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行情 » 房地产指数期货行情

房地产指数期货行情

发布时间: 2021-04-18 12:36:45

A. 房地产指数期货是什么

房地产指数期货为房地产市场的主体提供规避住房价格风险的手段。房地产指数期货是与未来某个时点的住房价格指数挂钩的标准化合约交易。希望回避住房价格下跌的银行或者房地产开发商可以卖出住房价格指数期货,一旦房价真的下挫,他们便能以低价抛出持有的期货合约,他们在期货交易中的获利可以部分或全部弥补其在房产贷款和开发中的亏损。
房地产指数期货还有发现未来房地产价格的功能。房地产指数期货合约的交易价格反映了市场对房地产未来价格总体水平的预期,由于房地产的开发周期通常长达数年,开发商面临着投资期与销售期之间的时间差带来的市场风险。当楼盘建成之时,房地产市场的形势与开发初期相比可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房地产指数期货提供的未来房地产价格的信息可以帮助开发商作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房地产指数期货还能帮助银行评价房地产贷款的潜在风险,提高风险管理的水平。政府部门也能够根据房地产价格的未来走势,未雨绸缪提前制订调控的政策。总之,指数期货交易可以弥补当前的房价在指导房地产投资和预测房地产价格方面具有的滞后性的不足,有助于房地产业更加健康平稳地发展。

B. 中国有类似《房地产指数期货合约》这种金融产品吗

中国目前还没有 国外有个叫道。琼斯房产股票指数期货,属于股指期货类的,做为银行或房产商避险的期货。不过这种期货不久也会在中国上市的,股指期货不也在这两年才刚上市的吗

C. 今年房地产股市走向如何

房地产股今年已经大涨还会大涨。

D. 房产调控政策对期货市场是利空还是利多

2005年至今,房地产调控一共经历了五个阶段。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2005-2007年,房地产出现过热迹象,上涨压力较大,以“国八条”为开端,后又出台了“国十三条”和“9.27房贷新政”,房地产投资初步得到抑制,由2004年高点57%最低降至2006年低点19%,但价格上涨问题仍然突出,房地产投机行为仍较为频繁。
第二阶段:2008-2009年,次贷危机引致全球经济衰退,为稳定经济增长,政策开始转向刺激住房消费,期间先后颁布了《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税收政策通知》及“国十三条”和“国四条”等政策,受此影响,房地产市场触底反弹,房价大涨,销量猛增,房地产开发投资也由2009年初的低点回升至2010年中的较高水平。
第三阶段:2010-2013年,在一系列宽松政策刺激下,房价大幅上涨,投机氛围浓烈,为避免当前局面恶化,以“国十一条”及随后的“新国十条”、“新国八条”、“新国五条”为标志,新一轮调控开启,部分城市开始限购,首付款比例及房贷基准利率上调,最终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暂时抑制,从2014年1月起,全国新建及二手房住宅价格指数同比增速开始缓慢回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也由2010年5月高点38.2%降至2013年10月的15.4%。
第四阶段:2014-2016年,人口红利消退,经济面临增速换挡,新常态下,为稳增长及去库存,新一轮刺激政策来袭,新“9.30”和“3.30”新政出台,限贷限购政策放松,央行降息降准,资金面重回宽松格局。受此影响,2015年4月起,主要一二线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大增,新建及二手房价格同比增速开始由负转正,但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却并未跟随销售回升,二者相关性开始弱化。
第五阶段:2016-至今,一二线房价暴涨,投机氛围再次蔓延,并对实体经济造成侵害,同时稳增长及去库存目标基本达成,房地产政策再次收紧,央行隐形加息,限购、限贷、销售政策密集出台,并推出了租售同权等新政策。“9.30调控新政”出台后,30大中城市房屋销售面积迅速下降,新建及二手房价格增速也从16年11月起稳步下滑,调控基本达到应有效果,但在三四线城市棚改货币化的影响下,当地销售仍维持稳定增长的势头,从而使全国房地产销售增速降幅趋缓,最终导致房地产开发投资与调控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背离。
单纯从政策角度看,国家对于房地产的刺激与抑制主要受宏观经济影响,而从当前的情况看,经济增速下滑势头得到有效缓解,GDP增速稳定在6.9%,稳增长目标基本达成,钢企负债情况明显好转,但同期居民负债率却在显著提高,长期贷款虽得到抑制但短期的消费贷却在兴起,部分地区居民负债杠杆率已达到了160%,债务危机这只“灰犀牛”离我们越来越近,因此当前时点下房地产调控政策将会愈发严厉,在棚改货币化对三四线房屋销售的推动作用减弱后,后期全国范围内房地产销售增速将面临继续下滑的风险。
而我们前面提及,2015年前,我们发现房地产开发投资大约滞后于销售6-9个月,而从本轮调控效果看,这一规律不在有效,反而资金与投资的先关性却在增强。在银行贷款及发债受到限制后,居民按揭贷款及购房首付款成为了房地产开发的主要资金来源,2015年5月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中的其他资金增速由-1.1%快速提升至2016年5月的39%,而同期我们看到房地产投资增速也由5%升至7%,但随着首付款及贷款利率的提高,前面两个资金来源开始出现回落,至2017年8月,其他资金增速已经下滑至13.4%,而同期的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合计值增速也将至9%,这其中还收到了贷款增速提升的支撑。
因此综合看,抛却其他原因,单纯从政策和资金角度来看,四季度及2018年房地产投资将延续继续下滑的势头。我们在这里之所以这么重视投资的预测,主要是投资决定着新开工及后期的竣工,而螺纹钢需求主要与新开工有关,板材及玻璃则受到竣工的影响较大,对于铁矿石和双焦而言又与钢材需求高度相关,因此对于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判断是由分析房地产到黑色系商品的主要一步。在确定了投资的方向后,基本上对于后期黑色商品需求端有了一个基本的把握,即从长期看需求回落无论是螺纹还是热卷,玻璃或是铁矿石和双焦,从大的层面看其需求下滑已是大势所趋,与之对应的中期利润回落也是相对确定的,只是产业链位置不同,传导速度和时间不同。而价格方面,则因各自供给端的变化,其价格供给弹性各有不同,短周期各自供给变化的

