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资平台 » 宋元时期货币文化分析

宋元时期货币文化分析

发布时间: 2021-07-04 04:24:24

1. 宋元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知识结构

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宰相的军权、行政权、财权、司法权全部被分割集中到皇帝手中;宋代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并立、先后完成封建化过程,元代回族开始产生,宋元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元代确立行省制度基本沿用至今,西藏正式归于中央管辖,对琉球(台湾)的管辖加强.
经济上: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农业取得重大发展,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南北作物得到更多交流,农业商品化加强;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移到南方;手工业上生产技术和规模进一步发展,有些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出现了一些手工业生产中心,民族特色鲜明;商品经济活跃,纸币出现;对外贸易频繁,设立有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元代出现了世界级的外贸港口.
思想上:是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在科技方面有突出发展,理学产生、宋词元曲繁荣、世俗文学出现,

2. 宋元时期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与隋唐文化相比,宋元文化的最主要特点是()
A.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使中国古代文化达到高度繁荣
C.影响且促进了欧亚等世界文明的发展
D.开始总结传统科技
答:应选B项,宋元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进一步繁荣的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发展,对发展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A、C的意思好像隋唐文化没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没有影响且促进欧亚等世界文明的发展,其实隋唐也是这样的。D的说法不对,总结传统科技是在明清时期。

3. 宋元时期的 政治 经济 文化 的结构

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
宋元时期(960—1368年)是中国封建社会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时期[1] 。宋朝(960年—1276年)建于五代末宋太祖赵匡胤发动兵变,夺后周帝位而改元自立。宋统一各藩镇后,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二帝发动宋代仅有的几轮北伐,宋代前中期疆域大致定型。此后宋朝一直采取重内轻外的消极防守策略,很少对北再兴干戈。建国之初,赵匡胤为避免重蹈唐后期藩镇割据和宦官频繁干政引发的悲剧,将军权归于中央,采取崇文抑武的国策,采取调将指挥制。这一国策影响所及深远:一方面宋朝少有廷臣豪强乱政,经济、科技发达,文化极为繁荣;另一方面,也导致北宋自初立之后武备积弱,频频不敌北方外患,对西夏、契丹用兵屡遭挫败。
宋元时期的文化:
1)学术思想
儒学在宋朝得到的空前的复兴,在佛、道思想的影响下,产生新的儒学思想—理学。包括“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朱熹和陆九渊。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认为:“理”和“气”是并存的,密不可分,但有先后之分。理是万物之源。“天理”与“人欲”是对立的两方,人欲是一切罪恶之根源,应当去人欲、存天理。经过二程与朱熹的发展,理学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南宋末年理宗时成为官方哲学。之后,陆九渊又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即理也”。
2)史学
最著名的史学著作当属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另一史学家袁枢又对《资治通鉴》进行全面的整理,写成《通鉴纪事本末》。朱熹也作了一部《通鉴纲目》。史学家郑樵写成《通志》,与唐杜佑《通典》、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合称“三通”。
3)文学
宋朝文学十足发达,秉诗、词、散文都有伟大成就。让宋朝散文走向兴盛并承接古文运动的大师是欧阳修。苏轼的文章洒脱自然,清新豪放之中又带些忧郁,陈师道、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和李膺号称“苏门六君子”。
又有“南宋四大家”,即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和尤褒,也堪与北宋三家相比。杨万里的诗歌清新活泼,以天然风景为主;范成大的诗歌关心民生,诗风清丽秀婉;陆游的诗以爱国著称,他的诗对偶工整,后人言“好对偶被放翁用尽”。

4. 如何认识宋元时期的经济文化

宋元时商品经济繁荣,于是逐渐兴起市民阶层,市民文化也随之兴起.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为我们展现了宋代繁华市井文化的场景.快速的都市生活节奏与情感节奏,决定了市民文化热情奔放、浅俗直白的倾向,而市民文化直接推动乐宋代诗、词、散文和元曲的繁荣发展.

由于宋元时期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市民生活很丰富,由此产生了很多市民文学,比如话本.而由于这一时期民族间战争频繁,民族交往也相当频繁,人们用以前的比如唐诗这种简短的文学形式已经不能充分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抒发自己的感情,因此产生了形式较为灵活,更能抒发情感的宋词.再比如,宋元时期,航海业高度发达,因此指南针得到广泛应用.民族融合得到进一步发展,使得文化既保留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又各有特色.可以说,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是文化繁荣的物质基础,而民族交往的进一步融合是促进因素,也是一种方式.

