的行动预计将包括注资、收购优先股、债券担保等具体救助措施。次贷危机给全世界上了生动的一课。尽管这一课仍未结束,但其中美国政府部门广泛出动,全面干预的实践,已经成为包括美国在内各国认真研究的鲜活案例。
从2007年3月份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爆发以来,到现在已一年半的时间。次贷危机从信用危机到市场震荡,从金融体系而实体经济,从美国本土波及欧洲乃至亚洲,至今仍未出现整体向好的形势。为应对次贷危机这一重大挑战,美联储、财政部等美国政府部门相继采取了眼花缭乱的应对措施。研判政府在次贷危机中的不同阶段所相应采取的各类政府干预措施的经验和做法,具有重要意义。
危机之初的政府干预:传统政策手段
尽管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前,美国有关部门和机构已注意到次级抵押贷款宽松的贷款标准、掠夺性贷款等蕴含的市场风险,但并没有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直到2007年3月份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破产,次贷危机问题开始引发广泛关注。
在2007年7月份之后,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急剧恶化,大批房屋所有者难以支付购房款,面临着丧失房屋赎回权的风险。为了帮助屋主应对丧失房屋赎回权问题,总统布什等行政部门相继推出了多项措施。2007年8月FHA推出的再贷款计划(FHA?Secure Program),为陷入困境的房主提供FHA担保的融资。2007年10月份重组了由贷款公司、投资者等机构参与的希望联盟(HOPE NOW Alliance),寻求通过各方的协调、条款修正等方式增加抵押贷款融资。尽管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未能根本上扭转次贷市场日益恶化的局势。
随着次贷风险加速暴露和违约率的上升,直接冲击到发放次级贷款的金融机构,波及持有次贷债券的对冲基金、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市场恐慌快速蔓延,并引发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剧烈波动。金融市场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大量投资者抛出高风险债券,转向低风险国债市场进行避险,造成债市和股市资金供应紧张,次级债券市场更是大幅下跌。
这一时期,美联储悉数使用了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及相应的政策手段,对金融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干预。
(一)公开市场操作,注入流动性。从8月9日开始的整个8月份,美联储频繁使用了公开市场操作,注入和回收流动性。除通常采用的隔夜回购交易外,根据需要,还多次使用14日回购交易等满足市场持续流动性需求。8月10日当日注入流动性更高达350亿美元,远远数十亿美元日均交易规模。
(二)降低联邦基金基准利率。尽管面临着通胀的压力,2007年9月18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基准利率由5.25%降为4.75%,是2003年6月以来首次降息。此后,联邦基金利率多次下调,最近已经下调至2%。
(三)降低贴现率。2007年8月17日,美联储决定下调贴现率0.5个百分点,从6.25%降至5.75%,并将贴现期限由通常的隔夜暂时延长到30天,还可以根据需要展期。同时,贴现贷款的抵押品包括房屋抵押债券等多种资产。至2008年8月30日已经先后十余次降低贴现率,贴现贷款余额大幅上升,为银行业提供了大量流动性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为应对次贷危机的蔓延,各国央行在此次危机处理中都深度介入,形成了对美联储流动性操作的“配合”。欧洲央行连续数日大规模公开市场操作,8月9日、10日、13日分别向银行系统注资948亿、610亿、476亿欧元,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央行也纷纷注资。
美联储创新的流动性管理工具
由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暂时性地缓解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紧张。但进入2007年底来,陆续披露的主要金融机构的损失超过人们预期,显示金融机构盈利能力下降。同时,利率政策效应并不明显,经济走向衰退的风险进一步就加大。随着次贷危机又向债券保险领域的扩散,市场信心再度受挫,金融市场形势进一步恶化。
随着危机的扩散和升级,美联储在2007年12月之后,相继推出了三种新的流动性管理工具。
(一)期限拍卖融资便利(Term Auction Facility ,TAF),是一种通过招标拍卖方式向合格的存款类金融机构提供贷款融资的政策工具。它融资额度固定,利率由拍卖过程决定,资金期限可长达28天,从而可为金融机构提供较长期限的资金(见表1)。从2007年12月至今,美联储每个月都操作2-3次,每次额度约300-800亿美元。
(二)一级交易商信贷便利(Primary Dealer Credit Facility ,PDCF),是一种针对投资银行等市场交易商的隔夜融资机制,旨在紧急状况下为市场交易商提供援助来拯救濒临倒闭的公司。