E. 有哪些地产指数基金

可以定投。
在银行办理银行卡,开通网银,开立基金公司账户,然后就可在网上申购基金了。
希望采纳

F. 中国房价走势2015年月份趋势图

要画出具体的走势图较难,因为主观意向,意义不大。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个宏观的方向预测。从今年7月份开始,房价有在全国松动的迹象,最最牛市的厦门房价,也在最近二周转向下跌了。我们还要注意另外几个动向:1、李嘉诚去年已经将内地房地产项目全部卖掉了,要知道,这是一个及其精明的资本投资家;2、最近两个月,连跌7年的沪市指数开始悄悄从底部抬起,难道这跟房价的下跌有某种关联吗?此外,从经济学规律看,任何曾经狂涨过的商品都会出现一个相当长时间的合理回落,股市、大宗商品期货与现货、黄金白银、艺术品市、邮票市等都有过这种熊市经历,难道就中国房价不服从这个规律吗?因此预测:2015年,中国房价将实际下跌5%以上(包括送面积、送车库、打折、送汽车、送装修、送家具等变相降价),各地并不一致.我曾经对股市、期货、黄金白银的下跌幅度都做过相当精准(准确率85%)的预测,目前,唯一没有预测准确兑现的就剩下房价了(我曾经预测房价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转向下跌,下跌3-5年以上,跌幅35%-50%不等,。但是预测错了,仅仅浙江省验证了这个预测。从2012年7月开始下跌,到上月底,浙江省各城市平均房价下跌20%多,其中温州市下跌36%为最多),我难道真的要栽在这里了?
2014年8月5日我做了上述回答,至今已经过去快11个月了。现在经过时间的检验,验证了我的预测是正确的。从去年8月到本月,中国70个主要城市的二手房房价(一手房数据,因为开发商和政府都保密,没有统计)平均下跌幅度为12%多一点。下跌最少的是上海,仅仅4%;下跌最多的是浙江温州,达32%。按照趋势性,预测房价还要下跌3年以上,剩余跌幅应该大于20%。预测温州二手房价最终跌破10000元每平米,也就是从最高价36000元算起,最大跌幅超过70%。所有二线城市的总跌幅都不会少于30%。

