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利益分析法
1. 我不懂期货,请问这个期货的收益率说明什么这个做期货投资的人厉害是吗
我来回答吧:
第一个问题 我先解释下这个收益率是什么意思:
1、上面的收益率统计 是从08年4月初开始统计到11月21日截止共33周做期货的收益情况。
2、他这个应该就是一个假设型统计,就是按照某一操作原则或者系统测试这8个月的收益情况。
3、他假设初始资金是一块钱, 周收益率就是相对这一块钱的百分比,而每周后的累计周收益率则是这一快钱的最后收益情况。举个例子
” 2008年 8月15日:周收益率:-14.39% 累计周收益率系数:1.2283
2008年 8月22日:周收益率:-36.70% 累计周收益率系数:0.7775 “
这个到8月15日最后这一快钱变成了1.2283元, 而下一周的收益率是
-36.70%,也就是下一周的钱就变成了 1.2283*(1-36.70%)=1.2283*0.633=0.775139 也就是8月22日的收益率了。
4、那么就是说这33周 1元钱变成了5.0628元了,8个月时间资金增长率为506%, 平均每月资金增长63.25% 每周资金增长15.33% 操作33周 收益率为负的共有九次,成功率为72.7% 失败率为 27.2% 。最大一次损失率为36.70,20%以上的损失率4次 。
第二个问题 我来解释下这个收益率说明这个操作人员的期货水平如何
1、 资金在在8个月内增长了506% 平均每周15.33% 这是很高的回报。 33周盈利24周,成功率72% 这个也是很高的成功率,这是好的一面。
2、不好的一面是单次盈利额度在平均不到20%,没有一次是盈利超过100%,这样的投资不是很良性的。期货市场流行这样一句话,赚要赚个大的,亏损要亏损最小的。通常是一次盈利要够至少5次以上亏损的。这才算是比较良性的操盘。同样就是单次损失比例过大,一次损失最高达36.7% 也就是操作人员随时可能面临着辛苦大半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困境。 确切的说,超过20%以上的亏损四次,如果这些亏损是连着发生,或者说只要连着发生两次,前面的大部分盈利基本回吐
第三个问题: 上面是对单纯这个收益表格做的分析,这里忽略了很多东西。
1、手续费的问题是否已经划入这其中,有些人做统计的时候不计算手续费最后算下来是500%的盈利,等到加上交易所和期货公司手续费 结果还是负的。
2、投资者是否只是一种模拟的统计? 因为假设权益为1并非是真的操盘,只是对自己的操作方法用模拟来统计的,那么这些个都不可当做什么来参考的, 因为真是的操盘是要面对很多心态和临场反映问题的,还有按模拟的价格是否模拟的时候可以进场 ,到真的行情可能根本下不进去单子的问题。那么这个统计结果都只能是假设性的参考 实际意义要远低于这个的。 我们都知道期货难的并不是盈利的系统和方法,而是难在操作人的心态和执行力度上,我们砍大山可以说我拿1000万买 2000手大豆, 真正让你去拿1000万买 你是否有这个胆量和气魄。 还有操作过程中要处理的低潮期,盘整期 这并非系统能反映出来的。就好比看电视上的人拿枪杀人很容易 , 到你连真抢都没摸过,可能到战场就尿裤子了 也说不定。 所以说 上面的表格如果是虚拟做出来的是没有意义的,只能是当个参考而已。
2. 期货基本面分析
基本分析法是根据商品的产量、消费量和库存量(或者供需缺口),即通过分析期货商品的供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来解释和预测期货价格变化趋势的方法。基本面分析主要分析的是期货市场的中长期价格走势,即所谓大势,并以此为依据中长期持有合约,不太注意日常价格的反复波动而频繁地改变持仓方向。 经济学的名言是:从长期看,商品的价格最终反映的必然是供求双方力量均衡点的价格。所以,商品供求状况对商品期货价格具有重要的影响。基本因素分析法主要分析的就是供求关系。商品供求状况的变化与价格的变动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商品价格与供给成反比,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供给减少,价格上升。商品价格与需求成正比,需求增加,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供给和需求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影响商品价格变化,一方面,商品价格的变化受供给和需求变动的影响;另一方面,商品价格的变化又反过来对供给和需求产生影响:价格上升,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价格下降,供给减少,需求增加。这种供求与价格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使商品供求分析更加复杂化,即不仅要考虑供求变动对价格的影响,还要考虑价格变化对供求的反作用。 在现实市场中,期货价格不仅受商品供求状况的影响,而且还受其他许多非供求因素的影响。这些非供求因素包括:金融货币因素、政治因素、政策因素、投机因素、心理预期等。因此,期货价格走势基本因素分析需要综合地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一)期货商品供给分析 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和某一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或卖者愿意并可能提供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决定一种商品供给的主要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生产技术水平、其他商品的价格水平、生产成本、市场预期等等。 