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期货期末论文
『壹』 黄金期货知识
黄金期货知识有很多,你可以在网上看看。
『贰』 黄金期货价格走势分析(写明影响因素,要有数据,资料来源,自己分析和结果) 论文
黄金现货价格存在上行空间不等于黄金期货的上升会是一帆风顺的。以黄金期货首日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时的情形观察,成交火爆,但“死伤惨重”。
2008年,1月8日,主力合约AU0806开盘230.95元,离涨停板价格230.99元仅差4分钱。早盘合约一度触及涨停,稍后有所回落,终盘报收223.90元,涨幅百分之6.34,市场上一片欢腾,人们对黄金期货市场充满了无限的憧憬,然而,好景不长,10日,该品种受国际金市场暴跌的影响,大幅下挫,收盘时下跌9.62。
『叁』 黄金期货的基本面及目前市场状况
在此给您些投资上面的建议:
1. 做黄金投资一定要有计划,但不一定是书面上的,主要是看升能升到什么位置、跌能跌到什么位置、你现在处在什么位置。升的空间大于下跌的空间时,买多;反之,卖空。
2. 严格的止损是投资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毕竟斩掉的是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但如果不设止损,就可能一败涂地,所以一定要利用概率,输小钱赚大钱,千万不要赚小钱输大钱。
3. 黄金投资一定要执行长线和短线相结合的原则,只要方向对了,长线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而短线投资者经常会伤痕累累,甚至会被价格牵着鼻子走,出现买了就跌、抛了就涨的怪圈子。
4. 影响金价的因素有很多,但在某一时期只有一个或两个起主导作用,投资者一定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比如汇率的影响,按以往的规律美元与黄金成反比,即美元升黄金就跌,美元跌黄金就涨;与欧元成正比,欧元涨黄金就涨,欧元跌黄金就跌。但2005年11月却出现了美元涨金价涨的局面,那么就说明汇率的影响在这一段时间不再起作用。最近一段时间,地缘政治的影响占主导作用,伊朗的核问题、朝鲜的导弹危机都带动了黄金价格的上涨,因此地缘政治应该是我们目前研究的重点。
5. 黄金市场是24小时交易的市场,但在亚洲市场金价的波动不大,而在欧美市场,特别是美洲市场价格波动比较剧烈,现在上海黄金交易所也有了夜市,手里有头寸的投资者一定要盯市,以免由于晚间价格波动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6. 很多初次入金市的投资者,在分析好行情做好投资计划后,还是前怕狼后怕虎,因此错失了良机,虽勉强进入已是此一时,彼一时,后悔不已。另外当临近自己目标价位时要及时获利,以免坐“电梯”又回到原来的位置。
7. 当行情判断准确,基本面和技术面都朝着自己有利的方向时,要学会金字塔式的加码,这样会取得预想不到的投资收益。
8. 当市场走势不明朗,又没有足够的自信,就应该离场观望,耐心的等待最佳的入市时机。千万不要在勉强的情况下做投资。实践证明在勉强的情况下80%的投资方向都是错的。
9. 一个成功的投资者一定是心理素质过硬的人。在黄金投资的实战中,分析得再好、再全面,心理素质不好也难取得优异的收益。
另送入门基础知识:
1.善用理财预算 ,切记勿用生活必需资金为资本
想为成为功的黄金投资--保证金交易者,首先要切记勿用你的生活资金做为交易的资本,资金压力过大会误导你的投资策略,徒增交易风险,而导致更大的错误。而每次投资最好是你闲散资金的三分之一,等做成功了可以逐步加入。而当你的赢利超过你的本金有余时,最好把本金抽回,利用赢余的资金去做。
2.运用模拟帐户,学习保证金交易
初学者要耐心学习,循序渐进,勿急于开立真实交易帐户。不要与其它人比较,因为每个人所需的学习时间不同,获得的心得亦不同。在模拟交易的学习过程中,你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出个人的操作策略与型态,当你的获利机率日益提高,每月获利额逐渐提升,表示你可开立真实交易帐户进行保证金交易了。
3.保证金交易不能只靠运气
保证金交易不同纸黄金可以在下跌过程中逐步建仓(指在上升的大行情中),当你频频获利时,千万不要大意,一定制定好每次操作的交易计划,做好技术分析把握进出点,如果你在一笔交易中亏损$2,000元,在另一笔交易中获利$3,000,虽然你的帐户总额是增加的状况,但千万不要自以为是,这可能只是你运气好或是你冒险地以最大交易口数的交易量取胜,你应谨慎操作,适时调整操作策略。
4.交易不易过度频繁
一般情况下,不要在上下2-3元的范围内进行交易,除非你已经是一个短线高手,最好在一个支撑位上扎或者一个阻力位上古,范围最少要5元以上;也不要在亏损后急于翻本,应该冷静下来,仔细分析,然后再战。面对亏损的情形,切记勿急于开立反向的新仓位欲图翻身,这往往只会使情况变的更糟。只有在你认为原来的预测及决定完全错误的情况之下,可以尽快了结亏损的仓位再开一个反向的新仓位。切记不要情绪化,宁可错过机会,决不冒险做错!
