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做期货失败的原因分析
『壹』 为什么期货散户大多数都是亏钱的
期货市场是二八定律,多数亏钱少数盈利。散户专业知识有限,获取信息滞后,没有严格的交易策略和良好的心态,各方面因素导致亏损,跟专业投资者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贰』 为什么90%以上的散户做期货是以暴仓告终
大部分散户没有自己的交易系统,做单持仓不能及时止盈止损,所以最后爆仓的很多。
『叁』 散户投资期货为什么都是亏损
1. 盲目进场。凭感觉做美原油交易。这个是头等大忌。在资本市场不能打没有把握的帐,至少进场的时候你的概率要到50%以上。不然的话你这比美原油交易就是在赌。 2. 盲目自信。一般投资者在做美原油交易。交易了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美原油的涨跌规律。自以为天下无敌。已经把美原油交易当做是ATM取款机。更是到处吹嘘。导致自己的心态膨胀。 3. 市场咨询掌握不及时。 4. 没有风控底线。这类型的投资者经常就是爆赚爆亏,大起大落。归根到底就是没有风控底线。也就是熟称的‘扛单’通过自己大资金以为能够把这个亏损抗住。扭亏为赢。有这种想法的投资者都是尝过‘扛单’甜头的。这类型的投资者往往可能就栽一次跟头就足以让他伤筋动骨。甚至元气大伤。 5. 没有仓位管理。
『肆』 炒期货为什么散户易亏,机构易赚
现金,内幕,技术,交易所的佣金返还政策,散户哪个有优势?
打个股票上的简单例子,机构钱多,需要跟踪的市场上的其他大笔交易就变少了,忽然冒出来一大笔交易,他马上就知道是自己的,还是其他机构或者只是某个大户,进而采取相应对策。而散户呢,资金少,成交量小,他面对市场上的未知就多。
『伍』 为什么散户在股市中总是亏损
实验一
选择:第一,75%的机会得到1000美元,但有25%的机会什么都得不到;第二,确定得到700美元。虽然一再向参加实验者解释,从概率上来说,第一选择能得到750美元,可结果还是有80%的人选择了第二选择。大多数人宁愿少些,也要确定的利润。
实验二
选择:第一,75%的机会付出1000美元,但有25%的机会什么都不付;第二,确定付出700美元。结果是75%的选择了第一选择。他们为了搏25%什么都不付的机会,从数字上讲多失去了50美元。
问问你自己,如果你是参加实验的一员,你会做什么样的选择?
股票是概率的游戏,无论什么样的买卖决定,都没有100%正确或不正确的划分。人性中讨厌风险的天性便在其中扮演角色。
我们看到股民好获小利,买进的股票升了一点,便迫不及待地脱手。这只股票或许有75%继续上升的机会,但为了避免25%什么都得不到的可能性,股民宁可少赚些。结果是可能有5000元利润的机会,你只得到500元。任何炒过股的读者都明白,要用较出场价更高的价位重新入场是多么困难。股价一天比一天高,你只能做旁观者。而一旦买进的股票跌了,股民便死皮赖脸不肯止损,想像出各种各样的理由说服自己下跌只是暂时的。其真正的原因只不过为了搏那25%可能全身而退的机会!结果是小亏慢慢积累成大亏。每次我看到中文中“套牢”、“割肉”等英文所没有的词汇,都要拍案叫绝。发明这些名词的人真应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些词语对那些不肯止损的股民的描绘实在太形象了。
假如说股票的运动只有上、下两种途径,所以每次买股的赢亏机会原来各是均等的50%的话,对于一般股民来说,由于人性好小便宜、吃不得小亏的心理,使得在股市中赢时赚小钱,亏时亏大钱,它就成了输赢机会不是均等的游戏。股市没有击败你,你自己击败了自己。
炒股失败的原因二:人的发财心太急。
我读过很多炒家的传记,在他们成为“家”之前,往往都有破产的记录。比如本世纪初的炒家杰西.利弗莫尔(著有《股票作手回忆录》),他便有三次的破产记录。导致他们破产的心理因素通常只有一个:太急着发财!行动上就是注下的太大。
『陆』 为什么炒期货大户很容易赚钱而小散户却通常亏钱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钱越多越容易赚呢
假如你有1000W,涨停板就有100W,再后1100W,涨停板有110W。
散户钱少,涨的慢,一个涨停才10%
『柒』 散户做期货为什么亏钱 散户做期货不可能赚钱
做期货还是去正规场所的好,国内只有一家。
上海期货交易所。其他的都是骗局。
做期货赚钱不容易的,需要想的地方太多,分析各种信息。
『捌』 期货:炒期货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不止损,错了死扛。
『玖』 之败:一位老期货谈如何走出期货交易的困境
在我入市一段时间后,我的资金开始缩水,屡战屡败的交易状态,让我尝试到了期货那种不可琢磨的性格。市场似乎总是在和我作对,我感到很迷茫。在一次闲谈中,我问一位在公司成立时就开始工作的盘房工作人员(即交易风控人员,以前是人工下单,经编注):“你见过有人拿着赢利走出这个市场吗?”她说:“早年做国债时有一个老头曾经把资金翻过数倍后离开了公司,在之后就没有人能拿着赢利走出公司,公司中每年都会走掉一批老客户,又会补充进一批新人,而且周期通常是一年,多少年来不断的重复这个定律。”这些话让我更加迷茫,回头看看公司里的这些客户,有谁不是抱着“我是最优秀的”心态在重复屡战屡败这个现实,而我呢,也和他们一样。难道我的命运注定是要被淘汰出局吗?为什么?难道自己以前途为代价追求的就是这样一个结果吗?难道自己选择错了吗?难道市场并不存在一种解决方案或者存在这样一种方案却不是自己的能力所及的吗?不,我坚信市场存在一种解决方案,那么我们这些自以为很聪明,很优秀,是“人中之人”的“可怜虫”究竟错在那里呢?每个人看起来都是那样聪明,可为什么在市场面前如此的不堪一击,为什么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在期市中必胜,而结果都是被踢出市场呢,我无法找到答案,但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会找到的。
