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组合资金管理公式期货期权
❶ 举例阐述期货+期权投资组合在管理价格风险中的作用。
期货期权可以在交易所风险管理体系中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拆分与对冲期货风险、2期货风险预警、3期货风险衡量等三个方面。
1、以纽约商品交易所期铜期货的看涨期权与看跌期权交易为例,仅一天的28个不同执行价格的看涨期权合约与看跌期权合约就将期货风险拆分为58段风险区域。将不同的期货期权合约以及基础期货合约进行组合,还可以得到数百种的风险收益方案。这样一来,绝大多数市场投机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与需求选择一小段风险区域,而不再被迫面对整体的价格风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期货市场的风险。
2、
国际市场经验表明,当期货期权市场整体上预期期货价格有较大波动时,看涨期权价格与看跌期权价格往往迅速上涨,因此可以从看涨平值期权(虚实度为50%左右)与看跌平值期权(虚实度为-50%左右)的隐含波动率水平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期货价格变化的幅度。当期货期权市场整体上预期期货未来价格上扬(下跌)时,看涨期权价格与看跌期权价格往往都会上涨(下跌),从而导致期权价格隐含波动率会远高于(低于)历史期货波动率,当期货期权市场整体上预期期货未来价格上扬(下跌)时,看涨期权的隐含波动率也往往会高于(低于)看跌期权的隐含波动率。由于看涨期权与看跌期权交易大多集中靠近平值的需值价位上,也就是集中在Delta值为±25%的期权合约上,因此我们更多地关注Delta值为25%的看涨期权的隐含波动率与Delta值为-25%的看跌期权的隐含波动率的关系。看涨期权与看跌期权的交易量之比接近于1。但是当期货期权市场整体上预期期货未来价格上扬时,投资者更倾向于购买看涨期权,从而导致看涨期权的交易量远大于看跌期权的交易量;同理,但是当期货期权市场整体上预期期货未来价格下跌时,投资者更倾向于购买看跌期权,从而导致看跌期权的交易量远大于看涨期权的交易量。
3
在目前衍生品市场中,最成熟的衡量投资组合风险值的系统是SPAN(Standard Portfolio Analysis of
Risk),其核心理念就是VaR。目前世界上已经有近50家交易所、结算所与金融机构采用了SPAN。上海期货交易所为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于2004年3月17日在美国博卡拉(Boca
Raton)举行的期货业协会年会上也正式签署协议引进了SPAN。基于隐含波动率的诸多优点,SPAN一般选取隐含波动率作为其核心参数。
由此可见,是否具有期货期权交易对于期货VaR风险管理体系的性能而言是及其重要的。
此外,隐含波动率对于实行涨跌停板限制制度的交易所确定具体的风险管理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交易所期货交易采用价格涨跌停板制度,当发生单边市场时价格涨跌停板延缓了风险暴露,即给市场投资者交易理念回复理性提供了时间与空间,也为化解期货市场风险赢得了时间与空间。但由于最终的市场均衡价格仍然无从获得,这令我们无法评估未来当市场价格最终达到均衡时的市场风险。特别是当出现单边连续涨跌停板后,我们难以作出是否强行平仓的后续决策。即使不采用强行平仓方案而是采用变动涨跌停板方案,也难以确定最优的涨跌停板幅度与保证金水平。如果我们有期货期权交易,则可以参考期货期权价格来判断整体市场对未来期货价格波动的估计,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的风险管理措施。
❷ 一道 期货投资分析 期权计算题,求详细过程。
答案是a,你可以看看我在其他回答的答案,里面有专门这道题的过程和答案,点我的名字,在里面查一道关于期权定价的问题就可以找到了
❸ 期权的平价公式如何推导
期权平价公式:C+Ke^(-rT)=P+S。
假设标的证券在期权存续期间没有收益,认购-认沽期权平价关系即:认购期权价格与行权价的现值之和等于认沽期权的价格加上标的证券现价(c+PV(X)=p+S)。认购期权价格C与行权价K的现值之和等于认沽期权的价格P加上标的证券现价S=Ke^(-rT):K乘以e的-rT次方,也就是K的现值。e的-rT次方是连续复利的折现系数。也可用exp(-rT)表示贴现因子。
根据无套利原则推导:构造两个投资组合。
1.看涨期权C,行权价K,距离到期时间T。现金账户Ke^(-rT),利率r,期权到期时恰好变成行权价K。
2.看跌期权P,行权价K,距离到期时间T。标的物股票,现价S。看到期时这两个投资组合的情况。
3.股价St大于K:投资组合1,行使看涨期权C,花掉现金账户K,买入标的物股票,股价为St。投资组合2,放弃行使看跌期权,持有股票,股价为St。
4.股价St小于K:投资组合1,放弃行使看涨期权,持有现金K。投资组合2,行使看跌期权,卖出标的物股票,得到现金K
5.股价等于K:两个期权都不行权,投资组合1现金K,投资组合2股票价格等于K。从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无论股价如何变化,到期时两个投资组合的价值一定相等,所以他们的现值也一定相等。根据无套利原则,两个价值相等的投资组合价格一定相等。所以我们可以得到C+Ke^(-rT)=P+S。换一种思路理解:C- P = S- Ke^(-rT)
(3)投资组合资金管理公式期货期权扩展阅读
结算类型
1.股票结算方式
在股票交易中,如果投资者希望买入一定数量的股票,其就必须立即支付全部费用才能获得股票,一旦买入股票后出现股票价格上涨,那么投资者也必须卖出股票才能获得价差利润。因此,其结算要求是:交易要立即以现金支付才能达成,而损益必须在交易结束后不再持有标的物时才能实现。在期权市场上,股票类结算方法与此非常类似。