5.勿逆势操作。
在一个上升浪中只可以做多,同样在一个下降浪中只可以做空,甚至只要行情没有出现大的反转,切记勿逆势操作!不以一次几元的回调而感到惋惜,只须在回调的支撑位上伏击便可。市场不会因人的意志为转移,市场只会是按市场的规律延伸。
6.严格止损 减低风险
当你做交易的同时应确立可容忍的亏损范围,善用止损交易,才不致于出现巨额亏损,亏损范围依帐户资金情形,最好设定在帐户总额3-10%,当亏损金额已达你的容忍限度,不要找寻借口试图孤注一掷去等待行情回转,应立即平仓,即使5分钟后行情真的回转,不要婉息,因为你已除去行情继续转坏,损失无限扩大的风险。你必需拟定交易策略,切记是你去控制交易,而不是让交易控制了你,自己伤害自己。
应以帐户金额衡量交易量,勿过度交易。交易范围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除非你能确定目前的走势对你有利,可以50%,否则每次交易不要超过总投入的30%;如果帐户金额有$30,000,交易手数不宜超过300手。依据这个规则,可有效地控制风险,一次交易过多的手数是不明智的做法,很容易产生失控性的亏损。永远把保证资金安全放在第一位!
7.学会彻底执行交易策略,勿找借口推翻原有的决定
交易最大致命性而且会摧毁每件事的错误是,当你(在损失已扩大至所做资金的30%)损失了开始找借口不要认赔平仓,想着行情可能一下子就会回转? 在你持续有这个念头时,就不会有心去结束这个损失继续扩大的仓位,而只会失去理智地等待着行情回转。市场变化是无情的,不会因为任何人的痴心等待而回转行情。当损失超过50%或更多时,最终交易人将会被迫平仓,甚至3倍以至于暴仓,交易人不只损失了金钱也损失了魄力,他们会让自己失去信心及决定,这个错误产生的原因很简单- "贪"。损失20%不会让你失去补回损失的机会,而且有可能下次的交易能获利更多,但是在一两笔交易中损失一个仓位,你彻底毁了赚更多钱的机会,这笔损失难以补平。为了避免这个致命性错误的产生,必需记住一个简单的规则- 不要让风险超过原已设定的可容忍范围,一旦损失已至原设定的限度,不要犹豫,立即平仓 !
8.交易资金要充足
帐户金额越少,交易风险越大,因此要避免让交易帐户仅有做一手的金额,做一手的帐户金额是不容许犯下一个错误,但是,即使经验丰富保证金交易人也有判断错误的时侯。
9.错误难免,要记取教训,切勿重蹈覆辙
错误及损失的产生在所难免,不要责备你自己,重要的是从中记取教训,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你越快学会接受损失,记取教训,获利的日子越快来临。另外,要学会控制情绪,不要因赚了$8000而雀跃不已,也不用因损失了$2000而想撞墙。交易中,个人情绪越少,你越能看清市场的情况并做出正确的决定。要以冷静的心态面对得失,要了解交易人不是从获利中学习,而是从损失中成长,当了解每一次损失的原因时,即表示你又向获利之途迈进一步,因为你已找到正确的方向。
10.你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交易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贪婪、急燥、失控的情绪、没有防备心、过度自我等等,很容易让你忽略市场走势而导致错误的交易决定。不要单纯为了很久没有进场交易或是无聊而进行交易,这里没有一定的标准规定必需于某一期间内交易多少量,即使你在2-3天内仅开立一个仓位,但是这笔交易获利了1000到3000表示你的决策是正确的,并无任何不妥。
11.记录决定交易的因素
每日详细记录决定交易的因素,当时是否有什么事件消息或是技术指标让你做了交易决定,做了交易后再加以分析并记录盈亏结果。如果是个获利的交易结果,表示你的分析正确,当相似或同样的因素再次出现时,你的所做的交易记录将有助于你迅速做出正确的交易决定;当然亏损的交易记录可让你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你无法将所有交易经验全部记在脑海中,所以这个记录有助于提升你的交易技巧及找出错误何在。
12.参考他人经验与意见,做中学
交易决定应以你自己对市场的分析和技术图形及感觉为基础,再参考他人意见。如果你的分析结果与他人相同,那很好;如果不同,那也不用太紧张。然而,如果分析结果真的相差太悬殊,而你开始怀疑自己的分析,此时最好不要进行真实交易,仅以模拟帐户来进行。如果你对自己的决定很有信心,不要犹豫,做了就是,你的多项预测将会有对的一个,如果你的预测错误,要找出错误所在。
13.止赢和止损同样重要
要记住市场古老通则:亏损部位要尽快终止,获利部位能持有多久就放多久。另一重要守则是不要让亏损发生在原已获利的部位上,面对市场突如其来的反转走势,与其平仓于没有获利的情形也不要让原已获利的仓位变成亏损的情形。具体做法是随着价格的上扬(或下降)逐步提高(或降低)你的止损(赢)位置,不要一厢情愿的认为会无限的涨下去,坚决不要把已经获利的单子做成亏损。
14.切勿有急于翻身的交易心态
面对亏损的情形,切记勿急于开立反向的新仓位欲图翻身,这往往只会使情况变的更糟。只有在你认为原来的预测及决定完全错误的情况之下,可以尽快了结亏损的仓位再开一个反向的新仓位。不要跟市场变化玩猜一猜的游戏,错失交易机会,总比产生亏损来的好。
15.循序渐进,以谨慎的态度学习保证金交易
缺乏谨傎的心态与操作技巧,用赌博式的高风险式的交易手法,只会给你带来损失。
16.以真实交易的心态进行模拟交易
要以真实交易的心态去做仿操作时,你越快进入状况,就越快可以发展出可应用于真实交易的适当技巧。必需将模拟交易当成真实交易来进行,是因为你所发展出的合适技巧为你的交易的成功所在。
17.操作尽量避开价格变动频繁难以预测的时段
初学者进行交易应避开价格上下变动频繁时段,如纽约刚开盘的时候,此时价格较无脉胳可循,难以预测;应该等到上下浮动完成有了方向的时候再进入,除非你有十分把握,如果交易初期你在这种时段进行交易,只会影响你的交易信心。
18.耐心学习,勤能补拙
学习保证金操作有多种途径可循,你可以每天看看相关评论,了解有关黄金的各种信息,认真分析黄金的走势图,每天坚持学习,勤能补拙。打下扎实的基础,将助你迈向成功之途!
『肆』 求一篇关于黄金期货基本面的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库里
『伍』 黄金期货基础知识
黄金期货(gold futures)是期货,如同股票投资要到证券公司开户一样,黄金期货交易要到期货公司开立期货账户。
首先,黄金期货交易采取的是多空双向交易机制。
其次,黄金期货交易的是符合国标GB/T4134-2003规定,含金量不低于99.95%的金锭,2008年,上海交易所规定,每手黄金期货为1000克。
再次,与股票投资实行T+1交易不同的是,黄金期货实行的是T+0交易,也就是当天买进当天就可以卖出。任何投资理财都不是包赚,和股票类似,黄金交易也是有风险的.所以说基础知识学习非常重要.