经过几年的苦苦追逐,随着一套长线交易系统的建立,无论思路还是交易手段都已经有了质的飞跃,所有的失败感都一扫而光,再回头去解答当初的疑问,一切问题都是如此的清晰。(建立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是走向投机成功的必由之路,经编注)
期市中亏损的方式多种多样,绝大多数散户的共同特点是资金进一退三,最终被扫地出门(当然不包括经纪,他们的特点是经常一笔交易就将资金打光了,对待别人的资金极不负责任,希望我这么说不会伤害那些还有良知的经纪),而这些现象的背后原因是缺乏对市场的正确认识。一套正确交易理念和交易策略的建立是基于两个基础,一为对市场的正确认识,其二是对人性特征的正确认识,这两个基本条件中任意一点有问题,交易都无法成功(我指的是持续而稳定的获利)。以我自己的经历来看,是先有对市场的正确认识才会过过渡到对人性特征的正确认识,交易系统正是建立于这两个基础之上。遗憾的是我所接触到的所有人包括那个时候的自己仅仅停留在最初级的阶段,根本就谈不上对市场的正确理解,失败也就成为必然,根据这个市场的定律,绝大多数人注定无法真正认识到这两点,也注定会被淘汰出局,真的是很残酷的。
我们对期市的理解的过程,和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人生的理解过程很相似。我清楚的记得:我在上三年级时我觉得我已经长大了,我已经明白了大人们的世界不过如此;18岁时我已经认为我是一个大人了,而当我从学校出来之后我却发现我对社会是如此的无知,在社会中是如此的无助,我才明白我在社会这所大学中才刚上一年级,15岁时觉的14岁时的自己很幼稚,18岁时又觉的15岁时的自己很幼稚,现在的自己很“成熟”...........。这样的想法重复了一年又一年,直到发现了自己的无知。今天只是昨天的明天,也同样是明天的昨天,自己没有变,只是自己的心在自以为是而已,我想这样的感觉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我们的目光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只能理解我们所经历过的。
期市又何尝不是如此,每个人从进入期市开始就如同开始了自己的人生之路,每一个人都处在不同的年龄段中,但与人生不同的是绝大部分人都中途夭折了,只有少数人最终迈向了辉煌。
而放眼身边的散户,与许多文章所说的散户不善止损相反,身边的同志们大多可以坚持严格止损,尽管止损的方式和依据各不相同,但在止损上都没有什么问题,都明白止损的重要,尤其是一些老期友。
可是大多数散户所犯的错误恰恰不在于此,最典型的一种错误是依据基本面、持仓和成交量、持仓排行或害人不浅的技术指标,甚至所谓的盘感等等各种方式对行情进行主观判断,却忽略掉最重要的价格,并将此作为进出场的依据,整个操作过程自我感觉良好,实际上漏洞百出,连基本的顺势交易都做不好,经常迷失在行情之中。最可悲的是谁都明白顺势的重要,只是实际操作时做不到或忘掉了(在此轮大豆行情中,我就看到许多有过出色言论的易发期友大建逆势头寸,可见言行不一也是一个极普遍的现象)。
而少数能够顺势的,却又因为资金管理不善或其他原因而最终导致亏损。其次没有完善的交易规则或有交易规则却不能严格遵守也是导致失败最普遍的一个原因。
归结起来,成功的交易过程是一个整体,“止损”、“长线”,“顺势”这些颠扑不破的真理不过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只不过是正确交易技术建立的基础而已,还是那句话,这些条件只是成功交易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只是做好了严格止损和资金管理而没有完整的技术只能保证你慢慢流血死亡,是无法带来成功的。这样说来,大多数散户失败的原因就很清晰了,缺乏对市场及自身的正确认识,缺乏完整、严密的交易规则和策略是多数散户必败的根本原因。
就我个人来说,我并不比谁聪明,也没有所谓的天赋,我想我与身边人不同的一点仅仅在于我严格遵守了被许多人认为是陈词滥调的交易戒条,而且区别仅此而已。
期货在我心中曾经是一个难解的心结,相信大家也同我一样,经历了多年执著的求索总算打开了这个结,真相是如此简单,追逐的过程却是如此艰难,每每看到论坛中曾经像我一样迷失在期市中的这些朋友就会有一种欲言又止的冲动,今天这篇文章就算是个小结吧,希望能对我的战友们一些启迪和鼓励。我应该承认的一点是我的思路仍然受制于我自身目光和经历的局限性,但你我都应坚信总有一天我们会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驾着自己的宝马车站在大海边迎着海风默默的回顾自己那艰难的奋斗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