商品市场的供给量则主要由期初库存量、本期产量和本期进口量三部分构成。 1、期初库存量 期初库存量是指上年度或上季度积存下来可供社会继续消费的商品实物量。根据存货所有者身份的不同,可以分为生产供应者存货、经营商存货和政府储备。前两种存货可根据价格变化随时上市供给,可视为市场商品可供量的实际组成部分。而政府储备的目的在于为全社会整体利益而储备,不会因一般的价格变动而轻易投放市场。但当市场供给出现严重短缺,价格猛涨时,政府可能动用它来平抑物价,则将对市场供给产生重要影响。 2、本期产量 本期产量是指本年度或本季度的商品生产量。它是市场商品供给量的主体,其影响因素也甚为复杂。从短期看,它主要受生产能力的制约,资源和自然条件、生产成本及政府政策的影响。不同商品生产量的影响因素可能相差很大,必须对具体商品生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具体的分析,以便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其可能的变动。 3、本期进口量 本期进口量是对国内生产量的补充,通常会随着国内市场供求平衡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同时,进口量还会受到国际国内市场价格差、汇率、国家进出口政策以及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而变化。 (二)期货商品需求分析 商品市场的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和某一价格水平下,消费者对某一商品所愿意并有能力购买数量。决定一种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偏好、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化、消费者预期的影响等等。 商品市场的需求量通常由国内消费量、出口量和期末商品结存量三部分构成。 1、国内消费量 国内消费量主要受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或购买能力、消费者人数、消费结构变化、商品新用途发现、替代品的价格及获取的方便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变化对期货商品需求及价格的影响往往大于对现货市场的影响。 2、出口量 稳定的进口量虽然量值大但对国际市场价格影响甚小,不稳定的进口量虽然量值小,但对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很大。出口量是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销往国外市场的数量,它是影响国内需求总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其变化应综合考虑影响出口的各种因素的变化情况,如国际、国内市场供求状况,内销和外销价格比,本国出口政策和进口国进口政策变化,关税和汇率变化等。例如,我国是玉米出口国之一,玉米出口量是影响玉米期货价格的重要因素。 3、期末商品结存量 期末结存量具有双重的作用,一方面,它是商品需求的组成部分,是正常的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它又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平衡短期供求的作用。当本期商品供不应求时,期末结存将会减少;反之就会增加。因此,分析本期期末存量的实际变动情况,即可从商品实物运动的角度看出本期商品的供求状况及其对下期商品供求状况和价格的影响。 (三)经济波动周期 商品市场波动通常与经济波动周期紧密相关。期货价格也不例外。由于期货市场是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联的开放市场,因此,期货市场价格波动不仅受国内经济波动周期的影响,而且还受世界经济的景气状况影响。 经济周期一般由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构成。复苏阶段开始时是前一周期的最低点,产出和价格均处于最低水平。随着经济的复苏,生产的恢复和需求的增长,价格也开始逐步回升。繁荣阶段是经济周期的高峰阶段,由于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张超过了产出的增长,刺激价格迅速上涨到较高水平。衰退阶段出现在经济周期高峰过去后,经济开始滑坡,由于需求的萎缩,供给大大超过需求,价格迅速下跌。萧条阶段是经济周期的谷底,供给和需求均处于较低水平,价格停止下跌,处于低水平上。在整个经济周期演化过程中,价格波动略滞后于经济波动。这些是经济周期四个阶段的一般特征。 比如,在本世纪 60 年代以前西方国家经济周期的特点是产出和价格的同向大幅波动。而 70 年代初期,西方国家先后进入所谓的"滞胀"时期,经济大幅度衰退,价格却仍然猛烈上涨,经济的停滞与严重的通货膨胀并存。而 80-90 年代以来的经济波动幅度大大缩小,并且价格总水平只涨不跌,衰退和萧条期下降的只是价格上涨速度而非价格的绝对水平。当然,这种只涨不跌是指价格总水平而非所有的具体商品价格,具体商品价格仍然是有升有降。