『陆』 黄金期货的分析主要有哪些哪一个更重要一些
期货行情简单地来说可以分为两类:宏观基本面的分析和技术分析。宏观基本面的分析主要研究的是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属性以及国家政策和宏观经济之间的联系。技术分析是以历史数据来看问题,运用各种指标来研究期货的行情走势的。可以根据MACD与KDJ指标来分析,另外,期货最需要关注国家经济发展与未来对物品的大量发展与用途.所以要多留意有新闻动向.这对期货很重要的。相比黄金期货,黄金现货因其交易的灵活性更受欢迎。
『柒』 毕业论文—关于黄金期货的
黄金具有储藏、支付、结算等倾向的金融功能。黄金期货交易的推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逐步推出能够为大宗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功能的商品期货品种”的精神,中国证监会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黄金期货。
黄金期货具有满足市场参与主体对黄金保值、套利及投机等方面的需求,是黄金市场有关参与者回避、降低价格风险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际黄金市场价格居高不下但又波动频繁,而国内金属期货市场品种却相对单一,缺乏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产品,无法满足黄金企业生产者套期保值、锁定生产成长和利润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国黄金市场经过不断的市场化改革,现货和远期交易取得了长足发展,参与主体结构也日益丰富,已具备了推出期货交易的基本条件;同时,中国期货市场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不懈的基础制度建设,也为黄金期货的上市和平稳运行创造了条件。
专家指出,中国开展黄金期货交易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广大企业和投资者利用黄金期货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二是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黄金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形成现货市场、远期交易市场与期货市场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三是有利于打击黄金变相期货交易,维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与其他贵金属期货产品不同的是,黄金不同于铜、铝等贵金属产品,还具有储藏、支付、结算等倾向的金融功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黄金储备往往是各国外汇储备的重要部分。因此,此前关于黄金期货究竟在上金所还是上期所推出,市场还有不同的看法。而上金所为开展基金期货交易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并且目前上金所推出的黄金T+D和白银T+D交易,作为递延现货品种,在很多方面已经接近黄金期货,很多投资者也在把递延现货当做黄金期货来交易。今年6月初,央行批准了上海黄金交易所开展黄金白银期货业务,更使市场对上金所推出黄金期货抱以极大的希望。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教授表示,根据07年4月15日实施的《期货管理条例》规定,期货交易应在批准设立的期货交易所或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交易场所进行。虽然上金所为黄金期货的推出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但从政策角度看,中国证监会作为证券期货监管部门,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黄金期货更为顺理成章。况且与上金所相比,上期所拥有丰富的期货市场运作、管理经验以及风险控制能力,而且拥有一批期货公司会员单位,有利于在世界黄金市场上发出中国的声音。
『捌』 黄金期货的方式分析
下表为1993 年4 月8 日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交易的行情。
黄金期货交易的标准量为100 金衡盎司,买卖一笔合同的交易量均为100金衡盎司。
变动的最小单位:1 盎司。(1)列为一季度之内每盎司黄金的最高价格;
(2)列为一季度之内每盎司黄金的最低价格;
(3)列为交割月;
(4)列为当天每盎司最高价格;
(5)列为当天每盎司最低价格;
(6)列为当天的收市价;
(7)列为当天价格与前一天价格之差;
(8)列为尚未结清的合同的数量。
以第三行为例,交割月份为6 月,季度最高价格为1 盎司=418.50 美元,最低价格为1 盎司=327.10 美元,当天最高价为1 盎司=340.80 美元,当天最低价格为1 盎司=337.20 美元,当天收市价为1 盎司=336.90 美元。4 月8 日的收市价比4 月7 日收市价低0.80 美元,尚有78110 笔合同未结清。
黄金期货也像一般商品期货一样,采取逐日盯市结算方法。设起始押金为交易量的4%,那么购买交割日在6 月份一笔期货的押金为1347.6 美元(4%×336.9×100),若维持押金为初始押金70%,则为943.32 美元,表上指出4 月8 日的收市价比4 月7 日收市价低0.80 美元。期货买者当天损失80 美元(0.80×100),这80 美元要从其押金中扣除。若4 月8 日的收市价比7 日的收市价高0.80 美元,买者押金增加80 美元,买者可以从其押金帐户上提取这80 美元。这种逐日盯市结算制度使期货交易的利润和损失立即实现。这是黄金期货合同和远期合同的主要区别。
黄金期货交易实质上是买卖保证金制度,因此适合于做黄金投机交易和保值交易。
例如,某黄金交易的投机者根据有关信息预测,黄金期货价格上涨。他决定先贱买,待价格上升之后贵卖。4 月8 日买一笔6 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为1 盎司=336.9 美元,总价值为33690 美元(336.9×100),到5 月8日,6 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升为1 盎司=356.9 美元,该投机者立即决定卖出一笔6月。