5. 宋元时期的文化与其经济有什么关系

宋元文化
灿烂的宋元文化,可见宋元文化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它上承隋唐、下启明清,以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又一个文化高峰。本课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向学生展现了我国古代的重大科技发明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

本课的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上述发明和造纸术的发明,统称为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1)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隋唐时期出现雕版印刷,但它毕竟费工费时,且不经济,印刷术的改进创新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北宋的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解决了上述问题,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并逐渐传至世界各地。(2)指南针的应用与传播。早在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就制成了“司南”;北宋时,随着人工造磁法的掌握,人们用磁针指南制成了指南针;也是在北宋,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成为一种准确可靠的导航仪器;南宋时,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至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重要的条件。(3)火药的应用和传播。它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末年开始应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广泛应用于战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4)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和传播,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的领先地位,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历史上每一次较大的政治动乱,伴随而来的是移民潮的兴起。西晋永嘉之乱,形成了第一次中原人口南迁高潮;唐末五代战乱,再次把大批北方人推向南方;北宋靖康之难及宋室南渡,掀起了更大规模的移民高潮。

湖南境内很早以来就是移民的落脚地之一,特别是隋唐几百年间,湖南经济得到较大程度的开发,湘中、湘北地区开始成为较为发达的经济区,北方移民往往就寓居在这样的地方。五代时有廖氏家族迁到湖南衡山,宋代“西北士大夫遭靖康之难,多挈家南寓武陵。”到宋末元初、元末明初、明末清初,每逢一朝代交替之际,流寓湖湘的士人、家族总是不绝如缕,促使湖湘地区的人口结构、教育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不断发生变化。

宋元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宋代商品经济发达盛于历代,行省制度始于元代,城市商业化已成定局;北宋前期,政治较为稳定,但却一直潜伏着“积贫积弱”的危机,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一方面国力不支,面对北方辽金等游牧民族政权的攻击束手无策。于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变革思潮迭起,先后有仁宗时的庆历新政,神宗时的王安石变法,企图挽救北宋王朝日益加深的危机,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宋徽宗时蔡京等奸臣乱政,政治黑暗,民不聊生。l126年(钦宗靖康二年),在强大的金军的攻击下,徽、钦二宗被俘,生存了100多年的北宋王朝终于在金军的铁蹄下覆亡。紧接着,康王赵构宣布即位,建立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

北方广大沦陷区的人民不堪金朝贵族的统治和民族压迫,纷纷举起了反抗大旗,有的被迫举家举族迁移,涌向南方,归于南宋。南宋之际,湖南地区相对北方来说,虽然破坏较小,但在溃兵、土匪的骚扰下,损失仍然惨重。突出表现在人口锐减,户数已由l102年(北宋崇宁元年)的l19万减少到l162年(南宋绍兴三十二年)的96万。李纲在绍兴(l131一l162)年间曾作诗记述湖南当时的情况:

“亿昔湖南全盛日,郡邑乡村尽充实。连年兵火人烟稀,田野荆榛气萧瑟……上户逃移下户死,人口凋零十无八。”

地广人稀的湖南地区正是北方移民的好去所。据史载,“靖康之难”迫使北方千百万人离开家园,南下寻求新的住所、新的生活,出现了“中原士民扶携南渡几千万人”的悲壮景象。这批人大多流寓在“有膏腴之田弥亘数千里,无人可耕”的荆湖、两浙等地。湖南的洞庭湖区、湘江中下游等平原、河谷地带,土地广袤肥沃,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因此这些地区更成为北方移民理想的移居地。像前引《夷坚志》载西北士大夫多携家南寓武陵就是证明。以潭州为中心的湘中地区,五代以来已完全奠定了其在湖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的地位,因此也吸引着大批北方移民,成为移民聚居区。

南宋初,湖南地区人口锐减,到l162年(绍兴三十二年)仅96万户,但60年后即1223年(南宋嘉定十六年)湖南的户数达到125万余户,是湖南在两宋文献记载中的最高数额。在这几十年中,湖南户数大幅度地增长,其中湖滨诸州如潭州增长最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除了由于政局趋于稳定,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使人口自然增殖外,北方人口大量迁入,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就宋代的社会历史条件看,劳动人口的增长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是因为宋初接唐末五代残破之余,南宋又接两宋之际大规模的战乱,局面依然是地旷人稀、亟待开发。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宋代垦田数,976年(太宗开宝九年)为295.232万顷60亩,1021年(真宗天禧五年)达到524.7584万顷。40多年间,垦田面积增长了近80%。与此同时,人口增长更快,1021年全国人户为867.7677万户,比976年的309.0504万户增长了180%。可见,垦田同户口是一样不断增长的,劳动人口的大幅度增长是推动垦田面积扩大的最根本因素。