进入 90 年代中期以后,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如韩国、东南亚国家等,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导致一些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大幅下滑。但是,全球经济并没有陷入全面的危机之中,欧美国家经济持续向好。因此,认真观测和分析经济周期的阶段和特点,对于正确地把握期货市场价格走势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周期阶段可由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值的高低来判断,如 GDP 增长率,失业率、价格指数、汇率等。这些都是期货交易者应密切注意的。 (四)金融货币因素 商品期货交易与金融货币市场有着紧密的联系。利率的高低、汇率的变动都直接影响商品期货价格变动。 1、利率 利率调整是政府紧缩或扩张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利率的变化对金融衍生品交易影响较大,而对商品期货的影响较小。如 1994 年开始,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大幅度提高利率水平,提高中长期存款和国库券的保值贴补率,导致国债期货价格狂飙,1995 年 5 月18 日,国债期货被国务院命令暂停交易。 2、汇率 期货市场是一种开放性市场,期货价格与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紧密相联。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比较必然涉及到各国货币的交换比值-汇率,汇率是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交换的比率。当本币贬值时,即使外国商品价格不变,但以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商品价格将上升,反之则下降,因此,汇率的高低变化必然影响相应的期货价格变化。据测算,美元对日元贬值 10%,日本东京谷物交易所的进口大豆价格会相应下降 10%左右。同样,如果人民币对美元贬值,那么,国内大豆期货价格也会上涨。主要出口国的货币政策,如巴西在 1998 年其货币雷亚尔大幅贬值,使巴西大豆的出口竞争力大幅增强,相对而言,大豆供应量增加,对芝加哥大豆价格产生负面影响。 (五)政治、政策因素 期货市场价格对国际国内政治气候、相关政策的变化十分敏感。政治因素主要指国际国内政治局势、国际性政治事件的爆发及由此引起的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各种国际性经贸组织的建立及有关商品协议的达成、政府对经济干预所采取的各种政策和措施等。这些因素将会引起期货市场价格的波动。在国际上,某种上市品种期货价格往往受到其相关的国家政策影响,这些政策包括:农业政策、贸易政策、食品政策、储备政策等,其中也包括国际经贸组织及其协定。在分析政治因素对期货价格影响时,应注意不同的商品所受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如国际局势紧张时,对战略性物资价格的影响就比对其他商品的影响大。 (六)自然因素 自然条件主要是气候条件、地理变化和自然灾害等。期货交易所上市的粮食、金属、能源等商品,其生产和消费与自然条件因素密切相关。有时因为自然因素的变化,会对运输和仓储造成影响,从而也间接影响生产和消费。例如,当自然条件不利时,农作物的产量就会受到影响,从而使供给趋紧,刺激期货价格上涨;反之,如气候适宜,又会使农作物增产,增加市场供给,促使期货价格下跌。因此,期货交易必须密切关注自然因素,提高对期货价格预测的准确性。 (七)投机和心理因素 在期货市场中有大量的投机者,他们参与交易的目的就是利用期货价格上下波动来获利。当价格看涨时,投机者会迅速买进合约,以期价格上升时抛出获利,而大量投机性的抢购,又会促进期货价格的进一步上升;反之,当价格看跌时,投机者会迅速卖空,当价格下降时再补进平仓获利,而大量投机性的抛售,又会促使期货价格进一步下跌。 与投机因素相关的是心理因素,即投机者对市场的信心。当人们对市场信心十足时,即使没有什么利好消息,价格也可能上涨;反之,当人们对市场推动信心时,即使没有什么利空因素,价格也会下跌。
3. 期货是怎么来盈利的一直都搞不明白
如何利用股指期货进行保值、套利操作的案例分析:
现在沪深300价格是3710点(5月10日盘中价格)。
但是现在沪深300股指期货的12月份合约价格已经涨到5900左右了,意思是假如你现在以5900点的价位卖空12月股指期货一手,等到12月的第三个周五(最后交割日)沪深300指数收盘后,股指期货12月合约要按当天收盘价格进行结算,假设那天(12月第三个周五)收盘价格是5500,那么你在5月初卖的合约一手的盈亏计算是:1手*(5900-5500=)400点*300元/点=12万。
好了,继续正题——假设你现在买了100万的股票,大部分是沪深300指数的权重股,也就是说大盘涨你的股票肯定也涨。而且涨跌幅度相近。。。。。于是你现在完全可以这样操作:
嘿嘿,咱现在大胆持有股票不动、与庄共舞!空一手12月的期指,投入保证金约17万(假设的,计算方式:5900*300元/点*10%=17.7万,),那么,你就是对你买的100万股票做了有效保值操作,完全可以防范以后股市的下跌给你带来的股票市值缩水损失!!!也可以说基本上确保到12月下旬股指交割日时能有近60万元的收益!!!!