表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交易100 金衡盎司每盎司的美元价格月份交割的期货。对冲原来的购买其净利润2000 美元(35690—33690),若投机者认为黄金期货的价格将要不断地下跌,他们就会以高价卖出,待价格下跌之后,再以低价买入,对冲原来的交易赚取利润。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最高价 最低价 月份 最高价 最低价 收市价 变动 尚未结清的合同 410.00 325.80 4 339.40 336.0 337.60 -O.80 1222 339.40 339.40 5 338.20 -0.80 10 418.50 327.10 6 340.80 337.20 336.90 -0.80 78110 426.50 328.50 8 341.50 338.60 340.20 -0.80 13916 395.00 330.60 10 341.50 -O.80 2503 383.00 331.70 12 344.70 341.10 342.80 -0.90 155004 376.00 333.80 2 344.50 344.40 344.30 -0.90 5815 360.00 335.20 4 346.00 345.50 345.90 -0.90 4720 383.00 332.80 6 347.20 -1.00 3123 385.50 341.50 8 348.80 -1.10 3100 352.00 344.00 10 350.00 350.00 350.60 -1.10 1207 356.70 343.00 12 352.50 -1.20 3541 如果他不采取什么防范措施,黄金的现货价格上涨,他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价格不变,他的利润会减少,或者亏损经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该珠宝制造商在签订出卖产品合同的同时,决定在商品交易所购买交割日在8 月的黄金期货。 该制造商通过期货交易,成功地对现货交易进行了保值,防止了黄金现货价格上涨、生产成本提高、利润下降的风险。 日期 现货市场 期货市场 5 月10 日 预料6 月
1 盎司= 340 美元
购买1000 盎司
价值340000 美元 1 盎司= 345 美元
买10 笔8 月交割期货合同
每笔100 盎司价值为345000 美元 5 月20 日 1 盎司= 360 美元
买进1000 盎司
支出360000 美元
损失20000 美元 1 盎司= 365 美元
卖出10 笔8 日交割期货合同
价值为365000 美元
利润20000 美元
『玖』 关于黄金投资的毕业论文
不明白,黄金价格决定是以诚定性,中国在黄金价位的决定方面可以说只有很小一部分的影响(排除中国发飙和美国佬干架。)
黄金的性质,黄金的应用,本位制度的发展,英镑,法郎,美金的发展史、国际局势。等等你都可以写。建立一套分析体系。体系是有用的,就看别人能不能对它认同。我也是这么做的。但是我讨厌这些表面的东西,其实说白了只有一个很直白的原因,一个本质问题在决定黄金的价位。
『拾』 金融学论文
货币与经济
美国次贷问题引爆的国际金融危机如水银泻地般蔓延开来,西方金融大厦将倾,各国纷纷出台措施拯救本国岌岌可危的银行、保险、证券业,流动性紧缺成为世界并发症。掌握世界印钞机的美国开足马力超额发行美元,引发的信用危机直接导致中国的美元资产贬值缩水。中国如何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更好地维护本国利益,成为业界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
分析梳理我国应对美元信用危机一系列动作(从货币互换协议到超主权货币动议再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不难发现在对外货币金融领域的政策主线就是:以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培育人民币债券海外发行市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为方向;以调整对外资产结构,优化外汇储备配置,增加货币互换协议为途径;以拓展SDR职能,建设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创建超主权货币为手段,分散外汇储备风险,确保美元资产的安全。
一、概念的厘清
货币互换、货币国际化、超主权货币这三个货币金融学领域的重要概念,彼此相互联系,呈逐级递进关系。通常两国之间为规避汇率风险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随着一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货币互换协议的增加又为该国货币走向世界,成为国际储备货币铺平了道路。而在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内部,各大主权货币博弈的结果必将催生出超主权货币。
1.货币互换货币互换是指交易双方按固定汇率,在期初交换等值的不同货币本金,在期末再换回各自本金并支付相应利息的市场交易行为。两国央行间达成货币互换协议后,在紧急情况下一方可将约定数量的本国货币抵押给对方,以获得对方借出的其本国货币或其他国际储备货币,从而使本国短期外汇储备大幅增加,以增强抵御金融动荡的实力。货币互换是一项常用的保值工具,主要用来规避中长期汇率风险,控制进出口贸易成本。在双边贸易中,一国央行通过货币互换得到他国货币并注入本国金融体系,从而使得本国企业可以借到他国货币,用于支付从他国进口的商品,而对方出口企业收到本币计值的货款,可有效规避汇
率风险。
2.货币国际化在信用纸币制度下,超越发行国的国界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在国际间发挥一般货币职能的国别货币就是国际货币。货币国际化就是一国货币走向国际货币的过程。据此定义,时下热议的人民币国际化就是人民币充分发挥计价单位、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藏等国际货币功能,并获得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和接受的过程。一国货币的国际地位与该国的经济实力密切相关,其货币国际化进程是该国经济实力增强的必然结果。