(三)定期证券借贷工具(Term Securities Lending Facility ,TSLF),是一种通过招标方式向市场交易商卖出高流动性国债而买入其他抵押资产的融资方式,交易商可以提供联邦机构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以及其他一些非联邦机构债券资产。它期限一般为28天,可用于改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从而提高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迄今仍被广泛使用。
此外,美联储还加强与欧洲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等合作,缓解各地货币市场资金需求,如分别和欧洲中央银行、瑞士央行合作建立200亿美元和4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机制,平抑离岸市场的美元拆借利率。
美联储这些非传统工具的使用,一方面延长了流动性管理的期限,改变了以往美联储主要采用隔夜等短期政策工具的惯例,增强了流动性管理的灵活性;另一方面,流动性的操作大量通过国债、机构债、资产抵押债券等交易进行,增强了对市场利率的管理。但与此同时,美联储将监管和援助范围从商业银行扩展到了投资银行,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国会与总统的共识:经济刺激方案
针对2007年底次贷危机的加深,在美联储之外,美国政府各部门又陆续推出抵押贷款市场若干救助措施,并最终促成了总规模150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的出台。
2007年12月,美国财政部牵头提出了市场救援计划并经总统批准,该计划通过与贷款公司、投资者等谈判,冻结两年以内发放的浮动利率抵押贷款,以减轻房屋贷款的还贷压力。12月20日,总统签署了《抵押贷款债务减免的税收豁免法案》(Mortgage Forgiveness Debt Relief Act)对房屋所有人住房按揭贷款减免的同时进行税收豁免援助,增强他们的债务偿付能力。
2008年2月美国政府联合美国银行、花旗银行、摩根大通等6家房贷公司推出了“生命线工程”(Project Lifeline),主要针对每月抵押贷款还款逾期90天以上的屋主,规定房主可以向房贷机构申请获得30天的缓冲期。
经过总统和国会数月的酝酿和讨论,应对危机的经济刺激方案终于达成一致共识。2008年2月14日,总统布什签署了总额约为1680亿美元的法案,拟通过大幅退税刺激消费和投资,刺激经济增长,以避免经济衰退。
法案主要内容包括:年收入在7.5万美元以下的纳税人将得到600美元的一次性退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纳税的,如果家庭年收入不超过15万美元,每个家庭将得到1200美元的退税;有儿童的家庭每个儿童将得到300美元的额外退税。此外,年收入超过7.5万美元的纳税人或年收入超过15万美元的家庭,也将获得部分退税。同时,大量中小企业还可获得总额为500亿美元的税收优惠。此外,方案提高了政府支持企业(GSE)抵押贷款持有的最高限额。
不少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刺激方案将对美国经济增长将发挥积极效果。美国政府近期颁布的财政经济刺激方案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将在今年第三季度明显显现。如果没有总额1,52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美国经济第三季度将可能仅仅增长2.5%左右;预计经济刺激方案将在第三季度产生近三个百分点的影响,在相关政策支持下,经济增长可能达5.25%的增长率。但同时,刺激方案也可能对长期经济增长产生负面作用。
两房危机与《住房和经济恢复法案》的最终出台
2008年7月份以来,美国住房市场持续低迷的形势仍未有好转,由于市场对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ie Mac)两家房贷机构面临严重资金短缺的担忧,两家公司股票出现暴跌并触发股市的大跌,标志着次贷危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为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当月13日,美国财政部紧急宣布救助计划,包括提高房利美和房地美的信用额度,买进两家公司股票以及改进监管等内容。美联储行同日宣布,接受两家公司的债券为抵押品,以保障公司的充足流动性。
在不容乐观的形势面前,历经波折的《住房和经济恢复法案》(The Housing and Economic Recovery Act of 2008)最终终获通过。并于7月30日经总统签署发布。法案一方面宣布拨款3000亿美元在联邦住宅管理局(FHA)管理下建立专项基金,为40万个逾期未还按揭贷款的家庭提供担保;另一方面授权美国财政部可以“无限度”提高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贷款信用额度,并承诺在必要时刻美国政府将出资购买这两家机构的股票。此外,还计划向地方政府提供应急基金,用于购买空置、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房产,出租或低价出售给低收入家庭。