为什么可以?假设两个月后,股市下跌,那么12月的股指会下跌更快更多,这一手股指期货的盈利几乎可以远远超过你股票产生的缩水损失。比方说到12月下旬最终交割时,沪深300指数波动到3500点,现货股票损失大约是:(3710-3500)/3710乘以100万=5 .66万,但同时那一手股指期货的盈利将是:(5900-3500)乘以300=72万!两项冲抵后净盈利:72万-5.66万=71.999万.
假设到12月的第三个周五,沪深300指数涨到5800点,股指也按5800点最终进行结算,那么你的股票肯定又赚不少,大约是:(5800-3710)/3710乘以100万=56.3万元。同时期指也有盈利:(5900-5800)X300=3万元。收益总和约60万!
再假如,到最后交割时沪深300指数涨到6000点,那么股票收益大概计算为:(6000-3710)/3710乘以100万,结果=61.7万。 股指期货上的亏损:(6000-5900)*300元/点=3万。 两项相对冲后仍盈利达58.7万之多!!!!!
期货投资因为使用保证金制度,好比前几年股票交易中的融资(俗称透支),而且是10倍融资!所以操作不好的话风险很大。如上面案例中只买一手股指就可以对100万的现货股票做对冲保值或套利操作了。而投入资金不过才17万。。。。。。
4. 期货盈利后怎样设置止损才能利益最大化
在初步设计出交易系统后,要利用现有的全部历史交易数据对系统作出全面模拟以对系统的绩效作出评估并据此进一步调整系统的有关参数。
当然,出自于保本第一、盈利次之的原则,有了盈利之后,将止损位移动到成本价,以最坏的结局保本出场,这个思路是不错的,但是里面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
首先,每次入仓后,初始的止损是很客观的,依据技术分析,不过移损至成本就带有主观色彩,毕竟没有依据技术分析,这是依据心理影响。
其次,尽快移至成本并不是指刚有了几点的利润就移损了,否则大都是来回扫。尽快但是要“适当”,当市场走了一段盈利,或者小周期又再次回档,你就可以考虑移损了。
第三,虽然移损至成本很主观,初始的止损是很客观的,可是,市场尊重我们吗?在大量的无序震荡中,所有的形态毫无规律可言。移损至成本结果被扫,行情再回头,我还可以再入场,这也就是所谓的“追高”了。但这是最坏的情况么?你们是否曾经试过连续8次被打小周期止损(当时还没有移损至成本的概念),将单边利润一扫而空,(这一点是大多数人都会有的悲哀却会遇到的状况。基于这一点,将止损位移动到成本价,本身是没问题的。
第四,但是不能及时移动,系统必须要能顶过最坏的情况,你尊重市场,结果它让你连亏10笔。在趋势中市场是有规律的,道氏波浪一大堆,可是没趋势的时候呢?它还尊重你么?有了一定浮利后,例如,你可以第一次推损应该等见到价格过了最近一个支撑/阻力后,才可以马上将止损位移动到成本价,最起码也得等看到价格过了最近一个小级别支撑/阻力再推止损,否则很容易会被扫出来成为旁观者。
因此,对于移动止损,尽快但要“适当”,只是具体的方法因人因系统而异。既要迅速,又要适当,这种机会不是一抓一大把的,所以审慎加用功,你要用很多更多再多一点的努力来寻找战机,弥补缺点。至于具体的“适当”把握,那就见仁见智了,但是务必不要模棱两可,就算某一个认识上相信某人了,赔钱了,也要坚定自己的内心,赔钱不可怕,可怕的是那种感觉会不断冲击我们自以为坚韧的意志。
至于科学的“适当”是多大,这本质上就是赔率和胜率的平衡,胜率和赔率是一对永远的矛盾。比如日周期出场,30分钟K线入场,这样的话就保证了赔率小(也就是盈亏比),同时胜率也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40%~50%左右)。但如果日线出场,而用5分钟入场的话,赔率是有了更高的保证,但是成功率大大降低,可能只有10%甚至更低。
所以,如何掌握交易中胜率和赔率和平衡非常的重要,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不尽相同。掌握好自己交易的“度”是关键!