3.超主权货币超主权货币是“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它不仅能克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几率,更能增强国际社会应变能力,使全球流动性的创造和调控成为可能,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尽管超主权货币目前仍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话题(争论的焦点不在于这个概念在理论上存在问题,而在于在实践中阻力有多大。由于它牵扯到诸多利益纠葛,该主张虽由来以久,至今仍无实质进展),但它为我们指明了一个前进的方向。
二、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的对外货币攻防战略
金融危机下,面临世纪大考的中国政府权衡各项举措的利弊得失,果断地出台了系列对外货币政策,打出了一套金融组合拳,这一战略部署分三步走。
(一)近期目标:优化对外资产结构,增加货币互换协议,确保美元资产安全。
中国创纪录的23991.s2{Z美元的外汇储备所面临的风险已是有目共睹。优化对外资产结构,建设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N/~I]货币互换协议,降低美元汇率波动风险已经成为共识。目前我们应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平稳地完成这种转变,让副作用最小。
1.优化国际储备结构配置,分散美元汇率风险。
金融危机的蔓延迫使美国联邦政府使用巨额财政赤字来拯救美国经济,美元泛滥导致中国外汇储备价值大幅“缩水” (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居
多)。分散美元汇率风险,确保对外资产安全成为政界、学界关注的焦点话题。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国际储备包括:外汇储备、黄金储备、SDR(特别提款权头寸)和在IMF中的储备头寸等四大类。其中的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存、长短期政府债券的形式所持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随时可用的债权。外汇储备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为:现汇和对外证券投资。由于外汇储备承担着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维护国际信誉,提高融资能力;增强综合国力,抵抗金融风险等重任,所以在使用上我们应慎之又慎。从发达国家外汇储备使用情况来看,发达的经济大国一般都将外汇储备转换为黄金存储。I MF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9年1月,官方黄金储备占各国外汇储备的比例分别是:美国为77.4%,法国为7O.6‰ 德国为69.2‰ 中国大陆仅为1.97o。虽然我国黄金储备已达到1054吨,在全球排名第五,但其占外汇储备的I:U~J却远远低于其他国家的水平。鉴于此,我们应积极调整对外资产结构,继续增加黄金储备等国际硬通货。在这个问题上,俄罗斯的经验尤可借鉴:一是大量购买黄金,提高黄金在储备中的比重(已增至10%) ;二是大幅度提高非美元在储备中的比例;三是提前偿还外债;四是用于投资高科技行业。欧美发达国家的实践也表明,用外汇储备进行多元化投资是一个趋势,因此优化外汇储备配置,增加对外直接投资比重,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向外汇管理部门购汇用于海外资产并购,同时提高对外证券投资的效益,建设安全化、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
2.增加货币互换协议伙伴,建设人民币结算的外部网络。货币互换尽管是双边的,但双边数量的增加,就会渐渐形成多边网络。通过货币互换,逐步搭建起亚洲以至全球的人民币外部网络不失为一种战略选择 纵观历年来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我们不难发现,其经历了一个谨慎试水,从被动到主动,从小额到大单,由近及远,从急到缓的过程。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过后,亚洲国家加快了在金融领域的合作步伐。2000年5月东盟1 0国和中日韩3国通过了“清迈倡议”,决定建立区域性货币互换网络, 以维护亚洲金融市场的稳定。迄今为止,中国央行先后与泰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阿根廷7国央行以及香港金管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并继续积极回应其他国家需求,就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与其进行磋商。作为向外部输出流动性的一个方式,
货币互换其实有着非常丰富的利益考量和手段变化。表面上看它是一种央行间对等的货币拆借,但事买上多为外国央行借入人民币用于与中方的贸易结算、储备之用,而中国央行持有的外币更多的是一种质押性质,因而事实上是扩大了人民币的流通范围。这对将人民币打造为全球强势货币,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具有重要意义。大力推进双边货币互换不但是增强地区流动性互助能力的“法宝” ,更是分散中国外汇储备的风险的“利器” 。这些金额不等,用途不一的货币互换协议共同构成中国对外货币战略的“防护网” 。
(二)中期目标: 扩大人民币境外结算试点业务,培育人民币国债海外发行市场,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为确保美元资产安全,中国政府除了从内部着手,增强自身经济实力之外,还需从外部着眼,推动人民币成为强势货币。1.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推动人民币成为强势货币。人民币要成为强势货币必经过结算货币、投资货币,最后到储备货币这三个阶段,其进程也遵循着先周边化,后区域化,再国际化的顺序。随着中国国力的快速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亦水涨船高,成为抢手的香饽饽。对于周边国家和地区来说,繁荣稳定的中国是值得信赖的伙伴, “跟着强者走”