湖南的情况也是如此。由于人口大量增加,促使荒田的开垦和生产的发展。据记载:宋真宗以前,湖南地区近水良田悉已开垦,而水力不及之处,则大多荒芜。后来官府提倡种植山田,农民从湖北买回粟米种植,“由是山田悉垦”。999年(咸平二年)李允则知潭州时,“湖湘之地,下田艺稻谷,高因水力不及,一委之榛莽”。允则果断废除“潭州三税”,即马氏楚国之地税,潘美之屋税、牛税,并作出规定,赋租“并纳粟米、杆草”,鼓励开垦山地种植粟米等旱类作物。自此,“湖南无荒田,粟米妙天下”。

南宋中原人口的到来,对湖南和以潭州为中心的湘中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两宋交替之际的潭州一带,十室九空,极目灰烬,“有屋无壁”,经济亟待恢复。人口的增长正好满足了这种需要。中原人口南迁对湖南和湘中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是稻、麦两作制的推广。麦原来以北方为主要栽培区,唐至北宋逐渐推广到江南,但真正发展起来则是在南宋。因为北方人口大量南下,带来了面食习惯,一时间对小麦的需求量迅速上升,价格上扬,刺激了湖南农村种麦的积极性。加上宋政府历来倡导南北粮食品种交叉种植以备荒灾之年,劝南方各州广种二麦,也加速了麦的推广。如 l172年(乾道七年),江西、湖南灾伤,百姓缺粮,朝廷诏令“逐路监司守臣劝谕人户广种二麦,以备水旱”。史载:“建炎(l127年)以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绍兴初,麦一斛至万二干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而细户输租,只有秋课,而种麦之利独归客户。于是竟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

中原人口南迁,劳动力增加,对促进当时湘中经济的发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当时就有有识之士指出这一点。绍兴五年,屯田郎中樊宾说,荆湖、江南与两浙有大批良田无人可耕,地有遗利,而中原南渡之人,人有余力。如果“使流寓失业之人,田荒闲不耕之田,则地无遗利,人无遗力,可以资中兴”。

6. 隋唐宋元时期的文化特点

唐诗宋词元曲。具体一点:

隋唐时期,是诗歌的巅峰时代,封建王朝发展的气象宏大,国运昌盛,而五言诗自汉末兴起,经过魏晋南北朝,形式日臻完善,题材不断拓宽,艺术手法翻新,终于在唐朝走到最成熟最完美的时期,形式上提出了律诗的所有格律要求,这个要求比起以往不宽不严,最符合美文的艺术规律。境界上兴象玲珑无可凑泊,内容则无所不包,格调雍容大度,辞藻华美上口。

到了晚唐,诗歌这种艺术形式就已限衰境,诗人们追求奇难险怪,虽然写的仍然是后世典范,但诗歌的各种表现手法,都给挖掘到此种程度,宋朝无以为继。宋朝士大夫富而有闲,朝廷给他们提供优裕的生活,使他们喜欢在歌酒女人间作词消遣。宋朝始终是个比较软弱的小朝廷,诗词都没有唐朝的雍容气度,但国家多事,士大夫多慷慨悲歌,尤其豪放词派,写出多少英雄气。

到了元朝,就没有文人士大夫的地位了。蒙古族统治者不重视读书人,他们从政无门,只好沉溺市井,行医唱戏,所以出来的都是戏剧家,作曲家。偏偏元朝吏治腐败,奸商欺诈,种种黑暗和不公,加上人们的故国之思,写得出多少戏剧故事,有很多又被后人重新改变整理,到了明清那样集大成的朝代,给翻成各种大部头小说名著。

7. 宋元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特点概述 急急急!!!