著名交易员丹尼斯说过:我的交易中,95%的利润来自我5%的交易,其余的单子都是小亏小赚。这就是他的“适当”。所以哪怕移动止损后,假止损几次,但只要其中有一两笔盈利了,抓住了趋势,则足以。
当然,到最后确定你的“适当”,就属于你自身的交易系统了,有了明确的系统之后,做好基本的管理和心理控制,基本就是放单子自己跑了。跑到哪里算哪里,只要不碰止损(止盈)继续跑。
交易并不复杂,形成成熟的交易系统后,你还需要足够的经验和自制力。懒得去预测,懒得去分析,有信号就做单,没信号就等,就像吃饭睡觉一样。从过去一天盈利两三千可以兴奋的晚上睡不着,到现在一天盈利一两万也毫无感觉。
5. 期货投资实训基本面分析心得体会
期货交易是以现货交易为基础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商品供求状况及影响其供求的众多因素对现货市场商品价格产生重要影响,因而也必然会对期货价格产生重要影响。所以,通过分析商品供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可以帮助期货交易者预测和把握商品期货价格变化的基本趋势。在现实市场中,期货价格不仅受商品供求状况的影响,而且还受其他许多非供求因素的影响。这些非供求因素包括:金融货币因素、政治因素、政策因素、投机因素、心理预期等。因此,期货价格走势基本因素分析需要综合地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一) 期货商品供给分析
经济学的名言是:从长期看,商品的价格最终反映的必然是供求双方力量均衡点的价格。所以,商品供求状况对商品期货价格具有重要的影响。基本因素分析法主要分析的就是供求关系。商品供求状况的变化与价格的变动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商品价格与供给成反比,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供给减少,价格上升。商品价格与需求成正比,需求增加,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供给和需求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影响商品价格变化,一方面,商品价格的变化受供给和需求变动的影响;另一方面,商品价格的变化又反过来对供给和需求产生影响:价格上升,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价格下降,供给减少,需求增加。这种供求与价格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使商品供求分析更加复杂化,即不仅要考虑供求变动对价格的影响,还要考虑价格变化对供求的反作用。
1、期初库存量
期初库存量是指上年度或上季度积存下来可供社会继续消费的商品实物量。根据存货所有者身份的不同,可以分为生产供应者存货、经营商存货和政府储备。前两种存货可根据价格变化随时上市供给,可视为市场商品可供量的实际组成部分。而政府储备的目的在于为全社会整体利益而储备,不会因一般的价格变动而轻易投放市场。但当市场供给出现严重短缺,价格猛涨时,政府可能动用它来平抑物价,则将对市场供给产生重要影响。
2、本期产量
本期产量是指本年度或本季度的商品生产量。它是市场商品供给量的主体,其影响因素也甚为复杂。从短期看,它主要受生产能力的制约,资源和自然条件、生产成本及政府政策的影响。不同商品生产量的影响因素可能相差很大,必须对具体商品生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具体的分析,以便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其可能的变动。
3、本期进口量
本期进口量是对国内生产量的补充,通常会随着国内市场供求平衡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同时,进口量还会受到国际国内市场价格差、汇率、国家进出口政策以及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而变化。
(二) 期货商品需求分析
商品市场的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和价格条件下买方愿意购买并有能力购买的某种商品数量。它通常由国内消费量、出口量和期末库存量等三部分组成。
1、国内消费量
国内消费量主要受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或购买能力、消费者人数、消费结构变化、商品新用途发现、替代品的价格及获取的方便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变化对期货商品需求及价格的影响往往大于对现货市场的影响。
2、国际市场需求分析
稳定的进口量虽然量值大但对国际市场价格影响甚小,不稳定的进口量虽然量值小,但对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很大。出口量是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销往国外市场的数量,它是影响国内需求总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其变化应综合考虑影响出口的各种因素的变化情况,如国际、国内市场供求状况,内销和外销价格比,本国出口政策和进口国进口政策变化,关税和汇率变化等。例如,我国是玉米出口国之一,玉米出口量是影响玉米期货价格的重要因素。
3、期末结存量