的现实主义传统让这些国家倾向人民币。与美元结算相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有利于企业规避汇率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准确估算预期收益。基于周边国家普遍缺乏硬通货的现实和人民币的良好市场信誉,人民币在边境地区已成为事实上的结算货币和支付手段。在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于推动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贸关系发展,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五城市正式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业务。人民币境外试点结算表明中国的贸易伙伴逐渐认可了人民币的地位和稳定性,是人民币在国际化道路上迈出的又一步。
2.逐步建立人民币债券海外发行市场,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在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的条件下,离岸金融业务是人民币走向国际的重要通道,离岸金融中心则是人民币转换为国际货币的重要载体。人民币要想成为国际强势货币,培育人民币债券海外发行市场十分关键,由此先香港再海外的策略应运而生。中国首次在香港面向海外投资者发行人民币国债,为海外投资机构提供了一个颇具吸引
力的人民币投资渠道。尽管初始数额不大,但此举对人民币国际化来说是一个重大进展。作为国际化的众多举措之一,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显示出中国政府准备进一步采取行动,推动建立人民币海外债券市场,逐步摆脱对美元的过度依赖。虽然目前以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的企业屈指可数,在香港发行的国债规模也相当有限,但作为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两个车轮一一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的推行和人民币国债市场的建立必将继续进行下去。
(三)远期目标:推动IMF的改革,拓展SDR的作用,创建超主权货币。
我们既要脚踏实地,又要着眼未来。国际金融危机,不但促使我们对现行的国际金融体系进行深刻反思,更为我们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了契机。
1.现实选择:扩大SDR的作用,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现实条件下国际社会应考虑充分拓展特别提款权(SDR)的作用。早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缺陷暴露之初,IMF就于1969年创设了SDR,以缓解主权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风险。遗憾的是由于分配机制和使用范围上的限制,SDR的作用至今没有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由于SDR具备超主权储备货币的特征和潜力,因此它的存在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了可能。现阶段应着力推动SDR的分配改革,尽快落实1997年I MF第四次章程修订及相应的SDR分配决议,使1981年后加入的成员国也能享受到SDR的好处,在此基础上考虑进一步扩大SDR的发行。由于IME大失血,急需注资以扩大其“新借款安排”机制,而中国则利用手中流动性充裕的王牌,以购买I MF债券为筹码成功地赢得SDR第二次增发配股90{L美元。虽然该数额对于中国巨额外汇储备而言是九牛之一毛,但中国显然不会就此停步。为了能恰当地反映中国在世界财经和经济领域的地位和实力,中国需要在I ME有足够发言权和代表权。在其它国家缺少硬通货的形势下,中国购买其他国家手中的SDR,进一步提升在I ME的话语权都在情理之中。铁板一块的既得利益集团迫于严峻的金融形势,在2o国峰会上承诺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提高到至少5%以上。正如I MF总裁卡恩所言:现在正是调整I MF成员国投票权比例的时机。中国能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并已经准备好承担更多的责任。
2.因地制宜:加强亚洲货币合作,完善亚洲外汇储备基金库。当金融危机影响一国币值稳定之时,区域性的货币组织往往比全球性的货币机构的反应更迅捷有效。受欧元鼓舞,亚洲国家的专家学者们纷纷借鉴其实践经验,不断探索创建
“亚元”的可行性。
但现实操作中,建立亚洲超主权货币面临着巨大“阻力” 。无论在经济上如何可行, “亚元”或“亚洲货币基金组织”都无法回避国内外政治因素的影响。区域一体化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政府间主义,基于讨价还价基础上的利益交换。且不说亚洲国家社会制度不同,文化传统迥异,单就其错综复杂的地区政治形势而言,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曰元虽身为老牌强势货币,但日本政治难以服众;韩元尽管后来居上,但总体实力太弱;人民币升势强劲,却孤掌难鸣。拥有全球印钞机的美国显然不愿意亚洲也出现个印钞机,对创建“亚元”的动议时刻保持高压态势。受制于复杂的国际政治形势和参差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多年来亚洲版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迟迟不能建立。面对金融危机,为确保成员国央行拥有足够资金以抵御其本币可能遭遇的投机性攻击,在中日韩的鼎立支持下,亚洲终于成立了外汇储备基金库。新成立的基金实际运行之后,动用资金为发生货币危机的成员国进行贷款援助将水到渠成。虽然该基金数额并不巨大,但为中国巨额外汇储备提供了一个泄洪渠。中国应加强与日韩合作,逐步完善亚洲外汇储备基金库。