G. 房地产期货的可行性

您好,可以成为期货的品种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产量充足稳定,可以标准化,易保存,方便运输等。房地产期货的推出基本是不可能的,第一 户型无法标准化,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但随着改革开放,房地产指数的期货也就是房产指数期货是有可能上市的。

H. 这两天的期货行情怎么样

2009年前3个季度,国内外铜价持续大幅上涨,到8月份,铜价已经回到去年十一长假前的价位附近,此后位于高位震荡。其中LME三个月铜最高达到6545美元,较去年年底的收盘价3080美元上涨了1.13倍。国内沪铜指数最高达到51339美元,较去年年底的收盘价23914元上涨1.15倍。

去年十一后的三个月里国内外铜价暴跌50%以上,今年铜价又快速收回所有损失,铜价这种“V”型的暴涨暴跌是历史上少见的,用“百年不遇”来描述也不为过。分析来看,去年年底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采取积极的救市政策是导致今年铜价出现“V”型反转的最主要的原因,当然在救市政策下出现的基本面变化也对铜价的上涨起到了关键的支持作用。

1. 各国救市政策和经济摆脱底部是铜价上涨主因

2009年前8个月铜价持续上行,这与各国采取积极的财政策和货币政策有很大关系。

从中国来看,在去年年底发生经济危机时,国家紧急追加1000亿投资,同时推出了2009-2010年两年4万亿的投资计划,并且在今年2月份推出十大产业政策,中国汽车、房地产受到减税和贷款打折及以旧换新等政策的支持,在3月份后开始出现回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国新增贷款巨幅增长,在前6个月中,中国新增贷款达到7.37万亿,平均每月为1.2万亿,而在过去一个月在3000-4000亿就是高的了,去年中国全年的新增贷款只有5万亿。大量的新增贷款使国内货币供应宽裕,今年前7个月中国货币供应量增幅为28.42%,过高于去年同期的16.35%,在今年中国GDP增长放缓的情况下,货币供应超出市场实际需求,从而引发了国内市场对通胀的担忧,吸引了大量投资需求进入铜市,成为铜价上涨的主因。

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也在纷纷出台救市政策,3月18日美联储宣布开始实施定量式货币政策拉开了投资者进入商品市场的序幕。美联储在3月18日会议声明后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同时为给抵押贷款市场和房市提供更大支持,委员会决定通过以下方式扩大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另行购入多达7500亿美元的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令今年的此类证券购买总量达到1.25万亿美元;还将今年的机构债购买量至多增加1000亿美元,至2000亿美元。此外,为了改善私人信贷市场状况,委员会决定在未来六个月内购买多达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此声明表明美国开始实行定量式宽松货币政策,也就是向社会和金融体系注入大量现金,给金融市场和流通领域强行注入流动性。不仅是美国,其它国家也在纷纷采取定量式货币政策,如3月11日英格兰银行正式宣布1250亿英镑的资产购买计划;5月7日欧洲央行宣布计划购买总额达600亿欧元的资产担保债券,6月24日将通过一项规模达到4422亿欧元的一年期再融资操作,为有史以来注资规模最大的一次。在各国央行纷纷印钞票的背景下,全球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其中美国M2增幅超过8%,而其正常时的增幅在6%以下,日本货币供应量增幅也达到6%以上,而过去其M2是为负值。在今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却在增加,市场担心在恢复时货币乘数增加将会引发通货膨胀,在这种预期下,投资资金纷纷进入金融和商品市场,给铜价的持续上行提供了动力。

除了美国实行定量式宽松货币政策给美元压力外,全球经济出现触底的迹象也引发投资风险偏好增加,资金从美元资产转向商品市场给铜价支持。从3月份以后的数据显示,全球经济最差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各国对经济最为敏感的制造业指数今年出现调头向上的局面,去年年底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后各国PMI数据大幅下跌,但今年2月份后,各国PMI数据普遍调头上行,而且中国PMI回到50以上进入扩张,PMI的走好表明制造业最差时期已过,这给铜消费以支持。不仅如此,欧洲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开始调头回升,美国房地产也出现到底迹象,种种数据显示全球最差时期已过,投资的风险偏好开始增加,资金从美元资产转向商品市场,给铜价以支持。