期末结存量具有双重的作用,一方面,它是商品需求的组成部分,是正常的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它又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平衡短期供求的作用。当本期商品供不应求时,期末结存将会减少;反之就会增加。因此,分析本期期末存量的实际变动情况,即可从商品实物运动的角度看出本期商品的供求状况及其对下期商品供求状况和价格的影响。
(三) 经济周期变化因素分析
商品市场波动通常与经济波动周期紧密相关。期货价格也不例外。由于期货市场是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联的开放市场,因此,期货市场价格波动不仅受国内经济波动周期的影响,而且还受世界经济的景气状况影响。
经济周期一般由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构成。复苏阶段开始时是前一周期的最低点,产出和价格均处于最低水平。随着经济的复苏,生产的恢复和需求的增长,价格也开始逐步回升。繁荣阶段是经济周期的高峰阶段,由于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张超过了产出的增长,刺激价格迅速上涨到较高水平。衰退阶段出现在经济周期高峰过去后,经济开始滑坡,由于需求的萎缩,供给大大超过需求,价格迅速下跌。萧条阶段是经济周期的谷底,供给和需求均处于较低水平,价格停止下跌,处于低水平上。在整个经济周期演化过程中,价格波动略滞后于经济波动。认真观测和分析经济周期的阶段和特点,对于正确地把握期货市场价格走势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周期阶段可由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值的高低来判断,如 GDP 增长率,失业率、价格指数、汇率等。这些都是期货交易者应密切注意的。
(四) 金融货币变动因素分析
商品期货交易与金融货币市场有着紧密的联系。利率的高低、汇率的变动都直接影响商品期货价格变动。
1、利率
利率调整是政府紧缩或扩张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利率的变化对金融衍生品交易影响较大,而对商品期货的影响较小。如 1994 年开始,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大幅度提高利率水平,提高中长期存款和国库券的保值贴补率,导致国债期货价格狂飙,1995 年 5 月18 日,国债期货被国务院命令暂停交易。
2、汇率
期货市场是一种开放性市场,期货价格与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紧密相联。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比较必然涉及到各国货币的交换比值-汇率,汇率是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交换的比率。当本币贬值时,即使外国商品价格不变,但以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商品价格将上升,反之则下降,因此,汇率的高低变化必然影响相应的期货价格变化。据测算,美元对日元贬值 10%,日本东京谷物交易所的进口大豆价格会相应下降 10%左右。同样,如果人民币对美元贬值,那么,国内大豆期货价格也会上涨。主要出口国的货币政策,如巴西在 1998 年其货币雷亚尔大幅贬值,使巴西大豆的出口竞争力大幅增强,相对而言,大豆供应量增加,对芝加哥大豆价格产生负面影响。
(五) 政治及政策因素分析
期货市场价格对国际国内政治气候、相关政策的变化十分敏感。政治因素主要指国际国内政治局势、国际性政治事件的爆发及由此引起的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各种国际性经贸组织的建立及有关商品协议的达成、政府对经济干预所采取的各种政策和措施等。这些因素将会引起期货市场价格的波动。
在国际上,某种上市品种期货价格往往受到其相关的国家政策影响,这些政策包括:农业政策、贸易政策、食品政策、储备政策等,其中也包括国际经贸组织及其协定。在分析政治因素对期货价格影响时,应注意不同的商品所受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如国际局势紧张时,对战略性物资价格的影响就比对其他商品的影响大。
(六) 季节性因素分析
许多期货商品,尤其是农产品有明显的季节性,价格亦随季节变化而波动。
6. 期货盈利的真谛是什么
做期货时间长会发现盈利需要的各方面因素太多,比如心态、资金,交易规则,自我约束和肯定等等...但是所有的这些因素最终能否达到盈利的目标,只有结果出来以后才能知道,才能确定这波操作是否正确。期货市场所有的交易都是未知的,对于未知的事情盈利只是市场对于努力交易者的馈赠。没有什么真正盈利真谛,如果非要说有,我觉得是:承受风险!
盈利的目标是所有期货交易者最终的追求,每个人都会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为了这个目标而去努力,能获得市场馈赠的交易者都是必定会先经历一些风险的。如果进入市场很顺畅的得到一些收益,这并不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可以把它归结到运气。但期货其实相对于来说和赌博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赌博有时候可以靠运气,期货靠运气最终会让人迷失后损失惨重。所以真正的盈利者绝不靠运气做单,市场的规则就是想要盈利先要考虑风险。
盈利和风险是共存的,风险无法规避,但是可以去减轻后而承受,过了这关盈利自然而来。所以盈利的真谛=接受风险
期货就是人生,未失去而得到的东西未必是好事,失去以后而得到的东西也未必不是好事!
