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籽油期货行情
Ⅰ 豆油期货价格行情受什么影响最大
(一)豆油的供应情况
1、大豆供应量:豆油作为大豆加工的下游产品,大豆供应量的多寡直接决定着豆油的供应量,正常的情况下,大豆供应量的增加必然导致豆油供应量的增加。大豆的来源主要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国产大豆,另一部分是进口大豆。
(1)国产大豆供应情况。我国的东北及黄淮地区是大豆的主产区,收获季节一般在每年9-10月份,收获后的几个月是大豆供应的集中期。近年来我国大豆产量维持在1600万吨左右,其中有接近半数的大豆用于压榨。
(2)国际市场供应情况。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近年来我国每年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进口的大豆都超过2,000万吨。
2、豆油产量:豆油当期产量是一个变量,它受制于大豆供应量、大豆压榨收益、生产成本等因素。一般来讲,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豆油的产量与价格之间存在明显的反向关系,豆油产量增加,价格相对较低;豆油产量减少,价格相对较高。
3、豆油进出口量: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豆油的消费量逐年增加,其进口数量也逐年抬高,豆油进口量的变化对国内豆油价格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强。2006年以后,随着进口豆油配额的取消,国内外豆油市场将融为一体。这样,豆油进口数量的多少对国内豆油价格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强。
4、豆油库存:豆油库存是构成供给量的重要部分,库存量的多少体现着供应量的紧张程度。在多数情况下,库存短缺则价格上涨,库存充裕则价格下降。由于豆油具有不易长期保存的特点,一旦豆油库存增加,豆油价格往往会走低。
(二)豆油的消费情况
1、国内需求状况:我国是一个豆油消费大国。近年来,国内豆油消费高速增长,保持了12%以上的年增长速度。
2、餐饮行业景气状况:目前,我国植物油生产和消费位居全球前列。近年来,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外就餐的人数不断增加,餐饮行业的景气状况对豆油需求的影响非常明显。
(三)相关商品、替代商品的价格
1、大豆价格:大豆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豆油的生产成本。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型压榨企业选择进口大豆作为加工原料,使得进口大豆的压榨数量远远超过国产大豆的压榨数量。从而使豆油价格越来越多地受到进口大豆价格的影响。大豆压榨效益是决定豆油供应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大豆加工厂的压榨效益一直低迷,那么,一些厂家将会停产,从而减少豆油的市场供应量。
2、豆油与豆粕的比价关系:豆油是大豆的下游产品,每吨大豆可以压榨出大约0.18吨的豆油和0.8吨的豆粕。豆油与豆粕的价格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根据多年的经验,多数情况下豆粕价格高涨的时候,豆油价格会出现下跌;豆粕出现滞销的时候,大豆加工厂会降低开工率,豆油产量就会减少,豆油价格往往会上涨。
3、豆油替代品的价格:豆油价格除了与大豆和豆粕价格具有高度相关性之外,菜籽油、棕榈油、花生油、棉籽油等豆油替代品对豆油价格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果豆油价格过高,精炼油厂或者用油企业往往会使用其他植物油替代,从而导致豆油需求量降低,促使豆油价格回落。
(四)农业、贸易和食品政策的影响
1、农业政策:国家的农业政策往往会影响到农民对种植品种的选择。如近年来国家通过调整相关产业政策引导农民增加大豆播种面积,从而直接增加了国产大豆产量。2004年5月1日以后,我国实行了新的植物油标准,提高了对植物油的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要求,新增了过氧化值和溶剂残留指标检验。这些政策对豆油价格都构成了一定的影响。
2、进出口贸易政策:从历年的情况看,国家进出口贸易政策的改变对于我国豆油进出口总量有着较大的影响。例如:1994年国家税务总局对进口豆油关税税率进行调整,关税税率从20%调减至13%,同时花生油、棕榈油等其他植物油的关税税率也出现不同程度下调,导致了豆油等植物油进口量大增,豆油的供应量快速增加。
3、食品政策:近几年,随着禽流感、疯牛病及口蹄疫的相继发生以及考虑到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实施了新的食品政策。这些新的食品政策通过对食品、餐饮行业的影响进而影响了豆油的消费需求。
Ⅱ 现在纯棉籽油多少钱一斤
现在的棉籽油一吨不到5000元,折合每市斤零售价格大约为2.5元,达到国家标准3级,不过家庭搞的话最好搞其他油料,因为棉籽油要碱炼脱棉酚的
Ⅲ 豆油期货价格影响因素有哪些
(一)豆油的供应情况
1、大豆供应量:豆油作为大豆加工的下游产品,大豆供应量的多寡直接决定着豆油的供应量,正常的情况下,大豆供应量的增加必然导致豆油供应量的增加。大豆的来源主要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国产大豆,另一部分是进口大豆。