中国新增贷款当月值

主要国家货币供应量

品种叠加美元

全球主要国家PMI

2.中国铜进口创纪录是铜价上涨主因之二

2009年前6个月精铜市场的关注焦点集中在中国铜进口量上。从历史上看,近十年来中国精铜年均进口量在100万吨左右,每月进口量多在10万以下,20万吨的进口量只在2007年3月份见到过一次。但在2009年中国精铜月度进口量连续上破历史纪录。1月份因为春节原因进口量为18万吨,2月份为27万吨,3月份为29.7万吨,4月份为32万吨,5月份进口增幅为33.7万吨,6月份更是创纪录的达到了37.89万吨,前6个月中国精铜进口量达到178.24万吨,同比增长1.6倍。中国2008年精铜的消费量为466万吨,进口量为105万吨,单从前6个月的进口增长量计算,中国精铜的消费就会增长40%。从表观消费量上看,前6个月中国精铜消费增长达到52.69%。中国精铜消费占了全球的1/4,即如果中国精铜消费增长40%,那么全球精铜消费增长就会在到10%,如此强劲的消费口引发了市场对中国经济好转的预期,支持铜价大幅上涨。

今年3月份以来,受中国政策带动,经济开始好转,铜加工行业开工率也开始回升,但以年国内经济增长和行业情况来看,中国铜的消费是难令人信服的,分析来看,中国铜进口增加主要原因在是中国废铜供应量大减,精铜消费代替废铜消费,另外国储收铜也加大了中国铜的进口,当然投资需求也起到了主要的作用。我们从2009年的情况来看,铜矿产量和进口量保持小幅增长,但废铜进口量却出现了巨大变化。今年前7个月中国废铜进口量为218.64万吨,同比减少36.14%,如果以废铜为30%计算,则减少金属量为37万吨。废铜供应减少导致精铜原材料和下游企业对废铜的消费转向精铜。除了废铜进口量减半令国内铜供应紧张外,国储收铜也是中国铜进口量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后来国储表示收储23.5万吨铜。

在供应紧张的局面下,中国铜价开始上涨,但国际市场却因金融危机难有好的表现,这使得国内外铜比值上升,进口利润大增,在4月份时,现货进口利润一度达到6000元,三个月铜进口利润也达到2000元。比值有利吸引了大量贸易买盘,这更加大了中国铜的进口,从而使全球铜过剩的局面发生转变,这一点从LME铜库存的变化中体现的很明显。今年前两个月LME铜库存持续增加,至2月25日,LME铜库存已经从去年年底的33.7万吨上升到54.8万吨,但此后快速回落,至6月24日,库存已经降至27.5万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最初LME库存的减少主要发生亚洲的库存,釜山的库存年初为5万吨,但从2月底开始下降,到6月份只剩1000吨,新加坡、光阳年初的库存从2万吨降到只有125和500吨。在亚洲铜库存消化完后,LME在欧美的库存开始下降。由于中国进口强劲,在此期间,中国铜贸易升水一度达到250-300美元,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见过的,较正常水平翻了两倍还要多。中国精铜进口强劲导致LME铜库存大幅下降,从而使国际铜价追随国内铜价上涨。