7. 期货怎么算盈利 具体怎么操作 别说废话
期货获利中的计算公式:
昨结:指昨天的结算价。(不同于昨天的收盘价)结算价是指某一期货合约最后一小时成交价格按成交量的加权平均价。
如果该合约为新上市合约,则当日结算价计算公式为:合约结算价=该合约挂盘基准价+基准合约当日结算价-基准合约前一交易日结算价。
量比:是指当天成交总手数与近期成交手数平均的比值,具体公式为:现在总手/((5日平均总手/240)*开盘多少分钟)。
量比数值的大小表示近期此时成交量的增减,大于1表示此时刻成交总手数已经放大,小于1表示表示此时刻成交总手数萎缩。
总手:指截止到现在的时间,此合约总共成交的手数。国内是以双方各成交1手计算为2手成交,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尾数都是双数位。
委比:是指用以衡量一段时间内买卖盘相对强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委比=〖(委买手数-委卖手数)÷(委买手数+委卖手数)〗×100%。
当委比数值为正值大的时候,表示买方力量较强期价上涨的机率大;当委比数值为负值的时候,表示卖方的力量较强期价下跌的机率大。
持仓量:是指买卖双方开立的还未实行反向平仓操作的合约数量总和。持仓量的大小反映了市场交易规模的大小,也反映了多空双方对当前价位的分歧大小。
例如:假设以两个人作为交易对手的时候,一人开仓买入1手合约,另一人开仓卖出1手合约,则持仓量显示为2手。
仓差:是持仓差的简称,指目前持仓量与昨日收盘价对应的持仓量的差。为正则是今天的持仓量增加,为负则是持仓量减少。 持仓差就是持仓的增减变化情况。
例如今天11月股指期货合约的持仓为6万手,而昨天的时候是5万手,那今天的持仓差就是1万手了。另:在成交栏里也有仓差变化,在这里是指现在这一笔成交单引发的持仓量变化与上一笔的即时持仓量的对比,是增仓还是减仓。
(7)期货利益分析法扩展阅读:
算法
仓位金:总资金*(X%-Y%);
单笔最大允许亏损额<=总资产*Z%;
单手开仓价:(现价*交易单位*保证金)+手续费;
默认手数(最大开仓):仓位金/单手开仓价;
每笔最大止损点数:最大允许亏损额/开仓手数/交易单位/最小变动价位;
期货品种波动一个价位的值:最小变动价*交易单位*开仓手数;
参考资料:期货-网络
8. 期货资金管理方法
方法一:均衡交易—固定金额交易(equal dollar exposure per trade)
从名字上看就是投资者在每次交易时,开仓的金额保持在同一的水平,该方法最好的地方是在操作上简单实用。那么,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如何来确定这个固定金额呢?普通的交易者可以根据以下两个方面来确定固定的交易金额:
1、心理承受的最大损失。
2、所交易品种的止损价位计算。
以下,以上海期货交易所期货铜合约举例,简单的阐述一下该方法如何应用:
一个投资者在其期货保证金账户上有保证金200,000万元,他每次交易的最大心理损失额为10,000元(该投资者的交易周期为5天),假设铜的5天的波动范围(求其方差)有68%的可能在2%,那么该投资者的开仓率是多少呢?