(1)国产大豆供应情况。我国的东北及黄淮地区是大豆的主产区,收获季节一般在每年9-10月份,收获后的几个月是大豆供应的集中期。近年来我国大豆产量维持在1600万吨左右,其中有接近半数的大豆用于压榨。
(2)国际市场供应情况。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近年来我国每年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进口的大豆都超过2,000万吨。
2、豆油产量:豆油当期产量是一个变量,它受制于大豆供应量、大豆压榨收益、生产成本等因素。一般来讲,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豆油的产量与价格之间存在明显的反向关系,豆油产量增加,价格相对较低;豆油产量减少,价格相对较高。
3、豆油进出口量: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豆油的消费量逐年增加,其进口数量也逐年抬高,豆油进口量的变化对国内豆油价格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强。2006年以后,随着进口豆油配额的取消,国内外豆油市场将融为一体。这样,豆油进口数量的多少对国内豆油价格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强。
4、豆油库存:豆油库存是构成供给量的重要部分,库存量的多少体现着供应量的紧张程度。在多数情况下,库存短缺则价格上涨,库存充裕则价格下降。由于豆油具有不易长期保存的特点,一旦豆油库存增加,豆油价格往往会走低。
(二)豆油的消费情况
1、国内需求状况:我国是一个豆油消费大国。近年来,国内豆油消费高速增长,保持了12%以上的年增长速度。
2、餐饮行业景气状况:目前,我国植物油生产和消费位居全球前列。近年来,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外就餐的人数不断增加,餐饮行业的景气状况对豆油需求的影响非常明显。
(三)相关商品、替代商品的价格
1、大豆价格:大豆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豆油的生产成本。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型压榨企业选择进口大豆作为加工原料,使得进口大豆的压榨数量远远超过国产大豆的压榨数量。从而使豆油价格越来越多地受到进口大豆价格的影响。大豆压榨效益是决定豆油供应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大豆加工厂的压榨效益一直低迷,那么,一些厂家将会停产,从而减少豆油的市场供应量。
2、豆油与豆粕的比价关系:豆油是大豆的下游产品,每吨大豆可以压榨出大约0.18吨的豆油和0.8吨的豆粕。豆油与豆粕的价格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根据多年的经验,多数情况下豆粕价格高涨的时候,豆油价格会出现下跌;豆粕出现滞销的时候,大豆加工厂会降低开工率,豆油产量就会减少,豆油价格往往会上涨。
3、豆油替代品的价格:豆油价格除了与大豆和豆粕价格具有高度相关性之外,菜籽油、棕榈油、花生油、棉籽油等豆油替代品对豆油价格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果豆油价格过高,精炼油厂或者用油企业往往会使用其他植物油替代,从而导致豆油需求量降低,促使豆油价格回落。
(四)农业、贸易和食品政策的影响
1、农业政策:国家的农业政策往往会影响到农民对种植品种的选择。如近年来国家通过调整相关产业政策引导农民增加大豆播种面积,从而直接增加了国产大豆产量。2004年5月1日以后,我国实行了新的植物油标准,提高了对植物油的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要求,新增了过氧化值和溶剂残留指标检验。这些政策对豆油价格都构成了一定的影响。
2、进出口贸易政策:从历年的情况看,国家进出口贸易政策的改变对于我国豆油进出口总量有着较大的影响。例如:1994年国家税务总局对进口豆油关税税率进行调整,关税税率从20%调减至13%,同时花生油、棕榈油等其他植物油的关税税率也出现不同程度下调,导致了豆油等植物油进口量大增,豆油的供应量快速增加。
3、食品政策:近几年,随着禽流感、疯牛病及口蹄疫的相继发生以及考虑到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实施了新的食品政策。这些新的食品政策通过对食品、餐饮行业的影响进而影响了豆油的消费需求。
Ⅳ 本人准备在国外投资一条日产量为0.5T的棉籽油生产线,请问前辈们需要哪些设备。大概投资需要多少钱
这个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第一你了解的数据也不是很准确,在生产棉油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副产品,比如棉子壳,炼油的皂角,脱下来的短绒,还有棉粕或者棉籽蛋白,你把这些的利润都没有算进去,成本里面除了你所说的原料成本外,还有辅助材料,动力人工等费用;你的计算很不全面的,一般的棉籽加工的利润在50至300左右,也有更高或者赔本的,这个就是看管理了,总之还要仔细核算,还有你的规模很重要的,对你成本的摊销;0.5吨的规模从我做了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你最好不要做,没有任何意义。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的,我们可以进一步交流,希望我说的对你有帮助。
Ⅳ 请问你知道棉籽油的压榨工艺吗
你好
棉籽除了榨油外还有百分之十几的棉绒,棉子壳,和棉粕。这些你都没算啊,这些也是钱啊!