2009年中国废铜和精铜情况

3、4月铜现货和三月期铜利润图

中国的大量进口导致LME铜库存减少

LME亚洲库存情况

中国现货升水和贸易升水

二. 第四季度铜市场预测

2009年9月份国内外铜价以高位震荡为主,市场规避两大政策性风险。其一是各国收缩流动性的时间,其二是美国CFTC听证会讨论限制投机资金进入大宗商品市场的规模。在9月4-5日,这两大问题纷纷得到解决。其中关于流动性的问题,在20国财长会议上,大家达成共识,目前继续实施经济刺激 但需考虑退出时机。另外CFTC听证会也有了结论,即开始实施细化后的投资者持仓报告,但就其内容看,只是将商业持仓分成为了两类,一类是生产商/加工商/贸易商/消费商,另一类是掉期交易商,对于掉期交易商仍不进行限仓,因为掉期交易商多是大型银行的套保,其实只是增加了报告的透明度,未取得实质的进步。我们看到,在这两个政策性风险释放后,铜市和原油市在9月8日都有良好的表现,但令人失望的是,在此后的几天中铜市和原油并未能继续上行,相反在美元汇率大跌的情况下,铜市却出人意料地开始回落,今年铜市运行中的规律在此全部失效,这令所有的投资者大跌眼镜。

对美元下跌铜反应疲软

1.铜市压力显现,基本面过剩和流动性退出提上议程是主因

分析来看,铜市表现疲软与今年前三个季度铜价上涨的主因在发生改变有很大关系。

从基本面看,铜基本面过剩和需求疲软的担心开始显现。

今年铜价的上涨与中国铜进口有很大关系,但从目前来看,中国铜进口正在持续减少,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铜进口量已经降至21.97万吨,虽然同比仍增长152%,但环比已经是连续第二个月大幅下降,较7月份的29.22万吨下降了7万余吨。不仅如此,中国保税库的铜正在回流到LME,9月份LME铜库存已经达到32.77万吨,较7月中旬的低点25.72万吨增加了7万吨。不仅如此,在中国铜进口减少的同时,上海期货交易所铜库存却在大幅增加,至9月中旬,上海铜库存已经超过10万吨,达到10.4万吨,这不得不令人怀疑中国的隐性库存正在转为显性库存。根据今年前8个月的进口量以及安泰科的推算,今年中国的库存量可能超过100万吨。从中国政府不断提出保增长调结构,以及中国铝、锌、钢材、化工产品全部过剩的情况来看,铜过剩的框架越来越明显,这无疑给市场形成压力。据CRU统计,今年前三个季度全球经济过剩量会在82.8万吨。

从流动性上看,各国央行将退出流动性提上议程给市场施加了压力。

全球铜基本面严重过剩

中国精铜增长放缓

上海铜库存上涨

中国进口减少导致LME库存增加

今年铜价上涨的主因在于各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通胀的担忧吸引了大量投资需求。但从目前来看,全球经济已经开始复苏,市场开始对今年的非常规措施将会引发通胀的担忧越来越强烈,并且从8月份以来一直为各国政府、央行和国际金融组织所讨论,虽然目前大家普遍认为退出流动性仍为时过早,但退出流动性的议程已经被推上了日程。今年全球经济得以快速摆脱百年不遇经济危机的原因在于各国政策和央行超常规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从目前来看,各国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政府投资和救市政策,在消费和民间投资启动前,如果提前退出流动性,很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再次陷入衰退,这在29年大萧条时期是曾经出现过的,因此后续各国政策和央行退出流动性成为市场最大的不定因素。在这种背景下,无疑投机的风险正在加大。从而对最近的投资需求带来压力。

2. 经济复苏趋势未变,铜市仍有支撑

对于铜的大势,市场分歧巨大,但我们认为,全球经济复苏仍是今年年底的大背景,这又给铜价以支持。

这次经济危机主要爆发在美国,欧洲因为购买次贷产品和对美出口信赖性过大,也深陷衰退。从第一季度来看,美国GDP下降6.4%,欧洲下降4.55%,日本下降15.2%,跌幅均为20年来之最。但从第二季度来看,这些发达国家经济也有触底的迹象,尤其是美国,最新的数据显示,其第二季度GDP只下降了1%,好于市场预期的-1.5%,表明美国经济在第二季度的降幅已经大大放缓。美联储 (Fed)在8月底发布的褐皮书报告指出,在12大地区联邦储备银行中,有11家回报7、8月份的经济情况稳定或改善,显示70年来最严重的美国经济衰退业已结束。美联储官员预计,在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的帮助下,美国经济活动将在今年稍晚恢复增长,且该势头将延续至明年。9月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调了2009年和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预计世界经济2009年全年将下降1.3%,2010年则将实现2.9%的增长。今年4月,IMF曾预计全球经济今年将收缩1.4%,2010年增长2.5%。从历史上看,全球经济进入复苏时铜价会持稳,并且在经济进入增长时快速上涨,鉴于全球经济在第四季度进入复苏,我们认为铜价整体走势仍会有支持。