首先计算出在投资周期内可能损失额:假设目前铜价为25000元/吨,那么在68%可能性波动在2%左右,则损失额为500元,那么,该交易者的交易比例为:
F = (10000/500)* 25000*5% / 200000= 20 * 25000* 5%/200000= 0.125 OR 12.5%
该方法较简单适用,尤其对一般的投资者来说,易于理解和操作,更重要的是该方法考虑了投资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使用该方法使得投资者在整个交易过程中能够保持一种养好的交易心态,对行情的分析和把握上更加准确合理。
方法二:固定比例交易法(fixed fraction exposure)
该方法是指,在每次交易的时候使自己的资金维持在同样的比例。
如何设置比例呢?举例如下:根据过去的交易,10次交易中你获利的次数是6次;固定比例法的公式如下:(F为比例值)
F = ( P—( 1 —P) )= 0.6 —0.4 = 0.2 or 20%
那么,你开仓的比例为20%。
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成功比低于0.50,则在该公式下,F <0。也就是说在该公式的使用在于你操作成功比例必须大于0.50。
由于在上述公式里仅仅只考虑了成功比例,没有考虑盈利的情况,这是不完善的,因此,我们加入盈利的情况后改善的公式如下:
F = ( (A + 1) * P – 1 ) / A 注:A 为盈利比例
假设 A =5 P =0.3 则 F = 0.2
以上的方法,我们称为KELLY法,它是根据历史的数据通过一定的公式来推测未来的走势,但是在实际的交易中收益情况不大可能与历史的平均水平一致的。
下一篇文章我会为大家提供一个方法以满足每次交易的独立性,以及解决从历史数据得来的平均值方法很难得到最佳开仓率的问题。
方法三:最佳比例法----KELLY的修正法
本方法利用特定的交易方法代替历史数据方法,以得到最佳交易比例。
在kelly的修正法里假设收益比和成功比在每次交易中是变化的,这是符合日场交易的情景的。它的结论是:每次交易的比例都是独特的。
在计算中,Kelly修正法有两种方法:
1、估计计划的风险和收益。
该方法假设交易者在交易前就估计可能的风险和收益。
案例: 一个交易者买入一份大豆合约,可能有20元的利益和8元的风险损失,且他过去的成功比为0.45,则收益比为: A1 = 20/8=2.5
我们根据成功比再计算收益比:
A = 成功比 * 收益比 — 失败比 * 1= 0.45 * 2.5 — 0.55 * 1= 0.575
则:f = ((2.5+1)*0.45 —1)/2.5=0.575/2.5= 0.23 or 23%
2、历史收益法(historic—returns approach)
该方法是通过对一系列的历史数据的统计归纳出一个最佳方法。
HPR (holding –period return)是指在所选数据期间的收益。
HPR (I) = 1 + F *( -- 收益/数据段内的最大损失)
TWR (terminal wealth relative):最后收益相关值。TWR= (HPR1)*(HPR2)*(HPR3)……*(HPRn)
我们将选择TWR最大的F值
交易次数 hpr
1 1+f*(--0.25/--0.35)
2 1+f*(--0.35/--0.35)
3 1+f*(+ 0.40/--0.35)
4 1+f*(--0.15/--0.35)
5 1+f*(+ 0.30/--0.35)
TWR :假设 f= 0.1 , 0.25, 0.35, 0.40, 和0.45
则:当 f= 0.1 时 TWR = 1.13
f= 0.25 时 TWR = 1.28
f= 0.35 时 TWR = 1.3108
f= 0.40 时 TWR = 1.33697
f= 0.45 时 TWR = 1.32899
在f= 0.40 时 TWR = 1.33697为最大值,则F取0.40。则在上述的情况下,资金开仓的比例为0.40
以上通过三个方法较系统的介绍了期货资金开仓的设计方法。作为一个成熟的投资者,他的成功是建立在有效的资金管理上的。无论是普通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在进行金融衍生品投资时,在交易前一定要做好对自有资金的管理设计,使投资始终处于可控范围内,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的享受金融衍生品给您带来的巨大收益。
9. 期货涨跌逻辑是什么
随着世界的发展,全球的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期货价格的变化受影响因素万千。有的非供求因素也会对期货价格变化起到更大的作用,这也使得期货市场变得更加复杂起来,更加的难以预料。小编在此为大家详细介绍影响期货价格涨跌的因素有哪些。
商品期货的价格波动主要是受到市场供应和需求这些基本因素的影响,这是投资者在学习期货基础知识的时候需要了解的重要内容。对其做详细的解释就是指任何减少供应或者是增加消费的经济因素,必将会造成价格上涨的变化;反之,任何增加供应或者是减少消费的因素,都会造成库存量增多、价格下跌。
期货价格涨跌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心理因素
投资者对于市场是不是有信心这一点也很重要。若是对某一商品比较看好的话,即便是没有一点儿利好因素,这一商品的价格依然会上涨;而对于其比较看淡的时候,没有任何的利淡消息,价格也是会跌。
大户操纵
虽然说期货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但是还会有一些资金实力雄厚的大户参与进来对期货价格进行操控,最终使得商品价格出现投机性的波动。
供求关系
期货投资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其价格变动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供大于求时,期货价格下跌;反之,期货的价格就会上升。
经济周期
在期货市场上,价格变动也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在经济周期的各个阶段里面,都会出现随之波动的价格上涨和下跌现象。
政府政策
各国政府制定出的相关政策往往会对期货市场上的商品价格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
社会因素
这里的社会因素主要是指投资者的思想、心理驱使、媒体宣传等消息的影响。
季节因素
有很多期货商品,特别是农产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价格自然随着季节的变化有所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