Ⅵ 2018年4月9日棉油棉泊期货行情
农产品整体是利多的行情
Ⅶ 近期粮油市场行情。
油脂:
2007年4月以来,国内食用油脂市场价格出现了“成本拉动型”的大幅上涨行情,主要原因是:一是国外油脂期货市场价格不断创下历史新高,导致国内到港油脂成本大幅上涨。二是国内油菜籽生产减少,收购价格不断攀高。三是国内猪肉价格涨至历史新高,动物油脂的供应减少,支撑了食用油脂价格的上升。
最近,四级菜籽油价格批发价在8600-8700元/吨,棕榈油的港口提货价在7600-7700元/吨,分别比5月底上涨了700元、100元。(期间,本地四级菜籽油批发价格冲高到9100元/吨;港口棕榈油批发价格冲高到8000元/吨。)国内油菜籽收购价高开高走,标准籽进厂价从160元/50 公斤上升至195元/50公斤,已达历史较高价位。
近期,国内油脂市场行情因国际期、现货市场行情的有所下跌,国内市场看多人气有所动摇。从数量上分析,由于国内港口棕榈油成品数量较大,(如张家港码头有10万吨库存),国内油脂价格呈现高位整理且有调整趋势。
小麦:
新小麦上市期间,国内小麦市场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格局,价格回调。六月份,国内面粉市场需求不旺,部分企业开工不足,小麦消耗明显降低,06年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成交量下降,市场观望气氛较浓,市场小麦价格受到抑制,7月2号,安徽省粮食批发市场06年白小麦成交价为1510 元/吨,红小麦成交价为1448元/吨,成交率在20%左右。但是,从07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在6个小麦主产省启动的情况看,综合了解各方情况,今年新麦收购市场的呈现 “两个高于”,一是今年小麦的收购价格水平总体高于去年同期;二是其他市场主体收购积极性高于去年。总体特点是收购价格高开高走,07年新产小麦收购价格均较前期有所走高。从全国看,目前主产地,河南地区标准普通中等混合小麦收购价为不低于1380元/吨,;河北地区新麦(白)收购价已普遍高于最低收购价,稳定在1460元 /吨左右;山东地区目前小麦市场价为1500元/吨左右,已高出最低收购价;从我省看,小麦收购价格在1380元/吨~1440元/吨之间,价格坚挺。从本地看,我市二等小麦(71元/50公斤小麦收购价)占40%以上。从近期成品价格上看,浙江杭州、湖州、嘉兴以及我市特一粉、特二粉的价格均有所上涨。本地特一粉、特二粉的价格分别是106元/50公斤、99元/50公斤,比上月同期上涨了1元左右。
稻米:
上周(6月23日-6月29日),最低收购价稻谷竞价销售成交情况依然较好,2006年产中晚籼稻需求强劲。受此带动,国内稻米市场行情继续保持坚挺态势。国内稻米价格呈现持续稳中略升的行情,从全国看,东北粳稻收购价1720元/吨,较前期上涨40元/吨;西部标一晚粳米批发价3060元/吨,上涨 10元/吨;南方晚籼稻收购价1660元/吨,上涨30元/吨,标一晚籼米批发价2780元/吨,上涨20元/吨,浙江衢州中等早籼稻出库价1540元/ 吨,上涨10元/吨;中部湖北省标一早籼米批发价2280元/吨,上涨20元/吨。本地市场,大众粳米价格尚不稳定,最高时(6月中旬)达132元/50 公斤,近期又回落到126元/50公斤,粳谷一度上冲95元/50公斤,现在又回落至93元/50公斤左右。
从目前掌握的有关资料分析,我们认为国内稻米价格后市是看好的,特别是粳稻米。主要原因是:
一、供给偏紧的状态已经显现。一是前期高水分稻谷出库量较大,供给压力逐渐缓解;二是东北产区大部分地区农户手中余粮已经不多,剩余的品质一般较好,农民、企业惜售的心理趋强;三是市场适销对路的优质大米存量不断下降,可供给货源不断减少,货源紧张价格坚挺。
二、市场心态趋强。一方面,受存量下降,供给趋紧,需求转好惜别的影响,市场看涨心态增强;二方面,北方粳稻行情底部回升上涨,南方籼稻稳中有升,增强了市场看涨心理;三方面,南方市场正值青黄不接时期,市场购销相对活跃;四方面,禽畜产品价格上涨,整体物价形势提升,拉动粮食价格相应提高。
三、今年稻米生产形势尚不明朗。一是南方早稻面积增加,但洪涝灾害较重;二是北方粳稻面积下降,且播种季节有所推迟。因此,07年稻谷生产形势尚不能确定。