3.终极目的:为创建全球性超主权货币而努力。
国际储备货币持有国的货币政策受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货币政策影响,而储备货币发行国往往首要考虑的是其国内的经济需要而非国际经济形势,创建超主权货币无疑是克服这一难题的最佳解决方案。它既能摆脱国内经济束缚,又能有效调控国际流动性。尽管如此,创建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仍困难重重。首当其冲的就是以英美为首的既得利益集团的激烈反对与阻挠,不管是SDR拓展方案还是另起炉灶创造,用来替代美元帝国、欧元帝国都是绝对不可接受的。拜金融危机所赐,改革呼声日渐高涨。中国作为重大利益攸关国,责无旁贷地成为变革的旗手。为确保美元资产安全,中国一反低调内敛的传统,不断通过政府高层释放强烈信号,并联合俄、印、巴三国,高调提出创建超主权货币动议。在与美国就美元信用危机问题对话协商效果不尽如人意的时候,超主权货币动议是一着“ 敲山震虎”的好棋。要想保住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美国就必须拿出负责任的精神和有效措施阻止美元地位滑落,而这也正是中国的美元资产安全的保证。中国所彰显的努力和决心必将有力地触动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平衡和兼顾货币政策对
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的影响,切实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定。
中国货币攻防战略之前瞻
尽管戴相龙直言,loK后将形成美元、欧元、人民币及其他货币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欧元之父蒙代尔也大胆建言:让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将英镑从中剔除。但考虑到中国现行金融体系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不够健全,监管机制也不够完善,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其国际化进程也将不可避免地面对“特里芬难题” 。我们不会重蹈美元覆辙,人民币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替代美元。人民币的国际化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发展方向,服务于促进国际储备货币的多元化直至超主权化这个总体目标。
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美元难以受到国际社会的有效监管,黄金无法为世界提供足够流动性等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国际社会应致力于健全国际储备货币发行调控机制,保持主要储备货币汇率相对稳定,促进国际货币体系朝多元化、合理化方向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对外货币攻防战的成败既取决于自身经济实力的强弱,又取决于与其他国家利益博弈的结果。如果说,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危机四伏的此岸,未来的“一超多强”乃至“超主权”的货币金融体系是一次伟大变革的“彼岸” ,那么中国的对外货币政策将是这一制度性变革的桥梁。由“此岸”到“彼岸”的变革,将会改变当前的世界经济秩序,改变我们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全部认识。货币与经济
美国次贷问题引爆的国际金融危机如水银泻地般蔓延开来,西方金融大厦将倾,各国纷纷出台措施拯救本国岌岌可危的银行、保险、证券业,流动性紧缺成为世界并发症。掌握世界印钞机的美国开足马力超额发行美元,引发的信用危机直接导致中国的美元资产贬值缩水。中国如何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更好地维护本国利益,成为业界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
分析梳理我国应对美元信用危机一系列动作(从货币互换协议到超主权货币动议再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不难发现在对外货币金融领域的政策主线就是:以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培育人民币债券海外发行市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为方向;以调整对外资产结构,优化外汇储备配置,增加货币互换协议为途径;以拓展SDR职能,建设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创建超主权货币为手段,分散外汇储备风险,确保美元资产的安全。
一、概念的厘清
货币互换、货币国际化、超主权货币这三个货币金融学领域的重要概念,彼此相互联系,呈逐级递进关系。通常两国之间为规避汇率风险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随着一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货币互换协议的增加又为该国货币走向世界,成为国际储备货币铺平了道路。而在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内部,各大主权货币博弈的结果必将催生出超主权货币。
1.货币互换货币互换是指交易双方按固定汇率,在期初交换等值的不同货币本金,在期末再换回各自本金并支付相应利息的市场交易行为。两国央行间达成货币互换协议后,在紧急情况下一方可将约定数量的本国货币抵押给对方,以获得对方借出的其本国货币或其他国际储备货币,从而使本国短期外汇储备大幅增加,以增强抵御金融动荡的实力。货币互换是一项常用的保值工具,主要用来规避中长期汇率风险,控制进出口贸易成本。在双边贸易中,一国央行通过货币互换得到他国货币并注入本国金融体系,从而使得本国企业可以借到他国货币,用于支付从他国进口的商品,而对方出口企业收到本币计值的货款,可有效规避汇
率风险。