《住房和经济恢复法案》的最终通过,在提供住房抵押贷款直接救助措施的同时,对解决次贷危机中的一些深层因素也提供了解决方案,因而对于稳定市场信心将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家机构长期积累下的诸多问题的处理,又涉及诸多结构性问题,势必会是一个长期和艰难的改革和调整过程。
次贷危机:政府仍在行动
目前,美国政府针对次贷危机的干预措施仍在陆续推出。9月7日,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宣布接管美国两大房屋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并将由美国国会新创建的机构联邦住房金融署负责管理这两家机构。下一步的行动预计将包括注资、收购优先股、债券担保等具体救助措施。
尽管各界普遍认为,次贷危机尚未过去,危机进一步可能发展仍有待观察,美国之外也陆续出现危机新的发展。但最近一段时间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则开始出现经济回调的迹象。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触底迹象,6月新屋开工止跌回升0.9%,美国可口可乐、花旗集团、美国银行一批上市公司陆续公布了第二季业绩,普遍优于预期,或许危机已经度过了最严重之时。
次贷危机给全世界上了生动的一课。尽管这一课仍未结束,但其中美国政府部门广泛出动,全面干预的实践,已经成为包括美国在内各国认真研究的鲜活案例。
(作者系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单位:全国人大财经委)
6. 房利美的起诉事件
观研天下讯: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Fannie Mae, 简称:房利美)起诉全球最大的九家银行,称这些银行涉嫌操纵利率。此举令房利美参与到利率操纵丑闻的诉讼战中。
房利美周四在曼哈顿联邦地区法院提起诉讼,称遭起诉的这些银行因操纵伦敦银行同业拆息(Libor)和其它基准利率给房利美造成了估计8亿美元损失。房利美同时起诉British Bankers' Association,後者为英国大型银行组成的私人协会。
遭到起诉的美资银行包括∶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Corp.)、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和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 Co)。其它银行包括∶巴克莱(Barclays Bank PLC)、瑞银(UBS AG)、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 PLC)、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 AG)、瑞信(Credit Suisse Group AG)和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 Group)。
此案涉及的四家银行荷兰合作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瑞银和巴克莱已经同监管机构达成和解。四家银行承认存在不法行为,并同意支付总计数十亿美元的和解金。
美国银行、花旗集团、摩根大通、巴克莱、苏格兰皇家银行、瑞信、荷兰合作银行和British Bankers' Association 周四拒绝对此发表评论。瑞银和德意志银行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房利美称,这九家银行串通联手打压美元Libor,此举导致房利美在利率掉期交易中亏损。房利美利用利率掉期对冲投资抵押贷款的风险。该诉讼包括一则分析,分析发现这几家银行的Libor报价在他们同房利美进行大宗掉期头寸结算时尤为引入注目。
房利美在文件中说,该公司寻求至少8亿美元的损害赔偿(其中包括惩罚性赔偿),以弥补亏损。
7. 房贷美 和 房利美分别是什么意思
房利美和房地美属于通常人们称的“美国政府赞助企业” (GBS,Government Sponsored Entity的缩写,又译为“政府特许机构”)中的成员。也就是说,虽然房利美与房地美均为私人拥有的上市公司,但是作为联邦法律创建的“政府赞助企业”,它们可以享受特殊的权利,包括它们可以免交各种联邦以及州政府的税收,并且享受来自美国财政部的金额均为22.5亿美元的信贷支持。
美国银行系统所发放的7万亿美元的房地产贷款中的大部分,都转卖给了这两家公司。
美国有60%的银行持有这两家公司的债券的资金超过银行资产的50%。
房利美是世界上最大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它对美国银行系统提供了巨额的流动性,它的债券信誉和规模仅次于美国财政部的国债,其作用堪称“第二美联储”。
房利美曾被福布斯杂志评为美国最受雇员喜爱的公司。
房利美的稳定性几乎相当于美国联邦政府。它的所有员工都享有退休金。
员工在房利美工作期间可以任意选读各种专业的学位,公司完全报销学费,无论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
房利美员工第一次购房者可以从公司得到一笔利率优惠的住房贷款,节省下的利息价值数万美元。
- 只有高额的利润才能维系如此好的福利待遇。然而,利润总与风险相随。正是一味地对利润的盲目追求,使得“两房”无视风险,最终酿成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