目前,粳稻米市场已进入青黄不接的时期,经过半年多的消耗,市场供应数量已相对有限,优质粳稻更是少之又少,未来一段时期,国内粳稻米市场价格仍有望上涨,但受拍卖、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续涨动力尚不明显。
Ⅷ 哪里有卖棉籽油
棉籽可以加工成食用油,80年代我国主要食用油,因加工需添加白碱所以现在不是市场的主流产品,加工成食用油剩下的棉饼是喂牛的上好饲料
Ⅸ 棉籽油的优缺点
一、棉籽油的优点:
棉油有治疗溃疡的作用。民间验方,相传:冀中有乳儿,患口溃,日夜啼,不进食。亲急遍求医,然效不佳。有荷担卖油翁知,取担中清油{黒棉油}一蛊,瞩以新棉醮之,日拭儿患处数次。当日儿啼竟减,似有效。经日油未完而儿已愈,一时传为佳话。人视翁油为神物,争相卖食。
含有亚油酸甘油酸较多。人食用后,油降低胆固醇及软化血管的作用,现在我国及世界有关国家已把精炼棉籽油列为主要食用油之一。
二、棉籽油缺点:
就是太贵,而且工艺复杂,口感没有普通食用油好。
此外棉籽油最主要的危害在于它含有棉酚! 棉酚摄入过多会影响男性的生育能力。
Ⅹ 为什么食用油在下跌呢
进入4月份,国内油脂油料市场走势呈现一种新气象:豆粕、棉粕等粕类产品
一涨再涨,而豆油、棉籽油等食用油价格一再下跌,且较为明显,受棕榈油价格较
低和需求低迷影响,天津地区毛豆油最低成交价格已经到了5720-5730元/吨,山东
、华东、华南地区二级豆油也降到5750元/吨左右,国内大部分地区豆色拉价格多
降至6000元/吨以下;受豆油行情的打压,棉籽油价格也有所下跌,湖北荆州地区
报价5600元/吨,河南新乡地区5660元/吨,山东德州地区5620元/吨,山东邹平地
区5600元/吨,山西运城地区5900元/吨,跌幅多在30-50元/吨之间。
促成食用油价格下跌的因素分析:
一、4月下旬更加廉价的南美大豆有望到港。
由于南美交通运输吃紧及豆农的可能惜售,据传大批南美大豆到港时间可能要
延误一个月。但以上消息还有待证实,而自4月下旬开始有南美大豆到港已是不争
的事实,即使以上消息被证实,依然有小批量更加廉价的南美大豆不断到港,多少
也会对豆油乃至食用油价格的下跌产生影响。
二、气温升高,棕榈油形成冲击。
由于近期国际棕榈油价格一跌再跌,为我国进口商入市采购提供了良好机遇。
据统计,我国3月份船期棕榈油购买量达30万吨,至今4月份船期购买量也已达20万
吨。目前,各沿海口岸进口棕榈油正大量运抵,并且据预计后期到港量还将增加。
而自进入4月份以来,各地气温正在普遍升高,一些地方最高温度已达25℃,棕榈
油用途正在增加,有的地区已可以代替豆油,甚至已开始用于掺兑豆油及色拉油等
其它食用油,由于价格较低(目前与豆油存在1000元/吨的价差优势),对国内食
用油的冲击将日益显现,必然会拖动食用油整体价格的下降。
三、进口豆油不断到岸。
目前,已开始有南美豆油到港,进口成本与国内现价低300元/吨以上,并且根
据CNGOIC消息,今年我国豆油的进口量将达到150万吨,后期进口数量巨大,所以
进口豆油对国内食用油的影响也不可小视,有望对后市形成打压。
四、菜籽收获压力。
今年我国油菜籽播种面积达820万公顷,较去年增加9.2%,各地油菜籽长势也
普遍良好,预计今年油菜籽产量有望突破1200万吨,比去年增长17.8%。据观察,
一些地区早熟品种再过10几天即4月下旬左右可以收割,5月上旬就可大量上市,菜
籽收获压力将在近期形成,推动国内食用油价格的下跌。
五、国储油换库。
目前,国内豆油及菜油价格居高不下,使国储油有了轮出和用进口豆油进行补
库良好机会。各地油厂和国储库已经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展开了国储油轮出和库存陈
食用油的抛售工作,将有利于国内食用油价格的继续下跌。
六、食用油消费无明显增长趋势。
由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已普遍提高,食用油消费量较为稳定,除了节日因素
消费量可能增加外,不可能因为价格高低而增减消费量,这无疑是对国内低迷油脂
行情的严重打击。
简而言之,食用油行情的下调,油厂需要提高粕类产品价格来保证利润,而粕
类产品价格的继续上涨,也给了食用油价格的下调空间,近期国内油粕产品价格反
差趋势还将延续。值得关注的是有关"南美大豆将推迟一个月到港"的传言,如果此
消息得到证实的话,油粕产品价格反差时间还将更长。