2.货币国际化在信用纸币制度下,超越发行国的国界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在国际间发挥一般货币职能的国别货币就是国际货币。货币国际化就是一国货币走向国际货币的过程。据此定义,时下热议的人民币国际化就是人民币充分发挥计价单位、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藏等国际货币功能,并获得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和接受的过程。一国货币的国际地位与该国的经济实力密切相关,其货币国际化进程是该国经济实力增强的必然结果。
3.超主权货币超主权货币是“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它不仅能克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几率,更能增强国际社会应变能力,使全球流动性的创造和调控成为可能,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尽管超主权货币目前仍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话题(争论的焦点不在于这个概念在理论上存在问题,而在于在实践中阻力有多大。由于它牵扯到诸多利益纠葛,该主张虽由来以久,至今仍无实质进展),但它为我们指明了一个前进的方向。
二、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的对外货币攻防战略
金融危机下,面临世纪大考的中国政府权衡各项举措的利弊得失,果断地出台了系列对外货币政策,打出了一套金融组合拳,这一战略部署分三步走。
(一)近期目标:优化对外资产结构,增加货币互换协议,确保美元资产安全。
中国创纪录的23991.s2{Z美元的外汇储备所面临的风险已是有目共睹。优化对外资产结构,建设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N/~I]货币互换协议,降低美元汇率波动风险已经成为共识。目前我们应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平稳地完成这种转变,让副作用最小。
1.优化国际储备结构配置,分散美元汇率风险。
金融危机的蔓延迫使美国联邦政府使用巨额财政赤字来拯救美国经济,美元泛滥导致中国外汇储备价值大幅“缩水” (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居
多)。分散美元汇率风险,确保对外资产安全成为政界、学界关注的焦点话题。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国际储备包括:外汇储备、黄金储备、SDR(特别提款权头寸)和在IMF中的储备头寸等四大类。其中的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存、长短期政府债券的形式所持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随时可用的债权。外汇储备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为:现汇和对外证券投资。由于外汇储备承担着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维护国际信誉,提高融资能力;增强综合国力,抵抗金融风险等重任,所以在使用上我们应慎之又慎。从发达国家外汇储备使用情况来看,发达的经济大国一般都将外汇储备转换为黄金存储。I MF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9年1月,官方黄金储备占各国外汇储备的比例分别是:美国为77.4%,法国为7O.6‰ 德国为69.2‰ 中国大陆仅为1.97o。虽然我国黄金储备已达到1054吨,在全球排名第五,但其占外汇储备的I:U~J却远远低于其他国家的水平。鉴于此,我们应积极调整对外资产结构,继续增加黄金储备等国际硬通货。在这个问题上,俄罗斯的经验尤可借鉴:一是大量购买黄金,提高黄金在储备中的比重(已增至10%) ;二是大幅度提高非美元在储备中的比例;三是提前偿还外债;四是用于投资高科技行业。欧美发达国家的实践也表明,用外汇储备进行多元化投资是一个趋势,因此优化外汇储备配置,增加对外直接投资比重,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向外汇管理部门购汇用于海外资产并购,同时提高对外证券投资的效益,建设安全化、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
2.增加货币互换协议伙伴,建设人民币结算的外部网络。货币互换尽管是双边的,但双边数量的增加,就会渐渐形成多边网络。通过货币互换,逐步搭建起亚洲以至全球的人民币外部网络不失为一种战略选择 纵观历年来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我们不难发现,其经历了一个谨慎试水,从被动到主动,从小额到大单,由近及远,从急到缓的过程。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过后,亚洲国家加快了在金融领域的合作步伐。2000年5月东盟1 0国和中日韩3国通过了“清迈倡议”,决定建立区域性货币互换网络, 以维护亚洲金融市场的稳定。迄今为止,中国央行先后与泰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阿根廷7国央行以及香港金管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并继续积极回应其他国家需求,就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与其进行磋商。作为向外部输出流动性的一个方式,
货币互换其实有着非常丰富的利益考量和手段变化。表面上看它是一种央行间对等的货币拆借,但事买上多为外国央行借入人民币用于与中方的贸易结算、储备之用,而中国央行持有的外币更多的是一种质押性质,因而事实上是扩大了人民币的流通范围。这对将人民币打造为全球强势货币,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具有重要意义。大力推进双边货币互换不但是增强地区流动性互助能力的“法宝” ,更是分散中国外汇储备的风险的“利器” 。这些金额不等,用途不一的货币互换协议共同构成中国对外货币战略的“防护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