1、经济发展,为科技文化进步提供物质基础;

2、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社会环境;

3、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

4、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包括外来宗教),有利于我国科技文化的正常发展;

5、国家的相对统一和民族融合,加强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6、前代科技文化成就奠定的基础。

总之,各族人民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宋元时期科技文化领先于世界的根本原因。
参考资料:http://bbs.tl100.com/dispbbs.asp?boardid=43&id=17001

宋元时代的经济与社会文化生活
江南的繁荣
1.由占城(越南北部)引进早熟稻种,使江南稻米产量大增。宋代出现「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2.南宋时代,苏杭成为着名的鱼米之乡,更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誉
3.江南的织锦、丝织、瓷器等工艺品,驰名中外
商业兴盛
宋代
1.夜市出现
2.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完整呈现宋代汴京的繁荣景象
1.沿海城市设立「市舶司」,海关税收已是国库的重要财源
2.广州成为当时重要的通商港埠
元代
1.元代疆域辽阔,东西交通畅行无阻,来自欧亚各地的使国和商队络绎不绝。波斯和阿拉伯商多定居在大都、泉洲和中国西北地区。义大利人马可波罗曾留居中国,回国后口述游记,引起西方人的兴趣
2.泉洲是当时世界最大的贸易港埠,已有灯塔设施
纸币出现
1.世界最早的纸币:北宋初年,四川商人发行「交子」
2.南宋的纸币称为「会子」,交子与会子须定期兑换
3.元代的纸币「宝钞」可以自由流通,是通行全国的货币
社会生活
宋代社会较为平等开放,平民工作之馀可以听说书,逛夜市,看戏剧,通俗小说开始蓬勃发展。饮茶、赏花的风气盛行,茶馆成为人们交谊的场所

再建议你到这里去看看:
宋元经济情况http://post..com/f?kz=80945561

8. 宋元时期的文化

主词条: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儒学在宋朝得到的空前的复兴,在佛、道思想的影响下,产生新的儒学思想—理学。包括“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朱熹和陆九渊。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认为:“理”和“气”是并存的,密不可分,但有先后之分。理是万物之源。“天理”与“人欲”是对立的两方,人欲是一切罪恶之根源,应当去人欲、存天理。经过二程与朱熹的发展,理学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南宋末年理宗时成为官方哲学。之后,陆九渊又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即理也”。
理学在元朝还有一些变化,南宋时期即有调和程朱理学的朱熹与心学的陆九龄等两家学派的思想。到了元代,理学家大多舍弃两派其短而综汇所长,最后“合会朱陆”成为元代理学的重要特点。当代有名的理学家有黄震、许衡与刘因与调和朱陆学的吴澄、郑玉与赵偕。
由于元朝由蒙古人所统治,汉族士大夫基于异族统治的考量,在蒙元初期大多分成合作派与抵抗派。合作一派是华北儒者如耶律楚材、杨奂、郝经与许衡等人。他们主张与蒙古统治者和平共存,认为华、夷并非固定不变,如果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如果蒙古统治者有德行,也可以完全入主中原。 最著名的史学著作当属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另一史学家袁枢又对《资治通鉴》进行全面的整理,写成《通鉴纪事本末》。朱熹也作了一部《通鉴纲目》。史学家郑樵写成《通志》,与唐杜佑《通典》、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合称“三通”。
此外重要的史学著作还有廿四史中薛居正等奉旨编修的《旧五代史》和欧阳修私撰的《新五代史》。以及王溥私撰的《唐会要》和《五代会要》。著名的地方志有《太平寰宇记》、范成大《吴郡志》、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周密《武林旧事》等。由于金石学和考古学快速兴起,也有一些相关史书诞生,如欧阳修的《集古录》、吕大临《考古图》、赵明诚《金石录》等”。
此外宋代编修不少与史学相关的类书,著名的“宋四大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太平广记》。
元朝文学以元曲与小说为主,对于史学研究也十分兴盛。相对的元朝的诗词成就较少,内容比较贫乏。 宋朝文学十足发达,秉诗、词、散文都有伟大成就。让宋朝散文走向兴盛并承接古文运动的大师是欧阳修。苏轼的文章洒脱自然,清新豪放之中又带些忧郁,陈师道、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和李膺号称“苏门六君子”。
又有“南宋四大家”,即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和尤褒,也堪与北宋三家相比。杨万里的诗歌清新活泼,以天然风景为主;范成大的诗歌关心民生,诗风清丽秀婉;陆游的诗以爱国著称,他的诗对偶工整,后人言“好对偶被放翁用尽”。
词是曲子词的简称,也称长短句。根据《全宋词》的记录,宋朝词人达到一千三百卅家,作品及残篇总计达到两万零四百多首。词是宋朝文学的标志性体裁。晏殊富于花间派之风格。柳永在宋词发展史上具有转折性的作用。苏轼又立豪放派。周邦彦是格律派的始祖,其后的女词人李清照也属此列。
此外,宋代“说话”(评书)非常流行,说话的内容就是话本。最著名的话本有《三国志平话》、《新编五代史平话》、《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大宋宣和遗事》等;一些明清白话小说也是根据宋朝的话本改编。