从行业来看,9月份公布的数据数据显示,全球制造业已经好转。制造业与铜价相关性最强,历史上看,二者的相关性在65%以上。我们看到,去年10月份经济危机爆发时,各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线暴跌,其中欧、美、日的PMI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最低时达到32.4、33.6、29.6,远低于增长和衰退分界线50,可见这些发达国家制造业衰退程度之重。但从今年来看,经过第一季度的低位震荡后,第二季度开始这些国家PMI开始调头向上,在8月份,美国回到52.9,欧洲回到48.2,中国为54,这些数据显示各国的制造业已经回到去年经济危机爆发前的水平,甚至已经增长或接近增长,全球PMI回到50,整个制造业已经进入复苏。不仅如此,最新的数据显示,美国房地产也出现触底的迹象。其中美国新房销售在7月份达到43.3万套,已经为连续第4个月环比上升,同比降幅也缩小到13.4%。同时美国新房开工率在7月份稳定在58.1万套。汽车销量更是达到126万吨,同比增长1%。

从历史上看,经济复苏的过程中铜价以震荡回升为主,在今年第四季度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铜价仍会遇到支持。

全球主要国家和经济体GDP放缓

全球主要国家PMI

美国房地产

全球汽车销售

3. 第四季度预测:政策市仍在继续,铜市关键支持位将指引方向

其实今年铜市与整个商品市场甚至金融市场走势有很强的一致性,从系统性因素来讲,就是各国的政策在起作用,我们完全可以称之为政策市,因此未来各国政策取向仍将决定铜市甚至整个商品和金融市场的方向。去年百年不遇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积极救市,虽然成功地避免了全球衰退的厄运,但经济的深层次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如同“保增长和调结构”一样,二者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其实这不仅是中国政府提出的口号,其实也是全球经济正在寻求的一种平衡。9月底G20国峰会将对全球经济政策进行调整,但如同保增长和调结构一样,这是很难在短期内同时得以解决的问题。各国政府退出流动性的方法将直接决定未来的全球经济,也将决定金融和商品市场的运行方向。
http://ometal.com/bin/new/searchkey.asp
一方面是全球经济进入复苏,另一方面却是基本面过剩和退出流动性的风险正在加大,投资基金越来越难以找到明确的方向,这也是十一前市场高位震荡缺少明确方向的主因。由于铜价已经回到去年十一前的价格,周边市场又表现疲软,原油无力,农产品大幅回落,这些都给铜市形成了压力,铜价在十一前明显偏弱。“信心比黄金还贵”,这句话用在此时的铜市上再恰当不过,我们关注十一前LME铜市在6000美元支持位的有效性!6000美元是否有效将决定第四季度铜价的主要走势。如果支持有效,铜市仍会回到今年的主基调上,在经济复苏的带动下继续刷新高点。但是如果6000美元失守,那么今年铜价的高点在8月份就已经出现,铜价将在震荡回落的氛围中等待流动性退出的钟声。

I. 我一直再想可不可以对房价指数做成期货,房地产

可以,美国就有房地产交易价格的权证和期货,反正能量化标的都可以做成指数交易。
外国还有天气阴晴为交易的交易品。

热点内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晚籼稻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5:43 浏览:396
阿坝小金县橡胶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5:40 浏览:908
楚雄大姚县豆一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4:02 浏览:736
做期货能在网上开户吗 发布:2021-12-16 12:32:22 浏览:591
安庆宜秀区早籼稻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2:22 浏览:377
正确的原油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9:41 浏览:39
达州市纤维板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5:11 浏览:310
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白银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5:07 浏览:883
上海外盘期货哪里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4:10 浏览:448
香港日发期货开户网站 发布:2021-12-16 12:24:09 浏览: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