股票类结算方法的基本要求是:期权费必须立即以现金支付,并且只要不对冲部位,就无法实现盈亏。这种结算方法主要用在股票期权和股票指数期权交易中,期权合约的结算与标的资产的结算程序大致相同。
2.期货类结算方法
期货类结算方法与期货市场的结算方法十分相似,也采用每日结算制度。期货市场通常采用这样的结算方式。
不过,由于采用期货类结算方法的风险较大,因此许多交易所只是在期货期权交易中采用了期货类结算方法,而在股票期权和股指期权交易中仍采用股票类结算方法。这样,期权交易的结算程序可以因期权及其标的资产的结算程序相同而大大简化。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期权
❹ 期货与期权的区别
期货与期权的区别如下:
1.标的物方面:期货交易的标的物是标准的期货合约;而期权交易的标的物则是一种买卖的权利。期权的买方在买入权利后,便取得了选择权。在约定的期限内既可以行权买入或卖出标的资产,也可以放弃行使权利;当买方选择行权时,卖方必须履约。
2.投资者权利与义务方面:期货合同是双向合约,交易双方都要承担期货合约到期交割的义务。如果不愿实际交割,则必须在有效期内对冲。而期权是单向合约,期权的买方在支付权利金后即取得履行或不履行买卖期权合约的权利,不必承担义务。
3.履约保证方面:在期货交易中,期货合约的买卖双方都要交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在期权交易中,买方最大的风险限于已经支付的权利金,故不需要支付履约保证金。而卖方面临较大风险,因而必须缴纳保证金作为履约担保。
4.盈亏的特点方面:期货的交易是线性的盈亏状态,交易双方则都面临着无限的盈利和无止境的亏损。期权交易是非线性盈亏状态,买方的收益随市场价格的波动而波动,其最大亏损只限于购买期权的权利金;卖方的亏损随着市场价格的波动而波动,最大收益(即买方的最大损失)是权利金。
5.作用与效果方面:期货的套期保值不是对期货而是对期货合约的标的金融工具的实物(现货)进行保值,由于期货和现货价格的运动方向会最终趋同,故套期保值能收到保护现货价格和边际利润的效果。期权也能套期保值,对买方来说,即使放弃履约,也只损失保险费,对其购买资金保了值;对卖方来说,要么按原价出售商品,要么得到保险费也同样保了值。
(4)投资组合资金管理公式期货期权扩展阅读:
期货(Futures):与现货完全不同,现货是实实在在可以交易的货(商品),期货主要不是货,而是以某种大众产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为标的标准化可交易合约。因此,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期权:是指一种合约,该合约赋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该日之前的任何时间以固定价格购进或售出一种资产的权利。它是在期货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金融工具。
参考资料:网络-期货网络-期权
❺ 有关于货币金融学中的期货期权衍生金融工具的知识
问题1:国债期货的多头相当于利率的空头,利率上升的时候国债期货会发生损失。因为只要求规避下一年的利率风险,可以买入一年期远期利率协议,合约金额应该为2500万美元,合约利率为6%。这样如果利率上升,国债期货的损失会被远期利率协议的多头收入弥补,当然如果利率下跌,国债期货的收益也必需弥补远期利率协议的损失。
问题2:卖出利率期货,执行利率8%,即可将利率锁定在8%。
问题3:3个月后需要向德国公司支付1000万欧元,那么如果欧元升值的话会让你的公司产生亏损,可以选择买入欧元期货的方式对冲这一风险。需要买入的合约数量为1000万/12.5万=80手。
❻ 期货定价和期权定价的公式比较
教科书上多了去了
❼ 期货期权题目,需要详细计算过程。
Put option: 5.302
Delta: -0.373
没啥好详细计算的啊,,就带进BS Put Option的公式慢慢算啊
P(S,t)=N(-d2)Ke^-r(T-t)-N(-d1)*S
K=150
S=153
r=0.0512
N(.) 查正态分布表
Delta=dV/dS
❽ 期货及期权投资实务的计算,求具体过程。
直接用BS公式:P=2.3759
❾ 关于期货期权的问题
1,金融衍生工具由于其本身特征,往往难以准确估计未来金额,故在会计报表中披露也有一定困难。由于以上原因,金融衍生工具不能在该财务报表中得以反映,只能作为表外业务,在表外作附往说明.
2,订约双方不交换本金,本金只是作为计算基数。
3,利率掉期(Interest Rate Swap)
所谓利率掉期,是藉利息支付方式的改变,而改变债权或债务的结构,双方签订契约后,按照契约规定,互相交换付息的方式,如以浮动利率交换固定利率,或是将某种浮动利率交换为另一种浮动利率。订约双方不交换本金,本金只是作为计算基数。
用途:
(一)规避利率风险:让使用者对已有的债务, 有机会利用利率掉期交易进行重新组合,例如预期利率下跌时,可将固定利率形态的债务,换成浮动利率,当利率下降时,债务成本降低。若预期利率上涨时,则反向操作,从而规避利率风险。
(二)增加资产收益:利率掉期交易并不仅局限于负债方面利息支出的交换,同样的,在资产方面也可有所运用。一般资产持有者可以在预期利率下跌时,转换资产为固定利率形态,或在预期利率上涨时,转换其资产为浮动利率形态。
(三)灵活资产负债管理:当欲改变资产或负债类型组合,以配合投资组合管理或对利率未来动向进行锁定时,可以利用利率掉期交易调整,而无须卖出资产或偿还债务。浮动利率资产可以与浮动利率负债相配合,固定利率资产可以与固定利率负债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