9. 宋元时期货币简介

宋朝的纸币名称是交子。交子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最早出现于四川地区,发行于北宋前期(1023年)的成都。最初的交子实际上是一种存款凭证。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为不便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金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数额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纸卷上,再交还存款人,并收取一定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

元朝纸币名称是中统元宝交钞。“中统元宝交钞”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由官方正式印刷发行的纸币实物(宋代纸币至今无实物)。刻版印制时间为元代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的忽必烈时代。这种纸币已与现代的钞票别无二致。“中统元宝交钞”为树皮纸印造,钞纸长16.4厘米,宽9.4厘米,正面上下方及背面上方均盖有红色官印。

交子,是发行于北宋于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的货币,曾作为官方法定的货币流通,称作“官交子”,在四川境内流通近80年。交子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

10. 古钱币与民俗文化有什么关系 宋元时期流行的活动

宋元时期流行的打马博戏
打马格是宋代在文人雅士之中流行的一种游戏。宋代的女词人李清照,对打马格游戏非常喜欢而且颇有研究,她撰写了《打马图经》,称赞“实博弈之上流,乃闺中之雅戏”,我们可以从她的诗词中,看到她对这个游戏非常钟爱。打马格游戏到现在已经失传了,但是流传下来的打马格钱,却非常精美,今天观赏这些被称为“将马钱”的博戏棋子,重现了古代名将跃马疆场的英姿,仿佛把我们带回了人声鼎沸、战马嘶鸣、硝烟弥漫的战场……

战国名将“秦将白起”,跃马横枪,威风凛凛,破敌七十余城屡建战功;“吴将孙武”,西敌强楚,北胁齐晋,著《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兵家所祖;“赵将廉颇”,策马领兵,攻城拔寨,为报国老当益壮,将相和千古流芳;“汉将韩信”,少有大志,智慧过人,为汉室基业立下汗马功劳;三国名将“蜀诸葛亮”,羽扇纶巾,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蜀将马超”,冲锋陷阵,勇冠三军;还有“蜀将关羽”、“将军黄忠”,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忠臣猛将,一幕幕壮怀激烈的鏖战场面……“唐将尉迟”,乃初唐良将尉迟敬德,辅佐太宗,功勋卓著,被后人敬为守卫门神。

“明将徐达”,是迄今发现的“将马钱”中时代最晚的一位将军,随明太祖朱元璋征战四方,是明朝的开国功臣。“将马钱”还包括名将所骑坐骑,战马与其主人一起驰骋沙场,其功勋同样为后人称道。如“赵骑特勒”“魏骑骥足”、“吴骑渥洼”、“齐骑青驹”等等,可以看到骏马或伫立,或行走,或踏越,或飞驰,仿佛听到它们或浅吟,或长鸣,或狂啸。可以认为是一幅名将百骏图。这里有伴随周穆王巡游天下的八匹骏马“骅骝、绿耳、赤骥、白义、渠黄、俞仑、盗骊、山子”;那边是跟从秦始皇南征北战的号称“秦始皇七骏”的七驾名骓“追风、白兔、蹑影、追电、飞翻、铜雀和晨凫”;与唐太宗李世民一起出生入死,身经百战的“昭陵六骏”--“拳毛娲、飒露紫、白蹄乌、特勤骠、青骓和什伐赤”更为后人所颂扬,这些神马在打马格钱都可以看到~

热点内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晚籼稻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5:43 浏览:396
阿坝小金县橡胶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5:40 浏览:908
楚雄大姚县豆一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4:02 浏览:736
做期货能在网上开户吗 发布:2021-12-16 12:32:22 浏览:591
安庆宜秀区早籼稻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2:22 浏览:377
正确的原油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9:41 浏览:39
达州市纤维板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5:11 浏览:310
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白银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5:07 浏览:883
上海外盘期货哪里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4:10 浏览:448
香港日发期货开户网站 发布:2021-12-16 12:24:09 浏览: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